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简化字:肠
  部首:肉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ㄔㄤˊ
  拼音: cháng




1.腹腔消化器官之一。有消化及吸收的功能。

2.心思。如:「古道熱腸」、「牽腸掛肚」。


  

  部首:日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ㄔㄤˇ
  拼音: chǎng




白天的時間長。《玉篇.日部》:「昶,明久。」



舒張、通達。通「暢」。《文選.嵇康.琴賦》:「雅昶唐堯,終詠微子。」唐.李善.注:「達則兼善天下,無不通暢,故謂之暢。昶與暢同。」《晉書.卷五四.陸機傳》:「譬猶眾目營方,則天網自昶。」


  

  部首:攴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ㄔㄤˇ
  拼音: chǎng




地方寬闊,無物遮擋的樣子。如:「寬敞」。《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迢嶢倜儻,豐麗博敞,洞轇轕乎,其無垠也。」



張開、打開。如:「敞開大門」、「敞嘴大笑」。


  

 简化字:厂
  部首:广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 ㄔㄤˇ
  拼音: chǎng




1.像棚子一樣沒有牆壁的房屋。《集韻.上聲.養韻》:「廠,屋無壁也。」唐.韓偓〈南安寓止〉詩:「此地三年偶寄家,枳籬茅廠共桑麻。」

2.占地寬廣,可以製造、修理或存放器物的場所。如:「工廠」、「造船廠」、「自來水廠」。


  

  部首:毛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 ㄔㄤˇ
  拼音: chǎng




1.用鳥毛編成的外套、大衣。如:「大氅」、「羽氅」。《紅樓夢》第五二回:「把昨兒那一件烏雲豹的氅衣給他罷。」

2.用鳥毛編成的旌旗。《新唐書.卷二三.儀衛志上》:「第一行,長戟,六色氅,領軍衛赤氅,威衛青氅、黑氅。」


  

  部首: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6
  注音: ㄔㄤˇ
  拼音: chǎng




銳利。《玉篇.金部》:「鋹,利也。」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ㄔㄤˋ
  拼音: chàng




1.發出歌聲。如:「唱歌」、「合唱」。唐.杜牧〈泊秦淮〉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2.高聲呼叫。如:「唱名」、「唱票」。唐.李賀〈惱公〉詩:「雞唱星懸柳,鴉啼露滴桐。」

3.倡導。通「倡」。《南史.卷一五.傅亮傳》:「我首唱大義,興復皇室。」




泛稱詩詞歌曲。如:「絕唱」、「小唱」。


  

  部首:鬯
 总笔画:10
  注音: ㄔㄤˋ
  拼音: chàng




1.古代祭祀時所用的香酒,由鬱金香釀秬黍而成。《說文解字.鬯部》:「鬯,以秬釀鬱艸,芬芳攸服,以降神也。」

2.弓套。通「韔」。《詩經.鄭風.大叔于田》:「抑鬯弓忌。」唐.孔穎達.正義:「鬯者,盛弓之器;鬯弓,謂弢弓而納之鬯中。」

3.二一四部首之一。




草木茂盛。通「暢」。《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上》:「夏得大德,青龍止於郊;草木鬯茂。」唐.顏師古.注:「鬯與暢同。」


  

 简化字:怅
  部首:心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ㄔㄤˋ
  拼音: chàng




失意、不痛快。如:「悵然」、「惆悵」。


  

  部首:韋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7
  注音: ㄔㄤˋ
  拼音: chàng




弓袋、弓套。《詩經.秦風.小戎》:「虎韔鏤膺,交韔二弓。」漢.毛亨.傳:「韔,弓室也。」



藏弓於弓袋中。《詩經.小雅.采綠》:「之子于狩,言韔其弓。」唐.孔穎達.正義:「韔其弓,謂射訖與之弛弓納于韔中也。」


  

 简化字:畅
  部首:日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ㄔㄤˋ
  拼音: chàng




1.通達、沒有阻礙。如:「暢通」、「文筆流暢」。

2.繁茂。如:「枝葉暢盛」。

3.舒適。如:「舒暢」、「酣暢」。




1.表達。《文選.宋玉.神女賦》:「交希恩疏,不可盡暢。」唐.李善.注:「暢,申也。未可申暢己志也。」

2.使流通。如:「貨暢其流」。




1.痛快、盡情的。如:「暢談」、「暢行」、「暢所欲為」。

2.甚。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暢懊惱,響鐺鐺雲板敲。」




1.祭祀時用的鬱鬯酒。通「鬯」。漢.王充《論衡.恢國》:「成王之時,越常獻雉,倭人貢暢。」

2.姓。如唐代有暢璀。


  

