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退
  退席

  注音: ㄊㄨㄟˋ ㄒㄧˊ
  拼音: tuì xí
 相似词:離席
 相反词:入席

1.離開坐席。《禮記.玉藻》:「侍坐則必退席,不退則必引而去君之黨。」《太平廣記.卷五七.太眞夫人》:「安期有慚色,退席曰:『下官實不知靈藥之妙,品殊乃爾,信駭聽矣。』」

2.民意代表因違反議事規則,被主席勒令退出議場;或為表示抗議,而自動離開議場,均謂「退席」。


  退息

  注音: ㄊㄨㄟˋ ㄒㄧˊ
  拼音: tuì xí

退下休息。《禮記.學記》:「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自正月初八日就有太監出來先看方向:何處更衣,何處燕坐、何處受禮、何處開宴、何處退息。」


  退現

 简化字:退现
  注音: ㄊㄨㄟˋ ㄒㄧㄢˋ
  拼音: tuì xiàn

退還現金。如:「這家商店服務不錯,顧客若買了不滿意的商品,可以拿來退現。」


  退省

  注音: ㄊㄨㄟˋ ㄒㄧㄥˇ
  拼音: tuì xǐng

反省。三國魏.曹植〈求通親親表〉:「退省諸王,常有戚戚具爾之心。」唐.王勣〈負苓者傳〉:「昔者,文中子講道於白牛之谿,弟子捧書北面,環堂成列,講罷,程生、薛生退省於松下。」


  退休

  注音: ㄊㄨㄟˋ ㄒㄧㄡ
  拼音: tuì xiū
 相反词:在職

受雇任者因年長、服務到達應有年資、個人規劃等原因,退離所任職的工作。《儒林外史》第八回:「我本無宦情。南昌待罪數年,也不曾做得一些事業,虛糜朝廷爵祿,不如退休了好。」


  退選

 简化字:退选
  注音: ㄊㄨㄟˋ ㄒㄩㄢˇ
  拼音: tuì xuǎn

1.退出競選。如:「他為了顧全大局而退選,許多支持者為他感到惋惜。」

2.退除選修的課程。如:「這門課不合興趣,我已退選。」


  退學

 简化字:退学
  注音: ㄊㄨㄟˋ ㄒㄩㄝˊ
  拼音: tuì xué
 相反词:入學

學生因嚴重違反校規或課業成績不及格,達一定比例者,不得繼續在校就讀。


  退役

  注音: ㄊㄨㄟˋ ㄧˋ
  拼音: tuì yì
 相反词:服役

1.服兵役的年限屆滿,離開軍職,恢復平民身分。如:「職業軍人至五十五歲,可申請退役。」也稱為「退伍」。

2.大陸地區指:(1)運動員結束運動生涯。(2)產品因過時而被淘汰。


  退隱

 简化字:退隐
  注音: ㄊㄨㄟˋ ㄧㄣˇ
  拼音: tuì yǐn

退職隱居或斷絕世俗的應酬交際。《孔子家語.卷九.七十二弟子解》:「孔子卒後,原憲退隱,居于衛。」《史記.卷八〇.樂毅傳》:「及民志不入,獄囚自出,然後二子退隱。」


