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洋繩

 简化字:洋绳
  注音: ㄧㄤˊ ㄕㄥˊ
  拼音: yáng shéng

毛線。舊時商家多以細草繩捆綁貨物,而國外進口的毛線形似細草繩,當時即稱為「繩」。


  洋式

  注音: ㄧㄤˊ ㄕˋ
  拼音: yáng shì

歐美的式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二回:「床當中一疊放了兩個粉紅色外國綢套的式枕頭,床前是一張外國梳妝檯。」也作「西式」。


  洋鐵

 简化字:洋铁
  注音: ㄧㄤˊ ㄊㄧㄝˇ
  拼音: yáng tiě

1.表面鍍上一層錫的鐵皮。不易生鏽,多用於罐頭工業上。也稱為「鍍錫鐵」。

2.表面鍍上一層鋅的鐵皮。不易生鏽。也稱為「鍍鋅鐵」。


  洋文

  注音: ㄧㄤˊ ㄨㄣˊ
  拼音: yáng wén

俗稱外國語文。《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懷裡取出小白紙的名片,上面盡是文。毓生一字也不認得,紅了臉不好問。」


  洋務

 简化字:洋务
  注音: ㄧㄤˊ ㄨˋ
  拼音: yáng wù

舊稱交涉及倣效西方的事務。《文明小史》第二回:「原來柳知府一心只想籠絡外國人,好叫上司知道說他講求務。」


  洋相

  注音: ㄧㄤˊ ㄒㄧㄤˋ
  拼音: yáng xiàng

比喻醜態或可笑的模樣。如:「我昨天在路上跌了一跤,真是出盡相。」


  洋煙

 简化字:洋烟
  注音: ㄧㄤˊ ㄧㄢ
  拼音: yáng yān

舊稱菸捲。今多指外國出品的香菸。《紅樓夢》第五二回:「寶玉便揭翻盒扇,裡面有西琺瑯的黃髮赤身女子,兩肋又有肉翅。裡面盛著些真正『汪恰』煙。」也稱為「菸捲兒」。


  洋菸

 简化字:洋烟
  注音: ㄧㄤˊ ㄧㄢ
  拼音: yáng yān

由外國製造生產的香菸。如:「無論菸、國產菸,吸食它都有害健康。」


  洋洋

  注音: ㄧㄤˊ ㄧㄤˊ
  拼音: yáng yáng

1.水勢盛大的樣子。《詩經.衛風.碩人》:「河水,北流活活。」宋.陳亮〈水調歌頭.不見南師久〉詞:「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河水,依舊祇流東?」

2.廣闊無際的樣子。《詩經.大雅.大明》:「牧野,檀車煌煌。」

3.眾多貌。《詩經.魯頌.閟宮》:「萬舞,孝孫有慶。」

4.美善的樣子。《書經.伊訓》:「聖謨,嘉言孔彰。」

5.彷彿、想像。《禮記.中庸》:「盛服以承祭祀,乎如在其上。」

6.舒緩的樣子。《孟子.萬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則焉,攸然而逝。」

7.充滿貌。《禮記.中庸》:「聖人之道,乎發育萬物。」《紅樓夢》第二一回:「看至此段,意趣,逞著酒興,不禁提筆。」

8.沒有歸宿、沒有依靠的樣子。《楚辭.屈原.九章.哀郢》:「順風波以從流兮,焉而為客。」

9.得意的樣子。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者矣。」

10. 莊重敬慎的樣子。《文選.傅毅.舞賦》:「或有矜容愛儀,習習。」


  洋藥

 简化字:洋药
  注音: ㄧㄤˊ ㄧㄠˋ
  拼音: yáng yào

1.由印度輸入的鴉片。中國本土所產的鴉片則稱為「土藥」。《官場現形記》第四六回:「所謂戒煙者,原戒的是藥,不是戒的本土。」

2.西醫所用的藥品。


  洋溢

  注音: ㄧㄤˊ ㄧˋ
  拼音: yáng yì

1.水滿溢貌。《文選.張衡.南都賦》:「布濩漫汗,漭沆溢。」

2.盛大而遠播。《禮記.中庸》:「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是以聲名溢乎中國。」《文選.司馬相如.難蜀父老》:「群生霑濡,溢乎方外。」


