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大觀帖

 简化字:大观帖
  注音: ㄉㄚˋ ㄍㄨㄢ ㄊㄧㄝˋ
  拼音: dà guān tiè

宋徽宗大觀三年(西元1109),因淳化閣版已斷裂,且刊印不精,於是以內府所藏真蹟另行選刻,較淳化閣精良,稱為〈大觀〉。唯拓本流傳極少,今僅存殘本若干卷而已。或稱為〈大觀太清樓〉、〈太清樓〉。


  鵝群帖

 简化字:鹅群帖
  注音: ㄜˊ ㄑㄩㄣˊ ㄊㄧㄝˋ
  拼音: é qún tiè

行草尺牘,為王獻之所書,收入宋《淳化閣》中。墨跡已佚,後傳有宋米芾臨本。


  二王帖

  注音: ㄦˋ ㄨㄤˊ ㄊㄧㄝˋ
  拼音: èr wáng tiè

晉代王羲之、獻之父子的行草書


  發草帖

 简化字:发草帖
  注音: ㄈㄚ ㄘㄠˇ ㄊㄧㄝˇ
  拼音: fā cǎo tiě

古人議婚時,男女雙方用來書寫各自生辰八字,交給對方,藉以推斷生剋的禮


  告喪帖

 简化字:告丧帖
  注音: ㄍㄠˋ ㄙㄤ ㄊㄧㄝˇ
  拼音: gào sāng tiě

奔赴報喪所用的柬


  何如帖

  注音: ㄏㄜˊ ㄖㄨˊ ㄊㄧㄝˇ
  拼音: hé rú tiě

晉王羲之的行書書法作品。屬平安三之一,其字整飭。今收藏在故宮博物院。


  蘭亭帖

 简化字:兰亭帖
  注音: ㄌㄢˊ ㄊㄧㄥˊ ㄊㄧㄝˋ
  拼音: lán tíng tiè

晉王羲之所書蘭亭序的本。書法遒勁剛健,為絕世之作。唐太宗愛之,自王羲之七世孫僧智永之徒辯才處取得原稿,凡二十八行,三百四十二字,命趙模等摹刻真跡,分拓數本以送皇親近臣。太宗崩,高宗奉遺詔,將真本貯玉匣殉葬,自此「蘭亭」翻刻本甚多。傳世者有「開皇蘭亭」,書法樸拙遲重;「神龍蘭亭」,沉厚靜穆,鐫刻精湛;「定武蘭亭」,渾樸敦厚,為諸刻之冠。唐馮承素所摹,以點畫尚存隸書收筆停蓄之筆意,為最佳摹本。也稱為「禊」。


  龍鳳帖

 简化字:龙凤帖
  注音: ㄌㄨㄥˊ ㄈㄥˋ ㄊㄧㄝˇ
  拼音: lóng fèng tiě

結婚證書。


  平安帖

  注音: ㄆㄧㄥˊ ㄢ ㄊㄧㄝˇ
  拼音: píng ān tiě

晉代王羲之的書法。其書法疏密得宜,雍容酣暢且豪放,為行書的典範。隋代鑑藏,唐代記錄,以及明清兩代的印記等,十分完整。現藏國立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博物院及上海書畫出版社亦有影印本。


  平復帖

 简化字:平复帖
  注音: ㄆㄧㄥˊ ㄈㄨˋ ㄊㄧㄝˋ
  拼音: píng fù tiè

晉陸機向他朋友問候疾病所寫的書札。字形樸質,在章草、今草之間。宋《宣和書譜》十四著錄,為現今最早的名人墨蹟,今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評書帖

 简化字:评书帖
  注音: ㄆㄧㄥˊ ㄕㄨ ㄊㄧㄝˇ
  拼音: píng shū tiě

書名。清梁巘撰,一卷,一百四十一則,為品評書法的著作。內容以論述書法家的執筆方法最多,其次還探討了各各家的源流、優劣,都有獨到的見解。


  喪亂帖

 简化字:丧乱帖
  注音: ㄙㄤ ㄌㄨㄢˋ ㄊㄧㄝˋ
  拼音: sāng luàn tiè

王羲之所書的書法名。行書而帶草意,勁健有力,剛中帶柔,為王中之佳品。


  十七帖

  注音: ㄕˊ ㄑㄧ ㄊㄧㄝˋ
  拼音: shí qī tiè

晉王羲之的草書。為二十餘件書合併而成的總,因居首一開端有「十七」二字,故稱為「十七」。此雄健疏放、氣象超逸,為王羲之草書作品中最負盛名者,歷代均取作草書範本。


  蜀素帖

  注音: ㄕㄨˇ ㄙㄨˋ ㄊㄧㄝˋ
  拼音: shǔ sù tiè

北宋書法家米芾將自作詩八首,寫於四川織造的白絹上,稱為「蜀素」。其點畫粗細變化甚大,字體大小隨意,以欹取勝,而字勢挺拔。其用筆或藏鋒取勁,或出鋒求妍,絹墨相發,姿態搖曳,為宋人之冠。


