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dèng
  

  部首:豆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3
  注音: ㄉㄥ
  拼音: dēng




古代盛肉食的器具,亦作為禮器之用。唐.高宗〈宗廟薦享別奠詔〉:「自今以後,宗廟薦享,爵及簠簋豋鉶,各宜別奠。」


  

  部首:竹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2
  注音: ㄉㄥˇ
  拼音: děng




1.品級、次第。如:「上等」、「甲等」、「劣等」、「高人一等」。

2.種、類。如:「何等人物」、「這等事情」。《紅樓夢》第一一五回:「在弟是庸庸碌碌一等愚人,忝附同名。」

3.表類數之詞:(1)表複數。如:「我等」、「爾等」、「一干人等」、「紐約、倫敦、東京等世界金融中心。」(2)表列舉不盡。如:「我每天單是孩子的事都忙昏了,其他如廚房等等的事就更不用說了。」

4.一種小型的秤。用來稱金、銀、藥物等少量物品的衡器。《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團圓破氈笠》:「便取出銀子,剛剛一塊,討等來一稱。」《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大等秤進,小等秤出。」俗稱為「等子」、「戥子」。




1.待、候。如:「等車」、「等一會兒」。《西遊記》第一四回:「你往那裡去來?教我行又不敢行,動又不敢動,只管在此等你。」

2.相同、相齊。如:「相等」、「等於」、「均等」、「平等」、「高低不等」。


  

  部首:戈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ㄉㄥˇ
  拼音: děng

參見「戥子」條。


  

  部首:几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4
  注音: ㄉㄥˋ
  拼音: dèng




無靠背的坐具。如:「板凳」、「長凳」。《紅樓夢》第六二回:「都走來看時,果見湘雲臥於山石僻處一個石凳子上,業經香夢沉酣。」


  

  部首:土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 ㄉㄥˋ
  拼音: dèng




1.棧道。《文選.張衡.西京賦》:「即乃珍臺蹇產以極壯;墱道邐倚以正東。」《讀史方輿紀要.卷三九.山西一.五臺》:「危墱于霄,喬林拂日。」

2.排水道。《文選.左思.魏都賦》:「墱流十二,同源異口。畜為屯雲,泄為行雨。」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濁漳水注》:「魏武王又堨漳水迴流東注,號天井堰,二十里中作十二墱,墱相去三百步,令互相灌注。」


  

  部首:山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 ㄉㄥˋ
  拼音: dèng




登山的小路。《字彙.山部》:「嶝,登陟之道。」《樂府詩集.卷三二.相和歌辭七.南朝宋.沈約.從軍行》:「雲縈九折嶝,風卷萬里波。」


  

 简化字:邓
  部首:邑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 ㄉㄥˋ
  拼音: dèng




1.國名。曼姓。周時所建。故址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鄧縣,後為楚所滅。《說文解字.邑部》:「鄧,曼姓之國,今屬南陽。」

2.地名:(1)春秋時魯地,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汶河以南,運河以北一帶。《左傳.隱公十年》:「公會齊侯、鄭伯于中丘,癸丑,盟于鄧,為師期。」晉.杜預.注:「鄧,魯地。」(2)春秋時蔡地,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郾城縣東南。(3)戰國時魏邑,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孟縣西南。《史記.卷五.秦本紀》:「(昭襄王)十六年,左更錯取軹及鄧。」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故鄧城在懷州河陽縣西三十一里,並六國時魏邑也。」

3.姓。如三國時魏國有鄧艾,清代有鄧廷楨。


  

  部首:阜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 ㄉㄥˋ
  拼音: dèng




1.階梯、石階。通「蹬」。《說文解字.阜部》:「隥,仰也。」清.段玉裁.注:「仰者舉也。登陟之道曰隥。」《新唐書.卷八三.諸帝公主傳.中宗八女傳》:「司農卿趙履溫為繕治,累石肖華山,隥彴橫邪,回淵九折,以石瀵水。」

2.山坡、險坡。《玉篇.阜部》:「隥,險阪也。」《穆天子傳》卷四:「天子南還,升于長松之隥。」


  

  部首:石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7
  注音: ㄉㄥˋ
  拼音: dèng




石階。宋.蘇軾〈徑山道中次韻答周長官兼贈蘇寺丞〉詩:「南望功臣山,雲外盤飛磴。」清.蔣士銓《冬青樹》第二九齣:「都認做鬼門關程途幽渺,哪知是俺上青雲梯磴逍遙。」


  

