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難說

 简化字:难说
  注音: ㄋㄢˊ ㄕㄨㄛ
  拼音: nán shuō

1.不便說明。《紅樓夢》第六四回:「說到這裡,覺得以下的話有些難說,連忙嚥住。」

2.不易措詞。如:「愈深奧的道理就愈難說。」

3.說不定、難以預測。如:「他什麼時候在家很難說。」、「這件事如果交給他辦,成敗就難說了。」


  難題

 简化字:难题
  注音: ㄋㄢˊ ㄊㄧˊ
  拼音: nán tí

不容易解決的問題。如:「只要團結一致,天大的難題也難不倒我們。」《孽海花》第二六回:「當下就很嚴厲地責成賢王,務勸皇帝同皇后和睦。賢王領了嚴旨,知道是個難題。」


  難聽

 简化字:难听
  注音: ㄋㄢˊ ㄊㄧㄥ
  拼音: nán tīng
 相似词:刺耳
 相反词:悅耳、好聽、光彩、體面、文雅

1.不好聽、不悅耳。如:「他唱歌像殺豬一樣,真難聽!」

2.不光榮、不體面。如:「這種事情說出去多難聽呀!」

3.言語粗俗、刺耳。如:「他開口罵人,盡撿些難聽的話。」


  難陀

 简化字:难陀
  注音: ㄋㄢˊ ㄊㄨㄛˊ
  拼音: nán tuó

人名。梵語Nanda的音譯:(1)釋迦牟尼佛的異母弟。從釋尊出家,但猶難忘其妻,常回妻處。後來以釋尊方便教化,斷離愛欲,證阿羅漢果。在佛弟子中被稱為「調和第一」。(2)唯識十大論師之一。以主張種子是由現行的薰習而產生之學說而聞名。


  難忘

 简化字:难忘
  注音: ㄋㄢˊ ㄨㄤˋ
  拼音: nán wàng
 相反词:健忘

印象深刻,難以忘記。如:「他親切的態度和合宜的談吐,留下了令人難忘的印象。」


  難為

 简化字:难为
  注音: ㄋㄢˊ ㄨㄟˊ
  拼音: nán wéi

1.不容易做好。《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

2.責備別人或使人為難。《文明小史》第九回:「人都好好的在我這裡,一點沒有難為他。」

3.幸虧、多虧,有嘉勉的意味。《紅樓夢》第六四回:「這真難為你想的到。只是也不可過於趕,熱著了倒是大事。」

4.謝人費事或安慰人受委屈的客套話。《紅樓夢》第四五回:「難為你。誤了你發財,冒雨送來。」

5.糟蹋。《醒世恆言.卷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是火,都要你燒。若是難為了柴,老娘卻要計較。」


  難聞

 简化字:难闻
  注音: ㄋㄢˊ ㄨㄣˊ
  拼音: nán wén

聞起來令人難以忍受。如:「屋前的水溝被垃圾堵塞住了,不僅臭味難聞,也嚴重影響環境衛生。」


  難行

 简化字:难行
  注音: ㄋㄢˊ ㄒㄧㄥˊ
  拼音: nán xíng

1.不容易行走。如:「風雨肆虐之後,原本已經崎嶇的山路,更是寸步難行。」《三國演義》第五〇回:「小路投華容道,卻近五十餘里;只是地窄路險,坑坎難行。」

2.不易施行。如:「這個辦法雖然窒礙難行,卻值得一試。」


  難掩

 简化字:难掩
  注音: ㄋㄢˊ ㄧㄢˇ
  拼音: nán yǎn

無法掩飾、隱藏。如:「在得知自己獲得小說新人獎時,他難掩興奮之情的又叫又跳。」


  難易

 简化字:难易
  注音: ㄋㄢˊ ㄧˋ
  拼音: nán yì

困難或簡單。如:「這份英文試卷的難易程度適合初學者,應該可以測驗出國中學生的學習效果。」


  難廕

 简化字:难荫
  注音: ㄋㄢˋ ㄧㄣˋ
  拼音: nàn yìn

古代官員因公殉職,則賜其子嗣官職,稱為「難廕」。《清會典.卷一四四.吏部.廕敘》:「乾隆四十三年議准,原任刑部福建司主事王日杏,前於乾隆三十八年川省軍營陣亡,給予其子難廕。」


