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持刀動杖

 简化字:持刀动杖
  注音: ㄔˊ ㄉㄠ ㄉㄨㄥˋ ㄓㄤˋ
  拼音: chí dāo dòng zhàng

刀劍、舞動棍棒。形容動武滋事。《紅樓夢》第三四回:「寶釵道:『誰鬧了!你先刀動杖的鬧起來,倒說別人鬧。』」


  持刀弄棒

  注音: ㄔˊ ㄉㄠ ㄋㄨㄥˋ ㄅㄤˋ
  拼音: chí dāo nòng bàng

耍弄刀槍棍棒,展現武術。《野叟曝言》第九一回:「小女自幼亦喜刀弄棒,兼為逆姪之事,也日夕憂心。」


  持衡擁璇

 简化字:持衡拥璇
  注音: ㄔˊ ㄏㄥˊ ㄩㄥˇ ㄒㄩㄢˊ
  拼音: chí héng yǒng xuán

衡、璇,為北斗七星中的二顆星。「衡擁璇」比喻執掌國家的權柄。《北齊書.卷四.文宣帝紀》:「昔放勛馭世,沉璧屬子;重華握曆,衡擁璇。」


  持久之計

 简化字:持久之计
  注音: ㄔˊ ㄐㄧㄡˇ ㄓ ㄐㄧˋ
  拼音: chí jiǔ zhī jì

可以維長久的打算或計謀。《三國志.卷三七.蜀書.法正傳》:「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久之計。」《資治通鑑.卷一〇五.晉紀二十七.孝武帝太元八年》:「君懸軍深入,而置陳逼水,此乃久之計,非欲速戰者也。」


  持蠡測海

 简化字:持蠡测海
  注音: ㄔˊ ㄌㄧˊ ㄘㄜˋ ㄏㄞˇ
  拼音: chí lí cè hǎi

蠡,古代舀水用具。蠡測海指用瓢來測量海水。比喻見識淺陋。《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語曰:『以筦闚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持祿保位

 简化字:持禄保位
  注音: ㄔˊ ㄌㄨˋ ㄅㄠˇ ㄨㄟˋ
  拼音: chí lù bǎo wèi

保住俸祿職位,不敢直言進諫。《明史.卷二〇六.解一貫傳》:「宏不去,則有祿保位之誚,璁、萼不去,亦冒蹊田奪牛之嫌。」


  持祿固寵

 简化字:持禄固宠
  注音: ㄔˊ ㄌㄨˋ ㄍㄨˋ ㄔㄨㄥˇ
  拼音: chí lù gù chǒng

鞏固受寵地位,以保住俸祿。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五.本朝雜記上》:「世稱太學聚天下士,既知道理,又無祿固寵之累,故其品藻人物,皆合公議。」


