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hōu
  

  部首:口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ㄓㄡˋ
  拼音: zhòu




1.用法術驅鬼除邪或治病的口訣。如:「畫符念咒」。

2.以梵文發音的偈語或咒語。如:「大悲咒」、「六字大明咒」。




1.用惡毒不吉利的話罵人。如:「詛咒」。《西遊記》第一〇回:「李定聞言,大怒道:『……你怎麼咒我?』」

2.發誓。如:「賭咒」。


  

  部首:口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ㄓㄡˋ
  拼音: zhòu




鳥嘴。《說文解字.口部》:「咮,鳥口也。」《詩經.曹風.候人》:「維鵜在梁,不濡其咮。」


  

 简化字:纣
  部首:糸
部外笔画:3
 总笔画:9
  注音: ㄓㄡˋ
  拼音: zhòu




1.勒在馬臀上的皮帶。《說文解字.糸部》:「紂,馬緧也。」

2.人名。商朝最後一位君主,相傳是個暴君。


  

  部首:酉
部外笔画:3
 总笔画:10
  注音: ㄓㄡˋ
  拼音: zhòu




多重加工而釀成的醇酒。《說文解字.酉部》:「酎,三重醇酒也。」《禮記.月令》:「天子飲酎,用禮樂。」漢.鄭玄.注:「酎之言醇也,謂重釀之酒也。」


  

 简化字:昼
  部首:日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ㄓㄡˋ
  拼音: zhòu




1.白天。如:「白晝」、「晝伏夜出」。

2.地名。春秋齊邑,故址約位於今大陸地區山東省臨淄縣西北。


  

  部首:人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2
  注音: ㄓㄡˋ
  拼音: zhòu




1.輕俏、乖巧。元.鄭光祖《㑳梅香.楔子》:「內外的人沒有一個不稱賞他的。因此上,都喚他做㑳梅香。」

2.飄忽不定。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老夫人心數多,情性㑳。」


  

 简化字:皱
  部首:皮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5
  注音: ㄓㄡˋ
  拼音: zhòu




1.臉上或皮膚因鬆弛而有摺紋的。如:「皺紋」。唐.李賀〈啁少年〉詩:「莫道韶華鎮長在,髮白面皺專相待。」

2.物體有摺痕的。如:「皺摺」、「他的衣服皺了!」




擠壓、收縮。如:「皺眉頭」。南朝梁.陶弘景《周氏冥通記.卷一.五月事》:「此人始入戶,便皺面去,居太近。」


  

 简化字:绉
  部首:糸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6
  注音: ㄓㄡˋ
  拼音: zhòu




表面有皺紋的紡織品。如:「湖縐」。



有皺紋的。如:「縐紗」、「縐布」。


  

  部首:巛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 ㄓㄡ
  拼音: zhōu




1.水面上的陸塊。同「洲」。《漢書.卷二八.地理志下》:「自合浦徐聞南入海,得大州,東西南北方千里。」

2.行政區域劃分的名稱。如:「蘇州」、「加州」。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3.姓。如春秋時晉國有州綽。




穩固。《國語.齊語》:「令夫士,群萃而州處。」


  

  部首:人
部外笔画:2
 总笔画:4
  注音: ㄔㄡˊ
  拼音: chóu




1.讎敵。如:「世仇」。《韓非子.孤憤》:「是智法之士,與當塗之人,不可兩存之仇也。」

2.深切的怨恨。如:「深仇大恨」、「恩將仇報」。




怨恨。《書經.五子之歌》:「萬姓仇予,予將疇依。」


  

  部首:糸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1
  注音: ㄔㄡˊ
  拼音: chóu




絲織品的通稱。通「綢」。宋.陸游〈秋晚雨中〉詩:「醉來且擁黃紬睡,莫問何時后土乾。」


  𠷎

  部首:口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ㄔㄡˊ
  拼音: chóu




南方的一種野雞。《爾雅.釋鳥》:「雉,南方曰𠷎。」


  