  洋銀

 简化字:洋银
  注音: ㄧㄤˊ ㄧㄣˊ
  拼音: yáng yín

為銅五十、鎳二十五、鋅二十五的合金。色白而不生鏽,多用以製造裝飾品或器具,由德國人發明。也稱為「德國銀」、「白銅」。


  洋油

  注音: ㄧㄤˊ ㄧㄡˊ
  拼音: yáng yóu

煤油。


  洋芋

  注音: ㄧㄤˊ ㄩˋ
  拼音: yáng yù

馬鈴薯的別名。參見「馬鈴薯」條。


  洋紙

 简化字:洋纸
  注音: ㄧㄤˊ ㄓˇ
  拼音: yáng zhǐ

舊指從歐洲輸入的紙。《恨海》第七回:「那人便在衣袋裡取出紙、鉛筆,畫了許多字,交給伯和。」也稱為「西紙」。


  洋燭

 简化字:洋烛
  注音: ㄧㄤˊ ㄓㄨˊ
  拼音: yáng zhú

舊稱由外國傳入中國的白色蠟燭。上下一樣粗細,如短棍型,相較於當時中國使用的紅燭,光度較強。《文明小史》第一四回:「上海地方還有甚麼自來火、電氣燈,他的光頭要抵得幾十支燭。」


  洋裝

 简化字:洋装
  注音: ㄧㄤˊ ㄓㄨㄤ
  拼音: yáng zhuāng

1.西式服飾。多指女子服裝而言。也稱為「服」。

2.書籍採用西式的裝訂法。其裝訂線藏於封皮內。


  洋罪

  注音: ㄧㄤˊ ㄗㄨㄟˋ
  拼音: yáng zuì

特別的痛苦、難過。


  銀洋

 简化字:银洋
  注音: ㄧㄣˊ ㄧㄤˊ
  拼音: yín yáng

銀質的錢幣。參見「銀元」條。


  鷹洋

 简化字:鹰洋
  注音: ㄧㄥ ㄧㄤˊ
  拼音: yīng yáng

墨西哥銀幣,面有鷹形花紋。清代曾流入中國,通行於市。


  遠洋

 简化字:远洋
  注音: ㄩㄢˇ ㄧㄤˊ
  拼音: yuǎn yáng

離陸地較遠,海域廣闊的海。如:「遠漁船」。


  越洋

  注音: ㄩㄝˋ ㄧㄤˊ
  拼音: yuè yáng

跨越海。引申為橫跨國際之意。如:「越電話」。


  北冰洋

  注音: ㄅㄟˇ ㄅㄧㄥ ㄧㄤˊ
  拼音: běi bīng yáng

名。和太平、大西、印度、南冰(南極海)合稱五大。為歐、亞、美三洲所包圍的海域,面積約一千四百萬平方公里,絕大部分海域四時皆冰。也稱為「北極海」。


  吃洋飯

 简化字:吃洋饭
  注音: ㄔ ㄧㄤˊ ㄈㄢˋ
  拼音: chī yáng fàn

為外國人做事謀生。如:「他在外商公司做事,可算是吃飯的。」


  出洋相

  注音: ㄔㄨ ㄧㄤˊ ㄒㄧㄤˋ
  拼音: chū yáng xiàng

出醜、鬧笑話。如:「他好表現,卻不自量力,結果出相、栽跟頭。」


  大西洋

  注音: ㄉㄚˋ ㄒㄧ ㄧㄤˊ
  拼音: dà xī yáng

名。介於美洲與歐洲、非洲之間,北通北極海,南接南極海,面積約八千二百萬平方公里。和太平、印度、北冰(北極海)、南冰(南極海)合稱五大


  大洋洲

  注音: ㄉㄚˋ ㄧㄤˊ ㄓㄡ
  拼音: dà yáng zhōu

世界五大洲之一。散布於太平內大小島嶼的總稱。包括澳洲大陸、紐西蘭、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美拉尼西亞群島、玻里尼西亞群島等地。也稱為「海洲」。


