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chān
  

  部首:子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ㄔㄢˊ
  拼音: chán




1.狹窄。《說文解字.孨部》:「孱,迮也。」清.段玉裁.注:「此迮當為笮,今之窄字也。」

2.虛弱、衰弱。如:「孱弱」。宋.陸游〈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力孱氣餒心自知,妄取虛名有慚色。」

3.低劣、淺陋。宋.宋祁〈授龍圖閣謝恩表〉:「識局庸淺,術學膚孱。」




謹慎。《大戴禮記.曾子立事》:「君子博學而孱守之,微言而篤行之。」


  

  部首:人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5
  注音: ㄔㄢˊ
  拼音: chán

參見「儃佪」條。


  

  部首:糸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9
  注音: ㄔㄢˊ
  拼音: chán




繞。同「纏」。《史記.卷一〇五.扁鵲倉公傳》:「夫以陽入陰中,動胃繵緣,中經維絡,別下於三焦、膀胱。」


  

 简化字:玚
  部首:玉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ㄔㄤˋ
  拼音: chàng




古代祭祀宗廟時,用以灌地降神的一種禮器。圭長尺二寸而帶有瓚。《說文解字.玉部》:「瑒,圭尺二寸,有瓚,以祠宗廟者也。」


  

 简化字:长
  部首:長
 总笔画:8
  注音: ㄔㄤˊ
  拼音: cháng




1.兩端點之間的距離。如:「這條河全長三十里。」

2.優點、長處。如:「各有所長」、「截長補短」。《戰國策.齊策三》:「請掩足下之短者,誦足下之長。」

3.專精的技能。如:「專長」、「特長」。

4.姓。如春秋時楚國有長沮。

5.二一四部首之一。




1.空間、距離大。與「短」相對。如:「長橋臥波」。《楚辭.屈原.九歌.國殤》:「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2.時間久遠。與「短」相對。晉.陶淵明〈飲酒詩〉二〇首之一六:「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




1.遠。唐.王昌齡〈出塞〉詩二首之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2.永久。漢.桓寬《鹽鐵論.繇役》:「夫文猶可長用,而武難久行也。」




專精、擅於。如:「長於寫作」。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樂令善於清言,而不長於手筆。」


  

  部首: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4
  注音: ㄔㄤˊ
  拼音: cháng




古代下身穿的衣服稱為「裳」。即裙子。《詩經.邶風.綠衣》:「綠兮衣兮,綠衣黃裳。」漢.毛亨.傳:「上曰衣,下曰裳。」


  

 简化字:场
  部首:土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ㄔㄤˊ
  拼音: cháng




1.寬廣平坦的空地。如:「廣場」、「操場」。

2.眾人聚集或辦事的地方。如:「試場」、「會場」、「商場」、「運動場」。

3.處所的通稱。如:「場所」、「場合」。

4.參見「磁場」、「電場」等條。

5.舞臺。如:「粉墨登場」、「好戲上場」。

6.量詞。計算活動的單位。如:「一場電影」、「大鬧一場」、「三場棒球賽」。

7.戲劇表演的起止,或故事情節的段落。如:「開場」、「分場」、「終場」。


  

  部首:心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ㄔㄤˇ
  拼音: chǎng




1.悵惘、失意。《莊子.則陽》:「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2.害怕的樣子。《楚辭.嚴忌.哀時命》:「悵惝罔以永思兮,心紆軫而增傷。」宋.洪興祖.補注:「惝,驚貌。」


  

  部首:人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注音: ㄔㄤˋ
  拼音: chàng




發起、領導。如:「倡導」、「提倡」。


  

 简化字:崭
  部首:山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2) ㄔㄢˊ
  拼音:(2) chán

同「巉」。


  

  部首:虫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9
  注音:(2) ㄔㄢˊ
  拼音:(2) chán

同「蟬」。


  

 简化字:啴
  部首:口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2) ㄔㄢˇ
  拼音:(2) chǎn




寬舒、和緩。《禮記.樂記》:「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


  

 简化字:骣
  部首:馬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22
  注音:(2) ㄔㄢˇ
  拼音:(2) chǎn

(一)之語音。


  

 简化字:刬
  部首:刀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注音:(2) ㄔㄢˋ
  拼音:(2) chàn

參見「一剗」條。


  

 简化字:颤
  部首:頁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22
  注音:(2) ㄔㄢˋ
  拼音:(2) chàn

(一)之又音。


  

  部首:人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注音:(2) ㄔㄤ
  拼音:(2) chāng




1.古以歌舞演戲為業的人。如:「倡優」。

2.娼妓。通「娼」。唐.白行簡《李娃傳》:「汧國夫人李娃,長安之倡女也。」




狂妄。通「猖」。《莊子.山木》:「倡狂妄行。」


  

 简化字:场
  部首:土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2) ㄔㄤˇ
  拼音:(2) chǎng

(一)
1.2.3.4.5.7.的語音。


  

  部首:人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注音:(2) ㄔㄤˊ
  拼音:(2) cháng

參見「倘佯」條。


  

 简化字:单
  部首:口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3) ㄔㄢˊ
  拼音:(3) chán

參見「單于」條。


  

 简化字:掺
  部首:手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4) ㄔㄢ
  拼音:(4) chān




混合、雜入。同「攙」。如:「摻合」、「摻砂」、「摻水」。


  安禪

 简化字:安禅
  注音: ㄢ ㄔㄢˊ
  拼音: ān chán

安坐修習禪法。南朝梁.張纘〈南征賦〉:「尋太傅之故宅,今築室以安禪。」唐.王維〈過香積寺〉詩:「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鞍韂