  持祿取容

 简化字:持禄取容
  注音: ㄔˊ ㄌㄨˋ ㄑㄩˇ ㄖㄨㄥˊ
  拼音: chí lù qǔ róng

阿諛奉承,以保祿位。宋.秦觀〈李固論〉:「其大臣如張禹、孔光輩皆祿取容,偷為一切之計。」


  持祿養交

 简化字:持禄养交
  注音: ㄔˊ ㄌㄨˋ ㄧㄤˇ ㄐㄧㄠ
  拼音: chí lù yǎng jiāo

結交權貴以保住祿位。《管子.明法》:「小臣祿養交,不以官為事,故官失其能。」《荀子.臣道》:「不卹君之榮辱,不卹國之臧否,偷合苟容以祿養交而已耳,謂之國賊。」


  持祿養身

 简化字:持禄养身
  注音: ㄔˊ ㄌㄨˋ ㄧㄤˇ ㄕㄣ
  拼音: chí lù yǎng shēn

保住祿位以養自身。《清史稿.卷二六二.熊賜履傳》:「外託老成慎重之名,內懷祿養身之念。」


  持滿戒盈

 简化字:持满戒盈
  注音: ㄔˊ ㄇㄢˇ ㄐㄧㄝˋ ㄧㄥˊ
  拼音: chí mǎn jiè yíng

端著盛滿的水,謹慎小心不使外溢。比喻居高位而能警戒自己不驕傲自滿。《南齊書.卷二二.列傳.豫章文獻王》:「蕃輔貴盛,地實高危,滿戒盈,鮮能全德。」


  持平之論

 简化字:持平之论
  注音: ㄔˊ ㄆㄧㄥˊ ㄓ ㄌㄨㄣˋ
  拼音: chí píng zhī lùn
 相反词:偏激之詞

客觀公正的意見或評論。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神仙必有,然非今之賣藥道士;佛菩薩必有,然非今之說法禪僧。斯真千古平之論矣。」《官場現形記》第三四回:「此乃做書人平之論;若是一概抹煞,便不成為恕道了。」


  持人長短

 简化字:持人长短
  注音: ㄔˊ ㄖㄣˊ ㄔㄤˊ ㄉㄨㄢˇ
  拼音: chí rén cháng duǎn

抓住他人的過錯缺點加以攻訐。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三九.老君說一百八十戒》:「第二十九戒,不得人長短,更相嫌恨。」


  持橐簪筆

 简化字:持橐簪笔
  注音: ㄔˊ ㄊㄨㄛˊ ㄗㄢ ㄅㄧˇ
  拼音: chí tuó zān bǐ

古代帝王大臣有侍從之吏,手提書囊,插筆於頭,以備隨時諮詢或記事。語本《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車騎將軍張安世始嘗不快上,上欲誅之。卬家將軍以為安世本橐簪筆,事孝武帝數十年見謂忠謹,宜全度之。」也作「橐筆」。


  持危扶顛

 简化字:持危扶颠
  注音: ㄔˊ ㄨㄟˊ ㄈㄨˊ ㄉㄧㄢ
  拼音: chí wéi fú diān

語本《論語.季氏》:「危而不,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比喻支大局,挽救危難。漢.章帝〈賜東平王蒼書〉:「公卿議駁,今皆并送,及有可以危扶顛,宜勿隱。」


  持疑不決

 简化字:持疑不决
  注音: ㄔˊ ㄧˊ ㄅㄨˋ ㄐㄩㄝˊ
  拼音: chí yí bù jué
 相似词:持疑不定

心存疑慮,不能決定。《周書.卷三五.薛善傳》:「善密謂崇禮曰:『高氏戎車犯順,致令主上播越……不如早歸誠款,雖未足以表奇節,庶獲全首領。』而崇禮猶疑不決。」


  持盈保泰

  注音: ㄔˊ ㄧㄥˊ ㄅㄠˇ ㄊㄞˋ
  拼音: chí yíng bǎo tài

處高位而能保守成業,平安無事。《野叟曝言》第一一八回:「汝遇此明主,受之殊恩,當朝夕納誨,啟沃君心……登斯民於三五,臻治術於唐虞,此即盈保泰之道。」


  持盈守成

  注音: ㄔˊ ㄧㄥˊ ㄕㄡˇ ㄔㄥˊ
  拼音: chí yíng shǒu chéng

處於富貴極盛之時,能守住既有的成就。《詩經.大雅.鳧鷖.小序》:「太平之君子,能盈守成。」《宋史.卷二六六.蘇易簡傳》:「願陛下盈守成,慎終如始。」


  持盈守虛

 简化字:持盈守虚
  注音: ㄔˊ ㄧㄥˊ ㄕㄡˇ ㄒㄩ
  拼音: chí yíng shǒu xū

處於富貴極盛之時,不驕傲自滿。《藝文類聚.卷四七.職官部三.大司馬》引漢.杜篤〈大司馬吳漢誄〉:「勛業既崇,盈守虛。功成即退,挹而損諸。」


  持齋把素

 简化字:持斋把素
  注音: ㄔˊ ㄓㄞ ㄅㄚˇ ㄙㄨˋ
  拼音: chí zhāi bǎ sù

守戒律不吃葷食。《孤本元明雜劇.萬國來朝.第一折》:「人人善念看經,個個齋把素。」《西遊記》第一九回:「我本是觀世音菩薩勸善,受了他的戒行,這裡齋把素,教我跟隨那取經人往西天拜佛求經。」也作「把素齋」。