  退針

 简化字:退针
  注音: ㄊㄨㄟˋ ㄓㄣ
  拼音: tuì zhēn

針灸時,針入體內一定的部位後,逐漸由深至淺,退至皮膚表面以下,稱為「退針」。


  退職

 简化字:退职
  注音: ㄊㄨㄟˋ ㄓˊ
  拼音: tuì zhí
 相似词:解職、辭職

1.辭卻職位。《三國志.卷四二.蜀書.來敏傳》「坐事去職」句下裴松之注引《亮集》:「今既不能,表退職,使閉門思愆。」

2.不須經送審程序之政務官,退出職務時,稱為「退職」。

3.不具公務員任用資格之工友、技工辭退職務時,稱為「退職」。


  退走

  注音: ㄊㄨㄟˋ ㄗㄡˇ
  拼音: tuì zǒu

退卻。《後漢書.卷七〇.荀彧傳》:「遂以奇兵破紹,紹退走。」《三國演義》第一一二回:「成倅退走,誕驅兵掩殺。」


  退租

  注音: ㄊㄨㄟˋ ㄗㄨ
  拼音: tuì zū

終止或取消租約。如:「房東一再的提高租金,使得他只好退租搬家。」


  消退

  注音: ㄒㄧㄠ ㄊㄨㄟˋ
  拼音: xiāo tuì

逐漸消失、退去。如:「熱情消退」、「驟雨方歇,積水已漸漸消退。」


  延退

  注音: ㄧㄢˊ ㄊㄨㄟˋ
  拼音: yán tuì

延遲退休。如:「他申請延退二年。」


  引退

  注音: ㄧㄣˇ ㄊㄨㄟˋ
  拼音: yǐn tuì

1.退。多指辭官而言。南朝宋.謝莊〈與江夏王義恭牋〉:「前以聖道初開,未遑引退。」唐.錢起〈晚歸藍田舊居〉詩:「才微甘引退,應得遂霞棲。」

2.退。《戰國策.秦策一》:「軍乃引退,并於李下。」《後漢書.卷六五.段熲傳》:「熲下馬大戰,至日中,刀折矢盡,虜亦引退。」


  隱退

 简化字:隐退
  注音: ㄧㄣˇ ㄊㄨㄟˋ
  拼音: yǐn tuì

辭職隱居。如:「他因過不慣官場生涯,決定辭官隱退,當個平凡人。」


  勇退

  注音: ㄩㄥˇ ㄊㄨㄟˋ
  拼音: yǒng tuì

勇於引退、歸隱。晉.謝瞻〈於安城答靈運〉詩五首之五:「量己畏友朋,勇退不敢進。」唐.權德輿〈寄臨海郡崔穉璋〉詩:「志士誠勇退,鄙夫自包羞。」


  早退

  注音: ㄗㄠˇ ㄊㄨㄟˋ
  拼音: zǎo tuì

1.提早離開。如:「他因時常遲到早退而被革職。」

2.提早退休。如:「他還不到退休年齡,卻因身體健康因素而提出早退。」唐.白居易〈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詩:「禍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清史稿.卷二六二.列傳.魏裔介》:「裔介久官臺諫,數進讜言,為憂盛危明之計,自登政府,柴立不阿,奉身早退,有古大臣之風。」


  後退色

 简化字:后退色
  注音: ㄏㄡˋ ㄊㄨㄟˋ ㄙㄜˋ
  拼音: hòu tuì sè

美術上指可使人感覺比實際距離遠的顏色,如青色與暗色系列等。相對於前進色而言。


  留退步

  注音: ㄌㄧㄡˊ ㄊㄨㄟˋ ㄅㄨˋ
  拼音: liú tuì bù

做事預留餘地,以備有後路可退。如:「他為人細心,做事往往都留退步,以備有轉圜的餘地。」


  退除役

  注音: ㄊㄨㄟˋ ㄔㄨˊ ㄧˋ
  拼音: tuì chú yì

退役與除役。前者指現役軍人退出軍伍,後者指免除受軍管區徵召服役的義務。如:「中部橫貫公路是由勞苦功高的退除役官兵歷經萬難開闢而成的。」


  退婚書

 简化字:退婚书
  注音: ㄊㄨㄟˋ ㄏㄨㄣ ㄕㄨ
  拼音: tuì hūn shū

解除婚約的憑據。《紅樓夢》第六四回:「又使人將張華父子叫來,逼勒著與尤老娘寫退婚書。」


  退怯怯

  注音: ㄊㄨㄟˋ ㄑㄩㄝˋ ㄑㄩㄝˋ 
  拼音: tuì què què

畏縮不前的樣子。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一折:「做官時都氣勃勃待超前,立功處早退怯怯甘居後。」


  退送紙

 简化字:退送纸
  注音: ㄊㄨㄟˋ ㄙㄨㄥˋ ㄓˇ
  拼音: tuì sòng zhǐ

用來送走鬼神的冥紙。《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那家子正怕這厭物再來,見要這付行頭,曉得在別家過年了,恨不得急燒一付退送紙,連忙把箱籠交還不迭。」


  退堂鼓

  注音: ㄊㄨㄟˋ ㄊㄤˊ ㄍㄨˇ
  拼音: tuì táng gǔ

舊時官吏審理案件完畢後,擊鼓退下休息。後引申為畏縮不敢嘗試。如:「聽說這次考試錄取率很低,許多人因而打退堂鼓不考了。」也作「散堂鼓」。


  退休金

  注音: ㄊㄨㄟˋ ㄒㄧㄡ ㄐㄧㄣ
  拼音: tuì xiū jīn

公教機關或私人機構給退休員工的一筆酬金。


  退一步

  注音: ㄊㄨㄟˋ ㄧ ㄅㄨˋ
  拼音: tuì yī bù

1.退後一步。

2.比喻對事情的退讓。《宋史.卷四三〇.道學傳四.李燔傳》:「分之所在,一毫躋攀不上,善處者退一步耳。」


  不識進退

 简化字:不识进退
  注音: ㄅㄨˋ ㄕˋ ㄐㄧㄣˋ ㄊㄨㄟˋ
  拼音: bù shì jìn tuì

不知進退。指言行舉止沒有分寸。《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綿菴鄭虎臣報冤》:「賈涉道:『下官有句不識進退的言語,未知可否?』那婦人道:『但說不妨。』」《醒世恆言.卷二三.金海陵縱欲亡身》:「我承你日常看顧,感恩不盡,今日有句不識進退的話說與你聽,你不要惱我,不要怪我!」