  部首:目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7
  注音: ㄉㄥˋ
  拼音: dèng




1.惡意的看人。常表示憤恨或不滿。如:「這個路人很不高興的瞪了對方一眼。」

2.睜大眼睛直視。如:「他把眼睛都瞪圓了。」《晉書.卷九四.隱逸列傳.郭文》:「文瞪眸不轉,跨躡華堂如行林野。」




怒目而視。《舊唐書.卷一九〇.文苑列傳下.杜甫》:「甫性褊躁,無器度,恃恩放恣,常憑醉登武之床,瞪視武曰:『嚴挺之乃有此兒。』」


  

  部首:足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9
  注音: ㄉㄥˋ
  拼音: dèng




1.腳底踩在某物,用力往前跳。《西遊記》第七回:「將身一蹤,跳出丹爐,唿喇的一聲,蹬倒八卦爐。」《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藍嫂你聽聽,不是貓把瓦蹬下來了哇!」

2.穿。《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在帳子裡穿好了衣服,下了床,蹬上鞋子。」


  

 简化字:镫
  部首:金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20
  注音: ㄉㄥˋ
  拼音: dèng




掛在馬鞍兩旁,讓騎馬的人踏腳用的東西。明.張自烈《正字通.金部》:「鐙,今馬鐙,馬鞍兩旁足所踏也。」唐.韓偓〈馬上見〉詩:「和裙穿玉鐙,隔袖把金鞭。」《紅樓夢》第六九回:「老頭子細說原委,賈璉只在鐙中跌足。」


  

 简化字:镫
  部首:金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20
  注音:(2) ㄉㄥ
  拼音:(2) dēng




1.照明用具。同「燈」。清.陳澧〈水龍吟.詞仙曾駐峰頭〉詞:「賸出山迴望,鐙明佛屋,有閑僧睡。」

2.古代的飲食器具。通「豋」。《儀禮.公食大夫禮》:「大羹湆不和,實于鐙。」漢.鄭玄.注:「瓦豆謂之鐙。」


  

  部首:水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2) ㄉㄥˋ
  拼音:(2) dèng




使沉澱、清澈。如:「把這盆水澄一澄。」


  矮凳

  注音: ㄞˇ ㄉㄥˋ
  拼音: ǎi dèng

小板凳。《紅樓夢》第七一回:「榻之前後左右,皆是一色的小矮凳。」


  白登

  注音: ㄅㄞˊ ㄉㄥ
  拼音: bái dēng

1.山名。在山西省大同縣東。也稱為「白登臺」。

2.河川名。源出白登山,東流入陽高縣南境,經白登堡南之大、小白登後名南陽河,再東入河北省境,經懷安、宣化、涿鹿等縣,入桑乾河。


  白瞪

  注音: ㄅㄞˊ ㄉㄥˋ
  拼音: bái dèng

翻白眼,不好看的眼色。如:「聽了小哥的荒唐事,爸氣得兩眼直白瞪。」《紅樓夢》第一〇〇回:「氣得薛姨媽白瞪著兩隻眼,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搬登

  注音: ㄅㄢ ㄉㄥ
  拼音: bān dēng

持續不斷的吃零食。如:「別搬登那些果子了。」也作「搬騰」。


  板凳

  注音: ㄅㄢˇ ㄉㄥˋ
  拼音: bǎn dèng

木製的長凳,多為狹長形。《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湯六老爺坐在一張板凳上,把兩個姑娘拉著,一邊一個,同在板凳上坐著。」


  伴等

  注音: ㄅㄢˋ ㄉㄥˇ
  拼音: bàn děng

跟隨著做伴的僕從或朋友。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三折:「女孩兒言著婚聘,則合低了胭頸,羞答答地禁聲,剗地面皮上笑容生,是一個不識羞伴等。」也作「伴當」。


  鉋凳

 简化字:刨凳
  注音: ㄅㄠˋ ㄉㄥˋ
  拼音: bào dèng

木匠鉋木時所騎坐的長凳子。


  本等

  注音: ㄅㄣˇ ㄉㄥˇ
  拼音: běn děng

1.本分、分內。元.石君寶《曲江池》第三折:「你只去賣笑求食,做你那本等行業便了。」《紅樓夢》第三七回:「紡績針黹是你我的本等。」

2.本來、原本。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一折:「你也合尋思波,這孩兒本等不是我養的。」《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那婦人本等生得姿容美麗,更兼這白衣白髻,越顯得態度瀟灑。」


  壁燈

 简化字:壁灯
  注音: ㄅㄧˋ ㄉㄥ
  拼音: bì dēng

安裝在牆壁上的小燈。如:「這盞壁燈的樣式,設計得十分別緻。」


  不等

  注音: ㄅㄨˋ ㄉㄥˇ
  拼音: bù děng
 相反词:相等

1.不齊、不同、不一樣。《三國演義》第五回:「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六部成語註解.刑部》:「滿徒:徙其人於數百里外之州縣,罰作苦工一二年不等,至多以三年為限謂之。」