  持齋受戒

 简化字:持斋受戒
  注音: ㄔˊ ㄓㄞ ㄕㄡˋ ㄐㄧㄝˋ
  拼音: chí zhāi shòu jiè

不吃葷食,遵守戒律。《西遊記》第一二回:「這個人自幼為僧,出娘胎,就齋受戒。」


  持正不阿

  注音: ㄔˊ ㄓㄥˋ ㄅㄨˋ ㄜ
  拼音: chí zhèng bù ē

堅守正道,而不逢迎曲從。《明史.卷一八一.徐溥等傳.贊曰》:「王鏊、劉忠正不阿,奉身早退。」


  持正不撓

 简化字:持正不挠
  注音: ㄔˊ ㄓㄥˋ ㄅㄨˋ ㄋㄠˊ
  拼音: chí zhèng bù náo

堅守正道,而不屈服。《明史.卷一九〇.蔣冕傳》:「冕當正德之季,主昏政亂,正不撓,有匡弼功。」


  持之以恆

 简化字:持之以恒
  注音: ㄔˊ ㄓ ㄧˇ ㄏㄥˊ
  拼音: chí zhī yǐ héng
 相反词:半途而廢、一曝十寒、虎頭蛇尾

有恆心的堅到底。清.曾國藩〈諭紀澤〉:「爾之短處,在言語欠純訥,舉止欠端重,看書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崢嶸。若能從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工,進之以猛,之以恆,不過一二年,自爾精進而不覺。」


  持之有故

  注音: ㄔˊ ㄓ ㄧㄡˇ ㄍㄨˋ
  拼音: chí zhī yǒu gù

故,根據。之有故指所的見解有根有據。《荀子.非十二子》:「縱性情,安恣睢,禽獸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眾愚。」


  倒持干戈

  注音: ㄉㄠˋ ㄔˊ ㄍㄢ ㄍㄜ
  拼音: dào chí gān gē

干、戈,武器名。倒干戈指手武器尖刃,將柄向人。比喻授人以權柄,則己身先受害。《三國演義》第二回:「所謂倒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亂矣。」


  倒持泰阿

  注音: ㄉㄠˋ ㄔˊ ㄊㄞˋ ㄜ
  拼音: dào chí tài ē
 相似词:受人以柄

泰阿,寶劍。倒泰阿指手泰阿劍刃,以柄向人。比喻授人以權,自己反受傷害。《漢書.卷六七.梅福傳》:「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至秦則不然,張誹謗之罔,以為漢驅除,倒泰阿,授楚其柄。」也作「泰阿倒」。


