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mǎo
  觸冒

 简化字:触冒
  注音: ㄔㄨˋ ㄇㄠˋ
  拼音: chù mào

冒犯。《文選.羊祜.讓開府表》:「臣不勝憂懼,謹觸冒拜表。」《初刻拍案驚奇》卷八:「小人觸冒出寨,理合就戮,敢有他言。」


  船錨

 简化字:船锚
  注音: ㄔㄨㄢˊ ㄇㄠˊ
  拼音: chuán máo

穩定船舶的鐵製倒鉤。一端有鐵鏈與船身相連,拋到水底或岸上,可使船停住。如:「水手們拉起船錨,準備繼續向前航行。」


  吹毛

  注音: ㄔㄨㄟ ㄇㄠˊ
  拼音: chuī máo

1.比喻很容易,不須費力氣。《韓非子.內儲說下》:「去仲尼,猶吹毛耳。」

2.形容刀劍很銳利,吹毛可斷。唐.盧綸〈難綰刀子歌〉:「吹毛可試不可觸,似有蟲搜闕裂文。」唐.裴鉶《聶隱娘》:「兼令長執寶劍一口,長二尺許,鋒利吹毛。」


  刺毛

  注音: ㄘˋ ㄇㄠˊ
  拼音: cì máo

植物的表皮被毛之一種,常管狀中空,管中具蟻酸等刺激性液體,先端微彎曲,細胞膜變薄,基部具數個增壓之小細胞,於刺毛先端薄膜破裂時,管中刺激小生物質即噴出。人類皮膚一接觸,即有如被蜂螫之痛感,故特稱「刺毛」或「焮毛」。如蕁麻科之咬人貓等。


  毳毛

  注音: ㄘㄨㄟˋ ㄇㄠˊ
  拼音: cuì máo

鳥獸的細毛。《周禮.天官.掌皮》:「共其毳毛為氈,以待邦事。」《漢書.卷四九.鼂錯傳》:「夫胡貉之地,積陰之處也,……鳥獸毳毛,其性能寒。」


  打卯

  注音: ㄉㄚˇ ㄇㄠˇ
  拼音: dǎ mǎo

1.舊時在衙門中當差的人,每天早晨卯時報到,聽候本官點名差遣,稱為「打卯」。也稱為「畫卯」、「應卯」。

2.報到。《金瓶梅》第二三回:「方纔梳了頭,鎖上門,先到後邊月娘房裡打了卯兒,然後來金蓮房裡。」


  大毛

  注音: ㄉㄚˋ ㄇㄠˊ
  拼音: dà máo

1.長毛的皮衣。用狐、貉或灘羊皮製成。《紅樓夢》第九回:「大毛衣服我也包好了,交出給小子們去了。」

2.大陸地區指人民幣單位元的戲稱。如:「一個月才領幾十大毛,談什麼現代化生活?」


  道貌

  注音: ㄉㄠˋ ㄇㄠˋ
  拼音: dào mào

人的面貌、神態。《三國演義》第三七回:「門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帶,道貌非常,特來相探。」


  地貌

  注音: ㄉㄧˋ ㄇㄠˋ
  拼音: dì mào

即「地形」。指地表的形態特徵與分布狀況,如平原、臺地、丘陵、山地、湖泊等的分布狀況,或某種具有可辨識的形態者,如沖積扇、海崖等。


  顛毛

 简化字:颠毛
  注音: ㄉㄧㄢ ㄇㄠˊ
  拼音: diān máo

頭髮。唐.柳宗元〈寄韋珩〉詩:「邇來氣少筋骨露,蒼白瀄汨盈顛毛。」


  點卯

 简化字:点卯
  注音: ㄉㄧㄢˇ ㄇㄠˇ
  拼音: diǎn mǎo

舊時官署在卯時上班,由長官點名,稱為「點卯」。《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一行人離了石麟街逕望縣前來,恰值相公坐晚堂點卯,眾人等點了卯,一齊跪過,俱稟知縣相公。」《六部成語註解.吏部》:「點卯:各部書吏官役人等每月一次或二三次由司官按名查驗曰:『點』。」


