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láng
  晃朗

  注音: ㄏㄨㄤˇ ㄌㄤˇ
  拼音: huǎng lǎng

光明的樣子。《文選.潘岳.秋興賦》:「天晃朗以彌高兮,日悠陽而浸微。」


  迴廊

 简化字:回廊
  注音: ㄏㄨㄟˊ ㄌㄤˊ
  拼音: huí láng

曲折回環的走廊。唐.杜甫〈涪城縣香積寺官閣〉詩:「小院迴廊春寂寂,浴鳧飛鷺晚悠悠。」


  貨郎

 简化字:货郎
  注音: ㄏㄨㄛˋ ㄌㄤˊ
  拼音: huò láng

舊時肩挑擔子,手搖小鼓,沿街叫賣日常用品的小販。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我這隔壁有個王貨郎,他如今去汴梁做買賣。」《水滸傳》第七四回:「扮做山東貨郎,腰裡插著一把串鼓兒,挑一條高肩雜貨擔子。」也稱為「貨郎擔兒」、「貨郎兒」。


  豁朗

  注音: ㄏㄨㄛˋ ㄌㄤˇ
  拼音: huò lǎng

心情豁達開朗。如:「考完期末考之後,心情頓覺豁朗。」


  健朗

  注音: ㄐㄧㄢˋ ㄌㄤˇ
  拼音: jiàn lǎng

健康硬朗。《紅樓夢》第三九回:「這麼大年紀了,還這麼健朗。」


  健浪

  注音: ㄐㄧㄢˋ ㄌㄤˋ
  拼音: jiàn làng

強健有活力。《醒世恆言.卷二六.薛錄事魚服證仙》:「你這魚!既是恁的健浪,停一會等我送你到滾鍋兒裡再游游去。」


  潔郎

 简化字:洁郎
  注音: ㄐㄧㄝˊ ㄌㄤˊ
  拼音: jié láng

出家人。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崔家女豔妝,莫不是演撒你個老潔郎?」也作「傑郎」。


  酒廊

  注音: ㄐㄧㄡˇ ㄌㄤˊ
  拼音: jiǔ láng

以賣酒為主要營業項目,提供客人飲酒作樂的場所。如:「他下班後,常喜歡在酒廊與朋友聚會。」


  巨浪

  注音: ㄐㄩˋ ㄌㄤˋ
  拼音: jù làng

很大的浪。如:「颱風來時,應防範巨浪沖毀堤防。」


  雋朗

 简化字:隽朗
  注音: ㄐㄩㄣˋ ㄌㄤˇ
  拼音: jùn lǎng

風姿清秀。唐.白行簡《李娃傳》:「知命之年,有一子,始弱冠矣;雋朗有詞藻,迥然不群,深為時輩推伏。」


  開朗

 简化字:开朗
  注音: ㄎㄞ ㄌㄤˇ
  拼音: kāi lǎng
 相反词:陰鬱、憂鬱、抑鬱

1.開闊、明亮。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2.爽朗、樂觀。如:「心情開朗」、「他個性開朗積極。」《晉書.卷五七.列傳.胡奮》:「奮性開朗,有籌略,少好武事。」

3.寬舒清朗。如:「眉目開朗」。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何平叔云:『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覺神明開朗。』」


  壙埌

 简化字:圹埌
  注音: ㄎㄨㄤˋ ㄌㄤˋ
  拼音: kuàng làng

1.原野廣闊遼遠。《莊子.應帝王》:「以處壙埌之野。」

2.墳墓。唐.釋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七.正法華經》:「冢埌:『《通俗文》:邱塚謂之壙埌。』」


  辣浪

  注音: ㄌㄚˋ ㄌㄤˋ
  拼音: là làng

隨心所欲、不受拘束。《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奈知遠是個辣浪心性人,有錢便愛使,有酒便愛喫,怎生留得錢住?」《董西廂》卷五:「辣浪相如,薄情卓氏,因循墮了題橋志。」


