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四相

  注音: ㄙˋ ㄒㄧㄤˋ
  拼音: sì xiàng

佛教用語。佛教謂無常現象的種特徵。如生、住、異、滅;生、老、病、死;離、合、違、順。南朝梁.簡文帝〈莊嚴旻法師成實論義疏序〉:「相乃無常之刀,三聚為苦家之質。」


  四象

  注音: ㄙˋ ㄒㄧㄤˋ
  拼音: sì xiàng

1.金、木、水、火。《易經.繫辭上》:「兩儀生象,象生八卦。」唐.孔穎達.正義:「兩儀生象者,謂金、木、水、火。」

2.春、夏、秋、冬。體現於卦象則為少陽、老陽、少陰、老陰。《朱子語類.卷一三七.戰國漢唐諸子》:「易中只有陰陽奇耦,便有象:如春為少陽,夏為老陽,秋為少陰,冬為老陰。」

3.易卦象:實象、假象、義象、用象。

4.日、月、星、辰。《西遊記》第一回:「日、月、星、辰,謂之象。」


  四星

  注音: ㄙˋ ㄒㄧㄥ
  拼音: sì xīng

1.蒼龍、白虎、朱鳥、玄武星宿。漢.王充《論衡.物勢》:「東方木也,其星蒼龍也;西方金也,其星白虎也;南方火也,其星朱鳥也;北方水也,其星玄武也。天有星之精,降生獸之體。」

2.北斗七星,去斗杓三星,僅餘星,比喻零落淒涼。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呀!今夜淒涼有星,他不偢人待怎生!」

3.秤桿尾端釘有星,比喻下場、前程。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三折:「俺那廝做事一滅行,這妮子更敢有星。」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二折:「我比那卓文君,有上稍,沒了星。」


  四行

  注音: ㄙˋ ㄒㄧㄥˋ
  拼音: sì xìng

1.種德行:(1)指孝、忠、信、悌。《呂氏春秋.先識覽.正名》:「尹文曰:『今有人於此,事親則孝,事君則忠,交友則信,居鄉則悌。有此行者,可謂士乎?』」(2)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後漢書.卷八.列女傳.曹世叔妻傳》:「女有行,一曰婦德,二曰婦言,三曰婦容,曰婦功。」也稱為「德」、「教」。

2.科,為漢代以德行舉士的項標準。《漢書.卷八六.何武傳》:「光祿勛舉行,遷為鄠令。」唐.顏師古.注:「元帝永光元年迢舉質樸、敦厚、遜讓、有行義各一人。時詔書又令光祿歲以此科第郎從官,故武以此行得舉之也。」

3.佛教用語。指菩提、福德、智慧、羯磨。《魏書.卷一一.釋老志》:「羅什法師可謂神出五才,志入行者也。」唐.李邕〈嶽麓寺碑〉:「行樂而不取,三賢登而更遷。」


  四性

  注音: ㄙˋ ㄒㄧㄥˋ
  拼音: sì xìng

中醫上指寒、熱、溫、涼種藥性。藥性的溫熱寒涼是相對於病症中的寒性病症及熱性病症而言的。能夠治療熱性病症的藥物,屬於寒性或涼性,如黃連屬寒性,可治熱病瀉痢;能夠治療寒性病症的藥物,屬於熱性或溫性,如附子屬熱性,能治因大汗而陽氣衰竭、肢寒冷等。


  四姓

  注音: ㄙˋ ㄒㄧㄥˋ
  拼音: sì xìng

1.個姓氏。我國歷代常有以個豪門貴族合稱為「姓」的現象。如東漢時有樊、郭、陰、馬姓;三國吳有朱、張、顧、陸姓;晉代有雷、蔣、谷、魯姓;唐代有鄭、盧、李、崔姓。

2.南北朝時,以郡望或官位分為甲、乙、丙、丁等貴族,稱為「姓」。《南史.卷五六.列傳.張弘策》:「在郡述制旨禮記正言義,姓衣冠士子聽者常數百人。」《新唐書.卷一九九.儒學列傳中.柳沖》:「尚書、領、護而上者為『甲姓』,九卿若方佰者為『乙姓』,散騎常侍、太中大夫者為『丙姓』,吏部正員郎為『丁姓』。凡得入者,謂之『姓』。」

3.印度社會的種階級。《長阿含經》卷一三:「世有姓:剎利、婆羅門、居士、首陀羅。」


  四凶

  注音: ㄙˋ ㄒㄩㄥ
  拼音: sì xiōng

相傳堯舜時個凶惡的部族首領。《左傳.文公十八年》:「舜臣堯,賓于門,流凶族:渾敦、窮奇、檮杌、饕餮,投諸裔,以禦螭魅。」


  四虛

 简化字:四虚
  注音: ㄙˋ ㄒㄩ
  拼音: sì xū

方、天地。《莊子.天運》:「儻然立於虛之道。」唐.陳鴻《長恨傳》:「旁求虛上下,東極天海,跨蓬壺。」


  四序

  注音: ㄙˋ ㄒㄩˋ
  拼音: sì xù

春、夏、秋、冬季。《魏書.卷一〇七.律曆志上》:「然序遷流,五行變易。」唐.王勃〈守歲序〉:「春秋冬夏,錯序之涼炎。」


  四野

  注音: ㄙˋ ㄧㄝˇ
  拼音: sì yě

方的原野。《文選.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六》:「登高臨野,北望青山阿。」《文選.張華.情詩二首之二》:「遊目野外,逍遙獨延佇。」