 简化字:苌
  部首:艸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ㄔㄤˊ
  拼音: cháng




1.參見「萇楚」條。

2.姓。如唐代有萇總。


  

  部首:巾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ㄔㄤˊ
  拼音: cháng




1.倫理關係。如:「倫常」、「三綱五常」。

2.姓。如漢代有常惠。




1.普通的、一般的。如:「平常」、「常識」、「人之常情」。

2.固定不變的。如:「常規」。《老子》第四十九章:「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3.規律的、定期的。如:「常期」、「常會」。




1.長久不變的。如:「常設」、「知足常樂」。

2.時時、一次又一次,表示頻繁的意思。如:「常常」、「時常」、「老生常談」。唐.韓愈〈雜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部首:彳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ㄔㄤˊ
  拼音: cháng

參見「徜徉」條。


  

 简化字:尝
  部首:口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ㄔㄤˊ
  拼音: cháng




1.辨別滋味。通「嚐」。《禮記.曲禮下》:「君有疾,飲藥,臣先嘗之。」

2.試探、試驗。《左傳.襄公十八年》:「諸侯方睦於晉,臣請嘗之。」晉.杜預.注:「嘗,試其難易也。」

3.經歷。如:「艱苦備嘗」、「飽嘗戰禍」。




曾經。《論語.述而》:「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1.古代秋天的祭祀之一。《詩經.小雅.天保》:「禴祠烝嘗,于公先王。」漢.毛亨.傳:「秋曰嘗。」

2.姓。如秦代有嘗頞。


  

  部首:手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ㄔㄠ
  拼音: chāo




1.攻擊、掠取。如:「包抄」。《後漢書.卷三一.郭伋傳》:「時匈奴數抄郡界,邊境苦之。」

2.以匙或手拿取東西。唐.杜甫〈與鄠縣源大少府宴渼陂〉詩:「飯抄雲子白,瓜嚼水精寒。」《西遊記》第七四回:「在那石崖上抄一把水,磨一磨。」

3.從側面或便捷的路過去。如:「抄捷徑」、「抄近路走」。

4.謄寫。如:「抄寫」。《水滸傳》第八五回:「教把眾頭領的姓名,都抄將來,盡數封他官爵。」

5.襲用、沿用。如:「這件事的情況特殊,處理方法應當不同,豈能照抄!」

6.扣押、沒收。《水滸傳》第二二回:「那時做押司的,但犯罪責,輕則刺配遠惡軍州,重則抄扎家產結果了殘生性命。」《文明小史》第四回:「難道大公祖不問皂白,就拿他凌遲碎剮,全門抄斬嗎?」

7.一種烹飪方法。把食物迅速在沸水中白煮一下,隨即撈起。此法北方人稱為「抄」,廣東人稱為「烚」。




1.古代的容積單位。十撮為一抄。後泛指少量、少許。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一折:「與你一抄碎金子,與你做酒錢。」

2.姓。如明代有抄思。


  

  部首:言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1
  注音: ㄔㄠ
  拼音: chāo




1.敏捷、矯健。《廣韻.平聲.肴韻》:「訬,健也。」《後漢書.卷六〇上.馬融傳》:「或輕訬趬悍,廋疏嶁領,犯歷嵩巒。」唐.章懷太子.注:「訬,輕捷也。」

2.輕佻、狡猾。《晉書.卷五九.趙王倫傳》:「荂淺薄鄙陋,馥、虞闇很強戾,詡愚嚚輕訬,而各乖異,互相憎毀。」


  

  部首:心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ㄔㄠ
  拼音: chāo




惆悵失意。《莊子.天地》:「怊乎若嬰兒之失其母。」



悲傷。《楚辭.屈原.九章.哀郢》:「發郢都而去閭兮,荒忽其焉極。」


  

  部首:弓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ㄔㄠ
  拼音: chāo




弓鬆弛的樣子。《詩經.小雅.彤弓》:「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漢.毛亨.傳:「弨,弛貌。」