  不知進退

 简化字:不知进退
  注音: ㄅㄨˋ ㄓ ㄐㄧㄣˋ ㄊㄨㄟˋ
  拼音: bù zhī jìn tuì

不知道該前進還是後退,比喻無法決斷或處理事情,也形容言語舉動沒有分寸。漢.荀悅《前漢紀.卷二九.哀帝紀下》:「恐陛下有過失之譏,賢有小人不知進退之禍。」《紅樓夢》第四五回:「原是無依無靠,投奔了來的,他們已經多嫌著我了,如今我還不知進退,何苦叫他們咒我。」


  車無退表

 简化字:车无退表
  注音: ㄔㄜ ㄨˊ ㄊㄨㄟˋ ㄅㄧㄠˇ
  拼音: chē wú tuì biǎo

兵車無標示後退的旗幟,引申為軍隊絕不畏縮後退。《國語.晉語五》:「三軍之心在此車也,其耳目在于旗鼓,車無退表,鼓無退聲,軍事集焉。」


  打退堂鼓

  注音: ㄉㄚˇ ㄊㄨㄟˋ ㄊㄤˊ ㄍㄨˇ
  拼音: dǎ tuì táng gǔ

1.古代縣官退堂擊鼓。《蕩寇志》第二四回:「天錫隨著那承局參見了,遞上由冊摺子,賀太平看了,打退堂鼓。」

2.比喻放棄、半途而廢。《官場現形記》第五七回:「如今聽說要拿他們作出頭的人,早已一半都打了退堂鼓了。」


  多退少補

 简化字:多退少补
  注音: ㄉㄨㄛ ㄊㄨㄟˋ ㄕㄠˇ ㄅㄨˇ
  拼音: duō tuì shǎo bǔ

若有剩就退還,若不夠則仍要補足。在收費數目無法確估時用之。如:「這次團費暫收一千元,其餘則多退少補。」


  功成身退

  注音: ㄍㄨㄥ ㄔㄥˊ ㄕㄣ ㄊㄨㄟˋ
  拼音: gōng chéng shēn tuì
 相似词:急流勇退

功業成就後,就退休歸隱。《後漢書.卷一六.鄧禹傳》:「功成身退,讓國遜位,歷世外戚,無與為比。」也作「功遂身退」、「身退功成」。


  功遂身退

  注音: ㄍㄨㄥ ㄙㄨㄟˋ ㄕㄣ ㄊㄨㄟˋ
  拼音: gōng suì shēn tuì

功業成就後,就歸隱山林,不再眷戀。《後漢書.卷五八.蓋勳傳》:「若共併力誅嬖倖,然後徵拔英俊,以興漢室,功遂身退,豈不快乎!」也作「功成身退」、「身退功成」。


  急流勇退

  注音: ㄐㄧˊ ㄌㄧㄡˊ ㄩㄥˇ ㄊㄨㄟˋ
  拼音: jí liú yǒng tuì
 相似词:功成身退、知難而退
 相反词:破釜沉舟

在湍急的水勢中,當機立斷回舟退出。比喻人處於得意順遂時,能見機功成身退,以求明哲保身。宋.蘇軾〈贈善相程杰〉詩:「火色上騰雖有數,急流勇退豈無人?」《醒世恆言.卷二.三孝廉讓產立高名》:「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既無出類拔萃之才,宜急流勇退,以避賢路。」也作「勇退激流」。


  節節敗退

 简化字:节节败退
  注音: ㄐㄧㄝˊ ㄐㄧㄝˊ ㄅㄞˋ ㄊㄨㄟˋ
  拼音: jié jié bài tuì
 相反词:節節勝利、勢如破竹、所向披靡

戰場上連連失利。也泛指連連失利。如:「我方籃球隊在此次競賽中節節敗退,令觀眾大感惋惜。」


  進寸退尺

 简化字:进寸退尺
  注音: ㄐㄧㄣˋ ㄘㄨㄣˋ ㄊㄨㄟˋ ㄔˇ
  拼音: jìn cùn tuì chǐ

進一寸,退一尺。比喻得到的少,失去的多。《老子》第六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唐.韓愈〈上兵部李侍郎書〉:「進寸退尺,卒無所成。」


  進銳退速

 简化字:进锐退速
  注音: ㄐㄧㄣˋ ㄖㄨㄟˋ ㄊㄨㄟˋ ㄙㄨˋ
  拼音: jìn ruì tuì sù

語本《孟子.盡心上》:「於不可已而已者,無所不已。於所厚者薄,無所不薄也。其進銳者,其退速。」指進步得快,退步也快。宋.陸游〈上殿劄子二己酉四月十二日〉:「若夫進銳退速,能動耳目之觀聽,而無至誠惻怛之心以終之。」


  進退存亡

 简化字:进退存亡
  注音: ㄐㄧㄣˋ ㄊㄨㄟˋ ㄘㄨㄣˊ ㄨㄤˊ
  拼音: jìn tuì cún wáng

前進、後退;生存、死亡。泛指種種處境。《易經.乾卦》:「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清.朱彞尊〈杭州洞霄宮提舉題名記〉:「君子所貴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也。」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59 页数: 3/4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