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畫展

 简化字:画展
  注音: ㄏㄨㄚˋ ㄓㄢˇ
  拼音: huà zhǎn

繪畫展覽會。如:「他在美術館舉行個人畫展。」


  畫真

 简化字:画真
  注音: ㄏㄨㄚˋ ㄓㄣ
  拼音: huà zhēn

畫像。宋.無名氏《梅妃傳》:「有宦者進其畫真,上言似甚,但不活耳。」


  畫字

 简化字:画字
  注音: ㄏㄨㄚˋ ㄗˋ
  拼音: huà zì

1.在文據上簽字。元.楊訥《西游記》第八齣:「寫了文書,要諸天畫字,都畫字了。」《儒林外史》第四七回:「當下把租頭、價銀、戥銀、銀色、雞、草、小租、酒水、畫字、上業字,都講清了。」

2.寫字。唐.杜甫〈水宿遣興奉呈群公〉詩:「耳聾須畫字,髮短不勝篦。」宋.劉子翬〈臨池歌〉:「君不見鍾繇學書夜不眠,以指畫字衣皆穿。」


  繪畫

 简化字:绘画
  注音: ㄏㄨㄟˋ ㄏㄨㄚˋ
  拼音: huì huà

一種藝術的表現方式。用筆、刀等工具,墨、顏料等材料,在紙、木板、紡織物或牆壁等的平面上,透過構圖、造型和色彩等表現手段,創造視覺上的形象。就使用材料、技術的不同,可分為帛畫、壁畫、油畫、版畫、素描等。就題材內容的不同,可分為人物畫、風景畫等。就畫面形式的不同,可分為單幅畫、組畫等。繪畫的特色在強調平面性,歐洲繪畫則常用各種方法,力求表現出立體感。


  計畫

 简化字:计画
  注音: ㄐㄧˋ ㄏㄨㄚˋ
  拼音: jì huà
 相似词:打算、設計、策畫

1.事先擬訂的具體方案或辦法。《漢書.卷四〇.陳平傳》:「誠臣計畫有可采者,願大王用之。」《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若計畫不從,真可引領而去矣。」

2.事先策劃。如:「這場地要如何布置,請你計畫一下。」也作「計劃」。


  界畫

 简化字:界画
  注音: ㄐㄧㄝˋ ㄏㄨㄚˋ
  拼音: jiè huà

中國繪畫畫法之一。用界尺畫線,繪成宮室、樓臺屋宇。


  刻畫

 简化字:刻画
  注音: ㄎㄜˋ ㄏㄨㄚˋ
  拼音: kè huà
 相似词:描畫、描繪、描寫、描述

1.雕刻繪畫。《韓非子.詭使》:「而綦組錦繡,刻畫為末作者富。」《後漢書.卷四九.王符傳》:「或刻畫好繒,以書祝辭。」也作「刻劃」。

2.仔細描摹、描繪。唐.杜甫〈白鹽山〉詩:「詞人取佳句,刻畫竟誰傳。」宋.蘇軾〈歐陽少師令賦所蓄石屏〉詩:「含風偃蹇得真態,刻畫始信天有工。」也作「刻劃」。


  蠟畫

 简化字:蜡画
  注音: ㄌㄚˋ ㄏㄨㄚˋ
  拼音: là huà

一種繪畫表現的技法。以加熱熔解的蜂蠟混合顏料,在木板、象牙或大理石上描繪,再用加熱工具烘烤繪畫表面,使筆觸或刮刀痕跡熔為均勻的薄膜。相傳起源於希臘,起初多用於建築的彩色,後始為繪畫廣泛使用。現代蠟畫法除加熱方法更加複雜外,蜂臘則改為樹脂,布畫上則改用油。