弓。唐.韓愈〈雪後寄崔二十六丞公〉詩:「腦脂遮眼臥壯士,大弨挂壁無由彎。」


  

  部首:走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2
  注音: ㄔㄠ
  拼音: chāo




1.跳上。《說文解字.走部》:「超,跳也。」《左傳.昭公元年》:「子南戎服入,左右射,超乘而出。」

2.越過。如:「超越巔峰」。《孟子.梁惠王上》:「挾太山以超北海。」

3.高出、多出。《韓非子.五蠹》:「超五帝,侔三王者,必此法也。」《後漢書.卷二八上.馮衍傳》:「顯忠貞之節,立超世之功。」

4.救度。如:「超度亡魂」。




遙遠。《楚辭.屈原.九歌.國殤》:「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部首:网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6
  注音: ㄔㄠ
  拼音: chāo




捕魚的小網。唐.陸龜蒙〈漁具詩.序〉:「網罟之流曰罛、曰罾、曰罺。」



用小網捕魚。《文選.左思.吳都賦》:「罩兩魪,罺鰝蝦。」


  

  部首:日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ㄔㄠˊ
  拼音: cháo




1.朝的古字。《文選.揚雄.羽獵賦》:「於是天子乃以陽晁始出乎玄宮。」唐.李善.注:「陽朝,陽明之朝。晁,古字同也。」

2.姓。如宋代有晁補之。


  

  部首:巛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ㄔㄠˊ
  拼音: cháo




1.鳥類、昆蟲或其他動物的窩。《說文解字.巢部》:「巢,鳥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如:「鳥巢」、「蜂巢」。《詩經.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長安城南有鼠銜黃蒿、柏葉,上民冢柏及榆樹上為巢。」

2.住處。唐.李白〈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詩:「余既還山尋故巢,君亦歸家渡渭橋。」《新唐書.卷一六六.列傳.杜佑》:「不數月必覆賊巢。」

3.樂器名,吹管樂器。屬於笙類的一種。《新唐書.卷二一.禮樂志十一》:「七曰匏,為笙,為竽,為巢。巢,大笙也。」

4.姓。如東漢時有巢堪。




築巢。《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有鴝鵒來巢。」


  

  部首:水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ㄔㄠˊ
  拼音: cháo




湖泊名。即巢湖。位大陸地區安徽省巢縣西南,東南注入長江。


  

  部首:木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 ㄔㄠˊ
  拼音: cháo




水澤中守望的草樓。《說文解字.木部》:「樔,澤中守艸樓。」


  

  部首:水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 ㄔㄠˊ
  拼音: cháo




1.海水受日月引力的影響而定時漲落的現象。如:「潮汐」、「潮起潮落」。

2.像潮水般洶湧起伏的形勢。如:「思潮」、「學潮」。




1.微溼。《紅樓夢》第三五回:「大清早起,在這個潮地方站了半日,也該回去歇息歇息了。」

2.技藝不高或物質的成色低劣。如:「他的手藝潮。」《紅樓夢》第一〇五回:「潮銀五千二百兩。赤金五十兩。」


  

 简化字:鼌
  部首:黽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8
  注音: ㄔㄠˊ
  拼音: cháo




姓。同「晁」。《廣韻.平聲.宵韻》:「鼂,姓,《風俗通》云衛大夫史鼂之後,漢有鼂錯。」


  

  部首:口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ㄔㄠˇ
  拼音: chǎo




1.攪擾。如:「別把孩子吵醒了!」

2.爭鬧。如:「爭吵」、「吵架」。《儒林外史》第一八回:「三公子只給他兩個錢一個,就同那饅頭店裡吵起來。」




聲音雜亂。如:「聲音吵雜」、「車聲太吵」。


  

  部首:火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 ㄔㄠˇ
  拼音: chǎo




1.一種烹飪方法。把食物置鍋內,以少量的油略為翻攪至熟者。如:「炒三鮮」。

2.爭鬧。通「吵」。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鬧炒炒嫩綠草聒鳴蛙,輕絲絲淡黃柳帶栖鴉。」


  

  部首:麥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5
  注音: ㄔㄠˇ
  拼音: chǎo




一種將米、麥炒熟後磨粉製成的乾糧。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九:「先將數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宋.范成大〈刈麥行〉:「犁田待雨插晚稻,朝出移秧夜食麨。」


