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hāng
  

  部首:心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ㄔㄤˇ
  拼音: chǎng




1.悵惘、失意。《莊子.則陽》:「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2.害怕的樣子。《楚辭.嚴忌.哀時命》:「悵惝罔以永思兮,心紆軫而增傷。」宋.洪興祖.補注:「惝,驚貌。」


  

  部首:人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注音: ㄔㄤˋ
  拼音: chàng




發起、領導。如:「倡導」、「提倡」。


  

 简化字:玚
  部首:玉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ㄔㄤˋ
  拼音: chàng




古代祭祀宗廟時,用以灌地降神的一種禮器。圭長尺二寸而帶有瓚。《說文解字.玉部》:「瑒,圭尺二寸,有瓚,以祠宗廟者也。」


  

  部首:水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ㄏㄤˊ
  拼音: háng




渡水。《廣韻.平聲.唐韻》:「沆,渡也。」


  

  部首:口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ㄏㄤˊ
  拼音: háng




咽喉、喉嚨。如:「引吭高歌」、「扼吭憤嘆」。《文選.左思.蜀都賦》:「雲飛水宿,哢吭清渠。」唐.柳宗元〈上門下李夷簡相公陳情書〉:「然猶仰首伸吭,張目而視。」


  

  部首:一
部外笔画:2
 总笔画:3
  注音: ㄕㄤˋ
  拼音: shàng




1.物體的表面、高處或邊側。如:「門上」、「山上」、「樓上」。《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皇帝。《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

3.尊長或在上位的人。《禮記.王制》:「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孝經.士章》:「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4.首座。《禮記.曲禮上》:「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

5.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公堂上」。




1.升、由下而上。《易經.需卦.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去、到。如:「上街」、「上天津」。

3.進呈。如:「上表」、「上書」、「上奏」。

4.添加。如:「這鋪子總不上新貨。」

5.教讀。如:「今日老師上了那課?」

6.安裝。如:「上燈」、「上刺刀」。《鏡花緣》第三七回:「鏤窗上鎖,不能開放。」

7.旋緊。如:「上錶」、「上發條」。

8.登載。如:「上報」、「上帳」。

9.塗抹。如:「上漆」、「上顏色」。

10. 表示動作的發生或結果。如:「考上大學」、「關上大門」。

11. 表示動作的開始或繼續。如:「愛上」、「迷上武俠小說」。

12. 表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




1.最好的、優等的。如:「上計」、「上策」。

2.地位高。如:「上級」、「上流社會」。

3.在前面的。如:「上篇」、「上卷」。《商君書.開塞》:「上不及虞夏之時,而下不修湯武。」

4.接近、將近。如:「成千上萬」。《儒林外史》第七回:「王員外共借了上千兩的銀子與荀家。」




表時間或次序在前。如:「上一位」、「上個月」。


  

  部首:虫
部外笔画:17
 总笔画:23
  注音: ㄕㄤˋ
  拼音: shàng




一種類似天牛的蟲。體上有白點,喜食桑葉。《爾雅.釋蟲》:「蠰,齧桑。」晉.郭璞.注:「似天牛,角長,體有白點,喜齧桑樹,作孔,入其中,江東呼為齧髮。」


  

 简化字:涨
  部首:水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ㄓㄤˋ
  拼音: zhàng




1.物體擴張。通「脹」。如:「漲大」。

2.瀰漫。《南史.卷九.陳武帝本紀》:「縱火燒柵,煙塵漲天。」


  

