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mén
  

 简化字:懑
  部首:心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8
  注音: ㄇㄣˋ
  拼音: mèn




煩悶、鬱悶。《禮記.問喪》:「哭踊無數,惻怛之心,痛疾之意,悲哀志懣氣盛。」《資治通鑑.卷二五一.唐紀六十七.懿宗咸通十年》:「龐勛憂懣不知所為,但禱神飯僧而已。」



憤恨。如:「憤懣」。《魏書.卷一九下.南安王楨傳》:「聞之惋懣,實乖本圖。」


  

  部首:田
部外笔画:3
 总笔画:8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1.舊指農民。《說文解字.田部》:「甿,田民也。」《周禮.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劑致甿,以田里安甿,以樂昏擾甿,以土宜教甿。」《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陳涉,罋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徙之徒,才能不及中人。」

2.愚昧無知的人。《管子.輕重甲》:「桓公憂北郭民之貧,召管子而問曰:『北郭者,盡屨縷之甿也。』」


  

  部首:虫
部外笔画:3
 总笔画:9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昆蟲綱雙翅目虻科動物的通稱。頭闊、眼大、體粗壯多毛,小者體形如家蠅,大者體形如熊蜂,有刺吸式口器,吸食牛等牲畜血液,有時也吸食人血。


  

  部首:网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捕麋鹿的網。《爾雅.釋器》:「麋罟謂之罞。」


  

  部首:雨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3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霧氣。《爾雅.釋天》:「天氣下,地不應,曰:『雺』。」


  

  部首:雨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22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霧氣。《說文解字.雨部》:「天氣下地不應曰:『霿』。」唐.柳宗元〈唐鐃歌鼓吹曲.奔鯨沛〉:「手援天矛,截脩鱗,披攘蒙霿,開海門。」



天色昏暗不清。《說文解字.雨部》:「霿,晦也。」如:「原野昏霿」。


  

  部首:艸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植物名。百合科貝母屬,「貝母」之古稱,參見「貝母」條。《爾雅.釋草》:「莔,貝母。」


  

  部首:艸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1.草木初生的芽。《說文解字.艸部》:「萌,艸芽也。」唐.韓愈、劉師服、侯喜、軒轅彌明〈石鼎聯句〉:「秋瓜未落蒂,凍芋強抽萌。」

2.事物發生的開端或徵兆。《韓非子.說林上》:「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漢.蔡邕〈對詔問灾異八事〉:「以杜漸防萌,則其救也。」

3.人民。通「氓」。如:「萌黎」、「萌隸」。

4.姓。如五代時蜀有萌慮。




1.發芽。如:「萌芽」。《楚辭.王逸.九思.傷時》:「明風習習兮龢暖,百草萌兮華榮。」

2.發生。如:「故態復萌」。《管子.牧民》:「惟有道者,能備患於未形也,故禍不萌。」《三國演義》第一回:「若萌異心,必獲惡報。」


  

  部首:艸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1.覆蓋、遮著。如:「蒙上一張紙。」

2.欺騙、瞞騙。如:「蒙騙」。《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上下相蒙。」

3.冒。《漢書.卷五一.賈山傳》:「故切直之言,明主所欲急聞,忠臣之所以蒙死而竭知也。」《漢書.卷四九.鼂錯傳》:「故能使其眾蒙矢石,赴湯火,視死如生。」

4.受到、承受,表示感敬。如:「蒙您照料,十分感謝。」《文選.李密.陳情表》:「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5.遭受、遭遇。如:「蒙難」。《易經.明夷卦.彖曰》:「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元史.卷六五.河渠志二》:「黃河決溢,千里蒙害。」




1.昏昧無知的心智。如:「啟蒙」。《黃帝內經素問.卷一一.舉痛論》:「令驗於己而發蒙解惑,可得而聞乎?」

2.孩童。如:「童蒙」。

3.《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坎(☵)下艮(☶)上。進退兩難,不知所適之象。

4.蒙古的簡稱。如:「蒙藏」。

5.姓。如秦朝有蒙恬。


  