2.不候、不等待。《三國演義》第九回:「呂布不等他列陣,便挺戟躍馬,麾軍直衝過來。」《紅樓夢》第六四回:「原來賈璉、賈珍素日親密,又是弟兄,本無可避忌之人,自來是不等通報的。」


  猜燈

 简化字:猜灯
  注音: ㄘㄞ ㄉㄥ
  拼音: cāi dēng

元宵節前後,在花燈上黏貼謎題供人猜解,以為應節的娛樂。也作「猜燈謎」。


  蹭蹬

  注音: ㄘㄥˋ ㄉㄥˋ
  拼音: cèng dèng

倒楣、失勢、不得意。唐.李白〈贈張相鎬〉詩二首之二:「晚途未云已,蹭蹬遭讒毀。」《儒林外史》第八回:「因科名蹭蹬,不得早年中鼎甲,入翰林。」


  茶燈

 简化字:茶灯
  注音: ㄔㄚˊ ㄉㄥ
  拼音: chá dēng

流行於雲、貴、川、湘等省的地方戲。參見「花燈戲」條。


  超等

  注音: ㄔㄠ ㄉㄥˇ
  拼音: chāo děng
 相似词:超級

高出正常等級以上。《管子.法禁》:「以和親於民,故莫敢超等踰官,漁利蘇功,以取順其君。」


  車燈

 简化字:车灯
  注音: ㄔㄜ ㄉㄥ
  拼音: chē dēng

1.裝配在車上的燈。有照明、示警等功能。

2.一種流行於西南各省的民間曲藝。由二至五人演出,邊歌邊舞,旁邊有幫腔助唱,唱詞以七字句為主,用鑼、鼓、二胡、四胡等伴奏。多在節慶、廟會時演出。


  陳登

 简化字:陈登
  注音: ㄔㄣˊ ㄉㄥ
  拼音: chén dēng

人名。字元龍,東漢下邳人(今江蘇省邳縣故城),生卒年不詳。志量豪邁,深沉有大略,常懷扶世救民的志向,以誅呂布功,拜伏波將軍。


  初等

  注音: ㄔㄨ ㄉㄥˇ
  拼音: chū děng

最初或基本的等級。如:「初等教育」、「初等師範」。


  矗燈

 简化字:矗灯
  注音: ㄔㄨˋ ㄉㄥ
  拼音: chù dēng

舊時一種燈柄很長,下有底座,可直立於地上的燈。通常為官署或顯貴大家門前所置放,燈前寫著堂名官銜,後面書寫姓名。


  傳燈

 简化字:传灯
  注音: ㄔㄨㄢˊ ㄉㄥ
  拼音: chuán dēng

佛教以燈象徵智慧,眾生因智慧而解脫,故稱教導佛法為「傳燈」。清.錢謙益〈定慧寺〉詩:「麒麟可即圖,龍像俱傳燈。」後亦見用於民間宗教的傳法。


  吹燈

 简化字:吹灯
  注音: ㄔㄨㄟ ㄉㄥ
  拼音: chuī dēng

大陸地區喻情侶絕交。如:「小陳的女友要他接受條件,否則就吹燈。」


  春凳

  注音: ㄔㄨㄣ ㄉㄥˋ
  拼音: chūn dèng

一種長形的凳子,俗稱為「春凳」。《紅樓夢》第三三回:「打的這麼個樣兒,還要攙著走!還不快進去,把那籐屜子春凳抬出來呢。」


  戳燈

 简化字:戳灯
  注音: ㄔㄨㄛ ㄉㄥ
  拼音: chuō dēng

一種燈柄很長,有底座,直立地上,書有姓氏或標識門第的燈。《紅樓夢》第一四回:「兩邊一色戳燈,照如白晝。」也作「綽燈」。


  綽燈

 简化字:绰灯
  注音: ㄔㄨㄛˋ ㄉㄥ
  拼音: chuò dēng

一種燈柄很長,有底座,直立地上,書有姓名或標識門第的燈。也作「戳燈」。


  次等

  注音: ㄘˋ ㄉㄥˇ
  拼音: cì děng

第二等,比較下一等。如:「次等貨」、「次等角色」。


  獃等

 简化字:呆等
  注音: ㄉㄞ ㄉㄥˇ
  拼音: dāi děng

痴痴的等。《紅樓夢》第三九回:「拿著我們的錢,你們主子奴才賺利錢,哄的我們獃等。」


  擔簦

 简化字:担簦
  注音: ㄉㄢ ㄉㄥ
  拼音: dān dēng

簦,有柄的竹笠。擔簦形容貧賤的生活。南朝宋.吳邁遠〈長相思〉詩:「虞卿棄相印,擔簦為同歡。」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830 页数: 3/21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