  難友

 简化字:难友
  注音: ㄋㄢˋ ㄧㄡˇ
  拼音: nàn yǒu

一起遭受災難,處於同一困境的朋友。如:「老王和我是當年一起逃亡的難友,所以我們交情非比尋常。」


  難字

 简化字:难字
  注音: ㄋㄢˊ ㄗˋ
  拼音: nán zì

不容易辨識的字。如:「他每天早上要背十個英文難字。」


  難走

 简化字:难走
  注音: ㄋㄢˊ ㄗㄡˇ
  拼音: nán zǒu

1.不易行走。《文明小史》第二三回:「那山東的路是著名難走的,所以特派兩個親兵護送。」

2.難以離開。如:「出國手續沒辦妥,這下子難走了。」


  內難

 简化字:内难
  注音: ㄋㄟˋ ㄋㄢˋ
  拼音: nèi nàn

內部的騷亂動蕩。《公羊傳.莊公二十七年》:「君子辟內難,而不辟外難。」《三國演義》第一一四回:「天子方疑主公,若一旦輕出,內難必作矣。」


  貧難

 简化字:贫难
  注音: ㄆㄧㄣˊ ㄋㄢˊ
  拼音: pín nán

貧窮困難。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一折:「說也惶恐,因為貧難,無以度日,要尋我妹子,討些盤纏使用。」明.歸有光〈又乞休文〉:「職拘集小民,俱係貧難下戶。」


  山難

 简化字:山难
  注音: ㄕㄢ ㄋㄢˋ
  拼音: shān nàn

登山時發生迷途、失足或凍斃等災難事件。如:「即使山難頻傳,登山愛好者依然絡繹於途。」


  受難

 简化字:受难
  注音: ㄕㄡˋ ㄋㄢˋ
  拼音: shòu nàn

遭受災難。《漢書.卷六八.霍光傳》:「天下匈匈不安,光當受難。」《水滸傳》第三七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棹船出來,江裡趕些私鹽,不想又遇著哥哥在此受難!」


  四難

 简化字:四难
  注音: ㄙˋ ㄋㄢˊ
  拼音: sì nán

1.四件困難的事。三國魏.阮瑀〈文質論〉:「故言多方者,中難處也;術饒津者,要難求也;意弘博者,情難足也;性明察者,下難事也。通士以四奇高人,必有四難之忌。」《三國志.卷一六.魏書.任蘇杜鄭倉傳.杜畿》:「然孤論難持,犯欲難成,眾怨難積,疑似難分……若使善策必出於親貴,親貴固不犯四難以求忠愛,此古今之所常患也。」

2.語本南朝宋.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序〉:「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並。」因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於並得,故稱為「四難」。宋.秦觀〈寄題趙侯澄碧軒〉詩:「風流公子四難并,更引清漪作小亭。」


  死難

 简化字:死难
  注音: ㄙˇ ㄋㄢˋ
  拼音: sǐ nàn

殉難,遭遇災難而死。《新唐書.卷一七九.李訓傳》:「欲夷絕其類,顧在位臣持祿取安,無伏節死難者。」


  逃難

 简化字:逃难
  注音: ㄊㄠˊ ㄋㄢˋ
  拼音: táo nàn
 相似词:避禍

為躲避災難而逃往別處。《三國演義》第三五回:「公不必隱諱。公今必逃難至此。」《文明小史》第二八回:「濟川在書房裡聽得外面鬧烘烘的,知道他表兄去打聽了回來,要想逃難,心中只是暗笑,說不得出來探望探望。」


  頭難

 简化字:头难
  注音: ㄊㄡˊ ㄋㄢˊ
  拼音: tóu nán

形容做事剛開始時感覺困難。如:「做任何事總是頭難,了解狀況以後就容易了!」


  脫難

 简化字:脱难
  注音: ㄊㄨㄛ ㄋㄢˋ
  拼音: tuō nàn

脫離險難。《西遊記》第二二回:「唐僧師徒三眾,脫難前來。」《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女兒拒奸呼佛,方得觀音靈感,帶絜眾人脫難。」


  危難

 简化字:危难
  注音: ㄨㄟˊ ㄋㄢˋ
  拼音: wéi nàn

危險與災難。《戰國策.楚策一》:「秦兵之攻楚也,危難在三月之內;而楚恃諸侯之救,在半歲之外。」《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為難

 简化字:为难
  注音: ㄨㄟˊ ㄋㄢˊ
  拼音: wéi nán
 相似词:尷尬、刁難

1.對不易解決的事,感到苦惱。《紅樓夢》第四二回:「我又不會這工細樓臺,又不會畫人物,又不好駁回,正為這個為難呢。」《文明小史》第二四回:「那知這位王太史的時務,是要本子上謄寫下來的,憑空要他出題目,就著實為難。」

2.作對、刁難、讓人難堪。《孔叢子.對魏王》:「欲規霸王之業,與眾大國為難,而行酷刑以懼遠近,國內之民將叛,四方之士不至,此乃亡國之道。」《老殘遊記》第二回:「你道鐵公是誰?就是明初與燕王為難的那位鐵鉉。」