  狼跋

  注音: ㄌㄤˊ ㄅㄚˊ
  拼音: láng bá

《詩經.豳風》的篇名。共二章。根據〈詩序〉:「狼跋,美周公也。」首章二句為:「狼跋其胡,載疐其尾。」


  榔板

  注音: ㄌㄤˊ ㄅㄢˇ
  拼音: láng bǎn

船板。漁人捕魚時,以敲擊船板來趕魚入網。《警世通言.卷八.崔待詔生死冤家》:「誰家稚子鳴榔板,驚起鴛鴦兩處飛。」


  浪板

  注音: ㄌㄤˋ ㄅㄢˇ
  拼音: làng bǎn

衝浪運動所使用的薄板。最常見的是狹長的馬力布板,另外也有較短的腹板。腹板運動員是將板緊貼在胸部而以腿調整方向前進。如:「他喜歡在浪頭較大時立於浪板上衝浪。」


  朗抱

  注音: ㄌㄤˇ ㄅㄠˋ
  拼音: lǎng bào

清朗的胸懷。唐.孟郊〈答韓愈李觀別因獻張徐州〉詩:「高情無遺照,朗抱開曉月。」唐.李群玉〈長沙陪裴大夫登北樓〉詩:「朗抱雲開月,高情鶴見秋。」


  狼狽

 简化字:狼狈
  注音: ㄌㄤˊ ㄅㄟˋ
  拼音: láng bèi

1.二種獸名。狽是一種似狼的動物,牠的前二足短,後二足長;而狼則前二足長,後二足短,狼與狽常相互搭駕走路或偷襲牲畜。見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六.毛篇》。比喻彼此勾結,相倚為惡。如:「狼狽為奸」。《幼學瓊林.卷四.鳥獸類》:「猶豫多疑,喻人之不決;狼狽相倚,比人之顛連。」

2.一說狽為「跋」的訛字。狼跋指老狼前進則踩到自己下巴垂下的肉,後退則絆到自己的尾巴而跌倒。見《詩經.豳風.狼跋》。比喻情勢窘迫,進退兩難。晉.李密〈陳情表〉:「臣之進退,實為狼狽。」比喻身心困頓疲乏。如:「狼狽逃走」。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二三齣:「奴家自從婆婆死後,萬千狼狽,誰知公公病又將危。」《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朝廷大典,李大人耑要借光,不想先生病得狼狽至此。不知幾時可以勉強就道?」


  郎伯

  注音: ㄌㄤˊ ㄅㄛˊ
  拼音: láng bó

稱謂:(1)妻子對丈夫的稱呼。唐.杜甫〈元日寄韋氏妹〉詩:「郎伯殊方鎮,京華舊國移。」(2)子女對父親的稱呼。宋.黃庭堅〈送秦少游〉詩:「但得新年勝舊年,即如常在郎伯前。」


  浪泊

  注音: ㄌㄤˋ ㄅㄛˊ
  拼音: làng bó

湖泊名。位於越南河內省紅河與蘇瀝河之間,漢時馬援嘗駐軍於此。


  狼餐

  注音: ㄌㄤˊ ㄘㄢ
  拼音: láng cān

狼群吃東西時,又急又猛。狼餐比喻吃東西恣意急猛,大口咬噬。如:「他每天工作繁重,毫無片刻休息時間,連吃飯都如同狼餐一般。」


  朗暢

 简化字:朗畅
  注音: ㄌㄤˇ ㄔㄤˋ
  拼音: lǎng chàng

明達。《文選.陸機.文賦》:「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頌優遊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


