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誄辭

 简化字:诔辞
  注音: ㄌㄟˇ ㄘˊ
  拼音: lěi cí

誌哀文字。初為表揚死者德行,以定諡號,後發展為無諡號的誌哀文字。大多敘世業,以四言為句。


  利辭

 简化字:利辞
  注音: ㄌㄧˋ ㄘˊ
  拼音: lì cí

鋒利,敏捷巧便的語。《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曹世叔妻》:「婦言,不必辯口利也。」《南史.卷七〇.循吏列傳.郭祖深》:「飾口利,競相推薦,訥直守信,坐見埋沒。」


  麗辭

 简化字:丽辞
  注音: ㄌㄧˋ ㄘˊ
  拼音: lì cí

華美的文。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麗》:「自揚、馬、張、蔡,崇盛麗,如宋畫、吳冶,刻形鏤法。」


  儷辭

 简化字:俪辞
  注音: ㄌㄧˋ ㄘˊ
  拼音: lì cí

對偶的文。唐.劉知幾《史通.雜說下》:「自梁室云季,雕蟲道長,平頭上尾,尤忌於時;對語儷,盛行於俗。」


  曼辭

 简化字:曼辞
  注音: ㄇㄢˋ ㄘˊ
  拼音: màn cí

美飾巧辯的言。《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今雖欲自雕琢曼以自飾,無益於俗,不信,適足取辱耳。」


  面辭

 简化字:面辞
  注音: ㄇㄧㄢˋ ㄘˊ
  拼音: miàn cí

當面行。《西遊記》第一九回:「上覆丈母,大姨,二姨並姨夫,姑舅諸親,我今日去做和尚了,不及面,休怪。」


  撓辭

 简化字:挠辞
  注音: ㄋㄠˊ ㄘˊ
  拼音: náo cí

不正的言。《三國志.卷六.魏書.袁紹傳》:「配聲氣壯烈,終無撓,見者莫不歎息。」


  謙辭

 简化字:谦辞
  注音: ㄑㄧㄢ ㄘˊ
  拼音: qiān cí

1.謙虛的話。《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傳》:「囂不欲東,連遣使深持謙,言無功德,須四方平定,退伏閭里。」也作「謙詞」。

2.謙讓而推。如:「謙不受」。


  遣辭

 简化字:遣辞
  注音: ㄑㄧㄢˇ ㄘˊ
  拼音: qiǎn cí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康伯少自標置,居然是出群器。及其發言遣,往往有情致。」


