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畢恭畢敬

 简化字:毕恭毕敬
  注音: ㄅㄧˋ ㄍㄨㄥ ㄅㄧˋ ㄐㄧㄥˋ
  拼音: bì gōng bì jìng

極為恭。如:「他待人接物,向來都是畢恭畢的。」


  誠心敬意

 简化字:诚心敬意
  注音: ㄔㄥˊ ㄒㄧㄣ ㄐㄧㄥˋ ㄧˋ
  拼音: chéng xīn jìng yì

真誠而有禮貌。明.無名氏《下西洋》第三折:「你道是誠心意親呈進,俺那裡知重知輕在您行。」


  恭恭敬敬

  注音: ㄍㄨㄥ ㄍㄨㄥ ㄐㄧㄥˋ ㄐㄧㄥˋ
  拼音: gōng gōng jìng jìng
 相似词:必恭必敬

恭謙有禮的樣子。《文明小史》第五一回:「忽然一個外國人走到饒鴻生面前,脫了帽子,恭恭行了一個禮。」


  敬而遠之

 简化字:敬而远之
  注音: ㄐㄧㄥˋ ㄦˊ ㄩㄢˋ ㄓ
  拼音: jìng ér yuàn zhī

指對鬼神要存有尊之心,但不涉於迷信。語本《論語.雍也》:「務民之義,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引申為雖表示尊,但保持距離,既不親近、也不得罪。《老殘遊記》第一一回:「若遇此等人,而遠之,以免殺身之禍,要緊!要緊!」


  敬姜猶績

 简化字:敬姜犹绩
  注音: ㄐㄧㄥˋ ㄐㄧㄤ ㄧㄡˊ ㄐㄧ
  拼音: jìng jiāng yóu jī

春秋時文伯歜的母親姜早寡,當文伯歜做了魯相,她仍舊操勞紡織並不避人語的故事。典出《國語.魯語下》。後用以比喻雖富貴卻不忘艱苦,不求安逸。《歧路燈》第三回:「婁樗道:『我爹叫我買兩件農器兒。還買一盤彈花的弓弦。』孝移道:『此姜猶績意也。』」


  敬老慈幼

  注音: ㄐㄧㄥˋ ㄌㄠˇ ㄘˊ ㄧㄡˋ
  拼音: jìng lǎo cí yòu

長者,慈愛兒童。《隋唐演義》第五五回:「臣聞先王之政,老慈幼,罪人不孥,鰥寡孤獨,時時矜恤。」也作「老慈稚」、「老慈少」。


  敬老憐貧

 简化字:敬老怜贫
  注音: ㄐㄧㄥˋ ㄌㄠˇ ㄌㄧㄢˊ ㄆㄧㄣˊ
  拼音: jìng lǎo lián pín

老人,愛護貧弱的人。形容人有尊重老者,憐憫貧窮者的美好品德。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將小女桂花配與奇童為妻,則為你恤孤念寡,老憐貧,因此感動天地也。」元.無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聞知張公藝長者恤孤念寡,老憐貧,出無倚之喪,嫁孤寒之女。」也作「老恤貧」。


  敬老恤貧

 简化字:敬老恤贫
  注音: ㄐㄧㄥˋ ㄌㄠˇ ㄒㄩˋ ㄆㄧㄣˊ
  拼音: jìng lǎo xù pín

老人,體恤貧弱。形容人有尊重長者,憐恤貧窮者的美好品德。《東周列國志》第八〇回:「於是以文種治國政,以范蠡治軍旅,尊賢禮士,老恤貧,百姓大悅。」也作「老憐貧」。


  敬老尊賢

 简化字:敬老尊贤
  注音: ㄐㄧㄥˋ ㄌㄠˇ ㄗㄨㄣ ㄒㄧㄢˊ
  拼音: jìng lǎo zūn xián

重年老與有賢德的人。《東周列國志》第四九回:「昭公七年,宋國歲饑,公子鮑盡出其倉廩之粟,以濟貧者。又老尊賢,凡國中年七十以上,月致粟帛,加以飲食珍味,使人慰問安否。」


