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骨直

  注音: ㄍㄨˇ ㄓˊ
  拼音: gǔ zhí

剛強堅毅。如:「他為人直,在惡劣的環境中,依然能清廉自持。」


  骨質

 简化字:骨质
  注音: ㄍㄨˇ ㄓˊ
  拼音: gǔ zhí

構成骼的性質和成分,即石灰質、膠質及海綿質。


  骨殖

  注音: ㄍㄨˇ ㄓˊ
  拼音: gǔ zhí

屍體經焚燒後遺留的灰和頭。《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就帶殖去祖塋安葬。」也作「植」、「拾」。


  骨子

  注音: ㄍㄨˇ ˙ㄗ
  拼音: gǔ zi

1.物體的支柱。《紅樓夢》第三一回:「不防又把扇子失了手,掉在地下,將子跌折。」

2.要點。《朱子語類.卷八〇.綱領》:「三經是賦、比、興,是做詩底子。」

3.還是、尚自。也作「兀自」。


  刮骨

  注音: ㄍㄨㄚ ㄍㄨˇ
  拼音: guā gǔ

三國時蜀將關羽左臂中矢,請醫為其刮去毒。參見「刮療毒」條。唐.王維〈燕支行〉:「報讎只是聞嘗膽,飲酒不曾妨刮。」


  鸛骨

 简化字:鹳骨
  注音: ㄍㄨㄢˋ ㄍㄨˇ
  拼音: guàn gǔ

眼下鼻旁高起的四邊形頭。《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一雙刺蝟眼,兩個鸛腮。」也作「顴」。


  歸骨

 简化字:归骨
  注音: ㄍㄨㄟ ㄍㄨˇ
  拼音: guī gǔ

死後歸葬。如:「死後能歸於故鄉是他最大的希望。」《左傳.成公三年》:「以君之靈,纍臣得歸於晉。」清.黃景仁〈太白墓〉詩:「即論身後歸地,儼與詩境同分馳。」


  骸骨

  注音: ㄏㄞˊ ㄍㄨˇ
  拼音: hái gǔ

1.的通稱,一般指屍。《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我本是湖廣人,而今把先君骸背到故鄉去歸葬。」

2.形骸、軀體。《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天下大事定矣,君王自為之。願賜骸歸卒伍。」


  橫骨

 简化字:横骨
  注音: ㄏㄥˊ ㄍㄨˇ
  拼音: héng gǔ

銜在馬嘴中的嚼環,兩端連在韁上,以便駕馭。《西遊記》第一五回:「那小龍口銜著橫,心心領諾。」


  踝骨

  注音: ㄏㄨㄞˊ ㄍㄨˇ
  拼音: huái gǔ

小腿和腳掌連接處左右兩旁凸起的圓。如:「他因為踝受傷而行動不便,只好請假在家休養。」


  肌骨

  注音: ㄐㄧ ㄍㄨˇ
  拼音: jī gǔ

肌肉與骼。《文選.應瑒.侍五官中郎將建章臺集詩》:「常恐傷肌,身隕沉黃泥。」《老殘遊記》第九回:「子平覺得翠眉含嬌,丹脣啟秀,又似有一陣幽香沁入肌,不禁神魂飄蕩。」


  雞骨

 简化字:鸡骨
  注音: ㄐㄧ ㄍㄨˇ
  拼音: jī gǔ

1.雞的頭。

2.南方土著民,以灼雞卜吉凶。宋.蘇軾〈雷州〉詩八首之五:「呻吟殊未央,更把雞灼。」


  胛骨

  注音: ㄐㄧㄚˇ ㄍㄨˇ
  拼音: jiǎ gǔ

人體背部上方外側的頭,左右各一,呈三角扁平形,與鎖、肱構成肩關節。也稱為「肩胛」。


  撿骨

 简化字:捡骨
  注音: ㄐㄧㄢˇ ㄍㄨˇ
  拼音: jiǎn gǔ

一種臺灣風俗。將先人的遺撿起擦、晒後,裝入罈中遷葬的習俗。撿過程包括掘墓、撿、洗、晒、點紅、綁、做頭、裝金(將放入罈)、開光點眼、遷葬等步驟。


  薦骨

 简化字:荐骨
  注音: ㄐㄧㄢˋ ㄍㄨˇ
  拼音: jiàn gǔ

位於脊柱下端,由五塊退化的椎癒合而成。形如三角,上接腰椎,下連尾,兩側與髖構成盆腔。


  接骨

  注音: ㄐㄧㄝ ㄍㄨˇ
  拼音: jiē gǔ

醫治受傷斷的方法。把折斷的頭接起來,使它逐漸復原。


  筋骨

  注音: ㄐㄧㄣ ㄍㄨˇ
  拼音: jīn gǔ

1.筋肉及骼。《孟子.告子下》:「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紅樓夢》第三四回:「幸而沒動筋,倘或打出個殘疾來,可叫人怎麼樣呢?」