  東洋車

 简化字:东洋车
  注音: ㄉㄨㄥ ㄧㄤˊ ㄔㄜ
  拼音: dōng yáng chē

舊時用人力拉著跑的兩輪車,因由日本傳來,故稱為「東車」。《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從小火輪碼頭上岸,叫了六部東車,一直坐到三馬路西鼎新衖口下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二回:「飯後便叫了兩輛東車,同到虹口去。」


  東洋話

 简化字:东洋话
  注音: ㄉㄨㄥ ㄧㄤˊ ㄏㄨㄚˋ
  拼音: dōng yáng huà

日本話,清末民初時亦泛指外國語。《文明小史》第三六回:「外面一個式號衣的人走來,是個黑大胖子,突出兩眼,就同上海馬路上站的印捕一般,一口東話,在那裡走來走去,自言自語的。」


  東洋劍

 简化字:东洋剑
  注音: ㄉㄨㄥ ㄧㄤˊ ㄐㄧㄢˋ
  拼音: dōng yáng jiàn

1.一種擊劍運動。為日本的劍道,主要以劈、砍、刺等攻擊動作為主。

2.劍道運動所使用的劍(刀)。主要包含竹刀、木刀和武士刀等三類,分別適用於不同學習階段或技術成熟度之從事者。


  東洋人

 简化字:东洋人
  注音: ㄉㄨㄥ ㄧㄤˊ ㄖㄣˊ
  拼音: dōng yáng rén

特指日本人。


  發洋財

 简化字:发洋财
  注音: ㄈㄚ ㄧㄤˊ ㄘㄞˊ
  拼音: fā yáng cái

在外國或外人方面發財。今泛稱發大財。《通俗常言疏證.貨財.發財》引《清朝野史大觀》:「華俄道勝銀行破燬,其時匯豐尚存,屯銀甚多,都中無賴,人人想發財矣!」


  海洋能

  注音: ㄏㄞˇ ㄧㄤˊ ㄋㄥˊ
  拼音: hǎi yáng néng

波浪、潮汐、海流及溫差等皆具備可發電的能量,統稱為「海能」。


  海洋權

 简化字:海洋权
  注音: ㄏㄞˇ ㄧㄤˊ ㄑㄩㄢˊ
  拼音: hǎi yáng quán

沿海國家對海岸線外一定距離的海域及其資源的所有權。


  海洋線

 简化字:海洋线
  注音: ㄏㄞˇ ㄧㄤˊ ㄒㄧㄢˋ
  拼音: hǎi yáng xiàn

海天交接的水平線。如:「太陽從海線上冉冉升起。」


  海洋學

 简化字:海洋学
  注音: ㄏㄞˇ ㄧㄤˊ ㄒㄩㄝˊ
  拼音: hǎi yáng xué

研究世界海物理和化學特性,也包括海裡的動、植物,以及海的起源、地質結構等方面的學科。


  喝洋水

  注音: ㄏㄜ ㄧㄤˊ ㄕㄨㄟˇ
  拼音: hē yáng shuǐ

在國外留學、讀書。如:「他是個喝水的人,新玩意兒比較多。」


  開洋葷

 简化字:开洋荤
  注音: ㄎㄞ ㄧㄤˊ ㄏㄨㄣ
  拼音: kāi yáng hūn

第一次吃西餐。後泛指初次接觸外國的新鮮事物。如:「拗不過我一再的要求,父親終於答應帶我到西餐廳去開葷。」


  拉洋片

  注音: ㄌㄚ ㄧㄤˊ ㄆㄧㄢ
  拼音: lā yáng piān

一種盛行於民國初年的民俗雜藝,是電影未流行前的娛樂雜技。以敲打鑼鼓方式招攬生意,將各種彩色的畫片或西景物,掛於裝有凸透鏡的木箱中,一面說唱畫片的內容一面換片,如電影般的供人觀賞。唱詞多七字句,唱腔則多為當地的民歌小調。也稱為「拉大片」、「西景」、「西鏡」。


  懶洋洋

 简化字:懒洋洋
  注音: ㄌㄢˇ ㄧㄤˊ ㄧㄤˊ
  拼音: lǎn yáng yáng

倦怠、無精打采的樣子。如:「他最近總是懶的,做什麼都不起勁。」也作「懶絲絲」。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42 页数: 3/7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