  臨畫

 简化字:临画
  注音: ㄌㄧㄣˊ ㄏㄨㄚˋ
  拼音: lín huà

依據範稿描繪的畫法。如:「他臨畫多年,畫技日益精進。」


  漫畫

 简化字:漫画
  注音: ㄇㄢˋ ㄏㄨㄚˋ
  拼音: màn huà

抓住人物特點,用誇張或歪曲的手法呈現,以產生滑稽諷刺的繪畫。筆法簡單,不拘形式;題材自由變換,或出於想像,或掇拾時事,或描繪片段人生,而以趣味為主。


  木畫

 简化字:木画
  注音: ㄇㄨˋ ㄏㄨㄚˋ
  拼音: mù huà

一種工藝技法。以木為底,表面鑲嵌各種木竹類、貝、寶石類等飾物。漢朝時發明,至唐代廣為流行。


  年畫

 简化字:年画
  注音: ㄋㄧㄢˊ ㄏㄨㄚˋ
  拼音: nián huà

過年時所張貼的應節圖畫,用以討吉祥或增強歡樂的氣氛。如:「楊柳青年畫」。


  漆畫

 简化字:漆画
  注音: ㄑㄧ ㄏㄨㄚˋ
  拼音: qī huà

以漆所作的畫。《續漢書志.第一三.五行志一》:「婦女始嫁,至作漆畫,五采為系。」


  嵌畫

 简化字:嵌画
  注音: ㄑㄧㄢ ㄏㄨㄚˋ
  拼音: qiān huà

拜占庭時期為裝飾教堂而發明的方法,是將彩色的石片、玻璃、瓷片等連接成繪畫的圖樣。也稱為「嵌瓷畫」。


  染畫

 简化字:染画
  注音: ㄖㄢˇ ㄏㄨㄚˋ
  拼音: rǎn huà

用染料塗畫。南朝梁.簡文帝〈圖雍州賢能刺史教〉:「昔越王鎔金,尚思范蠡,漢軍染畫,猶高賈彪。」


  上畫

 简化字:上画
  注音: ㄕㄤˋ ㄏㄨㄚˋ
  拼音: shàng huà

入畫。《儒林外史》第二六回:「這堂客纔得二十一歲,出奇的人才,就上畫也是畫不就的。」


  攝畫

 简化字:摄画
  注音: ㄕㄜˋ ㄏㄨㄚˋ
  拼音: shè huà

指將攝影作品印製在絲絹或宣紙上,可供長期保存的一種科學藝術。如:「攝畫開闢了藝術新領域。」


  書畫

 简化字:书画
  注音: ㄕㄨ ㄏㄨㄚˋ
  拼音: shū huà
 相似词:字畫

1.書法與繪畫等藝術作品。《新唐書.卷八一.三宗諸子傳.惠文太子範傳》:「又聚書畫,皆世所珍者。」唐.杜甫〈觀薛少保書畫壁〉詩:「惜哉功名忤,但見書畫傳。」

2.寫字和畫圖。


  宋畫

 简化字:宋画
  注音: ㄙㄨㄥˋ ㄏㄨㄚˋ
  拼音: sòng huà

1.宋國人的繪畫。

2.宋代人的繪畫。宋代是歷史上文藝最興盛的時代,在北宋開國之初,就設有翰林畫院,依照才藝分授畫師,畫院內人才濟濟,專業畫工輩出。因此,無論人物道釋、山水、花鳥等創作都極為豐富,不少佳作傳世。


  貼畫

 简化字:贴画
  注音: ㄊㄧㄝ ㄏㄨㄚˋ
  拼音: tiē huà

一種作畫手法。將紙、布等各種不同的材質,撕剪成細小的碎片,再黏貼於打好底稿的畫布上。亦指以此種手法完成的作品。如:「她在兒童才藝班教貼畫,這次畫展展示的多半是學生的創作。」「他將在這個月底舉辦個人創意貼畫展。」


  鐵畫

 简化字:铁画
  注音: ㄊㄧㄝˇ ㄏㄨㄚˋ
  拼音: tiě huà

用鐵片製作的工藝品。鍛打鐵片成線條,鉤成圖案,再塗上黑色或棕紅色,製成掛屏,用於壁飾。相傳為安徽蕪湖鐵匠湯鵬所創。也稱為「鐵花」。


  圖畫

 简化字:图画
  注音: ㄊㄨˊ ㄏㄨㄚˋ
  拼音: tú huà

1.畫繪形象。《史記.卷四九.外戚世家》:「上居甘泉宮,召畫工圖畫周公負成王也。」

2.謀策。漢.東方朔〈非有先生論〉:「發憤畢誠,圖畫安危,揆度得失。上以安主體,下以便萬民。」

3.以線條、色彩繪成的畫。如:「牆上掛了一幅圖畫,描繪的是斜陽夕照的景象。」


  西畫

 简化字:西画
  注音: ㄒㄧ ㄏㄨㄚˋ
  拼音: xī huà

西洋畫的縮稱。參見「西洋畫」條。


  瞎畫

 简化字:瞎画
  注音: ㄒㄧㄚ ㄏㄨㄚˋ
  拼音: xiā huà

1.隨意亂畫。如:「弟弟雖然常常瞎畫一通,但有些還蠻有趣的。」

2.客套話。指自己胡亂畫、沒水準。如:「這些都是閒時瞎畫的作品,請別見笑!」


  纖畫

 简化字:纤画
  注音: ㄒㄧㄢ ㄏㄨㄚˋ
  拼音: xiān huà

一種畫在聖經手抄本上的細膩插圖,盛行於中世紀。也稱為「纖細畫」。


  繡畫

 简化字:绣画
  注音: ㄒㄧㄡˋ ㄏㄨㄚˋ
  拼音: xiù huà

用絲線繡成的圖畫。三國時吳主趙夫人所創,趙夫人手巧且善畫,能於指間以綵絲織雲霞龍蛇之錦。見晉.王嘉《拾遺記》卷八。唐.李山甫〈寒食〉詩二首之一:「萬井樓臺疑繡畫,九原珠翠似煙霞。」


  罨畫

 简化字:罨画
  注音: ㄧㄢˇ ㄏㄨㄚˋ
  拼音: yǎn huà

彩色畫。唐.白居易〈草詞畢遇芍藥初開因詠小謝紅藥當階翻詩以為一句未盡其狀偶成十六韻〉:「疑香薰罨畫,似淚著胭脂。」清.陳維崧〈沁園春.歸去來兮〉詞:「此去荊谿,舊名罨畫,擬繞蕭齋種白楊。」