 简化字:蒙
  部首:水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7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下著小雨的樣子。《詩經.豳風.東山》:「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



籠罩。唐.武元衡〈和楊弘微春日曲江南望〉詩:「煙濛宮樹晚,花咽石泉流。」《太平廣記.卷四一八.張魯女》:「張魯之女,曾浣衣於山下,有白霧濛身,因而孕焉。」


  

  部首:木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8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1.古代一種樹木,似槐,葉黃。《玉篇.木部》:「檬,木名,似槐,葉黃。」

2.參見「檸檬」條。


  

  部首:毛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8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參見「氋氃」條。


  

  部首:日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8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參見「曚曨」條。


  

  部首:月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8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參見「朦朧」條。


  

  部首:石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9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參見「礞石」條。


  

  部首:舟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20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參見「艨艟」條。


  

  部首:食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22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器皿裝滿東西的樣子。《說文解字.食部》:「饛,盛器滿貌。」《詩經.小雅.大東》:「有饛簋飧,有捄棘匕。」


  

  部首:瓦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6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屋脊。《文選.左思.蜀都賦》:「比屋連甍,千廡萬室。」唐.王勃〈滕王閣序〉:「披繡闥,俯雕甍。」


  

  部首:目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6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1.眼睛看不清楚的樣子。《說文解字.苜部》:「瞢,目不明也。」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青白其眼,瞢而前行。」

2.晦暗不明。《楚辭.屈原.天問》:「冥昭瞢闇,誰能極之。」唐.柳宗元〈唐鐃歌鼓吹曲.戰武牢〉:「命之瞢,卑以斮。」

3.羞愧的。《文選.左思.魏都賦》:「有靦瞢容,神惢形茹。」

4.憂悶。《左傳.襄公十四年》:「不與於會,亦無瞢焉。」


  

  部首:人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6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參見「儚儚」條。


  

  部首:邑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7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地名。春秋時曹邑,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曹縣北。


  

  部首:犬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ㄇㄥˇ
  拼音: měng




1.勇敢、勇武。如:「勇猛」、「威猛」。漢.高祖〈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2.凶惡、凶暴。如:「凶猛」、「猛虎」、「猛獸」。

3.劇烈、強烈。如:「猛烈」、「藥性很猛」。唐.皮日休〈桃花賦〉:「狂風猛雨,一陣紅去。」




1.急遽、急速。如:「突飛猛進」。

2.忽然、突然。如:「猛然回頭」。元.鄭廷玉《忍字記》第一折:「我若是前街上猛撞見,若是後巷裡廝逢著。」《醒世恆言.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玉人盡日懨懨地,猛被笙歌驚破睡。」




姓。如春秋時宋有猛獲。


  

  部首:虫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4
  注音: ㄇㄥˇ
  拼音: měng

參見「蚱蜢」條。


  

  部首:舟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4
  注音: ㄇㄥˇ
  拼音: měng

參見「舴艋」條。


  

 简化字:锰
  部首: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6
  注音: ㄇㄥˇ
  拼音: měng




(manganese,Mn)化學元素。原子序25。灰色金屬,質脆而硬。可用以製造錳鋼、錳銅等合金。


  

  部首:瓦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3
  注音: ㄇㄥˇ
  拼音: měng




甑的索帶。《淮南子.說山》:「弊箄甑瓾,在袡茵之上,雖貪者不搏。」漢.高誘.注:「瓾,甑帶。」


  

  部首:黽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23
  注音: ㄇㄥˇ
  拼音: měng




1.古代的一種昆蟲。《集韻.上聲.耿韻》:「鼆,蟲名。」

2.地名。春秋魯邑。也稱為「句鼆」。


  

  部首:虫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20
  注音: ㄇㄥˇ
  拼音: měng




昆蟲綱雙翅目蠓科的泛稱。體小,翅寬短,有翅斑。口器刺吸式,能叮咬人、畜,發生痛癢及丘疹,傳播寄生蟲。約有二十餘種。


  