  浪潮

  注音: ㄌㄤˋ ㄔㄠˊ
  拼音: làng cháo
 相似词:海潮

1.海水漲落而形成的起伏波浪。

2.比喻一時形成,聲勢浩大的社會風氣或行動。如:「政治改革的浪潮一波波,逼得執政者不得不出來面對。」


  浪船

  注音: ㄌㄤˋ ㄔㄨㄢˊ
  拼音: làng chuán

1.飄蕩於波浪中的船。《三國志.卷二六.魏書.滿田牽郭傳.田豫》:「競欲與謀,求入海鉤取浪船。」

2.一種玩具。如船形,人坐其中,可以來回的搖蕩。


  狼瘡

 简化字:狼疮
  注音: ㄌㄤˊ ㄔㄨㄤ
  拼音: láng chuāng

病名。通常分為紅斑性狼瘡與尋常性狼瘡。多發生於顏面,症狀是由大小不同,比皮層稍隆起的紅斑集合而成,逐漸增大而潰爛,有黏膜液。嚴重者易出現關節腫痛、神經系統、心臟等方面的併發症。


  榔搥

  注音: ㄌㄤˊ ㄔㄨㄟˊ
  拼音: láng chuí

可用來敲擊東西的錘子。《醒世恆言.卷五.大樹坡義虎送親》:「心頭猶如幾百個榔搥打著,急問其故。」也作「郎搥」。


  琅璫

 简化字:琅珰
  注音: ㄌㄤˊ ㄉㄤ
  拼音: láng dāng

1.擬聲詞。形容金屬或玉石撞擊的聲音。唐.杜甫〈大雲寺贊公房〉詩四首之三:「夜深殿突兀,風動金琅璫。」明.凌濛初《紅拂記》第三齣:「琅璫交錯垂金鎖,錦繡崚嶒絢彩霞。」也作「鋃鐺」。

2.刑具。指縛繫人犯的鐵鎖、鐵鏈。或指用鎖鎖住。《文明小史》第九回:「帶領衙役,到監裡,把一班秀才,一齊鐵索琅璫提了上來,當堂跪下。」也作「郎當」、「鋃鐺」。


  鋃鐺

 简化字:锒铛
  注音: ㄌㄤˊ ㄉㄤ
  拼音: láng dāng

1.擬聲詞。形容金屬或玉石撞擊的聲音。也作「琅璫」。

2.刑具。指縛繫人犯的鐵鎖、鐵鏈。《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傳》:「董卓以是收烈付郿獄,錮之,鋃鐺鐵鎖。」也作「郎當」、「琅璫」。

3.鎖鏈之物,連累而重。引申為困重不舉的意思。


  浪蕩

 简化字:浪荡
  注音: ㄌㄤˋ ㄉㄤˋ
  拼音: làng dàng

1.毫無目的的漫遊、流浪。《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諕得敬塘不敢回家見著父親,浪蕩出外州去。」《西遊記》第四四回:「我弟子雲遊於海角,浪蕩在天涯。」

2.行為放蕩不檢。《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郭威是個浪蕩的心性,有錢便要使,有酒便要吃。」

3.悠然自得。也作「浪浪宕宕」。


  啷噹

 简化字:啷当
  注音: ㄌㄤ ㄉㄤ
  拼音: lāng dāng

佩戴在身上的零星飾物。如:「她身上所佩戴的啷噹,是上回旅遊時買的。」


  啷鐺

 简化字:啷铛
  注音: ㄌㄤ ㄉㄤ
  拼音: lāng dāng

佩帶在身上的零星飾物。如:「那位小姐一身啷鐺的打扮,很有塞外民族的風情。」


  郎當

 简化字:郎当
  注音: ㄌㄤˊ ㄉㄤ
  拼音: láng dāng

1.衣服寬長不合身。宋.楊億〈傀壘〉詩:「若教鮑老當筵舞,轉更郎當舞袖長。」

2.潦倒、落魄的樣子。《西湖二集》卷一二:「汝怎生一病郎當至此?莫不是胸中有隱微之事,可細細與我說知。」

3.疲倦、頹倒的樣子。《醒世恆言.卷二二.張淑兒巧智脫楊生》:「在山東兗州府碼頭上,各家的管家打開了銀包,兌了多少銅錢,放在皮箱裡頭,壓得那馬背郎當,擔夫痑軟。」