  注音: ㄢ ㄔㄢˋ
  拼音: ān chàn

鞍與韂,皆馬上裝置,以便騎者。《西遊記》第一一回:「那太尉見門裡有一匹海騮馬,鞍韂齊備,急請唐王上馬,太尉左右扶持。」


  暗娼

  注音: ㄢˋ ㄔㄤ
  拼音: àn chāng

非法祕密賣淫的娼妓。也稱為「暗門子」。


  暗場

 简化字:暗场
  注音: ㄢˋ ㄔㄤˊ
  拼音: àn cháng

戲劇中或有一節故事,不必在舞臺前演出,僅由劇中人用言語代過,觀眾便可會意,稱為「暗場」。


  把場

 简化字:把场
  注音: ㄅㄚˇ ㄔㄤˊ
  拼音: bǎ cháng

1.戲劇界新演員初次上場時,常因緊張過度,忘掉臺詞,或走錯臺步,需要有師傅或先進在旁提醒,以便立時更正,稱為「把場」。也稱為「把場子」。

2.大陸地區指在場上把關壓場。如:「如今老教頭既然應允把場,選手自當全力以赴。」


  靶場

 简化字:靶场
  注音: ㄅㄚˇ ㄔㄤˊ
  拼音: bǎ cháng

實彈練習射擊的場所。如:「靶場上傳來一陣陣砰砰的槍聲。」也稱為「打靶場」。


  拜懺

 简化字:拜忏
  注音: ㄅㄞˋ ㄔㄢˋ
  拼音: bài chàn

佛教徒誦經拜佛、懺悔業障。《西遊記》第三六回:「我弟子從小兒出家,做了和尚,又不曾拜懺喫葷生歹意,看經懷怒壞禪心。」


  白菖

  注音: ㄅㄞˊ ㄔㄤ
  拼音: bái chāng

植物名。天南星科菖蒲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長根莖,每年春日從根莖簇生劍狀葉,長六十至一百五十公分。初夏葉間抽花莖,花淡黃綠色,排列成肉穗花序。根莖可製香味料。習俗在端午節取葉插於簷下。也稱為「蒲劍」、「菖蒲」、「堯韭」。


  白氅

  注音: ㄅㄞˊ ㄔㄤˇ
  拼音: bái chǎng

古時衛士的披風。《新唐書.卷二三.儀衛志上》:「第一行,長戟,六色氅,領軍衛赤氅,威衛青氅、黑氅,武衛鶩氅,驍衛白氅,左右衛黃氅,黃地雲花襖、冒。」


  唄唱

 简化字:呗唱
  注音: ㄅㄞˋ ㄔㄤˋ
  拼音: bài chàng

歌詠讚頌佛教三寶的偈頌。《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兩僧各在廊中,朗聲唄唱。」也作「唄讚」、「讚唄」。


  班禪

 简化字:班禅
  注音: ㄅㄢ ㄔㄢˊ
  拼音: bān chán

西藏黃教領袖之一,住持後藏。世世以呼畢勒罕的方式繼位。班禪意為大學者。


  搬唱

  注音: ㄅㄢ ㄔㄤˋ
  拼音: bān chàng

演唱。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搽灰抹粉學搬唱,剃頭削髮為和尚。」


  伴唱

  注音: ㄅㄢˋ ㄔㄤˋ
  拼音: bàn chàng

1.在一旁歌唱,配合表演。如:「等一下我表演時,麻煩你們兩人伴唱,好嗎?」

2.專作合音用的。如:「伴唱帶」、「伴唱機」。


  包場

 简化字:包场
  注音: ㄅㄠ ㄔㄤˊ
  拼音: bāo cháng

1.預先訂下劇院或其他場所全部或大部分的座位。如:「他們預先將餐廳包場,以便舉行生日派對。」

2.保證、擔保。《官場現形記》第一七回:「看上去不至於落空,至於一定要若干,我卻不敢包場。」


  飽嚐

 简化字:饱尝
  注音: ㄅㄠˇ ㄔㄤˊ
  拼音: bǎo cháng

嚐遍、長期經受。如:「飽嚐珍饈」、「飽嚐辛酸」。


  報償

 简化字:报偿
  注音: ㄅㄠˋ ㄔㄤˊ
  拼音: bào cháng

1.報復。《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上》:「每漢兵入匈奴,匈奴輒報償。漢留匈奴使,匈奴亦留漢使,必得當乃止。」

2.以財物或行動報答補償他人。如:「他熱心助人,從不索取任何報償。」


  倍常

  注音: ㄅㄟˋ ㄔㄤˊ
  拼音: bèi cháng

遠超過正常的程度。《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卷下:「長者抱兒,驚喜倍常,合掌拜謝法師。」


  匕鬯

  注音: ㄅㄧˇ ㄔㄤˋ
  拼音: bǐ chàng

匕,古代取食的用具;鬯,秬麥釀的香酒。「匕鬯」指古祭祀宗廟時所用的器具。《易經.震卦》:「震驚百里,不喪匕鬯。」三國魏.王弼.注:「匕,所以載鼎實。鬯,香酒,奉宗廟之盛也。」《舊唐書.卷八.玄宗本紀上》:「故知有大勛者必受神明之福,仗高義者必為匕鬯之主。」


  變產

 简化字:变产
  注音: ㄅㄧㄢˋ ㄔㄢˇ
  拼音: biàn chǎn

出賣產業。如:「他輸了錢,只得變產還債。」


  表唱

  注音: ㄅㄧㄠˇ ㄔㄤˋ
  拼音: biǎo chàng

演員用第三人稱,以演唱方式敘述事物情景和描寫人物特色。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462 页数: 3/62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