 简化字:张
  部首:弓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ㄓㄤ
  拼音: zhāng




1.量詞:(1)計算某些可張開物體的單位。如:「一張弓」、「兩張嘴」。(2)計算平面物品的單位。如:「一張紙」、「兩張桌子」、「三張薄餅」。

2.想法、主意。如:「主張」。《清平山堂話本.簡帖和尚》:「那婆子聽得叫,失張失志,出去迎接來叫的官人。」

3.姓。如戰國時魏國有張儀,漢代有張良。




1.拉開弓弦。《詩經.小雅.吉日》:「既張我弓,既挾我矢。」《漢書.卷七六.王尊傳》:「使騎吏五人張弓射殺之。」

2.安裝琴弦。《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

3.展開。《老子》第三六章:「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

4.自誇、誇大。如:「誇張」。《文選.皇甫謐.三都賦序》:「虛張異類,托有于無。」

5.擴大。如:「明目張膽」。《新唐書.卷一三六.李光弼傳》:「大軍鼓譟以張吾氣。」

6.陳設、設置。《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又與秦軍戰於藍田南,益張疑兵旗幟。」《三國演義》第三四回:「當日殺牛宰馬,大張筵席。」

7.設網以捕捉鳥獸。《公羊傳.隱公五年》:「百金之魚,公張之。」漢.王襃〈僮約〉:「黏雀張烏,結網捕魚。」

8.窺探。如:「東張西望」。《水滸傳》第二回:「只見一個人,探頭探腦,在那裡張望。」




大。《詩經.大雅.韓奕》:「四牡奕奕,孔脩且張。」


  

  部首:人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注音:(2) ㄔㄤ
  拼音:(2) chāng




1.古以歌舞演戲為業的人。如:「倡優」。

2.娼妓。通「娼」。唐.白行簡《李娃傳》:「汧國夫人李娃,長安之倡女也。」




狂妄。通「猖」。《莊子.山木》:「倡狂妄行。」


  

  部首:人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注音:(2) ㄔㄤˊ
  拼音:(2) cháng

參見「倘佯」條。


  

 简化字:场
  部首:土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2) ㄔㄤˇ
  拼音:(2) chǎng

(一)
1.2.3.4.5.7.的語音。


  

  部首:水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2) ㄏㄤˋ
  拼音:(2) hàng

參見「漭沆」條。


  

  部首:木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2) ㄏㄤˊ
  拼音:(2) háng




1.古代的一種大型刑具。夾在犯人的頸上或腳上。《集韻.平聲.唐韻》:「桁,木在足曰械,大械曰桁。」《莊子.在宥》:「桁楊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

2.量詞。古代計算成行東西的單位。通「行」。唐.韋莊〈灞陵道中作〉詩:「春橋南望水溶溶,一桁晴山倒碧峰。」五代十國南唐.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詞:「一桁珠簾閒不卷,終日誰來。」

3.浮橋。《晉書.卷六七.溫嶠傳》:「嶠燒朱雀桁以挫其鋒,帝怒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涔水注》:「城北水舊有桁,北渡涔水,水北有趙軍城,北又有桁。」


  

  部首: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4
  注音:(2) ㄕㄤ
  拼音:(2) shāng

(一)之又音。


  

  部首:一
部外笔画:2
 总笔画:3
  注音:(2) ㄕㄤˇ
  拼音:(2) shǎng

參見「上聲」條。


  

 简化字:汤
  部首:水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2) ㄕㄤ
  拼音:(2) shāng

參見「湯湯」條。


  

 简化字:长
  部首:長
 总笔画:8
  注音:(2) ㄓㄤˇ
  拼音:(2) zhǎng




1.年紀大、輩分高的人。如:「尊長」、「師長」、「兄長」。《莊子.天道》:「君先而臣從,父先而子從,兄先而弟從,長先而少從。」《後漢書.卷七〇.孔融傳》:「吏問其母,母曰:『家事任長,妾當其辜。』」

2.主管、領導人。如:「部長」、「首長」。




1.年齡稍大。如:「他比我長三歲。」《公羊傳.隱公三年》:「桓幼而貴,隱長而卑。」

2.排行第一。如:「長女」、「長子」。《易經.說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

3.老。《莊子.大宗師》:「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何也?」《國語.晉語四》:「齊侯長矣,而欲親晉。」




1.出生。漢.桓寬《鹽鐵論.和親》:「范蠡出於越,由余長於胡,皆為霸王賢佐。」《西遊記》第一回:「我雖不是樹上生,卻是石裡長的。」

2.生長、發育。《孟子.告子上》:「苟得其養,無物不長。」《呂氏春秋.季春紀.圜道》:「物動則萌,萌而生,生而長,長而大。」

3.生、顯。如:「他長得很俊美。」

4.養育。《詩經.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左傳.昭公十四年》:「長孤幼,養老疾。」