  敬陪末坐

  注音: ㄐㄧㄥˋ ㄆㄟˊ ㄇㄛˋ ㄗㄨㄛˋ
  拼音: jìng péi mò zuò

1.會議、筵席中,謙稱自己學淺位低,不敢居上位的客套話。

2.在競賽或考試中得最後一名。如:「這次考試他因準備不足,結果陪末坐。」


  敬陪末座

  注音: ㄐㄧㄥˋ ㄆㄟˊ ㄇㄛˋ ㄗㄨㄛˋ
  拼音: jìng péi mò zuò

本指於宴會中,因輩分小或地位低而坐在最末的座位。後用為接受邀宴的謙詞或比喻在測驗或競賽中為最後一名。如:「您的邀請,自當陪末座。」「他非常不用功,每次考試總是陪末座。」


  敬虔主義

 简化字:敬虔主义
  注音: ㄐㄧㄥˋ ㄑㄧㄢˊ ㄓㄨˇ ㄧˋ
  拼音: jìng qián zhǔ yì

十七、十八世紀間,日耳曼路德教會改革派的主張,反對當時教會內的形式主義及僵化禮儀,重視信仰的內在真實感受,及由此而生的虔態度。主張改良大學中的宗教教育,領袖為斯賓納(Spener)。


  敬若神明

  注音: ㄐㄧㄥˋ ㄖㄨㄛˋ ㄕㄣˊ ㄇㄧㄥˊ
  拼音: jìng ruò shén míng

重神明一樣尊對方。如:「他執政英明,所以百姓對他若神明。」


  敬上愛下

 简化字:敬上爱下
  注音: ㄐㄧㄥˋ ㄕㄤˋ ㄞˋ ㄒㄧㄚˋ
  拼音: jìng shàng ài xià

事長上,愛護晚輩或下人。形容待人謙恭有禮。《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孝弟忠恕,上愛下,博通舊聞,德行醇備,至於黃發,靡有愆失。」也作「上接下」。


  敬時愛日

 简化字:敬时爱日
  注音: ㄐㄧㄥˋ ㄕˊ ㄞˋ ㄖˋ
  拼音: jìng shí ài rì

珍惜時光。《呂氏春秋.士容論.上農》:「故時愛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


  敬事不暇

  注音: ㄐㄧㄥˋ ㄕˋ ㄅㄨˋ ㄒㄧㄚˊ
  拼音: jìng shì bù xiá

形容恭的為人做事,因竭盡全力而忙得沒有閑暇。如:「他凡事事不暇,一絲不苟,深得上司之賞識。」


  敬授人時

 简化字:敬授人时
  注音: ㄐㄧㄥˋ ㄕㄡˋ ㄖㄣˊ ㄕˊ
  拼音: jìng shòu rén shí

本指鄭重其事的將曆法交予百姓,使其掌握時令變化,不誤農事。《書經.堯典》:「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授人時。」後指皇帝向天下頒發曆書,使天下遵行,不違農時,以求豐收。《元史.卷二四.仁宗本紀一》:「今遣禮部尚書乃馬臺等齎詔往諭,仍頒皇慶元年曆日一本。卿其授人時,益修臣職,毋替爾祖事大之誠,以副朕不忘柔遠之意。」也作「授民時」。


  敬天愛民

 简化字:敬天爱民
  注音: ㄐㄧㄥˋ ㄊㄧㄢ ㄞˋ ㄇㄧㄣˊ
  拼音: jìng tiān ài mín

舊時稱頌帝王尊重天命,愛護老百姓。《元史.卷二〇二.釋老傳.丘處機傳》:「及問為治之方,則對以天愛民為本。」《孤本元明雜劇.下西洋.第一折》:「方今聖人在位,聖智神聰,天愛民,豁達大度。」


  敬賢禮士

 简化字:敬贤礼士
  注音: ㄐㄧㄥˋ ㄒㄧㄢˊ ㄌㄧˇ ㄕˋ
  拼音: jìng xián lǐ shì

尊重賢良和有能力的人。《三國演義》第三回:「董卓為人賢禮士,賞罰分明,終成大業。」《孤本元明雜劇.龐掠四郡.第四折》:「玄德公納諫如流,賢禮士。」也作「賢重士」。