  

  部首:耒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注音: ㄔㄠˋ
  拼音: chào




重新鬆土耕作。《廣韻.去聲.效韻》:「耖,重耕田也。」



一種翻鬆泥土的農具。元.王禎《農書.耒耜門》:「耖,疏通田泥器也。高可三尺許,廣可四尺,上有橫柄,……。人以兩手按之,前用畜力輓行。」


  

 简化字:铪
  部首:金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4
  注音: ㄏㄚ
  拼音: hā




(hafnium,Hf)化學元素。原子序72。灰色晶體,化學性質似鋯,機械性能佳且能抗蝕,可用作核反應器的控制桿材料。鉿的鎢或鉬合金可用作高壓放電管的電極。


  𨉣

  部首:身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6
  注音: ㄏㄚ
  拼音: hā




彎腰。如:「點頭𨉣腰」。


  

  部首:酉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7
  注音: ㄏㄞˇ
  拼音: hǎi




肉醬。《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昔伯牙絕絃於鍾期,仲尼覆醢於子路。」



剁成肉醬。《戰國策.趙策四》:「魯仲連曰:『然吾將使秦王烹醢梁王。』」


  

  部首:亠
部外笔画:4
 总笔画:6
  注音: ㄏㄞˋ
  拼音: hài




1.地支的第十二位。

2.時辰名。約當晚上九點至十一點。

3.排列次序用字,表示第十二。

4.姓。如戰國時晉國有亥唐。


  

  部首:气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ㄏㄞˋ
  拼音: hài




(helium,He)化學元素。原子序2。鈍氣元素之一。無色、無臭,是氫以外密度最小的氣體,可用來填充氣球、飛船等,使浮於空中。不易與其他元素化合,可用於充填燈泡、霓虹燈管。液態的氦可用作冷卻劑。


  

 简化字:骇
  部首:馬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6
  注音: ㄏㄞˋ
  拼音: hài




1.吃驚、害怕。如:「驚駭」、「駭異」。《左傳.哀公二十三年》:「知伯視齊師馬駭,遂驅之。」《史記.卷一二.孝武本紀》:「一宮盡駭,以少君為神,數百歲人也。」

2.驚動、騷動。《穀梁傳.莊公二十五年》:「既戒鼓而駭眾,用牲可以已矣。」晉.陶淵明〈擬古詩〉九首之三:「眾蟄各潛駭,草木從橫舒。」

3.興起。《文選.宋玉.風賦》:「動沙堁,吹死灰,駭溷濁,揚腐餘。」《文選.陸機.辯亡論上》:「於是群雄蜂駭,義兵四合。」




可驚、可怕的。如:「驚濤駭浪」。


  

  部首:口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ㄏㄞˋ
  拼音: hài




張大口。《集韻.去聲.泰韻》:「嗐,大開口。」



表示贊嘆、傷感或惋惜的語氣。通「嗨」。如:「嗐!老塞車,鐵定又要遲到了。」《紅樓夢》第六回:「嗐!我的姥姥,告訴不得你呢!」


  

  部首:口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ㄏㄞ
  拼音: hāi




譏笑。《楚辭.屈原.九章.惜誦》:「行不群以巔越兮,又眾兆之所咍。」漢.王逸.注:「咍,笑也。楚人謂相啁笑曰咍。」唐.杜甫〈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休為貧士歎,任受眾人咍。」



喜悅、歡樂。唐.韓愈〈感春〉詩五首之四:「前隨杜尹拜表迴,笑言溢口何歡咍!」《西遊記》第五九回:「兩道壽眉遮碧眼,一張咍口露金牙。」



表示慨嘆的語氣。通「嗨」。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咍!怎不肯回過臉兒來?」《聊齋志異.卷九.佟客》:「咍!返矣!一頂綠頭巾,或不能壓人死耳!」


  

  部首:口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ㄏㄞ
  拼音: hāi




表示傷感、惋惜、驚訝的語氣。通「咳」。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三折:「嗨!可惜!可惜!昭君不肯入番,投江而死。」



表示親切的招呼語。為英語hi的音譯。如:「嗨!你怎麼也來了。」



形容呼喝聲。如:「嗨唷」。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嗨!嗨!嗨!一壁廂老夫主在地停尸。」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6662 页数: 3/417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