5.增進、增加。如:「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易經.泰卦》:「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6.執掌。漢.王充《論衡.感虛》:「使一郡皆寒,賢者長一縣,一縣之界能獨溫乎?」

7.尊重。《書經.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


  

 简化字:涨
  部首:水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2) ㄓㄤˇ
  拼音:(2) zhǎng




上升、提高。如:「漲價」、「水位暴漲」、「行情看漲」。


  

 简化字:张
  部首:弓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2) ㄓㄤˋ
  拼音:(2) zhàng




(一)

4.之又音。




肚子鼓脹。通「脹」。《左傳.成公十年》:「將食,張,如廁。」


  

  部首:木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3) ㄏㄤˋ
  拼音:(3) hàng




衣架。《宋書.卷二一.樂志三》:「盎中無斗儲,還視桁上無縣衣。」唐.韓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詩:「桁挂新衣裳,盎棄食殘糜。」


  

  部首:行
 总笔画:6
  注音:(3) ㄏㄤˊ
  拼音:(3) háng




1.行列。直列為行,橫排為列。《左傳.成公二年》:「屬當戎行,無所逃隱。」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2.兄弟姐妹長幼的次序。如:「排行老三。」

3.量詞。計算成排東西的單位。如:「一行樹」、「一目十行」。唐.杜甫〈絕句〉四首之三:「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4.營業交易的機構。如:「銀行」、「洋行」、「分行」、「商行」、「行庫」。

5.職業。如:「各行各業」、「行行出狀元」、「三句話不離本行」。

6.表處所,用於人稱之後。宋.周邦彥〈風流子.新綠小池塘〉詞:「最苦夢魂,今宵不到伊行。」《水滸傳》第一四回:「你這等賊心賊肝,我行須使不得!」


  

 简化字:长
  部首:長
 总笔画:8
  注音:(3) ㄓㄤˋ
  拼音:(3) zhàng




多餘的。如:「身無長物」。唐.白居易〈無長物〉詩:「只緣無長物,始得作閒人。」



強盛。《呂氏春秋.審分覽.知度》:「此神農之所以長,而堯舜之所以章也。」


  

  部首:行
 总笔画:6
  注音:(4) ㄏㄤˋ
  拼音:(4) hàng

參見「行行」、「樹行子」等條。


  哀傷

 简化字:哀伤
  注音: ㄞ ㄕㄤ
  拼音: āi shāng
 相似词:悲痛、哀悼、哀痛
 相反词:歡樂

悲痛。《漢書.卷八一.匡衡傳》:「陛下秉至孝,哀傷思慕不絕於心。」《文選.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一二》:「羈旅無疇匹,俛仰懷哀傷。」


  哀杖

  注音: ㄞ ㄓㄤˋ
  拼音: āi zhàng

喪禮中,孝子因哀痛過深不能自持,須靠手杖扶持,這根手杖稱為「哀杖」。


  暗娼

  注音: ㄢˋ ㄔㄤ
  拼音: àn chāng

非法祕密賣淫的娼妓。也稱為「暗門子」。


  暗場

 简化字:暗场
  注音: ㄢˋ ㄔㄤˊ
  拼音: àn cháng

戲劇中或有一節故事,不必在舞臺前演出,僅由劇中人用言語代過,觀眾便可會意,稱為「暗場」。


  暗行

  注音: ㄢˋ ㄏㄤˊ
  拼音: àn háng

偷盜、不正當的行業,因在黑暗中行事,故稱為「暗行」。《醒世恆言.卷一四.鬧樊樓多情周勝仙》:「且說當日一個後生的,年三十餘歲。姓朱名真,是個暗行人,日常慣與仵作約做幫手,也會與人打坑子。」