2.書法指剛勁有力的筆畫。


  脛骨

 简化字:胫骨
  注音: ㄐㄧㄥˋ ㄍㄨˇ
  拼音: jìng gǔ

小腿內側的長管狀骼。可分為近位端、體、遠位端三部分。


  駿骨

 简化字:骏骨
  注音: ㄐㄩㄣˋ ㄍㄨˇ
  拼音: jùn gǔ

良馬的頭。戰國時郭隗以古人用五百金買已死千里馬頭,後果得千里馬的比喻,來勸諫燕王求賢之方的故事。見《戰國策.燕策一》。後用以比喻賢才。唐.杜甫〈昔游〉詩:「賦詩獨流涕,亂世想賢才,有能市駿,莫恨少龍媒。」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三折:「你名滿金臺下,還將駿搜。」


  髂骨

  注音: ㄎㄚˋ ㄍㄨˇ
  拼音: kà gǔ

位於腰部下面、腹部兩側的骼。左右各一,上緣略呈弓形,下緣與恥、坐相連而成髖。也稱為「腸」。


  尻骨

  注音: ㄎㄠ ㄍㄨˇ
  拼音: kāo gǔ

脊柱末端的楔形三角。由五塊骶椎合成,位於腰椎以下,尾椎以上,和左右髖相連接構成盆。也稱為「骶」、「薦」。


  刻骨

  注音: ㄎㄜˋ ㄍㄨˇ
  拼音: kè gǔ

1.比喻深切難忘。《後漢書.卷一〇.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紀》:「且衛尉年尊,兩校尉有大病,如令不諱,使臣長抱刻之恨。」《元史.卷一九七.孝友列傳一.趙一德》:「一德自去父母,得全生依門下者,三十餘年矣,故鄉萬里,未獲歸省,雖思慕刻,未嘗敢言。」

2.比喻竭盡腦力尋思。唐.劉得仁〈陳情上知己〉詩:「刻搜新句,無人憫白衣。」

3.形容刑法嚴酷。宋.蘇軾〈志林〉一三首之七:「秦之所以富強者,孝公務本立穡之效,非鞅流血刻之功也。」


  枯骨

  注音: ㄎㄨ ㄍㄨˇ
  拼音: kū gǔ

屍體腐爛後留下的骸。《後漢書.卷一六.寇恂傳》:「昔文王葬枯,公劉敦行葦,世稱其仁。」《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又過火類坳,坳下下望,見坳上有一具枯。」


  胯骨

  注音: ㄎㄨㄚˋ ㄍㄨˇ
  拼音: kuà gǔ

構成盆的大。在軀幹下部,左右各一,由髂、坐和恥所組成。也稱為「髀」、「髖」。


  髖骨

 简化字:髋骨
  注音: ㄎㄨㄢ ㄍㄨˇ
  拼音: kuān gǔ

構成盆的大。在軀幹下部,左右各一,由髂、坐和恥所組成。也稱為「髀」、「胯」。


  肋骨

  注音: ㄌㄜˋ ㄍㄨˇ
  拼音: lè gǔ

人或其他脊椎動物胸壁兩側弓形的扁。以人為例,左右共十二對,前端經由肋軟連接胸,後端連接脊柱,形成胸廓,上面七對直接接在胸,最下二對前端不相連,有保護胸腔內臟及控制呼吸的作用。


  柳骨

  注音: ㄌㄧㄡˇ ㄍㄨˇ
  拼音: liǔ gǔ

唐代柳公權的書體特色。其風格力遒健,體勢勁媚,後世多以為範本。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這的堪為字史,當為款識。有柳顏筋,張旭張顛,羲之獻之。」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這筆劃學柳顏筋的字體,這詞章效閨情宮怨的詩題。」