 简化字:鲦
  部首:魚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8
  注音: ㄔㄡˊ
  拼音: chóu




動物名。即白鰷。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條鰭亞綱。產於淡水,身體狹長,背淡黑色,腹白,鱗細。清.徐珂《清稗類鈔.動物類.白鰷》:「白鰷即鯈魚」。也稱為「鰷魚」。


  

  部首:木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 ㄔㄡˇ
  拼音: chǒu




一種古代的刑具。即手拷。《舊唐書.卷五〇.刑法志》:「繫囚之具,有枷、杻、鉗、鎖,皆有長短廣狹之制。」


  

  部首:自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注音: ㄔㄡˋ
  拼音: chòu




1.難聞的氣味。與「香」相對。如:「腥臭」、「口臭」、「銅臭」。

2.惡名,不好的名聲。如:「遺臭萬年」。《晉書.卷九八.桓溫傳》:「不足復遺臭萬載邪!」




1.味道難聞的。如:「臭汗」、「臭屁」、「好臭喔!」。

2.醜惡的、令人厭惡的。如:「別擺一副臭架子!」、「她整天擺著一張臭臉。」




狠狠的。如:「臭罵一頓。」《儒林外史》第六回:「揪著頭髮,臭打一頓。」


  

  部首:歹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ㄔㄡˋ
  拼音: chòu




腐惡的臭氣。《說文解字.歺部》:「殠,腐氣也。」《漢書.卷六七.楊王孫傳》:「其穿下不亂泉,上不泄殠。」


  

  部首:辵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ㄏㄡˋ
  拼音: hòu

參見「邂逅」條。


  

  部首:宀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 ㄕㄡˇ
  拼音: shǒu




1.官職、職責。《漢書.卷三〇.藝文志》:「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元.關漢卿《謝天香》第四折:「官守所拘,功名在念,豈飲酒。」

2.職官名。古代一郡的行政長官。如:「郡守」、「太守」。

3.節操、品性。如:「操守」。《禮記.儒行》:「劫之以眾,沮之以兵,見死不更其守。」

4.姓。如宋代有守恭。




1.防衛、保護。如:「防守」、「駐守」、「堅守」。

2.保持、堅持。如:「守信」、「守節」、「墨守成規」、「守身如玉」。

3.遵行。如:「恪守」、「守法」、「遵守」、「守規律」。

4.等待。如:「守候」、「獨守」、「守歲」、「空守一夜」。

5.依賴、依傍。《水滸傳》第一八回:「自和他父親宋太公在村中務農,守些田園過活。」


  

  部首:口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6
  注音: ㄓㄡˋ
  拼音: zhòu




鳥嘴。同「咮」。《史記.卷四三.趙世家》:「中衍人面鳥噣。」


  

  部首:口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ㄓㄡ
  拼音: zhōu




叫雞的聲音。《說文解字.吅部》:「喌,呼雞重言之。」清.段玉裁.注:「雞聲喌喌,故人效其聲呼之。」《警世通言.卷四.拗相公飲恨半山堂》:「婢又呼雞:『喌,喌,喌,喌,王安石來。』群雞俱至。」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ㄓㄡ
  拼音: zhōu

參見「啁啾」、「啁噍」等條。


  

  部首:米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2
  注音: ㄓㄡ
  拼音: zhōu




稀飯。指用米、小米或玉米等穀類熬煮成的黏稠食物。如:「白粥」、「廣東粥」、「牛肉粥」。也稱為「糜」。


  

  部首:女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ㄓㄡˊ
  拼音: zhóu

參見「妯娌」條。


  

 简化字:轴
  部首:車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2
  注音: ㄓㄡˊ
  拼音: zhóu