  請辭

 简化字:请辞
  注音: ㄑㄧㄥˇ ㄘˊ
  拼音: qǐng cí

請求職。如:「為了對這次意外事件表示負責,他向上級請。」


  贍辭

 简化字:赡辞
  注音: ㄕㄢˋ ㄘˊ
  拼音: shàn cí

令豐富,辯才無礙。《漢書.卷一〇〇.敘傳下》:「東方贍,詼諧倡優,譏苑扞偃,正諫舉郵。」


  設辭

 简化字:设辞
  注音: ㄕㄜˋ ㄘˊ
  拼音: shè cí

假託的言詞。《紅樓夢》第二八回:「前日不過是我的設,誠心請你們一飲,恐又推託,故說下這句話。」


  說辭

 简化字:说辞
  注音: ㄕㄨㄛ ㄘˊ
  拼音: shuō cí

1.。《孟子.公孫丑》:「宰我、子貢,善為說;冉牛、閔子、顏淵,善言德行。孔子兼之。」

2.辯解的言。《列子.楊朱》:「且若以治國之能夸物,欲以說亂我之心,榮祿喜我之意,不亦鄙而可憐哉。」


  廋辭

 简化字:廋辞
  注音: ㄙㄡ ㄘˊ
  拼音: sōu cí

隱語。《國語.晉語五》:「有秦客廋於朝,大夫莫之能對也。」也作「廋語」。


  題辭

 简化字:题辞
  注音: ㄊㄧˊ ㄘˊ
  拼音: tí cí

1.表達慶弔之意的簡短文。例如「百年好合」、「花好月圓」、「彤管揚芬」、「美侖美奐」、「哲人其萎」等。也作「題詞」。

2.標明全書要旨,並表示讚揚的文字,類似序文的作用。如漢趙岐作「孟子題」。也作「題詞」。

3.為表達紀念或勉勵之意而寫下的文句。如:「他請好友在照片背面題留念。」也作「題詞」。


  彖辭

 简化字:彖辞
  注音: ㄊㄨㄢˋ ㄘˊ
  拼音: tuàn cí

《易經》中統論卦義的文字。相傳為文王所作。


  推辭

 简化字:推辞
  注音: ㄊㄨㄟ ㄘˊ
  拼音: tuī cí
 相似词:推托、推託、推脫、推絕、推卸、推諉、謝絕、辭讓
 相反词:接納、承諾、接受、答應

拒絕。唐.白居易〈對酒〉詩五首之四:「相逢且莫推醉,聽唱陽關第四聲。」《儒林外史》第三三回:「久聞世兄才品過人,所以朝廷仿古徵辟大典,我學生要借光,萬勿推。」


  託辭

 简化字:托辞
  注音: ㄊㄨㄛ ㄘˊ
  拼音: tuō cí
 相似词:飾辭

推託的言詞。如:「他編了些託來婉拒朋友的邀請。」也作「託詞」。


  婉辭

 简化字:婉辞
  注音: ㄨㄢˇ ㄘˊ
  拼音: wǎn cí

1.委婉的言詞。《二刻拍案驚奇》卷六:「其時身畔有一女兒,年止數歲,把他做了由頭,婉哄那丈夫。」《花月痕》第二回:「我彼時因春闈在邇,婉謝去。」

2.婉言拒絕。如:「好友幾次邀他同遊歐洲,他總是婉以謝。」


  微辭

 简化字:微辞
  注音: ㄨㄟˊ ㄘˊ
  拼音: wéi cí

不直接說明,而用隱微方式批評的言。漢.東方朔〈非有先生論〉:「故卑身賤體,說色微,愉愉煦煦,終無益于主上之治,即志士仁人不忍為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徵聖》:「雖精義曲隱,無傷其正言;微婉晦,不害其體要。」也作「微詞」。


  文辭

 简化字:文辞
  注音: ㄨㄣˊ ㄘˊ
  拼音: wén cí

藻、文章。《史記.卷六〇.三王世家》:「天子恭讓,群臣守義,文爛然,甚可觀也。」也作「文詞」。


  繫辭

 简化字:系辞
  注音: ㄒㄧˋ ㄘˊ
  拼音: xì cí

1.《易經》卦。相傳為文王所作。

2.傳。《易》傳十翼之一,分為上下二篇,相傳為孔子所作。主旨係闡釋《易經》卦之義。


  象辭

 简化字:象辞
  注音: ㄒㄧㄤˋ ㄘˊ
  拼音: xiàng cí

《易經》十翼之一,爻象的釋。相傳為孔子所作。也稱為「象傳」。


  謝辭

 简化字:谢辞
  注音: ㄒㄧㄝˋ ㄘˊ
  拼音: xiè cí

表達謝意的文字或言。如:「班代表的那篇畢業謝寫得文情並茂,十分感人。」


  修辭

 简化字:修辞
  注音: ㄒㄧㄡ ㄘˊ
  拼音: xiū cí

1.將意念適切的表達為語文。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凡群言發華,而降神務實,修立誠,在於無愧。」

2.學上的修。參見「修學」條。


  虛辭

 简化字:虚辞
  注音: ㄒㄩ ㄘˊ
  拼音: xū cí

不實的言詞。《史記.卷六九.蘇秦傳》:「是王以虛附秦,以十城取天下,此霸王之業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籍之虛則能勝一國,考實按形,不能謾於一人。」


