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印囊

  注音: ㄧㄣˋ ㄋㄤˊ
  拼音: yìn náng

信的囊袋。《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管輅傳》:「平原太守劉邠取囊及山雞毛著器中,使筮。」《三國演義》第六九回:「劉邠不信,請輅至府,取囊及山雞毛藏於盒中,令卜之。」


  印尼

  注音: ㄧㄣˋ ㄋㄧˊ
  拼音: yìn ní

國名。位於東南亞,太平洋與度洋之間,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參見「度尼西亞共和國」條。


  印泥

  注音: ㄧㄣˋ ㄋㄧˊ
  拼音: yìn ní
 相似词:紫泥、印油

時所用的泥狀顏料。用硃砂和油製成。也稱為「色」。


  印鈕

 简化字:印钮
  注音: ㄧㄣˋ ㄋㄧㄡˇ
  拼音: yìn niǔ

章上端的雕飾。穿孔後可以佩帶。古代鈕各有不同的形式,用以分別帝王百官,如龜鈕、虎鈕、馬鈕等。私的鈕式,樣式多且富於變化。也稱為「鼻」。


  印譜

 简化字:印谱
  注音: ㄧㄣˋ ㄆㄨˇ
  拼音: yìn pǔ

彙集歷代古及各家所刻章而成的書。始於宋徽宗的宣和譜。


  印鋪

 简化字:印铺
  注音: ㄧㄣˋ ㄆㄨˋ
  拼音: yìn pù

當鋪。《金瓶梅》第四〇回:「不拘誰家衣裳,且交鋪睡覺。」也作「子鋪」。


  印染

  注音: ㄧㄣˋ ㄖㄢˇ
  拼音: yìn rǎn

將紡織品上花紋和染色,稱為「染」。


  印色

  注音: ㄧㄣˋ ㄙㄜˋ
  拼音: yìn sè

時所用的泥狀顏料。用硃砂和油製成。《老殘遊記》第三回:「桌上放了幾本書,一方小硯臺,幾枝筆,一個色盒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八回:「取過色,蓋了一個。」也稱為「泥」。


  印石

  注音: ㄧㄣˋ ㄕˊ
  拼音: yìn shí

1.用以刻的石頭。

2.一種石名。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湘水注》:「湘水又北,歷石,石在衡山縣南,湘水右側,盤石或大或小,臨水,石悉有跡,其方如,纍然行列,無文字,如此可二里許,因名為石也。」


  印綬

 简化字:印绶
  注音: ㄧㄣˋ ㄕㄡˋ
  拼音: yìn shòu

信和繫在信上的絲帶。《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傳》:「其後公孫述數出兵漢中,遣使以大司空扶安王綬授囂。」《三國演義》第二回:「吾繳還綬,從此去矣。」


  印刷

  注音: ㄧㄣˋ ㄕㄨㄚ
  拼音: yìn shuā

運用照相及分色技巧,把文字、圖畫等原稿製成版,加上油墨壓,並可連續出的技術。依版式分為凸版、平版、凹版及網版等四種刷方式。也稱為「刷」。


  印臺

 简化字:印台
  注音: ㄧㄣˋ ㄊㄞˊ
  拼音: yìn tái

內裝料,供蓋用的油盒。有紅、藍等數種顏色。也稱為「打臺」。


  印堂

  注音: ㄧㄣˋ ㄊㄤˊ
  拼音: yìn táng

相術家稱兩眉中間為「堂」。《儒林外史》第一六回:「現在堂顏色有些發黃,不日就有個貴人星照命。」


  印文

  注音: ㄧㄣˋ ㄨㄣˊ
  拼音: yìn wén

章上鐫刻的文字。《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北出者,至匈奴庭,授單于,改漢文,去『璽』曰『章』。」


  印香

  注音: ㄧㄣˋ ㄒㄧㄤ
  拼音: yìn xiāng

用金屬格將香料末成前後相屬的文字,焚燒之後,字跡仍分明可識。唐.王建〈香〉詩:「閑坐燒香,滿戶松柏氣。火畫轉分明,青苔碑上字。」也稱為「香」。


  印相

  注音: ㄧㄣˋ ㄒㄧㄤˋ
  拼音: yìn xiàng

利用相箱或相夾等設備,將底片上的影像在感光紙上,經顯影、定影後,獲得與底片影像同樣大小的相片的過程。


  印象

  注音: ㄧㄣˋ ㄒㄧㄤˋ
  拼音: yìn xiàng
 相似词:記憶、影象

感官受外界刺激而留存於心中的意象。如:「象深刻」、「應徵面試時,要小心應對,留給老闆一個好象。」


  印信

  注音: ㄧㄣˋ ㄒㄧㄣˋ
  拼音: yìn xìn

政府機關使用的章。有、關防、鈐記、國璽、職章等類別。《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縣令批准建造,又自取庫中公費銀十兩,開了疏頭,用了信,就中給與老成耆民收貯了訖。」《儒林外史》第三八回:「你領了這婦人,拿我這一幅綾子,遇州遇縣,送與他地方官看,求都要用一個信。」