  帖括業

 简化字:帖括业
  注音: ㄊㄧㄝˋ ㄍㄨㄚ ㄧㄝˋ
  拼音: tiè guā yè

舉業,即應舉有關的課業。《聊齋志異.卷七.金和尚》:「金又買異姓兒,私子之。延儒師,教括業。」


  帖花黃

 简化字:帖花黄
  注音: ㄊㄧㄝ ㄏㄨㄚ ㄏㄨㄤˊ
  拼音: tiē huā huáng

古代女子將黃色花瓣狀的面飾貼在額上,作為裝飾。《樂府詩集.卷二五.橫吹曲辭五.古辭.木蘭詩二首之一》:「當窗理雲鬢,挂鏡花黃。」


  帖木兒

 简化字:帖木儿
  注音: ㄊㄧㄝˋ ㄇㄨˋ ㄦˊ
  拼音: tiè mù ér

人名。(西元1335~1405)蒙古人,元裔,奉持回教,明初據察合臺汗國故地,建國稱汗,都於撒馬爾罕,奄有伊蘭高原全部,復進略印度、土耳其,勢甚盛,史稱「木兒帝國」。


  帖子詞

 简化字:帖子词
  注音: ㄊㄧㄝˇ ˙ㄗ ㄘˊ
  拼音: tiě zi cí

宋代八節內宴時,翰林學士獻給宮中的詩,貼於閣中門壁上,故稱為「子詞」。如宋歐陽修曾撰子詞、端午子詞等。


  無名帖

 简化字:无名帖
  注音: ㄨˊ ㄇㄧㄥˊ ㄊㄧㄝˇ
  拼音: wú míng tiě

內容為攻訐或恐嚇他人,而不具真實姓名的信件。也稱為「黑」、「黑函」。


  下帖子

  注音: ㄒㄧㄚˋ ㄊㄧㄝˇ ˙ㄗ
  拼音: xià tiě zi

致送請。《紅樓夢》第四五回:「今兒來的這麼齊全,倒像下子請了來的。」也稱為「下」。


  小帖兒

 简化字:小帖儿
  注音: ㄒㄧㄠˇ ㄊㄧㄝˇㄦ 
  拼音: xiǎo tiěr

舊式婚禮習俗在男女雙方議親之後,用紅色全寫上雙方的生辰八字互換,此稱為「小兒」。


  繡帖兒

 简化字:绣帖儿
  注音: ㄒㄧㄡˋ ㄊㄧㄝˇㄦ 
  拼音: xiù tiěr

描花樣的冊子。明.孟稱舜《桃花人面》第二齣:「閒行兒休則題,繡兒都停擱。」


  宜春帖

  注音: ㄧˊ ㄔㄨㄣ ㄊㄧㄝˇ
  拼音: yí chūn tiě

舊俗在立春日用來祝賀新春,上有宜春二字的子。見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


  月儀帖

 简化字:月仪帖
  注音: ㄩㄝˋ ㄧˊ ㄊㄧㄝˋ
  拼音: yuè yí tiè

相傳為晉代書法家索靖寫成的書。此用筆奇宕,點畫遒厚,氣韻古雅,意境悠長。


  中秋帖

  注音: ㄓㄨㄥ ㄑㄧㄡ ㄊㄧㄝˋ
  拼音: zhōng qiū tiè

晉王獻之的行書尺牘。原五行三十二字,後裁去二行,為三行二十二字。此運筆流暢,筆筆相連,字字相接,一筆連寫四、五字,實屬瀟灑宏肆。清代作為三希之一,刻入三希堂法


  自敘帖

 简化字:自叙帖
  注音: ㄗˋ ㄒㄩˋ ㄊㄧㄝˋ
  拼音: zì xù tiè

唐釋懷素書寫的狂草。成於唐代宗廣德十二年(西元七七七年),共一百二十六行,六百九十八字。全文自述生平事跡,運筆縱橫遒勁,神采宕逸,被後世視為珍寶。


  八字全帖

  注音: ㄅㄚ ㄗˋ ㄑㄩㄢˊ ㄊㄧㄝˇ
  拼音: bā zì quán tiě

古時議婚,男女雙方用來書寫生辰八字,交給對方,藉以推斷生剋吉凶的禮。也稱為「八字」、「庚」。


  白孔六帖

  注音: ㄅㄞˊ ㄎㄨㄥˇ ㄌㄧㄡˋ ㄊㄧㄝˋ
  拼音: bái kǒng liù tiè

書名。指後人假白居易之名所偽撰的《白氏六》和宋孔傳所撰的《後六》的合編本。其書分類編次,體例仿自《北堂書鈔》,可供參考、查索。簡稱為「白」。


  淳化閣帖

 简化字:淳化阁帖
  注音: ㄔㄨㄣˊ ㄏㄨㄚˋ ㄍㄜˊ ㄊㄧㄝˋ
  拼音: chún huà gé tiè