  音畫

 简化字:音画
  注音: ㄧㄣ ㄏㄨㄚˋ
  拼音: yīn huà

1.以音樂描寫事物。其美感效果一如繪畫所呈現的事物風貌,故稱為「音畫」。

2.電影或電視劇中音響效果與畫面的合稱。


  油畫

 简化字:油画
  注音: ㄧㄡˊ ㄏㄨㄚˋ
  拼音: yóu huà

一種西洋的繪畫方法。利用亞麻仁油、核桃油、罌粟油等一類快乾油,調和顏料,繪畫於布、木板或厚紙板上。其特點是顏料有較強的遮蓋力,能充分表現出物體的真實感和色彩效果。


  原畫

 简化字:原画
  注音: ㄩㄢˊ ㄏㄨㄚˋ
  拼音: yuán huà

動畫中構成每一動作畫面的圖片。將一張張的原畫連續播映時,便產生動態的畫面。


  院畫

 简化字:院画
  注音: ㄩㄢˋ ㄏㄨㄚˋ
  拼音: yuàn huà

北宋宣和年間,置御前畫院,南宋與金和議之後,復設之。院有待詔,祇候諸官,他們的作品稱為「院畫」。


  織畫

 简化字:织画
  注音: ㄓ ㄏㄨㄚˋ
  拼音: zhī huà

把羅紋箋剪成碎片,組成山水、人物、花鳥等,稱為「織畫」。清.楊復吉《夢蘭瑣筆.織物》:「閩中永春州織畫,以羅紋箋翦為片,五色相間,經緯成文,凡山水人物花鳥皆具。」


  指畫

 简化字:指画
  注音: ㄓˇ ㄏㄨㄚˋ
  拼音: zhǐ huà

1.一種繪畫方法。以指頭、指甲與手掌蘸墨或染料而作畫。也稱為「指頭畫」。

2.用手指比劃,做手勢。《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又於帝前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執,開示眾軍所從道徑往來。」也作「指劃」。


  磚畫

 简化字:砖画
  注音: ㄓㄨㄢ ㄏㄨㄚˋ
  拼音: zhuān huà

一種盛行於漢代的繪畫技術。在磚塊上刻繪圖形作為裝飾。多嵌於墓中,以追念先人。磚的形狀及圖象組合依所在位置而異。如位於門楣或梁的部分採長方形,山形牆則採三角形。洛陽附近八里臺及四川均曾發掘此類畫磚出土。也稱為「畫象磚」、「畫像磚」。


  字畫

 简化字:字画
  注音: ㄗˋ ㄏㄨㄚˋ
  拼音: zì huà
 相似词:書畫

1.泛指書法和繪畫作品。《鏡花緣》第七二回:「眾人因見亭內四壁懸著許多字畫,收拾的十分精緻……圍著觀看。」《文明小史》第二八回:「西卿自去招呼僕從,捲字畫,藏骨董。」

2.文字的筆畫。如:「他的名字字畫簡單。」

3.指寫字的結構與線條。元.盛如梓《庶齋老學叢談.卷中之上》:「年來後生寫字多破體……,盛唐及宋初諸公字畫重厚,何嘗破體,今或多或少,妄為增。」


  組畫

 简化字:组画
  注音: ㄗㄨˇ ㄏㄨㄚˋ
  拼音: zǔ huà

表現同一主題、形式統一的一組畫。每幅畫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彼此間沒有明顯的連續關係,卻又同為某一主題的組成部分。如:「他手繪松、竹、梅、蘭四幅五軸是套組畫,不能分售。」


  作畫

 简化字:作画
  注音: ㄗㄨㄛˋ ㄏㄨㄚˋ
  拼音: zuò huà

繪畫。《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家道富厚,自幼聰明,寫字作畫,工絕一時。」《紅樓夢》第二三回:「每日只和姊妹丫頭們一處,或讀書,或寫字,或彈琴下棋,作畫吟詩。」


  凹版畫

 简化字:凹版画
  注音: ㄠ ㄅㄢˇ ㄏㄨㄚˋ
  拼音: āo bǎn huà

將油墨或顏料填入版面上凹陷的部分,然後拓印在紙上而成的繪畫作品。如銅版畫。


  裱畫店

 简化字:裱画店
  注音: ㄅㄧㄠˇ ㄏㄨㄚˋ ㄉㄧㄢˋ
  拼音: biǎo huà diàn

專門為人裱褙字畫的店鋪。如:「他將一幅國畫送到裱畫店去裱褙。」


  玻璃畫

 简化字:玻璃画
  注音: ㄅㄛ ˙ㄌㄧ ㄏㄨㄚˋ
  拼音: bō li huà

一種西洋畫。畫法有四:(1)用彩色玻璃集嵌成畫。(2)在高溫狀態下將釉藥或與玻璃相容的玻璃粉、玻璃膏塗飾在玻璃版上。(3)利用轉寫紙網版印刷將繪製好的圖畫轉印在玻璃版上。(4)以特殊塗料直接塗飾在玻璃版上。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350 页数: 3/9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