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jǐn
  

  部首:歹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 ㄐㄧㄣˇ
  拼音: jǐn




墳墓。《國語.楚語下》:「民之羸餒,日已甚矣。四境盈壘,道殣相望。」三國吳.韋昭.注:「道冢曰殣。」



1.餓死。《大戴禮記.千乘》:「是故年穀不成,天之飢饉,道無殣者。」

2.埋葬、掩埋。通「墐」。《荀子.禮論》:「不得飾棺,不得晝行,以昏殣,凡緣而往埋之。」《魏書.卷七.高祖紀下》:「路見壞冢露棺,駐輦殣之。」


  

 简化字:觐
  部首:見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8
  注音: ㄐㄧㄣˇ
  拼音: jǐn




1.下級人員進見君主或上級長官。如:「朝覲」、「覲見」。《孟子.萬章上》:「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新唐書.卷二二四.叛臣傳上.李錡傳》:「憲宗即位,不假借方鎮,故倔彊者稍稍入朝。錡不自安,亦三請覲。」

2.拜會、訪謁。《左傳.昭公十六年》:「宣子私覲於子產。」《文選.張衡.西京賦》:「昔者大帝說秦繆公而覲之,饗以鈞天廣樂。」


  

 简化字:馑
  部首:食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9
  注音: ㄐㄧㄣˇ
  拼音: jǐn




1.蔬菜不成熟的情況。《爾雅.釋天》:「穀不熟為饑,蔬不熟為饉。」

2.五穀歉收的荒年。《晉書.卷二六.食貨志》:「兵革屢興,荒饉荐及。」唐.白居易〈除李遜京兆尹制〉:「或紛擾之際,或荒饉之餘;威惠所加,罔不和輯。」


  

  部首:示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3
  注音: ㄐㄧㄣˋ
  拼音: jìn




1.制止。如:「禁菸」、「嚴禁煙火」、「禁倒垃圾」。

2.拘押。如:「拘禁」、「囚禁」。《遼史.卷一一二.逆臣傳.耶律重元傳》:「先是契丹人犯法,例須漢人禁勘,受枉者多。」




1.避諱、忌諱的事。如:「入國問禁」、「時禁」。漢.王充《論衡.譏日》:「衰世好信禁,不肖君好求福。」

2.法律、習俗所不允許的行為。如:「酒禁」、「宵禁」。《三國志.卷二四.魏書.高柔傳》:「親田者既減,加頃復有獵禁。」

3.古時稱天子居住的地方。如:「宮禁」、「紫禁」。《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二世常居禁中,與高決諸事。」


  

  部首:竹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4
  注音: ㄐㄧㄥ
  拼音: jīng




笭箐:小籠子。《集韻.平聲.清韻》:「箐,笭箐,小籠。」宋.梅堯臣〈和韻三和戲示〉詩:「笭箐畫蛤瓦缸醅,海若淮壖各寄來。」


  

  部首:亠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注音: ㄐㄧㄥ
  拼音: jīng




1.人工所堆砌的高丘。《說文解字.京部》:「京,人所為絕高丘也。」《詩經.小雅.甫田》:「曾孫之庾,如坻如京。」漢.毛亨.傳:「京,高丘也。」《三國志.卷八.魏書.公孫瓚傳》:「為圍塹十重,於塹裡築京,皆高五、六丈。」

2.大的方形穀倉。《管子.輕重丁》:「有新成囷京者二家。」

3.國都、首都。如:「京師」、「帝京」。唐.白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4.數目字。古代以十億為兆,十兆為京。《孫子算經.卷上》:「凡大數之法:萬萬曰億;萬萬億曰兆;萬萬兆曰京。」

5.姓。如漢代有京房。




高大。《爾雅.釋詁》:「京,大也。」《文選.張衡.西京賦》:「燎京薪,駴雷鼓。」



齊等、比擬。《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八世之後,莫之與京。」


  

 简化字:劲
  部首:力
部外笔画:7
 总笔画:9
  注音: ㄐㄧㄥˋ
  拼音: jìng




1.強而有力。如:「勁敵」。《墨子.節葬下》:「耳目不聰明,手足不勁強。」《戰國策.韓策一》:「天下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

2.堅韌、堅強。如:「疾風知勁草」。

3.剛健正直。如:「勁節」。《荀子.儒效》:「行法至堅,不以私欲亂所聞,如是,則可謂勁士矣。」

4.猛烈、強烈。晉.陶淵明〈飲酒詩〉二〇首之四:「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宋.陸游〈醉中懷眉山舊遊〉詩:「勁酒少和氣,哀歌無歡情。」


  

 简化字:颈
  部首:頁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6
  注音: ㄐㄧㄥˇ
  拼音: jǐng