  畏難

 简化字:畏难
  注音: ㄨㄟˋ ㄋㄢˊ
  拼音: wèi nán

害怕困難。《漢書.卷七五.李尋傳》:「法為牽於女謁,有所畏難。」


  問難

 简化字:问难
  注音: ㄨㄣˋ ㄋㄢˋ
  拼音: wèn nàn

辯論詰問。漢.王充《論衡.問孔》:「皋陶陳道帝舜之前,淺略未極。禹問難之,淺言復深,略指復分。」《南史.卷六五.陳文帝諸子傳.新安王伯固傳》:「頗知玄理,而墯業無所通;至於擿句問難,往往有奇意。」


  殉難

 简化字:殉难
  注音: ㄒㄩㄣˋ ㄋㄢˋ
  拼音: xùn nàn
 相似词:殉國、陣亡

為拯救危難而犧牲生命。通常多指為國捐軀。《晉書.卷一一六.姚萇載記》:「卿以身殉難,將為誰乎?」《明史.卷二八九.忠義傳.序》:「以暨神、熹兩朝,邊陲多故,沉身殉難者,未易更僕數。」也作「徇難」。


  疑難

 简化字:疑难
  注音: ㄧˊ ㄋㄢˊ
  拼音: yí nán
 相似词:疑問

有疑惑難以判斷或處理。如:「疑難問題」。


  遇難

 简化字:遇难
  注音: ㄩˋ ㄋㄢˋ
  拼音: yù nàn
 相似词:罹難、遭災、遇害

遭到災難。《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吾昔從夫子遇難於匡,今又遇難於此,命也已。」


  災難

 简化字:灾难
  注音: ㄗㄞ ㄋㄢˋ
  拼音: zāi nàn
 相似词:磨難、苦難、患難、劫難、災害、災禍、災荒
 相反词:幸福

天災人禍所引發的損害與痛苦。《晉書.卷六一.劉喬傳》:「恐疑隙構於群王,災難延于宗子。」


  遭難

 简化字:遭难
  注音: ㄗㄠ ㄋㄢˋ
  拼音: zāo nàn

遭遇災難。《淮南子.人間》:「凡有道者,應卒而不乏,遭難而能免。」《薛仁貴征遼事略》:「勿為私隙,陛下起兵征遼,軍民遭難。」


  屯難

 简化字:屯难
  注音: ㄓㄨㄣ ㄋㄢˋ
  拼音: zhūn nàn

1.時運艱困。南朝宋.謝靈運〈撰征賦〉:「民志應而願稅,國屯難而思撫。」

2.禍亂。《新唐書.卷一四三.戴叔倫傳》:「屯難未靖,安之者莫先於兵。」


  阻難

 简化字:阻难
  注音: ㄗㄨˇ ㄋㄢˊ
  拼音: zǔ nán
 相似词:阻擋、阻止

1.阻撓、留難。如:「藉故阻難」。

2.道路艱險難行。《六韜.卷六.犬韜.武鋒》:「阻難狹路可擊,亂行可擊,心怖可擊。」


  作難

 简化字:作难
  注音: ㄗㄨㄛˋ ㄋㄢˊ
  拼音: zuò nán

1.與人刁難。《醒世恆言.卷七.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還是你故意作難,不肯總成我這樁美事。」

2.感覺為難、受窘。《儒林外史》第三回:「胡屠戶作難道:『雖然是我女婿,如今卻做了老爺,就是天上的星宿。』」《兒女英雄傳》第九回:「張金鳳更是萬分的作難。」


  難處

 简化字:难处
  注音: ㄋㄢˊ ㄔㄨˇ
  拼音: nán chǔ

1.不容易處理。《朱子語類.卷一八.大學.傳五章》:「聖賢於難處之事,只以數語盡其曲折。」

2.不容易相處。如:「脾氣不好的人很難處。」


  難關

 简化字:难关
  注音: ㄋㄢˊ ㄍㄨㄢ
  拼音: nán guān

不易度過的關頭或具有決定性的重要時期。如:「生死難關」、「希望公司可以順利的渡過難關,解除倒閉的噩運。」


  萬難

 简化字:万难
  注音: ㄨㄢˋ ㄋㄢˊ
  拼音: wàn nán
 相反词:極易

極難。如:「此事阻礙很多,萬難成功。」


  責難

 简化字:责难
  注音: ㄗㄜˊ ㄋㄢˊ
  拼音: zé nán

要求別人完成艱難的事。《孟子.離婁上》:「責難於君謂之恭,陳善閉邪謂之敬,吾君不能謂之賊。」


  難處

 简化字:难处
  注音:(2) ㄋㄢˊ ㄔㄨˋ
  拼音:(2) nán chù

1.困難的地方。唐.李咸用〈送譚孝廉赴舉〉詩:「好事盡從難處得,少年無向易中輕。」《老殘遊記》第一回:「若要此病永遠不發,也沒有什麼難處,只須依著古人方法,那是百發百中的。」

2.災難、禍事。如:「他做事這樣心不在焉,遲早會發生難處。」

3.困境。如:「你我同在難處,應該互相幫助。」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449 页数: 3/12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