  安上

  注音: ㄢ ˙ㄕㄤ
  拼音: ān shang

裝上。如:「把電燈泡安上,客廳的裝潢就完成了。」「把這皮帶安上,機器就可以運轉了。」《醒世姻緣傳》第一四回:「又想要奉承人,須要叫他內裡喜歡,一個罈內安上了一付五兩重的手鐲,一個罈裡放上每個一錢二分的金戒指十個,使紅絨繫成一處。」


  暗傷

 简化字:暗伤
  注音: ㄢˋ ㄕㄤ
  拼音: àn shāng

1.暗自傷心。唐.鮑溶〈秋夜對月懷李正封〉詩:「日遠迷所之,滿天心暗傷。」

2.由跌、碰、捶、擊等導致內臟、氣、血、經絡的損傷。

3.物體上沒有顯現出的缺損。


  案長

 简化字:案长
  注音: ㄢˋ ㄓㄤˇ
  拼音: àn zhǎng

掌管案卷的人。《西遊記》第九七回:「我因他齋僧,是個善士,收他做個掌善緣簿子的案長。」


  把場

 简化字:把场
  注音: ㄅㄚˇ ㄔㄤˊ
  拼音: bǎ cháng

1.戲劇界新演員初次上場時,常因緊張過度,忘掉臺詞,或走錯臺步,需要有師傅或先進在旁提醒,以便立時更正,稱為「把場」。也稱為「把場子」。

2.大陸地區指在場上把關壓場。如:「如今老教頭既然應允把場,選手自當全力以赴。」


  靶場

 简化字:靶场
  注音: ㄅㄚˇ ㄔㄤˊ
  拼音: bǎ cháng

實彈練習射擊的場所。如:「靶場上傳來一陣陣砰砰的槍聲。」也稱為「打靶場」。


  八行

  注音: ㄅㄚ ㄏㄤˊ
  拼音: bā háng

1.八列。《後漢書.卷二三.竇融傳》章懷太子注引〈融集與竇伯向書〉:「書雖兩紙,紙八行,行七字。」

2.古人所用信箋多為八行,後來作為信的代稱。明.陳與郊《昭君出塞》劇:「你有一日蒲桃春釀賞,又只怕鴻雁秋來斷八行。」《文明小史》第二二回:「有說他是京裡走了門路,拿某大軍機的八行來的。」


  霸上

  注音: ㄅㄚˋ ㄕㄤˋ
  拼音: bà shàng

地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接藍田縣界,居霸水之上,故稱為「霸上」。也作「灞上」。


  巴掌

  注音: ㄅㄚ ˙ㄓㄤ
  拼音: bā zhang

1.手掌。元.無名氏《黃鶴樓》第三折:「這廝睡著也。我著這廝喫一個巴掌道。」《紅樓夢》第四〇回:「劉姥姥忙打了他一巴掌,罵道:『下作黃子,沒乾沒淨的亂鬧……。』」

2.形容範圍很小。如:「這巴掌大的地方,轉不過身來。」


  白菖

  注音: ㄅㄞˊ ㄔㄤ
  拼音: bái chāng

植物名。天南星科菖蒲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長根莖,每年春日從根莖簇生劍狀葉,長六十至一百五十公分。初夏葉間抽花莖,花淡黃綠色,排列成肉穗花序。根莖可製香味料。習俗在端午節取葉插於簷下。也稱為「蒲劍」、「菖蒲」、「堯韭」。


  白氅

  注音: ㄅㄞˊ ㄔㄤˇ
  拼音: bái chǎng

古時衛士的披風。《新唐書.卷二三.儀衛志上》:「第一行,長戟,六色氅,領軍衛赤氅,威衛青氅、黑氅,武衛鶩氅,驍衛白氅,左右衛黃氅,黃地雲花襖、冒。」


  唄唱

 简化字:呗唱
  注音: ㄅㄞˋ ㄔㄤˋ
  拼音: bài chàng

歌詠讚頌佛教三寶的偈頌。《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兩僧各在廊中,朗聲唄唱。」也作「唄讚」、「讚唄」。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5159 页数: 3/129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