4.年齡的大約之詞。如:「二十郎當」。

5.刑具。也作「琅璫」、「鋃鐺」。


  狼毒

  注音: ㄌㄤˊ ㄉㄨˊ
  拼音: láng dú

1.植物名。大戟科大戟屬,多年生草本。有劇毒,根莖粗肥,有白色乳汁。葉狹長橢圓形,無柄,有微毛。四至六月開花,大戟花序排成複繖形花叢,八月結果實。

2.植物名。瑞香科瑞香屬。小灌木。葉狹卵形至線形,無乳汁。頭狀花序頂生,萼筒花冠狀,裂片五枚。二種均可入藥,作鎮痛藥、殺蟲痛、止心痛。因毒性猛烈似狼,故稱為「狼毒」。

3.比喻殘忍、凶狠。《舊唐書.卷一八六.酷吏列傳上.王弘義》:「自矜曰:『我之文牒,有如狼毒野葛也。』」


  朗讀

 简化字:朗读
  注音: ㄌㄤˇ ㄉㄨˊ
  拼音: lǎng dú
 相反词:默讀

高聲的誦讀詩文。如:「這篇文學作品,由他來朗讀,聽來格外生動。」也作「朗誦」。


  浪費

 简化字:浪费
  注音: ㄌㄤˋ ㄈㄟˋ
  拼音: làng fèi
 相似词:糜費、糜擲、浪擲、耗費、揮霍、虛耗、奢侈、糟塌、糟蹋、蹧躂
 相反词:節省、節約、省儉、撙節、節儉、愛惜、精打細算、珍惜、儉約

沒有節制、無益的耗費。如:「商人應酬,天天大宴小酌,不但浪費金錢,而且也傷害健康。」《醒世恆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長安》:「正待問他,卻被他婆兒氣,再四叮囑,好做生理,切不可浪費了,我不免回答他幾句。」《文明小史》第二九回:「我們賺的正經錢,靠著他穿衣吃飯,怎麼好浪費呢?」


  狼分

  注音: ㄌㄤˊ ㄈㄣ
  拼音: láng fēn

如狼之爭吃食物。比喻競爭激烈。《三國志.卷四二.蜀書.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郤傳.譙周》:「於是豪彊並爭,虎裂狼分,疾博者獲多,遲後者見吞。」


  狼烽

  注音: ㄌㄤˊ ㄈㄥ
  拼音: láng fēng

焚燒狼糞所形成的烽煙,風吹不易消散。古代戍守邊境的軍士多用來傳達警訊。宋.陸游〈謝池春.壯歲從戎〉詞:「陣雲高,狼烽夜舉。」


  閬風

 简化字:阆风
  注音: ㄌㄤˊ ㄈㄥ
  拼音: láng fēng

山名。位於崑崙山的山巔,相傳為仙人所居。


  琅玕

  注音: ㄌㄤˊ ㄍㄢ
  拼音: láng gān

1.圓潤如珠的美玉。《文選.張衡.四愁詩之二》:「美人贈我金琅玕,何以報之雙玉盤。」也稱為「瓓玕」、「玕琅」。

2.比喻華美的詞藻或佳文。唐.韓愈〈齪齪〉詩:「排雲叫閶闔,披腹呈琅玕。」

3.比喻美竹。唐.元稹〈種竹〉詩:「可憐亭亭幹,一一青琅玕。」也作「瑯玕」。


  瑯玕

 简化字:琅玕
  注音: ㄌㄤˊ ㄍㄢ
  拼音: láng gān

比喻光滑美好的竹子。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珊珊,驀聽的竹響瑯玕。」也作「琅玕」。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687 页数: 3/18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