  四依

  注音: ㄙˋ ㄧ
  拼音: sì yī

佛教用語。面對聽聞的教法有衝突或有疑義時,抉擇佛法的個依從的準則:一、依法不依人,謂依從真理,不依從人。二、依義不依語,謂依從佛法的思想內涵,不依從文字的表面意思。三、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謂依從佛陀最究竟的教說,不可捨棄前者依從權宜性的教法。、依智不依識,謂依從了悟真理的智慧,不依從凡夫的認知。《大方廣十輪經》卷八:「依於依,具辯才。」也作「依止」。


  四夷

  注音: ㄙˋ ㄧˊ
  拼音: sì yí

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的總稱。《孟子.梁惠王上》:「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夷也。」《文選.左思.魏都賦》:「以娛夷之君,以睦八荒之俗。」


  四裔

  注音: ㄙˋ ㄧˋ
  拼音: sì yì

方邊遠的地方。《左傳.文公十八年》:「投諸裔,以禦螭魅。」《文選.班固.西都賦》:「原野蕭條,目極裔。」


  四隅

  注音: ㄙˋ ㄩˊ
  拼音: sì yú

1.個角落。《禮記.檀弓上》:「蟻結於隅。」漢.鄭玄.注:「書褚之角。」《爾雅.釋宮》:「西南隅謂之奧,西北隅謂之屋漏,東北隅謂之宧,東南隅謂之窔。」宋.邢昺.注:「此別宮中隅之異名也。」

2.方。《淮南子.原道》:「經營隅,還反於樞。」《文選.潘岳.為賈謐作贈陸機詩》:「強秦兼併,吞滅隅。」


  四育

  注音: ㄙˋ ㄩˋ
  拼音: sì yù

德育、智育、體育、群育的合稱。


  四月

  注音: ㄙˋ ㄩㄝˋ
  拼音: sì yuè

《詩經.小雅》的篇名。共八章。根據〈詩序〉:「月,大夫刺幽王也。」或亦指遭亂自傷之詩。首章二句為:「月維夏,六月徂暑。」


  四岳

  注音: ㄙˋ ㄩㄝˋ
  拼音: sì yuè

1.方諸侯之長。《書經.堯典》:「帝曰:『咨!岳,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

2.嶽。參見「嶽」條。


  四嶽

 简化字:四岳
  注音: ㄙˋ ㄩㄝˋ
  拼音: sì yuè

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古代天子巡狩方,於此朝見諸侯。《文選.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漢中地形,實有險固,嶽三塗,皆不及也。」也作「岳」。


  四運

 简化字:四运
  注音: ㄙˋ ㄩㄣˋ
  拼音: sì yùn

春、夏、秋、冬時。晉.陶淵明〈酬劉柴桑〉詩:「窮居寡人用,時忘運周。」


  四則

 简化字:四则
  注音: ㄙˋ ㄗㄜˊ
  拼音: sì zé

數學上指加、減、乘、除種計算法的總稱。


  四診

 简化字:四诊
  注音: ㄙˋ ㄓㄣˇ
  拼音: sì zhěn

中醫上指望、聞、問、切種診病的方法。


  四知

  注音: ㄙˋ ㄓ
  拼音: sì zhī

東漢楊震任太守時,昌邑縣令王密夜間送十斤黃金予楊,謂深夜無人知曉。楊震回答:「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不接受王密饋贈。見《後漢書.卷五.楊震傳》。《隋書.卷七.韋世康傳》:「志除三惑,心慎知,以不貪而為寶,處膏脂而莫潤。」


  四肢

  注音: ㄙˋ ㄓ
  拼音: sì zhī
 相似词:手腳

人體兩手兩足的總稱。《孟子.盡心下》:「肢之於安佚也,性也。」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一折:「血模糊汙了一身,軟答剌冷了肢。」


  四至

  注音: ㄙˋ ㄓˋ
  拼音: sì zhì

1.方到來。《呂氏春秋.審應覽.不屈》:「士民罷潞,國家空虛,天下之兵至。」

2.房宅或耕地等周的界限。《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凡是老圈地都有部頒龍票,那上面東西南北的至,都開得明白。」


  四眾

 简化字:四众
  注音: ㄙˋ ㄓㄨㄥˋ
  拼音: sì zhòng

佛教用語:(1)種佛弟子。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妙法蓮華經》卷一:「文殊當知,眾、龍神,瞻察仁者,為說何等。」(2)種出家人。即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十誦律》卷一一:「我教化眾疲極,令諸比丘當教誡比丘尼。」


  四周

  注音: ㄙˋ ㄓㄡ
  拼音: sì zhōu
 相似词:周圍
 相反词:中央

周圍面。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穀水注》:「池東西千步,南北千一百步,周有塘。」也稱為「周遭兒」。


