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拉賬

 简化字:拉账
  注音: ㄌㄚ ㄓㄤˋ
  拼音: lā zhàng

1.賒賬。如:「除非你把欠我的錢還清了,否則不准再來我店裡賬!」也作「帳」。

2.欠人債務。《紅樓夢》第一一三回:「外頭的賬不開發使得麼!誰叫我應這個名兒,只好把老太太給我的東西折變去罷了!」


  拉子

  注音: ㄌㄚ ˙ㄗ
  拼音: lā zi

車隊用手推車載物趕路或遇到難走的路面時,往往會在前面車檔上綁上一條粗繩,再由人把繩子擔在肩上並握緊繩頭,以減少阻力而使車子順利前進。負責住繩子的人稱為「子」。


  里拉

  注音: ㄌㄧˇ ㄌㄚ
  拼音: lǐ lā

義大利、土耳其、以色列等國家的貨幣名稱。為義大利語lira的音譯。也譯作「里爾」、「利」、「力刺」、「賴」。


  爬拉

  注音: ㄆㄚˊ ˙ㄌㄚ
  拼音: pá la

用筷子將飯食快速撥入口中。形容吃飯極草率快速。《程乙本紅樓夢》第四九回:「寶玉卻等不得,只拿茶泡了一碗飯,就著野雞爪子,忙忙的爬完了。」


  劈拉

  注音: ㄆㄧˇ ˙ㄌㄚ
  拼音: pǐ la

將腿八字分開。《醒世姻緣傳》第七八回:「二罪並舉,三十個板子,把腿打的劈著待了好幾日。」


  偏拉

  注音: ㄆㄧㄢ ㄌㄚ
  拼音: piān lā

吹牛。《醒世姻緣傳》第七〇回:「童奶奶道:『這臘嘴養活了二三年,養活的好不熟化,情管在酒席上偏,叫老公知道,要的去了。』」


  鋪拉

 简化字:铺拉
  注音: ㄆㄨ ㄌㄚ
  拼音: pū lā

用手平。引申為解決、安排。《醒世姻緣傳》第一四回:「咱忖量著去,可以為他,咱就為他;若為不得他,咱顧鋪自己。」


  沙拉

  注音: ㄕㄚ ㄌㄚ
  拼音: shā lā

一種乳黃色的漿狀物,為英文salad的音譯。可用來涼拌食物。也譯作「色」。


  刷拉

  注音: ㄕㄨㄚ ㄌㄚ
  拼音: shuā lā

擬聲詞。形容物體迅速磨擦所發出的聲音。如:「大清早便聽到父親將鐵門刷一聲起。」也作「刷剌剌」。


  蘇拉

 简化字:苏拉
  注音: ㄙㄨ ㄌㄚ
  拼音: sū lā

1.滿州方言。皇宮內的僕役。《負曝閑談》第二六回:「陸大軍機下了車,便有蘇接著,提一盞小燈籠。」

2.人名。(Sulla,Lucius,西元前138~前78)羅馬將領及政治家。曾肅清馬流士派,建立獨裁體制,在政治上增加元老院名額,限制護官權力,以防政治腐化。最後隱退於坎佩尼亞。


  趿拉

  注音: ㄊㄚ ˙ㄌㄚ
  拼音: tā la

把鞋子後幫踩在腳後跟下拖。如:「那位老人趿著鞋子,蹣跚的走了過來。」


  靸拉

  注音: ㄊㄚ ˙ㄌㄚ
  拼音: tā la

拖著鞋。《兒女英雄傳》第四回:「腳下包腳面的魚白色襪子,一雙大掖邑魚鱗繖鞋,可是靸著。」


  拖拉

  注音: ㄊㄨㄛ ㄌㄚ
  拼音: tuō lā
 相似词:拖沓
 相反词:俐落

1.做事遲緩,延宕。如:「他做事拖,總是無法一氣呵成。」

2.量詞。印度計算金銀重量的單位。為英語tola的音譯。一拖相當於十一點六六四公克。


  烏拉

 简化字:乌拉
  注音: ㄨ ㄌㄚ
  拼音: wū lā

1.一種土民當官差的制度。照例係輪派,多須照官價給酬。

2.一種大陸東北地區人民冬天穿著的鞋子。以整塊牛皮製成,中置烏草,可保暖,防止凍傷。


  左拉

  注音: ㄗㄨㄛˇ ㄌㄚ
  拼音: zuǒ lā

人名。(西元1840~1902)法國小說家。幼年孤苦,曾為稅關雇員、商店發行員。後努力寫作,以精微的科學方法,觀察人生社會,從事小說創作,成為自然主義的健將。著有三都故事、四福音書、酒店、娜娜等。