  敬小慎微

  注音: ㄐㄧㄥˋ ㄒㄧㄠˇ ㄕㄣˋ ㄨㄟˊ
  拼音: jìng xiǎo shèn wéi

,小心慎重。小慎微指審慎小心的對待細微的事情。《淮南子.人間》:「聖人小慎微,動不失時,百射重戒,禍乃不滋。」後多用以形容過分謹慎小心,絲毫不敢粗心大意。也作「謹小慎微」、「慎小謹微」。


  敬謝不敏

 简化字:敬谢不敏
  注音: ㄐㄧㄥˋ ㄒㄧㄝˋ ㄅㄨˋ ㄇㄧㄣˇ
  拼音: jìng xiè bù mǐn

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行的客氣話。如:「對於你的好意,我實在謝不敏!」


  敬業精神

 简化字:敬业精神
  注音: ㄐㄧㄥˋ ㄧㄝˋ ㄐㄧㄥ ㄕㄣˊ
  拼音: jìng yè jīng shén

守職事並認真負責的精神。如:「他風雨無阻,勤奮工作的業精神,深獲上司賞識。」


  敬業樂群

 简化字:敬业乐群
  注音: ㄐㄧㄥˋ ㄧㄝˋ ㄧㄠˋ ㄑㄩㄣˊ
  拼音: jìng yè yào qún

專心修習學業,樂於與朋友同學切磋探討。語出《禮記.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業樂群。」後亦稱人守職業,愛好結交朋友。如:「此人業樂群,深得公司同仁的喜愛。」


  憐貧敬老

 简化字:怜贫敬老
  注音: ㄌㄧㄢˊ ㄆㄧㄣˊ ㄐㄧㄥˋ ㄌㄠˇ
  拼音: lián pín jìng lǎo

憐憫窮人,重老人。如:「如果想發揚社會愛心,憐貧老即是最基本的要項。」也作「憐貧惜老」、「憐貧恤老」。


  輕財敬士

 简化字:轻财敬士
  注音: ㄑㄧㄥ ㄘㄞˊ ㄐㄧㄥˋ ㄕˋ
  拼音: qīng cái jìng shì

不在乎財物而重有才能的賢士。《三國志.卷五十五.吳書.甘寧傳》:「寧雖麤猛好殺,然開爽有計略,輕財士。」也作「輕財好士」、「輕財重士」。


  屈尊敬賢

 简化字:屈尊敬贤
  注音: ㄑㄩ ㄗㄨㄣ ㄐㄧㄥˋ ㄒㄧㄢˊ
  拼音: qū zūn jìng xián

降尊俯就,尊賢人。《儒林外史》第一回:「況且屈尊賢,將來志書上少不得稱贊一篇。」


  慎始敬終

 简化字:慎始敬终
  注音: ㄕㄣˋ ㄕˇ ㄐㄧㄥˋ ㄓㄨㄥ
  拼音: shèn shǐ jìng zhōng

凡事自始至終都抱持謹慎小心的態度,不苟且懈怠。《禮記.表記》:「事君慎始而終。」唐.魏徵〈論時政疏〉:「憂懈怠,則思慎始而終。」


  廝敬廝愛

 简化字:厮敬厮爱
  注音: ㄙ ㄐㄧㄥˋ ㄙ ㄞˋ
  拼音: sī jìng sī ài

彼此尊關愛。《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滿生與文姬夫妻二人,愈加廝廝愛,歡暢非常。」


  廝抬廝敬

 简化字:厮抬厮敬
  注音: ㄙ ㄊㄞˊ ㄙ ㄐㄧㄥˋ
  拼音: sī tái sī jìng

彼此抬舉,互相恭。《紅樓夢》第七九回:「素日咱們都是廝抬廝的,今日忽然提起這些事來,是什麼意思!」


  肅然起敬

 简化字:肃然起敬
  注音: ㄙㄨˋ ㄖㄢˊ ㄑㄧˇ ㄐㄧㄥˋ
  拼音: sù rán qǐ jìng

因受感動而欽佩恭。《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因將他生平的好處說了一番,季守備也就肅然起。」《老殘遊記》第九回:「子平聽說,肅然起,道:『與君一夕話,勝讀十年書!』」