  四柱

  注音: ㄙˋ ㄓㄨˋ
  拼音: sì zhù

1.人的生辰,年、月、日、時。元.鄭光祖《老君堂》第一折:「你把那先天周易細循環,將我那五行柱從頭算。」

2.舊時官署交代款項的帳簿。可分為舊管、新收、開除、實在項。《福惠全書.卷九.編審部.查原冊》:「今次編審,先取前屆印冊,勘閱管收除在柱。」也稱為「柱冊」。


  四坐

  注音: ㄙˋ ㄗㄨㄛˋ
  拼音: sì zuò

周圍坐的人。《晉書.卷二.唐彬傳》:「帝顧坐曰:『名不虛行。』」《文選.禰衡.鸚鵡賦》:「願先生為之賦,使坐咸共榮觀,不亦可乎!」也作「筵」。


  再四

  注音: ㄗㄞˋ ㄙˋ
  拼音: zài sì

屢次,一次又一次。《紅樓夢》第六〇回:「也曾央託中保謀人,再求告。」《文明小史》第九回:「雖說開了一座大客棧,有此資本,每日房錢伙食,要墊出去的,只得向住店客人再商量,每人先借幾塊錢,將來在房飯錢上扣算。」也作「再三」、「再三再」。


  四海

  注音: ㄙˋ ㄏㄞˇ
  拼音: sì hǎi

1.古代認為中國周環海,因而稱方為「海」。泛指天下各處。《書經.禹貢》:「海會同,六府孔修。」《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皇帝傾國來救敬瑭之急,海之人,皆服皇帝信義。」

2.中醫上指髓海、血海、氣海、水穀之海的總稱。


  四海

  注音:(2) ㄙˋ ˙ㄏㄞ
  拼音:(2) sì hai

稱人的性情豪爽慷慨。《金瓶梅》第七回:「你老人家不知,如今知府、知縣相公來往,好不海,結識人寬廣。」《文明小史》第一八回:「這位海兄是浦東絲廠裡的總帳房,最愛朋友,為人極其海。」


  大四喜

  注音: ㄉㄚˋ ㄙˋ ㄒㄧˇ
  拼音: dà sì xǐ

麻將指由風牌東、南、西、北完成組的刻子,稱為「大喜」。胡牌時,算八臺。


  第四審

 简化字:第四审
  注音: ㄉㄧˋ ㄙˋ ㄕㄣˇ
  拼音: dì sì shěn

我國民事與刑事訴訟法均規定三級審制,如存在一些特殊的政治或司法手段,可能干涉正常司法程序或判別結果。在一般司法審判制度之外的另一種最高司法審判制度,通常為負面意義的名詞。其中以解釋憲法與法令的機關最受注意,如我國的大法官會議即是一個最易受批評的第審機關。


  第四臺

 简化字:第四台
  注音: ㄉㄧˋ ㄙˋ ㄊㄞˊ
  拼音: dì sì tái

國內除臺視、中視、華視三家電視臺外,所存在的有線電視經營者。


  跌四平

  注音: ㄉㄧㄝˊ ㄙˋ ㄆㄧㄥˊ
  拼音: dié sì píng

跌得腳朝天。《西遊記》第七五回:「原來這大聖喫不多酒,接了他七八鍾喫了,在肚裡撒起酒風來,不住的支架子,跌平,踢飛腳;抓住肝花打鞦韆,豎蜻蜓,翻根頭亂舞。」


  二十四

  注音: ㄦˋ ㄕˊ ㄙˋ
  拼音: èr shí sì

(歇後語)生氣。一年有二十節氣,故稱生氣為「二十」。《金瓶梅》第五三回:「怎麼悄悄的關上門?莫不道我昨夜去了,大娘有些二十麼?」


  放二四

  注音: ㄈㄤˋ ㄦˋ ㄙˋ
  拼音: fàng èr sì

放肆、恣意胡為。《董西廂》卷三:「當初遭難,與俺成親事,及至如今放二。」元.尚仲賢《氣英布》第折:「奏凱見君王,隄防,只怕他放二又做出那濯足踞胡床。」


  高四生

  注音: ㄍㄠ ㄙˋ ㄕㄥ
  拼音: gāo sì shēng

高中畢業後在補習班補習,準備大學聯考的學生。


  胡撥四

 简化字:胡拨四
  注音: ㄏㄨˊ ㄅㄛ ㄙˋ
  拼音: hú bō sì

樂器名,彈撥樂器:(1)係參照古老樂器火不思的形制製成。面板用桐木,背板、側板以楓木製成;面板下部開兩個雲形音窗,音箱內設音梁。置指板及品位。用撥子彈奏,音色醇厚、柔和,音量宏大。多用於合奏、伴奏及彈唱,亦用於獨奏。(2)參見「火不思」條。


  九一四

  注音: ㄐㄧㄡˇ ㄧ ㄙˋ
  拼音: jiǔ yī sì

一種過去用於治療梅毒的藥品。呈黃色粉末狀,無臭或帶微臭味,容易氧化變色。九一為六〇六之改良品。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402 页数: 3/11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