  獨持異議

 简化字:独持异议
  注音: ㄉㄨˊ ㄔˊ ㄧˋ ㄧˋ
  拼音: dú chí yì yì
 相反词:隨聲附和

獨自有和他人不同的意見。如:「他對這項提案獨異議,不肯隨聲附和。」


  獨力難持

 简化字:独力难持
  注音: ㄉㄨˊ ㄌㄧˋ ㄋㄢˊ ㄔˊ
  拼音: dú lì nán chí
 相似词:獨木難支
 相反词:眾擎易舉

事情重大,非一人的力量所能支撐。如:「現在情況這麼緊急,恐怕他一人獨力難,應該多派些人去支援。」也作「獨力難支」。


  扶顛持危

 简化字:扶颠持危
  注音: ㄈㄨˊ ㄉㄧㄢ ㄔˊ ㄨㄟˊ
  拼音: fú diān chí wéi

挽回顛危的局面,匡救國家。宋.秦觀〈賀孫中丞啟〉:「恭惟中丞侍郎,受天間氣,為世直儒,力足以扶顛危,器足以致遠任重。」


  扶急持傾

 简化字:扶急持倾
  注音: ㄈㄨˊ ㄐㄧˊ ㄔˊ ㄑㄧㄥ
  拼音: fú jí chí qīng

拯救急難。漢.劉向〈戰國策書錄〉:「故其謀扶急傾,為一切之權,雖不可以臨國教化,兵革救急之勢也。」


  扶危持顛

 简化字:扶危持颠
  注音: ㄈㄨˊ ㄨㄟˊ ㄔˊ ㄉㄧㄢ
  拼音: fú wéi chí diān

挽救危亡顛覆的局勢。唐.杜光庭《虯髯客傳》:「末年愈甚,無復知所負荷,有扶危顛之心。」《舊唐書.卷一三四.列傳.馬燧》:「長城壓境,巨艦濟川,同德同心,扶危顛。」


  各持己見

 简化字:各持己见
  注音: ㄍㄜˋ ㄔˊ ㄐㄧˇ ㄐㄧㄢˋ
  拼音: gè chí jǐ jiàn

各自堅自己的看法。多指意見不能統一。如:「開會時,大家議論紛紛,各己見,使得會議無法進行下去。」也作「各執己見」、「各執所見」。


  擐甲持戈

  注音: ㄏㄨㄢˋ ㄐㄧㄚˇ ㄔˊ ㄍㄜ
  拼音: huàn jiǎ chí gē

穿上鎧甲,手拿武器。形容全副武裝的樣子。《三國演義》第三回:「見宮中事變,擐甲戈,立於閣下。」也作「擐甲揮戈」。


  堅持不懈

 简化字:坚持不懈
  注音: ㄐㄧㄢ ㄔˊ ㄅㄨˋ ㄒㄧㄝˋ
  拼音: jiān chí bù xiè
 相似词:鍥而不捨
 相反词:半途而廢、有始無終

堅守到底,絕不鬆懈。《清史稿.卷四七八.循吏傳三.劉體重傳》:「遇大雨,賊決河自衛。煦激勵兵團,堅不懈,賊窮蹙乞降,遂復濮州。」


  堅持到底

 简化字:坚持到底
  注音: ㄐㄧㄢ ㄔˊ ㄉㄠˋ ㄉㄧˇ
  拼音: jiān chí dào dǐ
 相似词:貫徹始終
 相反词:半途而廢

執意堅決直到最後。如:「為了理想,我們應該堅到底。」


  僵持不下

  注音: ㄐㄧㄤ ㄔˊ ㄅㄨˋ ㄒㄧㄚˋ
  拼音: jiāng chí bù xià

雙方堅己見、立場,僵滯而沒有進展。如:「如果彼此有意見,要好好溝通,不可各執己見,僵不下。」


  曠日持久

 简化字:旷日持久
  注音: ㄎㄨㄤˋ ㄖˋ ㄔˊ ㄐㄧㄡˇ
  拼音: kuàng rì chí jiǔ
 相似词:空費時日
 相反词:速戰速決

歷時長久,拖延時日。《三國志.卷六五.吳書.華覈傳》:「曠日久,則軍糧必乏。」《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我軍方來,氣勢方銳,若不乘機進擊,曠日久,則勝負未可知矣。」也作「曠日彌久」。


  老成持重

  注音: ㄌㄠˇ ㄔㄥˊ ㄔˊ ㄓㄨㄥˋ
  拼音: lǎo chéng chí zhòng
 相似词:少年老成
 相反词:少不更事

形容人成熟老練,個性沉著穩重,處事不輕率浮躁。《宋史.卷三三五.種世衡傳》:「師中老成重,為時名將,諸軍自是氣奪。」《老殘遊記》第一回:「幸而尚有幾個老成重的人,不然,這船覆的更快了。」也作「老成穩重」。


  人持各見

 简化字:人持各见
  注音: ㄖㄣˊ ㄔˊ ㄍㄜˋ ㄐㄧㄢˋ
  拼音: rén chí gè jiàn

每個人都堅己見。如:「會議中大家討論了半天,不過,委員們人各見,終究無法達成共識。」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35 页数: 3/4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