  扒拉

  注音: ㄅㄚ ˙ㄌㄚ
  拼音: bā la

撥動、撥開。如:「扒算盤」、「把土扒開」。也作「撥剌」。


  拉扯

  注音: ㄌㄚ ㄔㄜˇ
  拼音: lā chě

1.抓住不放。如:「她被大嫂扯住說話兒,不得脫身。」

2.牽扯無關的人和事。《程乙本紅樓夢》第二〇回:「為我得罪了一個老奶奶,你這會子又為我得罪這些人,這還不夠我受的?還只是扯人!」

3.閒談。如:「王太太一心記掛著放學沒回家的老二,沒心情和李太太扯。」


  拉扯

  注音:(2) ㄌㄚ ˙ㄔㄜ
  拼音:(2) lā che

1.提拔。《紅樓夢》第五五回:「太太疼你,你越發該扯我們。」《文明小史》第四五回:「黃撫臺仗著扯,才把自己第三位小姐許了他第二位少爺。」

2.撫養、扶持。《紅樓夢》第八八回:「這也不枉你大哥哥死了,你大嫂子扯他一場。日後也替你大哥哥頂門壯戶。」


  扒拉

  注音:(2) ㄆㄚˊ ˙ㄌㄚ
  拼音:(2) pá la

用筷子把碗裡的飯菜往嘴裡送。如:「由於趕時間,他隨便扒兩口飯,就出門上班去了。」也作「扒摟」。


  阿拉伯

  注音: ㄚ ㄌㄚ ㄅㄛˊ
  拼音: ā lā bó

半島名。參見「阿伯半島」條。


  安卡拉

  注音: ㄢ ㄎㄚˇ ㄌㄚ
  拼音: ān kǎ lā

城市名。土耳其首都,位於安那托力亞高原中央,瀕安哥河。為陸路交通中心,鐵路樞紐。西元一九一九年土耳其革命時,即以此為根據地。


  巴拉芬

  注音: ㄅㄚ ㄌㄚ ㄈㄣ
  拼音: bā lā fēn

一種白色或無色的有機化合物。由石油原油中提煉出來,成分為碳氫化合物。常溫呈固態,無氣味,有脂肪光澤,可製造蠟燭、火柴及封蠟等。也稱為「地蠟」、「石蠟」、「洋蠟」。


  巴拉圭

  注音: ㄅㄚ ㄌㄚ ㄍㄨㄟ
  拼音: bā lā guī

國名。南美洲國家,東鄰巴西,南連阿根廷,西接玻利維亞。參見「巴圭共和國」條。


  巴拉松

  注音: ㄅㄚ ㄌㄚ ㄙㄨㄥ
  拼音: bā lā sōng

一種有機磷農藥。略帶大蒜臭的淺黃色液體,曾用作殺蟲劑。因對人畜毒性極大,臺灣於西元一九九七年起全面禁止製造、加工及輸入。


  貝拉圖

 简化字:贝拉图
  注音: ㄅㄟˋ ㄌㄚ ㄊㄨˊ
  拼音: bèi lā tú

人名。(西元1720~1780)義大利畫家。曾以透視圖法繪製德勒斯頓的都市景觀及描繪撒克森城堡,將十八世紀歐洲各大都市不同的風貌流傳給後世。其作品寫實而不帶感情,且在藝術及史料的保存上,有莫大的貢獻。


  貝里拉

 简化字:贝里拉
  注音: ㄅㄟˋ ㄌㄧˇ ㄌㄚ
  拼音: bèi lǐ lā

樂器名。由德國軍樂隊使用的鐘琴改良而成的敲擊樂器。為鐵製鍵盤,排列如鋼琴。


  畢拉爾

 简化字:毕拉尔
  注音: ㄅㄧˋ ㄌㄚ ㄦˇ
  拼音: bì lā ěr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屬東北通古斯族系,語言也是通古斯語支,早期生活在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自稱「鄂倫春」,即使鹿人或山嶺人之意。傳統居仙人柱形式,行一夫一妻外婚制,信薩滿教。今分布於大陸地區黑龍江龍鎮、布西二縣境內,以漁獵與農耕為生。舊稱「鄂倫春族」,也稱為「畢喇爾」。