  部首:子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ㄇㄥˋ
  拼音: mèng




1.兄弟姊妹中排行最大的。《說文解字.子部》:「孟,長也。」《左傳.隱公元年》:「傅惠公元妃孟子。」唐.孔穎達.正義:「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長幼之別字也。」

2.鹵莽的、誇大的。如:「孟浪」。《管子.任法》:「奇術技藝之人,莫敢高言孟行,以過其情。」




1.四季中每季的第一個月。《逸周書.卷六.周月》:「歲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唐.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時當冬之孟,隙竅縮寒漲。」

2.孟子或《孟子》一書的簡稱。如:「孔孟」、「論孟」。

3.姓。如戰國時鄒有孟軻。


  

 简化字:梦
  部首:夕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ㄇㄥˋ
  拼音: mèng




1.睡眠時因受刺激,而引起的幻覺、幻像。如:「美夢成真」。《莊子.齊物論》:「覺而後知其夢也。」

2.姓。如宋代有夢仲才。




作夢。《論語.述而》:「吾不復夢見周公。」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九:「莊周夢胡蝶,胡蝶為莊周。」



虛幻的。如:「不切實際的夢想。」


  

 简化字:们
  部首:人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注音: ㄇㄣˊ
  拼音: mén




常附於名詞或人稱代名詞下,為表示多數的詞綴。如:「我們」、「朋友們」、「孩子們」。



參見「圖們江」條。


  

 简化字:闷
  部首:心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ㄇㄣˋ
  拼音: mèn




心中不愉快。如:「煩悶」、「鬱悶」、「苦悶」。



不暢快的心緒。如:「排憂解悶」。唐.杜甫〈江亭〉詩:「故枺歸未得,排悶強裁詩。」


  

 简化字:焖
  部首:火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 ㄇㄣˋ
  拼音: mèn




一種烹飪方法。緊蓋鍋蓋,用鍋內的蒸氣和溫度將食物煮熟或燉爛。如:「燜菜」、「燜肉」。


  

  部首:皿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3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立約起誓。《左傳.昭公十三年》:「諸侯將以甲戌盟,寡君知不得事君矣,請君無勤。」《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與其母訣,齧臂而盟曰:『起不為卿相,不復入衛。』」



1.誓約。如:「海誓山盟」。宋.陸游〈釵頭鳳.紅酥手〉詞:「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2.文體名。古代的約誓之詞。清.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盟〉:「按《禮記》:『蒞物曰盟。』劉勰云:『盟者,明也,祝告於神明者也。』亦稱曰誓,謂約信之詞也。」

3.蒙古、青海等地合數個部落或旗而成的行政區域。如:「昭烏達盟」。




有信約關係的。如:「同盟國」、「盟軍」。


  

  部首:女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參見「瑩嫇」條。


  

 简化字:蒙
  部首:心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7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樸實忠厚。《管子.五輔》:「敦懞純固,以備禍亂。」《西遊記》第二三回:「那獃子雖是心性愚頑,郤只是一味懞直。」


  

  部首:巾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7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遮蓋。通「蒙」。宋.趙師俠〈點絳脣.日暖風暄〉詞:「瑩徹精神,映月唯宜夜,幪香帕,倩風扶下,碎玉殘妝卸。」


  

 简化字:蒙
  部首:目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9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盲人。《詩經.大雅.靈臺》:「鼉鼓逢逢,矇瞍奏公。」



失明、眼睛看不見。元.朱凱《昊天塔》第一折﹕「你聽了我聲音耳不聾,你覷了我容顏眼不矇。」


  

 简化字:鹲
  部首:鳥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25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古時一種水鳥。《說文解字.鳥部》:「鸏,水鳥名。」


  

  部首:邑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6
  注音: ㄇㄥˊ
  拼音: méng




縣名。西漢置,治所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羅山縣西南。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829 页数: 3/46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