  屌毛

  注音: ㄉㄧㄠˇ ㄇㄠˊ
  拼音: diǎo máo

用以罵人微不足道或極為下賤。


  吊毛

  注音: ㄉㄧㄠˋ ㄇㄠˊ
  拼音: diào máo

戲劇中翻跟頭的一種。身體向前,兩臂環曲舉至胸前,身體騰空後,向前翻,以脊背著地。文戲中常用之。


  鈍眊

 简化字:钝眊
  注音: ㄉㄨㄣˋ ㄇㄠˋ
  拼音: dùn mào

謂精力衰頹,眼睛昏花。老而遲鈍。指勇氣消竭。宋.蘇軾〈教戰守策〉:「其剛心勇氣,銷耗鈍眊,痿蹶而不復振。」


  鵝毛

 简化字:鹅毛
  注音: ㄜˊ ㄇㄠˊ
  拼音: é máo

1.鵝的羽毛。《遼史.卷三二.營衛志中》:「皇帝得頭鵝,薦廟,群臣各獻酒果,舉樂。更相酬酢,致賀語,皆插鵝毛于首以為樂。」

2.比喻輕少之物。如:「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宋.蘇軾〈揚州以土物寄少游〉詩:「且同千里寄鵝毛,何用孜孜飲麋鹿。」

3.比喻柳絮。北周.庾信〈楊柳歌〉:「獨憶飛絮鵝毛下,非復青絲馬尾垂。」

4.比喻飛雪。《平妖傳》第一八回:「時逢仲冬,彤雲密布,朔風凜冽,紛紛洋洋下天好大雪。怎見得這雪大?但見:紛紛柳絮,片片鵝毛。空中白鷺群飛,江上素鷗翻覆。」


  二毛

  注音: ㄦˋ ㄇㄠˊ
  拼音: èr máo

鬢髮有黑白兩種顏色。指年老的人。《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禮記.檀弓下》:「古之侵伐者,不斬祀、不殺厲、不獲二毛。」


  發毛

 简化字:发毛
  注音: ㄈㄚ ㄇㄠˊ
  拼音: fā máo

1.北平方言。指害怕、驚慌。《三俠五義》第四回:「包興心中有些發毛,急急在燈上燒了,忙忙的下了臺,只見包公端坐在那邊。」

2.發脾氣。如:「他的脾氣很壞,為了一點小事也會發毛。」


  蕃帽

  注音: ㄈㄢ ㄇㄠˋ
  拼音: fān mào

古代西域地區胡人的帽式。其兩側朝上尖聳,通帽繪有紋飾,耳部有護耳下搭。唐.劉言史〈王中丞宅夜觀舞胡騰〉詩:「織成蕃帽虛頂尖,細疊岙毛胡衫雙袖小。」


  繁茂

  注音: ㄈㄢˊ ㄇㄠˋ
  拼音: fán mào
 相似词:茂盛、繁盛
 相反词:蕪穢、枯萎、疏落、稀疏、荒蕪

繁密茂盛。如:「這個園子花木繁茂,景致怡人。」


  仿冒

  注音: ㄈㄤˇ ㄇㄠˋ
  拼音: fǎng mào

將一種產品作完全相同的仿製,以假亂真,用以圖利。


  分茅

  注音: ㄈㄣ ㄇㄠˊ
  拼音: fēn máo

天子分封土地給諸侯。《晉書.卷五九.列傳.汝南王亮》:「有晉鬱興,載崇藩翰,分茅錫瑞,道光恆典,儀臺飾袞,禮備彞章。」


  風帽

 简化字:风帽
  注音: ㄈㄥ ㄇㄠˋ
  拼音: fēng mào

1.冬日禦寒避風的帽子。戴上時連耳朵、頸後、肩背都能遮住。

2.連在大衣外套上的帽子。


  風貌

 简化字:风貌
  注音: ㄈㄥ ㄇㄠˋ
  拼音: fēng mào
 相似词:風采

1.神采容貌。唐.白居易〈昭君怨〉詩:「明妃風貌最娉婷,合在椒房應四星。」

2.事物的形貌、格調。如:「他一直為維護古蹟風貌,保留文化遺產而努力。」


  豐茂

 简化字:丰茂
  注音: ㄈㄥ ㄇㄠˋ
  拼音: fēng mào

豐富茂盛。《管子.水地》:「鳥獸得之,形體肥大,羽毛豐茂。」


  鳳毛

 简化字:凤毛
  注音: ㄈㄥˋ ㄇㄠˊ
  拼音: fèng máo

1.鳳凰的羽毛。

2.稱譽人文采俊秀,能繼承其父風範。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王敬倫風姿似父,作侍中,加授桓公,公服從大門人。桓公望之,曰:『大奴固自有鳳毛。』」