宋太宗淳化三年出淳化閣所藏漢、魏、晉、唐列朝名人墨跡,命侍書學士王著編次、摹刻於板上,稱為「淳化祕閣法」。共十卷,古人法書,賴此以傳。


  淳熙閣帖

 简化字:淳熙阁帖
  注音: ㄔㄨㄣˊ ㄒㄧ ㄍㄜˊ ㄊㄧㄝˋ
  拼音: chún xī gé tiè

宋孝宗淳熙年間下詔,以內府所藏淳化閣重新刻石,稱為「淳熙閣」。


  訂婚柬帖

 简化字:订婚柬帖
  注音: ㄉㄧㄥˋ ㄏㄨㄣ ㄐㄧㄢˇ ㄊㄧㄝˇ
  拼音: dìng hūn jiǎn tiě

訂婚時,邀宴所用的請


  反輸一帖

 简化字:反输一帖
  注音: ㄈㄢˇ ㄕㄨ ㄧ ㄊㄧㄝˇ
  拼音: fǎn shū yī tiě

本來應該贏的,結果反而輸了。如:「這場球賽甲隊一路領先,結果卻是反輸一。」《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五:「當下方媽媽反輸一,只得安排酒飯,款待了公差。」《說岳全傳》第六〇回:「万俟卨道:『無糧不成,反輸一,難道我倒跪了你罷?』」


  俯首帖耳

  注音: ㄈㄨˇ ㄕㄡˇ ㄊㄧㄝ ㄦˇ
  拼音: fǔ shǒu tiē ěr

低頭垂耳。形容恭順馴服的樣子。明.朱國楨《湧幢小品.卷一四.教官全城》:「吾徒誦詩書,講逆順,而俯首耳,以事賊乎?」也作「伏首耳」、「伏首貼耳」、「俯首貼耳」、「俛首耳」、「俛首貼耳」。


  俛首帖耳

  注音: ㄈㄨˇ ㄕㄡˇ ㄊㄧㄝ ㄦˇ
  拼音: fǔ shǒu tiē ěr

低頭垂耳。形容恭順馴服的樣子。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若俛首耳,搖尾而乞憐者,非我之志也。」也作「俯首耳」。


  紅綠帖子

 简化字:红绿帖子
  注音: ㄏㄨㄥˊ ㄌㄩˋ ㄊㄧㄝˇ ˙ㄗ
  拼音: hóng lǜ tiě zi

舊時協議離婚時所寫的書契。協議事項以紅紙寫,交給女方,從此可以再嫁。同意離婚用綠紙,由男方收執,表示不吉。如:「夫妻倆各將紅綠子收起,從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換帖兄弟

 简化字:换帖兄弟
  注音: ㄏㄨㄢˋ ㄊㄧㄝˇ ㄒㄩㄥ ㄉㄧˋ
  拼音: huàn tiě xiōng dì
 相似词:拜把兄弟

結拜兄弟。舊時異性結拜兄弟時,互換寫有姓名、年齡、籍貫、家世的東,故名。如:「既然是換兄弟,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沒有什麼好隱瞞的。」


  空帖拜年

  注音: ㄎㄨㄥ ㄊㄧㄝˇ ㄅㄞˋ ㄋㄧㄢˊ
  拼音: kōng tiě bài nián

舊時朋友間遇到年節,不能親自前往,派遣僕人,持名片或子道賀,稱為「空拜年」。


  沒頭帖子

 简化字:没头帖子
  注音: ㄇㄟˊ ㄊㄡˊ ㄊㄧㄝˇ ˙ㄗ
  拼音: méi tóu tiě zi

匿名。《水滸傳》第六三回:「次日,城裡城外報說將來,收得梁山泊沒頭子數十張,不敢隱瞞,只得呈上。」也作「沒頭告示」。


  泥金帖子

  注音: ㄋㄧˊ ㄐㄧㄣ ㄊㄧㄝˇ ˙ㄗ
  拼音: ní jīn tiě zi

以金屑塗飾的箋簡,唐代進士及第到家報喜時所用。宋.楊萬里〈送族弟子西赴省〉詩:「淡墨榜頭先快睹,泥金子不須封。」


  匿名揭帖

  注音: ㄋㄧˋ ㄇㄧㄥˊ ㄐㄧㄝ ㄊㄧㄝ
  拼音: nì míng jiē tiē

攻訐他人而不具真實姓名的公開文件。也作「匿名揭貼」。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31 页数: 3/4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