  柏拉圖

 简化字:柏拉图
  注音: ㄅㄛˊ ㄌㄚ ㄊㄨˊ
  拼音: bó lā tú

人名。(約西元前427~前347)希臘哲學家。從蘇格底研究哲學,其學說之發展程序是由真知識以達於德行,以無知之知的精神為基礎,以真實的不滅理念為中心,形成理想主義哲學。更創辯證法(dialectics)、設觀念世界(idea),著作中以《理想國》一書最為膾炙人口。


  布卡拉

  注音: ㄅㄨˋ ㄎㄚˇ ㄌㄚ
  拼音: bù kǎ lā

城市名。在阿富汗之北,阿姆河之東,建有華麗的回教堂,為僅次於麥加的回教聖地。


  布拉格

  注音: ㄅㄨˋ ㄌㄚ ㄍㄜˊ
  拼音: bù lā gé

城市名。捷克的首都,位於國境西部,波希米亞平原中央,跨易北河的支流摩耳刀河,工商業都很發達。


  布拉克

  注音: ㄅㄨˋ ㄌㄚ ㄎㄜˋ
  拼音: bù lā kè

人名。(西元1882~1963)法國畫家。與畢加索共同發起立體主義繪畫運動。早期繪畫受印象派(尤其是莫內與畢沙羅)影響,後受塞尚影響,西元一九〇六年曾短期參加野獸派繪畫活動。布克的畫風,是將立體面二次元性的分析所得而完成的抽象畫;即將灰色、棕色、黑色等以單色畫方式處理,以砂和鋸木等材料融入畫面,也使用貼紙技巧繪畫。代表作有〈彈吉他的人〉、〈埃斯塔克之馬〉、〈吹笛者〉等。


  大半拉

  注音: ㄉㄚˋ ㄅㄢˋ ˙ㄌㄚ
  拼音: dà bàn la

大部分。《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一個曲兒你聽了大半咧,不聽咧?」


  大拉翅

  注音: ㄉㄚˋ ㄌㄚ ㄔˋ
  拼音: dà lā chì

一種清咸豐以後的婦女髮型。髻式逐漸增高,雙角也不斷擴大,上戴有形如牌樓的固定飾物。以綢緞為之,再加插一些絹製的花朵。也稱為「兩把頭」。


  達拉密

 简化字:达拉密
  注音: ㄉㄚˊ ㄌㄚ ㄇㄧˋ
  拼音: dá lā mì

首腦、負責人。譯自滿洲語。《負曝閑談》第二五回:「華尚書低頭一想,想起了薛機,是軍機章京達密。」


  達拉斯

 简化字:达拉斯
  注音: ㄉㄚˊ ㄌㄚ ㄙ
  拼音: dá lā sī

城市名。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東北部,為石油工業和化學工業城。


  岡渡拉

 简化字:冈渡拉
  注音: ㄍㄤ ㄉㄨˋ ㄌㄚ
  拼音: gāng dù lā

義大利威尼斯運河上的一種船。為義大利語gondola的音譯。這種船的船身狹長,船頭和船尾尖狹向上翹,靠船尾單槳撐划航行。也譯作「岡度」、「岡多」。


  肐拉子

  注音: ㄍㄜ ㄌㄚ ˙ㄗ
  拼音: gē lā zi

陰暗的角落。《醒世姻緣傳》第七〇回:「到個屋肐子裡,悄悄從袖中取出夠一兩多的一塊銀子遞與他。」


  海拉爾

 简化字:海拉尔
  注音: ㄏㄞˇ ㄌㄚ ㄦˇ
  拼音: hǎi lā ěr

1.城市名。位於海爾河上游,有中長鐵路經過,畜產貿易發達,靠近俄境,是邊防要地。

2.河川名。參見「海爾河」條。


  虎不拉

  注音: ㄏㄨˇ ˙ㄅㄨ ㄌㄚ
  拼音: hǔ bu lā

北平方言:(1)指伯勞鳥。(2)態度蠻橫。如:「這人可真虎不,瞧這不講理的樣兒!」


  呼拉圈

  注音: ㄏㄨ ㄌㄚ ㄑㄩㄢ
  拼音: hū lā quān

一種運動器材。由英語hula hoop翻譯而得名。形狀呈圓形,質料為塑膠。運動時,把它套在身上,扭動腰部,以保持環繞身體而不落地的狀態。也譯作「胡圈」。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383 页数: 3/10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