  浮冒

  注音: ㄈㄨˊ ㄇㄠˋ
  拼音: fú mào

假冒不實,虛報冒充。《六部成語註解.戶部》:「浮冒:浮虛也,假冒虛無之事,借以侵吞官項也。」


  覆冒

  注音: ㄈㄨˋ ㄇㄠˋ
  拼音: fù mào

1.掩覆遮蓋。《漢書.卷八五.谷永傳》:「黃濁四塞,覆冒京師。」也作「冒被」。

2.掩沒真相。漢.王符《潛夫論.述赦》:「為讒佞利口所加誣覆冒。」


  改貌

  注音: ㄍㄞˇ ㄇㄠˋ
  拼音: gǎi mào

改變外表、面貌。《文選.潘岳.射雉賦》:「昔賈氏之如皋,始解顏於一箭,醜夫為之改貌,憾妻為之釋懷。」


  概貌

  注音: ㄍㄞˋ ㄇㄠˋ
  拼音: gài mào

大概的情形、狀況。如:「他在會議上,講述了救災計畫的概貌。」


  蓋帽

 简化字:盖帽
  注音: ㄍㄞˋ ㄇㄠˋ
  拼音: gài mào

籃球運動用語。大陸地區指籃球比賽,球在投籃時,被對方當頭打落。即所謂蓋火鍋。


  干旄

  注音: ㄍㄢ ㄇㄠˊ
  拼音: gān máo

1.古時用旄牛尾繫在旗竿頂端的儀仗。《詩經.鄘風.干旄》:「孑孑干旄,在浚之城。」北周.庾信〈代人乞致仕表〉:「出擁干旄,入參衡鏡。」

2.《詩經.鄘風》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干旄〉,美好善也。」或亦指美貴婦人之詩。首章二句為:「孑孑干旄,在浚之郊。」


  甘茂

  注音: ㄍㄢ ㄇㄠˋ
  拼音: gān mào

人名。戰國秦下蔡(今安徽省鳳臺縣)人,生卒年不詳。為秦武王左丞相,攻拔韓宜陽,助武王取周。昭王時,因言槉奔齊,出使魏國,卒於魏。


  感冒

  注音: ㄍㄢˇ ㄇㄠˋ
  拼音: gǎn mào

1.感染風寒。《西湖二集》卷一二:「有的說是感冒了風寒,入於腠理,一時不能驅遣。」《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那老媽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風露,一病不起。」

2.由濾過性病毒引起的氣管發炎、咳嗽、鼻塞、發燒等症狀。可經由空氣中的飛沫傳染。

3.對人感到厭煩。如:「他一天到晚搬弄是非,大家都對他很感冒。」


  剛毛

 简化字:刚毛
  注音: ㄍㄤ ㄇㄠˊ
  拼音: gāng máo

人體或動物體上皮層細胞延伸而成的硬毛。或指昆蟲體壁上的毛狀單細胞突起,是真皮細胞向外突出而成,具感覺或保護的功能。如人的鼻毛、蚯蚓表皮上的細毛等。


  狗毛

  注音: ㄍㄡˇ ㄇㄠˊ
  拼音: gǒu máo

1.1.狗身上的毛。

2.罵人的話。指人的頭髮如狗之毛。《清平山堂話本.簡帖和尙》:「皇甫殿直一隻手捽著僧兒狗毛,出這棗槊巷,徑奔王二哥茶坊前來。」


  官帽

  注音: ㄍㄨㄢ ㄇㄠˋ
  拼音: guān mào

1.古代文官所穿戴的烏紗帽。表示官職的等第高低。

2.沒有頂子的紅纓帽。舊時光頭見官不合禮儀,故僕從隨官外出或回事時多戴官帽。


  冠毛

  注音: ㄍㄨㄢ ㄇㄠˊ
  拼音: guān máo

生長於種子或瘦果頂部的簇生長毛,白色、黃色至褐色,狀如絲或鳥羽。果實或種子成熟時,冠毛隨風飛散,藉以散布種子。菊科植物如蒲公英、萵苣等有之。


  廣袤

 简化字:广袤
  注音: ㄍㄨㄤˇ ㄇㄠˋ
  拼音: guǎng mào

土地的面積。東西向稱為「廣」,南北向稱為「袤」。《漢書.卷六四下.賈捐之傳》:「儋耳、珠厓郡,皆在南方海中洲居,廣袤可千里,合十六縣,戶二萬三千餘。」也作「廣輪」。


  國貿

 简化字:国贸
  注音: ㄍㄨㄛˊ ㄇㄠˋ
  拼音: guó mào

國際貿易的簡稱。參見「國際貿易」條。


  寒毛

  注音: ㄏㄢˊ ㄇㄠˊ
  拼音: hán máo

人體所生的細毛。《通俗編.身體》引《儂雅》:「人身三萬六千毛孔,遇寒落而復生,故曰寒毛。」《儒林外史》第二三回:「不覺心驚肉顫,那寒毛根根都豎起來。」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072 页数: 3/27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