  龍骨

 简化字:龙骨
  注音: ㄌㄨㄥˊ ㄍㄨˇ
  拼音: lóng gǔ

1.龍的頭。《史記.卷二九.河渠書》:「穿渠得龍,故名曰龍首渠。」

2.一種中藥。為古代動物骼的化石。有鎮靜、收斂的功效。

3.貫通船底前後的中央強力縱梁或構材。船隻的水下脊、肋及船殼板均連接於此。


  顱骨

 简化字:颅骨
  注音: ㄌㄨˊ ㄍㄨˇ
  拼音: lú gǔ

構成頭顱的頭。包括額、頂、顳、枕等,主要功用為保護腦部。一般稱為「頭」。


  露骨

  注音: ㄌㄨˋ ㄍㄨˇ
  拼音: lù gǔ
 相反词:含蓄、委婉

1.暴露骸。《晉書.卷五九.成都王穎傳》:「盧志言於穎曰:『黃橋戰亡者有八千餘人,既經夏暑,露中野,可為傷惻。』」

2.說話不含蓄,沒有保留。如:「說話不可太露。」


  麻骨

  注音: ㄇㄚˊ ㄍㄨˇ
  拼音: má gǔ

大麻的桿子,可作燃料。《醒世恆言.卷一八.施潤澤灘闕遇友》:「施復卻如神差鬼使一般,便答應道:『待我去。』取了一把麻,跳上岸來。」


  埋骨

  注音: ㄇㄞˊ ㄍㄨˇ
  拼音: mái gǔ

人死而埋其屍。《樂府詩集.卷五九.琴曲歌辭三.蔡琰.胡笳十八拍.第一一拍》:「生仍冀得兮歸桑梓,死當埋兮長已矣。」


  買骨

 简化字:买骨
  注音: ㄇㄞˇ ㄍㄨˇ
  拼音: mǎi gǔ

古時有人欲以千金購買千里馬,三月後馬死,仍以五百金買回馬首,以表示惜念之心。典出《戰國策.燕策一》。後以買比喻求賢心切。五代十國閩.徐夤〈偶題〉詩二首之一:「買須求騏驥,愛毛宜採鳳皇毛。」


  媚骨

  注音: ㄇㄟˋ ㄍㄨˇ
  拼音: mèi gǔ

比喻奉承阿諛的品格。如:「為人宜直道而行,豈可屈膝媚?」


  銘骨

 简化字:铭骨
  注音: ㄇㄧㄥˊ ㄍㄨˇ
  拼音: míng gǔ

銘刻入。比喻永誌不忘。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且君王早朝晏罷,切齒銘,謀之二十餘年,豈不緣一朝之事耶?」


  摸骨

  注音: ㄇㄛ ㄍㄨˇ
  拼音: mō gǔ

一種以摸人的骼來推測命運的相術。如:「他在際遇不順時,曾去找人摸算命。」宋.李流謙〈贈聽聲丄官術士〉詩:「摸與聽聲,箇中更奇特。」清.徐珂《清稗類鈔.方技類.揣聽聲摸笏》:「唐時有瞽者龍復,以揣、聽聲、摸笏,判人休咎,定人祿命。久之而摸笏之法失傳,瞽者僅能以摸、聽聲為事矣。」


  沒骨

 简化字:没骨
  注音: ㄇㄛˋ ㄍㄨˇ
  拼音: mò gǔ

一種國畫畫法。為不用線條勾勒,直接用彩筆繪象的畫法。


  橈骨

 简化字:桡骨
  注音: ㄋㄠˊ ㄍㄨˇ
  拼音: náo gǔ

人類和脊椎動物的前臂兩長之一。如:「人類前臂兩長中較短者為橈。」


  排骨

  注音: ㄆㄞˊ ㄍㄨˇ
  拼音: pái gǔ

1.豬牛羊等的肋,一般供作食用。如:「粉蒸排是一道美味可口的菜餚。」

2.謔稱身材削瘦的人。如:「他瘦巴巴的,難怪外號叫『排』。」


  暴骨

  注音: ㄆㄨˋ ㄍㄨˇ
  拼音: pù gǔ

暴露屍,未加收埋。《戰國策.秦策四》:「首身分離,暴草澤。」《史記.卷九九.劉敬叔孫通列傳.劉敬》:「使天下之民肝腦塗地,父子暴中野,不可勝數。」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454 页数: 3/12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