  無以為敬

 简化字:无以为敬
  注音: ㄨˊ ㄧˇ ㄨㄟˊ ㄐㄧㄥˋ
  拼音: wú yǐ wéi jìng

沒有什麼可以孝的。《儒林外史》第三回:「弟卻也無以為,謹具賀儀五十兩,世先生權且收著。」


  相敬如賓

 简化字:相敬如宾
  注音: ㄒㄧㄤ ㄐㄧㄥˋ ㄖㄨˊ ㄅㄧㄣ
  拼音: xiāng jìng rú bīn
 相反词:絕情反目

夫婦間相處融洽,互相尊如待賓客。《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龐公傳》:「居峴山之南,未嘗入城府。夫妻相如賓。」明.朱權《荊釵記》第一二齣:「夫妻交拜,相如賓。」也作「相待如賓」。


  用代楮敬

  注音: ㄩㄥˋ ㄉㄞˋ ㄔㄨˇ ㄐㄧㄥˋ
  拼音: yòng dài chǔ jìng

以金錢代替冥紙。為弔祭時致送奠儀的應酬用語。


  尉遲敬德

 简化字:尉迟敬德
  注音: ㄩˋ ㄔˊ ㄐㄧㄥˋ ㄉㄜˊ
  拼音: yù chí jìng dé

人名。(西元585~658)名恭,以字行,唐初名將,朔州善陽(今山西省朔縣)人。隋末歸唐,屢立大功,封鄂國公,卒諡忠武。


  至敬無文

 简化字:至敬无文
  注音: ㄓˋ ㄐㄧㄥˋ ㄨˊ ㄨㄣˊ
  拼音: zhì jìng wú wén

對極親密的人表示愛,應著眼於真情的表露,而不必用虛文縟節。《禮記.禮器》:「有以素為貴者,至無文。」也作「至親無文」。


  主敬存誠

 简化字:主敬存诚
  注音: ㄓㄨˇ ㄐㄧㄥˋ ㄘㄨㄣˊ ㄔㄥˊ
  拼音: zhǔ jìng cún chéng

,心內恭。語本《禮記.少儀》:「祭祀主。」存誠,心存虔誠。語本《易經.乾卦.九二》:「閑邪存其誠。」主存誠表示內心恭虔誠的意思,是宋儒律身的根本。《歧路燈》第九〇回:「我如今老而無成,雖說挨了貢,不過是一個歲貢頭子,兒子又是個平常秀才,還敢滿口主存誠,學些理學話,討人當面的厭惡,惹人背地裡笑話迂腐麼?」


  莊敬自強

 简化字:庄敬自强
  注音: ㄓㄨㄤ ㄐㄧㄥˋ ㄗˋ ㄑㄧㄤˊ
  拼音: zhuāng jìng zì qiáng

本指君子莊嚴持重,慎小心,故能日漸篤實堅強。語本《禮記.表記》:「君子莊日強。」後指以莊的態度謀求自立自強。如:「先總統蔣公曾勉勵國人要莊自強,處變不驚,慎謀能斷,以開創國家民族的前途。」


  崔敬邕墓誌銘

 简化字:崔敬邕墓志铭
  注音: ㄘㄨㄟ ㄐㄧㄥˋ ㄩㄥ ㄇㄨˋ ㄓˋ ㄇㄧㄥˊ
  拼音: cuī jìng yōng mù zhì míng

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西元517年)刻,康熙十八年(西元1679年)在河北省安平縣出土,不久原石即下落不明。今有拓本影印傳世。此誌用筆圓暢,氣質高華,為北魏碑刻之名品。


  恭敬不如從命

 简化字:恭敬不如从命
  注音: ㄍㄨㄥ ㄐㄧㄥˋ ㄅㄨˋ ㄖㄨˊ ㄘㄨㄥˊ ㄇㄧㄥˋ
  拼音: gōng jìng bù rú cóng mìng

謙遜不如聽從命令。《紅樓夢》第六二回:「探春等笑道:『既這樣,恭不如從命。』」


  敬鬼神而遠之

 简化字:敬鬼神而远之
  注音: ㄐㄧㄥˋ ㄍㄨㄟˇ ㄕㄣˊ ㄦˊ ㄩㄢˋ ㄓ
  拼音: jìng guǐ shén ér yuàn zhī

指對鬼神要存有尊之心,但不涉於迷信。《論語.雍也》:「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23 页数: 3/4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