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niě
  

  部首:艸
部外笔画:16
 总笔画:20
  注音: ㄜˋ
  拼音: è




驚駭的。通「噩」。《列子.周穆王》:「一曰正夢,二曰蘁夢。」


  

 简化字:阏
  部首:門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6
  注音: ㄜˋ
  拼音: è




阻塞、壅塞。《列子.楊朱》:「夫耳之所欲聞者音聲,而不得聽,謂之閼聰;目之所欲見者美色,而不得視,謂之閼明。」唐.劉禹錫〈唐故衡州刺史呂君集序〉:「孰能閼其勢,而爭夫光者乎?」



遮擋的器物。《荀子.禮論》:「抗折,其䫉以象槾茨番閼也。」唐.楊倞.注:「閼謂門戶壅閼風塵者。」《漢書.卷八九.循吏傳.召信臣傳》:「開通溝瀆,起水門提閼凡數十處,以廣溉灌。」


  

  部首:辵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 ㄜˋ
  拼音: è




意外相遇。《爾雅.釋詁下》:「遻,見也。」晉.郭璞.注:「行而相值即見。」


  

 简化字:岩
  部首:口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ㄋㄧㄝˋ
  拼音: niè




多話。通「讘」。《說文解字.品部》:「喦,多言也。」清.段玉裁.注:「此與言部讘音義皆同。」《玉篇.品部》:「喦,曳喦,爭言也。」


  

 简化字:嗫
  部首:口
部外笔画:18
 总笔画:21
  注音: ㄋㄧㄝˋ
  拼音: niè

參見「呫囁」、「囁嚅」等條。


  

  部首:虫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1
  注音:(2) ㄜˊ
  拼音:(2) é




牡蠣。閩南、臺灣地區的音讀。如:「青蚵」、「蚵仔煎」。


  𣘨

  部首:木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2) ㄜˊ
  拼音:(2) é

(一)之又音。


  

  部首:戈
部外笔画:3
 总笔画:7
  注音:(2) ㄜˇ
  拼音:(2) ě

(一)之讀音。


  

  部首:石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2
  注音:(2) ㄜˇ
  拼音:(2) ě

參見「砐硪」條。


  

  部首:女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2) ㄜˇ
  拼音:(2) ě

(一)之又音。


  

  部首:女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2) ㄜˇ
  拼音:(2) ě

(一)之又音。


  

 简化字:恶
  部首:心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2) ㄜˇ
  拼音:(2) ě

參見「惡心」條。


  

  部首:歹
 总笔画:4
  注音:(2) ㄜˋ
  拼音:(2) è




殘骨。《說文解字.歺部》:「歹,古文歺。」《廣韻.入聲.曷韻》:「歺,說文曰:『列骨之殘也。』凡從歺者,今亦作歹。」


  

  部首:口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2) ㄜˋ
  拼音:(2) è

(一)之又音。


  

 简化字:额
  部首:頁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8
  注音:(2) ㄜˋ
  拼音:(2) è




譯音用字。常用於山名、地名等的音譯。如:「額非爾士峰」、「額魯特蒙古」。


  

  部首:阜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2) ㄜˋ
  拼音:(2) è




1.隔絕。《戰國策.東周策》:「三國隘秦。」

2.阻止。《戰國策.楚策二》:「懷王薨,太子辭於齊王而歸,齊王隘之。」


  

 简化字:诶
  部首:言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4
  注音:(2) ㄝˋ
  拼音:(2) ề




1.表示答應的意思。如:「誒!我在這裡。」

2.表示招呼的意思。如:「誒!你在那裡?」


  

  部首:手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2) ㄋㄧㄝ
  拼音:(2) niē




捏,用拇指與其餘手指夾住。唐.裴說〈聞砧〉詩:「愁捻銀針信手縫,惆悵無人試寬窄。」《紅樓夢》第六回:「寶玉紅漲了臉,把他的手一捻。」


  

  部首:乙
部外笔画:1
 总笔画:2
  注音:(2) ㄋㄧㄝˋ
  拼音:(2) niè




姓。如明代有蒙古酋長乜先。


  

 简化字:业
  部首:木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2) ㄋㄧㄝˋ
  拼音:(2) niè

(一)

6.之又音。


  

 简化字:摄
  部首:手
部外笔画:18
 总笔画:21
  注音:(2) ㄋㄧㄝˋ
  拼音:(2) niè




安定的。《集韻.入聲.帖韻》:「攝,攝然,安也。」《漢書.卷六四上.嚴助傳》:「天下攝然,人安其生。」


  

  部首:犬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3) ㄜˇ
  拼音:(3) ě

參見「猗儺」條。


  