  印行

  注音: ㄧㄣˋ ㄒㄧㄥˊ
  拼音: yìn xíng

刷發行。《文明小史》第三四回:「不惜重價購買教科書稿本,行銷售,於中取利。」


  印油

  注音: ㄧㄣˋ ㄧㄡˊ
  拼音: yìn yóu
 相似词:印泥

章所使用的油墨。有紅、藍等顏色。


  印魚

 简化字:印鱼
  注音: ㄧㄣˋ ㄩˊ
  拼音: yìn yú

動物名。硬骨魚綱鱸形目魚科。身體細長,頭頂上有卵圓形吸盤,係從背鰭鰭棘部分轉化而來,常吸附在鯊魚或其他大型魚類身上而遨遊。主要分布於熱帶海洋。


  印章

  注音: ㄧㄣˋ ㄓㄤ
  拼音: yìn zhāng
 相似词:鈐記

圖章。如:「到銀行或郵局領錢,必須攜帶章。」


  印證

 简化字:印证
  注音: ㄧㄣˋ ㄓㄥˋ
  拼音: yìn zhèng

互相證明。《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將經文大書,下面採諸經子史的話證,教子弟們自幼習學。」


  印製

 简化字:印制
  注音: ㄧㄣˋ ㄓˋ
  拼音: yìn zhì

刷製造。如:「這套叢書是由國內最好的刷廠所製的。」


  印子

  注音: ㄧㄣˋ ˙ㄗ
  拼音: yìn zi

1.痕跡。《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瞧瞧人家是新穿的鞋子,給踹了個泥腳子。」

2.舊時放高利貸的俗稱。參見「子錢」條。


  影印

  注音: ㄧㄥˇ ㄧㄣˋ
  拼音: yǐng yìn

將圖片文字直接經由影機或照相複製。


  用印

  注音: ㄩㄥˋ ㄧㄣˋ
  拼音: yòng yìn

加蓋章。如:「請證婚人用。」


  油印

  注音: ㄧㄡˊ ㄧㄣˋ
  拼音: yóu yìn

一種刷方法。在蠟紙上刻寫或打字後,據以製版,再用油墨刷。


  摘印

  注音: ㄓㄞ ㄧㄣˋ
  拼音: zhāi yìn

舊時官吏犯重大過失,必須立即撤職,通常由上級長官委派員收其信,罷其官職。《儒林外史》第一七回:「那曉得百姓要留這官,鳴鑼罷市,圍住了摘的官,要奪回信。」《儒林外史》第二五回:「滿衙門的人都慌了,說道:『不好了!來摘了!』」


  掌印

  注音: ㄓㄤˇ ㄧㄣˋ
  拼音: zhǎng yìn

掌管信。比喻主持事務或掌有權柄。


  爪印

  注音: ㄓㄠˇ ㄧㄣˋ
  拼音: zhǎo yìn

爪甲留下的痕。如:「玉山國家公園最近常在樹幹上發現黑熊爪,證實當地有黑熊出沒。」也稱為「爪痕」。


  指印

  注音: ㄓˇ ㄧㄣˋ
  拼音: zhǐ yìn

以指捺物所留下的指痕。《紅樓夢》第五七回:「用手向他脈門摸了摸,嘴脣人中上邊著力掐了兩下,掐的指如許來深,竟也不覺疼。」


  治印

  注音: ㄓˋ ㄧㄣˋ
  拼音: zhì yìn

雕刻章、篆刻。


  轉印

 简化字:转印
  注音: ㄓㄨㄢˇ ㄧㄣˋ
  拼音: zhuǎn yìn

將一物上的圖像到另一物上。


  相印

  注音: ㄒㄧㄤ ㄧㄣˋ
  拼音: xiāng yìn

1.互為證。如:「書本知識要能與實際生活相。」

2.彼此投合。如:「心心相」。


  相印

  注音:(2) ㄒㄧㄤˋ ㄧㄣˋ
  拼音:(2) xiàng yìn

宰相的官。《史記.卷六九.蘇秦傳》:「且使我有雒陽負郭田二頃,吾豈能佩六國相乎!」唐.韓愈〈桃林夜賀晉公〉詩:「手把命珪兼相,一時重疊賞元功。」


  初印本

  注音: ㄔㄨ ㄧㄣˋ ㄅㄣˇ
  拼音: chū yìn běn

專指使用雕版最初製的書籍,其字跡清晰,邊框完整,為藏書家所珍愛。


  穿帶印

 简化字:穿带印
  注音: ㄔㄨㄢ ㄉㄞˋ ㄧㄣˋ
  拼音: chuān dài yìn

一種兩面都刻有文,左右有孔可拴紐帶的章。通常一面刻名字,另一面刻字號、吉語或畫像。漢魏時代較為流行。


  打金印

  注音: ㄉㄚˇ ㄐㄧㄣ ㄧㄣˋ
  拼音: dǎ jīn yìn

古時在犯人面上刺字。《水滸傳》第八回:「原來宋時,但是犯人徒流遷徙的,都臉上刺字,怕人恨怪,只喚做打金。」


  大手印

  注音: ㄉㄚˋ ㄕㄡˇ ㄧㄣˋ
  拼音: dà shǒu yìn

一種西藏佛教噶舉派的修行法。有顯教、密教兩種。顯教主由定起觀,證得空智解脫的的境界。密教以唯一白法,成就空、樂二智,最後達到即身成佛,是無上瑜伽的最高法門。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35 页数: 3/6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