  訓辭

 简化字:训辞
  注音: ㄒㄩㄣˋ ㄘˊ
  拼音: xùn cí

教訓的言語。《左傳.僖公七年》:「君若綏之以德,加之以訓,而帥諸侯以討鄭,鄭將覆亡之不暇,豈敢不懼?」《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傳.公孫弘傳》:「文章爾雅,訓深厚,恩施甚美。」也作「訓詞」。


  言辭

 简化字:言辞
  注音: ㄧㄢˊ ㄘˊ
  拼音: yán cí

說話所用的詞句或語彙。《文選.宋玉.高唐賦》:「傳祝已具,言已畢。」《魏書.卷三六.李順傳》:「肅時侍飲,頗醉,言不遜,抗辱太傅、清河王懌,為有司彈劾。」


  爻辭

 简化字:爻辞
  注音: ㄧㄠˊ ㄘˊ
  拼音: yáo cí

《易經》中每卦下詮解六爻意義的文詞。為十翼之一。如:「爻是組成各卦內容的主要部分,有很多哲理性格言。」


  淫辭

 简化字:淫辞
  注音: ㄧㄣˊ ㄘˊ
  拼音: yín cí

不合乎正道的放蕩言。《孟子.公孫丑上》:「詖知其所蔽,淫知其所陷。」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不追議此,而責二公以死守,亦見其自比於逆亂,設淫而助之攻也。」


  游辭

 简化字:游辞
  注音: ㄧㄡˊ ㄘˊ
  拼音: yóu cí

1.無根據的言。《舊唐書.卷五九.姜謩傳》:「游枉陷,旋罹貶斥;嚴憲將及,殆見誅夷。」也作「游詞」。

2.輕薄調戲的言


  腴辭

 简化字:腴辞
  注音: ㄩˊ ㄘˊ
  拼音: yú cí

華麗的藻。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雜文》:「及枚乘摛豔,首製七發,腴雲構,夸麗風駭。」


  枝辭

 简化字:枝辞
  注音: ㄓ ㄘˊ
  拼音: zhī cí

語本《易經.繫下》:「中心疑者,其枝。」枝指無關要旨,偏離主題的言。如:「演講時,切忌枝太多。」


  致辭

 简化字:致辞
  注音: ㄓˋ ㄘˊ
  拼音: zhì cí

在集會時,發表祝頌、歡迎、勉勵或答謝等的言。如:「主席致」、「來賓致」。《宋史.卷一四二.樂志十七》:「樂工致,繼以詩一章,謂之『口號』,皆述德美及中外蹈詠之情。」也作「致詞」。


  置辭

 简化字:置辞
  注音: ㄓˋ ㄘˊ
  拼音: zhì cí

。《漢書.卷四〇.周勃傳》:「勃恐,不知置。」


  總辭

 简化字:总辞
  注音: ㄗㄨㄥˇ ㄘˊ
  拼音: zǒng cí

集體職。如:「依我國憲法精神及憲政慣例,行政院院長職時,內閣人員亦須一併總。」


  辭典派

 简化字:辞典派
  注音: ㄘˊ ㄉㄧㄢˇ ㄆㄞˋ
  拼音: cí diǎn pài

十八世紀法國的一個哲學派別。反對天主教會及其哲學、以及封建等級制度,對當時的啟蒙運動有很大的影響。代表人物有狄德羅(Denis Dierot)、孟德斯鳩(Montesquieu)和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等。因曾參與百科全書的編纂,故也稱為「百科全書派」。


  辭典學

 简化字:辞典学
  注音: ㄘˊ ㄉㄧㄢˇ ㄒㄩㄝˊ
  拼音: cí diǎn xué

研究典編纂理論及技術的學科。也作「詞典學」。


  秋風辭

 简化字:秋风辞
  注音: ㄑㄧㄡ ㄈㄥ ㄘˊ
  拼音: qiū fēng cí

文章名。為漢武帝巡幸時所作的樂府詩。全文為:「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攜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舡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修辭格

 简化字:修辞格
  注音: ㄒㄧㄡ ㄘˊ ㄍㄜˊ
  拼音: xiū cí gé

上的各種方式。如譬喻、頂真、誇飾等皆是。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13 页数: 3/6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