1.頭與軀幹相連的部分。如:「引頸而望」。《莊子.馬蹄》:「夫馬陸居則食草飲水,喜則交頸相靡,怒則分背相踶。」

2.器物瓶口下如人頸的部分。如:「瓶頸」。《禮記.投壺》:「壺頸脩七寸,腹脩五寸。」


  

  部首:日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ㄐㄧㄥˇ
  拼音: jǐng




1.日光。晉.張載〈七哀〉詩二首之二:「朱光馳北陸,浮景忽西沉。」晉.陶淵明〈歸去來辭〉:「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2.時光。南朝宋.謝靈運〈登江中孤嶼〉詩:「懷雜道轉迥,尋異景不延。」

3.可供玩賞的形色。如:「風景」、「山景」、「景物依舊,人事全非。」

4.情況、境遇。如:「晚景淒涼」。宋.蘇軾〈西山戲題武昌王居士〉詩:「解襟顧景各箕踞,擊劍賡歌幾舉觥。」《紅樓夢》第四六回:「率性把方才鳳姐過去回來所有的形景言詞、始末原由,告訴與他。」

5.戲劇、電影中因布景不同而畫分的段落。如:「第一幕第三景」。

6.姓。如戰國時楚國有景差。




仰慕。《後漢書.卷三九.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劉般》:「今愷景仰前脩,有伯夷之節。」唐.李白〈與韓荊州書〉:「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



大。《詩經.小雅.小明》:「神之聽之,介爾景福。」《隋書.卷三.煬帝紀上》:「朕嗣膺景業,傍求雅訓,有一弘益,欽若令典。」


  

  部首:水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2) ㄐㄧㄣ
  拼音:(2) jīn

(一)之又音。


  

  部首:示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3
  注音:(2) ㄐㄧㄣ
  拼音:(2) jīn




承擔、受得住。如:「弱不禁風」、「禁不起風吹日晒」。《紅樓夢》第五一回:「小姑娘們冷風朔氣的,別人還可,第一,林妹妹如何禁得住?就連寶兄弟也禁不住!」



耐,多指物體的耐用而言。如:「這雙鞋真禁穿!」


  

 简化字:劲
  部首:力
部外笔画:7
 总笔画:9
  注音:(2) ㄐㄧㄣˋ
  拼音:(2) jìn




1.力氣、力量。如:「使勁」、「有勁」、「卯足了勁」。《韓非子.觀行》:「有烏獲之勁,而不得人助,不能自舉。」

2.精神。如:「這個人唱歌真帶勁。」

3.興趣。如:「起勁」、「沒勁」。

4.表情、態度。如:「傻勁」、「親熱勁」。


  

  部首:土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2) ㄐㄧㄣˋ
  拼音:(2) jìn

(一)之又音。


  

 简化字:仅
  部首:人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3
  注音:(2) ㄐㄧㄣˋ
  拼音:(2) jìn

(一)之又音。


  

  部首:广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2) ㄐㄧㄣˋ
  拼音:(2) jìn

(一)之又音。


  

  部首:土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2) ㄐㄧㄣˋ
  拼音:(2) jìn

(一)之又音。


  

  部首:玉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2) ㄐㄧㄣˋ
  拼音:(2) jìn

(一)之又音。


  

  部首:歹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2) ㄐㄧㄣˋ
  拼音:(2) jìn

(一)之又音。


  

 简化字:觐
  部首:見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8
  注音:(2) ㄐㄧㄣˋ
  拼音:(2) jìn

(一)之又音。


  

 简化字:馑
  部首:食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9
  注音:(2) ㄐㄧㄣˋ
  拼音:(2) jìn

(一)之又音。


  

  部首:曰
部外笔画:3
 总笔画:7
  注音:(2) ㄐㄧㄥ
  拼音:(2) jīng




經歷、經過。如:「少不更事」。《史記.卷一二三.大宛傳》:「漢方欲事滅胡,……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部首:米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注音:(2) ㄐㄧㄥ
  拼音:(2) jīng

(一)之語音。


  

  部首:青
 总笔画:8
  注音:(2) ㄐㄧㄥ
  拼音:(2) jīng

參見「青青」(二)條。


  

  部首:耒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注音:(2) ㄐㄧㄥ
  拼音:(2) jīng

(一)之語音。


  

  部首:肉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2) ㄐㄧㄥˋ
  拼音:(2) jìng

(一)之又音。


  

  部首:人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注音:(2) ㄐㄧㄥˋ
  拼音:(2) jìng




強勁。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一下.釋詁》:「倞,強也。」


  哀矜

  注音: ㄞ ㄐㄧㄣ
  拼音: āi jīn

哀憐、體恤。《論語.子張》:「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我著那最小的幼男去當刑,他便歡喜緊將兒發送。只把前家兒子苦哀矜,倒是自己親兒不悲痛。」