1.貫穿車輪中心,控制輪子轉動的橫桿。如:「車軸」、「輪軸」。宋.蘇軾〈次韻王鞏獨眠〉詩:「天寒日短銀燈續,欲往從之車脫軸。」

2.書卷的橫桿。如:「書軸」、「畫軸」。

3.量詞。計算卷軸裝書畫的單位。如:「一軸山水畫」、「書三千軸」。唐.韓愈〈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詩:「鄴侯家多書,插架三萬軸。」




中心的、樞要的。如:「軸心國」。


  

  部首:土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2) ㄔㄡˊ
  拼音:(2) chóu

(一)之又音。


  

 简化字:帱
  部首:巾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7
  注音:(2) ㄔㄡˊ
  拼音:(2) chóu




1.蚊帳、帷幕。《南史.卷七〇.循吏傳.孫謙傳》:「夏日無幬帳,而夜臥未嘗有蚊蚋,人多異焉。」南朝梁.沈約〈休沐寄懷詩〉:「送日隱層閣,引月入輕幬。」

2.舟車上的帷幕。《史記.卷二三.禮書》:「大路之素幬也。」唐.司馬貞.索隱:「幬,謂車蓋以素帷。」


  

  部首:竹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注音:(2) ㄔㄡˋ
  拼音:(2) chòu

(一)之又音。


  

  部首:糸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1
  注音:(2) ㄔㄡ
  拼音:(2) chōu




1.抽引。如:「紬繹」。《文選.宋玉.高唐賦》:「紬大弦而雅聲流,冽風過而增悲哀。」李善注引《字林》曰:「紬,引也。」

2.綴集。《史記.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卒三歲而遷為太史令,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


  

  部首:手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2) ㄔㄡ
  拼音:(2) chōu

參見「搐風」條。


  

  部首:口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2) ㄏㄡ
  拼音:(2) hōu




喉中所發出的聲音。《集韻.平聲.侯韻》:「呴,喉中聲也。」


  

  部首:宀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2) ㄕㄡˋ
  拼音:(2) shòu

通「狩」。


  

  部首:火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2) ㄕㄡˊ
  拼音:(2) shóu

(一)之語音。


  

  部首:羽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4
  注音:(2) ㄓㄡ
  拼音:(2) zhōu




翢翢:古代的一種鳥。《韓非子.說林下》:「鳥有翢翢者,重首而尾屈。」


  

  部首:舟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1
  注音:(2) ㄓㄡˊ
  拼音:(2) zhóu

(一)之語音。


  

 简化字:轴
  部首:車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2
  注音:(3) ㄓㄡˋ
  拼音:(3) zhòu

參見「軸子」條。


  

  部首:糸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注音:(3) ㄓㄡˋ
  拼音:(3) zhòu




古代占卜的文辭。《左傳.閔公二年》:「成風聞成季之繇,乃事之。」《文選.潘岳.西征賦》:「既定鼎于郟鄏,遂鑽龜而啟繇。」


  哀愁

  注音: ㄞ ㄔㄡˊ
  拼音: āi chóu
 相似词:憂愁
 相反词:樂觀

哀傷悲愁。如:「與其哀愁地面對人生,不如勇敢樂觀地接受挑戰。」


  礙手

 简化字:碍手
  注音: ㄞˋ ㄕㄡˇ
  拼音: ài shǒu

不順手。如:「這件事很礙手,恐非三兩天可以辦好。」


  按手

  注音: ㄢˋ ㄕㄡˇ
  拼音: àn shǒu

一種宗教儀式。基督教中受職或受賜時,尊貴者按手於人頭頂上的儀式。


  案首

  注音: ㄢˋ ㄕㄡˇ
  拼音: àn shǒu

科舉時代童生院、府、州、縣試的第一名。《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門生三世報恩》:「今日出其不意,考個案首,也自覺有些興頭。」《儒林外史》第二回:「足下莫不是就在我白老師手裡曾考過一個案首的?」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4751 页数: 3/119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