 简化字:哑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3) ㄜˋ
  拼音:(3) è

參見「啞啞」(二)條。


  疤痆

  注音: ㄅㄚ ㄋㄧㄝˋ
  拼音: bā niè

疤痕。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七齣:「比似你懸了梁,損頭髮;刺了股,添疤痆。有甚光華?」


  瘢痆

  注音: ㄅㄢ ㄋㄧㄝˋ
  拼音: bān niè

瘡痕。唐.韓愈、孟郊〈征蜀聯句〉:「念齒慰黴黧,視傷悼瘢痆。」


  寶鑷

 简化字:宝镊
  注音: ㄅㄠˇ ㄋㄧㄝˋ
  拼音: bǎo niè

一種古代婦女的梳妝用具。可用以拔除汙毛、白髮等。南朝梁.江洪〈詠歌姬〉詩:「寶鑷間珠花,分明靚妝點。」


  編捏

 简化字:编捏
  注音: ㄅㄧㄢ ㄋㄧㄝ
  拼音: biān niē

捏弄、編湊。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二折:「怎教我月下花前不動情,信口裡小曲兒編捏成。」


  打捏

  注音: ㄉㄚˇ ㄋㄧㄝ
  拼音: dǎ niē

買賣的利潤。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三折:「先圖些打捏,只問那肯買的哥哥,照顧俺也些些。」


  喋囁

 简化字:喋嗫
  注音: ㄉㄧㄝˊ ㄋㄧㄝˋ
  拼音: dié niè

耳語、私語。漢.焦延壽《易林.卷四.謙之乾》:「喋囁處曜,昧冥相待,多言少實,終無成事。」


  嵽嵲

  注音: ㄉㄧㄝˊ ㄋㄧㄝˋ
  拼音: dié niè

高山或指山的高處。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凌晨過驪山,御榻在嵽嵲。」


  惡孽

 简化字:恶孽
  注音: ㄜˋ ㄋㄧㄝˋ
  拼音: è niè

惡行、罪過。《西遊記》第四三回:「我著他在黑水河養性修真。不期他作此惡孽,小龍即差人去擒他來也。」


  分櫱

 简化字:分蘖
  注音: ㄈㄣ ㄋㄧㄝˋ
  拼音: fēn niè

母植物地下的莖或根發生的不定芽,或禾本科作物如稻、麥在莖節所發生的分枝,稱為「分櫱」。也稱為「櫱條」、「根櫱」。


  圭臬

  注音: ㄍㄨㄟ ㄋㄧㄝˋ
  拼音: guī niè
 相似词:圭表、標準、模範、法式

1.古代測定日影時間的器具。

2.比喻法度、典則。如:「四維八德是我國傳統的道德圭臬。」《清史稿.卷五〇七.疇人列傳二.李潢》:「自是天下之習《九章》者,莫不家弆一編,奉為圭臬。」


  海涅

  注音: ㄏㄞˇ ㄋㄧㄝˋ
  拼音: hǎi niè

人名。(西元1797~1856)德國浪漫詩人,也是評論家和專欄作家。由於是猶太裔,再加上早年即受宗教信仰及法國自由革命的影響,故多革命與抒情的創作,對社會有尖銳的批判。著有《北海之歌》、《西班牙詩集》、《新德國文學史》等。


  假捏

  注音: ㄐㄧㄚˇ ㄋㄧㄝ
  拼音: jiǎ niē

假造。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四折:「元來那廝假捏流言,奪人妻女,左右與我拿下,送到鉅野縣去,問他一個重重罪名。」


  誑捏

 简化字:诳捏
  注音: ㄎㄨㄤˊ ㄋㄧㄝ
  拼音: kuáng niē

捏造。《紅樓夢》第六八回:「次日回堂,只說張華無賴,因拖欠了賈府銀兩,誑捏虛詞,誣賴良人。」


  沴孽

  注音: ㄌㄧˋ ㄋㄧㄝˋ
  拼音: lì niè

妖孽。唐.柳宗元〈賀皇太子牋〉:「消伏沴孽,贊揚輝光。」


  媒孽

  注音: ㄇㄟˊ ㄋㄧㄝˋ
  拼音: méi niè

嫁禍於人,釀成其罪。《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今舉事一不當,而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孽其短,僕誠私心痛之。」


  萌櫱

 简化字:萌蘖
  注音: ㄇㄥˊ ㄋㄧㄝˋ
  拼音: méng niè

萌,芽。櫱,芽之旁出者。萌櫱即新芽。引申為微小的事物。《孟子.告子上》:「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


  拿捻

  注音: ㄋㄚˊ ㄋㄧㄝ
  拼音: ná niē

用手拈取。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三折:「心似醉意如呆,眼似瞎手如瘸,輕拈掇慢拿捻。」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52 页数: 3/7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