  挨近

  注音: ㄞ ㄐㄧㄣˋ
  拼音: āi jìn
 相似词:靠攏、靠近

靠近。《紅樓夢.第六四》:「寶玉笑著,挨近襲人坐下,瞧他打結子。」


  安靖

  注音: ㄢ ㄐㄧㄥˋ
  拼音: ān jìng
 相似词:安謐、安定

平靜安寧。《西遊記》第四回:「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寧也。」也作「安靜」。


  安靜

 简化字:安静
  注音: ㄢ ㄐㄧㄥˋ
  拼音: ān jìng
 相似词:寧靜、沉靜
 相反词:喧譁、忙亂、喧鬧、喧囂、吵鬧、嘈雜、熱鬧

1.平靜無事。《老殘遊記》第七回:「果能使地方安靜,雖無不次之遷,要亦不至於凍餒。」也作「安靖」。

2.安穩無聲。《三國演義》第一〇四回:「軍中安靜如常,切勿舉哀。」《紅樓夢》第五二回:「翻騰至掌燈,剛安靜了些。只見寶玉回來,進門就嗐聲跺腳。」

3.氣度沉穩。《紅樓夢》第五五回:「只不過是言語安靜,性情和順而已。」


  白金

  注音: ㄅㄞˊ ㄐㄧㄣ
  拼音: bái jīn

1.銀的別名。《水滸傳》第一九回:「晁蓋道:『小子久聞大山招賢納士,一逕地特來投托入夥。若是不能相容,我等眾人自行告退。重蒙所賜白金,決不敢領。』」

2.鉑的別名。多集中於火成岩中,是灰白色光亮的金屬,熔點高,雖在高溫下,亦不起氧化作用。


  百金

  注音: ㄅㄞˇ ㄐㄧㄣ
  拼音: bǎi jīn

1.比喻價值昂貴。《史記.卷一〇.孝文本紀》:「嘗欲作露臺,召匠計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產,吾奉先帝宮室,常恐羞之,何以臺為!』」《晉書.卷六七.列傳.郗鑒》:「性好聞人棲遁,有能辭榮拂衣者,超為之起屋宇,作器服,畜僕豎,費百金而不吝。」

2.比喻優秀的人才,或稱尊貴的人。南朝宋.鮑照〈詠史詩〉:「百金不市死,明經有高位。」南朝梁.沈約〈應詔樂遊苑餞呂僧珍詩〉:「超乘盡三屬,選士皆百金。」


  白淨

 简化字:白净
  注音: ㄅㄞˊ ˙ㄐㄧㄥ
  拼音: bái jing
 相似词:白皙
 相反词:黝黑

形容面容潔白乾淨。《紅樓夢》第一九回:「一面看那丫頭,雖不標致,倒還白淨,些微亦有動人處,羞的臉紅耳赤,低首無言。」《文明小史》第三九回:「果然有這樣一個閨女,皮色呢倒也很白淨,只是招牙露齒的。」


  板巾

  注音: ㄅㄢˇ ㄐㄧㄣ
  拼音: bǎn jīn

道士所戴的帽子,可以摺疊,形式和瓦楞帽相似。《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九:「嬾龍把板巾換了帽子,知會了他,趁擾攘之際,特來證實道士本相,掃他這一場。」也稱為「瓦楞帽」。


  板金

  注音: ㄅㄢˇ ㄐㄧㄣ
  拼音: bǎn jīn

施於飛機、汽車等外殼金屬板的各種加工工作。如:「這輛車外殼凹得這麼嚴重,板金起來可費工夫了。」


  班荊

 简化字:班荆
  注音: ㄅㄢ ㄐㄧㄥ
  拼音: bān jīng

朋友相遇,並坐談心。參見「班荊道故」條。晉.陶淵明〈飲酒〉詩二〇首之一四:「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


  半徑

 简化字:半径
  注音: ㄅㄢˋ ㄐㄧㄥˋ
  拼音: bàn jìng

圓心到圓周的直線。也稱為「圓半徑」。


  邦禁

  注音: ㄅㄤ ㄐㄧㄣˋ
  拼音: bāng jìn

國家的禁令。《書經.周官》:「司寇掌邦禁,詰姦慝,刑暴亂。」


  傍今

  注音: ㄅㄤ ㄐㄧㄣ
  拼音: bāng jīn

現在、現今。《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這個孩兒真個作怪!若不興吾宗,定是滅吾族。莫若傍今殺了,斬草除根。」


  包金

  注音: ㄅㄠ ㄐㄧㄣ
  拼音: bāo jīn

1.用薄金葉包在銅器、銀器等金屬的外面。

2.舊時戲院按時付給劇團或主要演員約定的酬勞。也作「包銀」。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5594 页数: 3/140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