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來信

 简化字:来信
  注音: ㄌㄞˊ ㄒㄧㄣˋ
  拼音: lái xìn

1.或送的信。南朝晉.陸雲〈南衡〉詩五首之三:「我之懷矣,有客信。」《梁書.卷三四.張緬傳》:「羨還丹其何術,佇一丸於信。」也作「函」、「鴻」、「簡」、「札」、「書」。

2.寄信或送信。如:「歡迎信指正。」也作「函」、「鴻」、「簡」、「札」、「書」。


  來學

 简化字:来学
  注音: ㄌㄞˊ ㄒㄩㄝˊ
  拼音: lái xué

1.從師學習。《禮記.曲禮上》:「禮聞學,不聞往教。」

2.後世的學者。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七六.中庸章句序》:「所以繼往聖,開學,其功反有賢於堯舜者。」明.宋廉〈筆記序〉:「其為學寤疑辨惑之助,而功不既多矣乎!」


  來葉

 简化字:来叶
  注音: ㄌㄞˊ ㄧㄝˋ
  拼音: lái yè

後世。《文選.陸機.文賦》:「俯貽則於葉,仰觀象乎古人。」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詔策》:「光武加意於書辭,豈直取美當時,亦敬慎葉矣。」


  來儀

 简化字:来仪
  注音: ㄌㄞˊ ㄧˊ
  拼音: lái yí

1.鳳凰感德舞而有容儀,是一種祥瑞的徵兆。《書經.益稷》:「簫韶九成,鳳皇儀。」《文選.揚雄.劇秦美新》:「儀之鳥,肉角之獸,狙獷而不臻。」

2.傑出人物的到。晉.干寶《搜神記》卷一六:「不悟陰陽運,哲人忽儀。」


  來意

 简化字:来意
  注音: ㄌㄞˊ ㄧˋ
  拼音: lái yì

者的意圖。《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傳下.公沙穆傳》:「意厚矣。夫富貴在天,得之有命,以貨求位,吾不忍也。」《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問他意,他說是暫時駐紮,就要走的。」


  來因

 简化字:来因
  注音: ㄌㄞˊ ㄧㄣ
  拼音: lái yīn
 相似词:來由、原因

1.的目的。《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主人王老兒見金老揖坐了,問其因。」

2.緣由。事情的始末。《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出》:「占斷東甌盛事,諸宮調唱出因。廝羅響,賢門雅靜,仔細說教聽。」


  來由

 简化字:来由
  注音: ㄌㄞˊ ㄧㄡˊ
  拼音: lái yóu
 相似词:來因、原因

1.歷。唐.白居易〈春生〉詩:「先遣和風報消息,續教啼鳥說由。」

2.因由、緣故。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你好沒由,遭他毒手。」


  來諭

 简化字:来谕
  注音: ㄌㄞˊ ㄩˋ
  拼音: lái yù

示告諭。對人書信的尊辭。南朝梁.劉孝綽〈酬陸長史倕〉詩:「諭勖雕金,比質非所任。」也作「喻」。


  來源

 简化字:来源
  注音: ㄌㄞˊ ㄩㄢˊ
  拼音: lái yuán
 相似词:源原、來歷、根源、起源、出處

1.水源。《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東南上有從滹沱、桑乾下的一股源,流向西北灌入園中。」

2.根源。如:「經濟源」、「貨物源」。


  來緣

 简化字:来缘
  注音: ㄌㄞˊ ㄩㄢˊ
  拼音: lái yuán

生的因緣。唐.白居易〈華嚴經社石記〉:「斯石之文,但敘見願、集緣而已。」


  來月

 简化字:来月
  注音: ㄌㄞˊ ㄩㄝˋ
  拼音: lái yuè

下個月。唐.張彥遠《法書要錄.卷二.陶隱居與梁武帝論書啟》:「今始欲令人帖裝未便得付,月日有竟者,當遺送也。」《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今月吐至月,今年吐至年。」


  來哲

 简化字:来哲
  注音: ㄌㄞˊ ㄓㄜˊ
  拼音: lái zhé

後代的賢者。《宋書.卷六七.謝靈運傳》:「世之知音者,有以得之,知此言之非謬。如曰不然,請待哲。」《文選.潘岳.西征賦》:「如其禮樂,以俟哲。」


  來者

 简化字:来者
  注音: ㄌㄞˊ ㄓㄜˇ
  拼音: lái zhě

1.的事。《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者。」《文選.陶淵明.歸去兮辭》:「悟已往之不諫,知者之可追。」

2.歸順的人。《左傳.宣公十七年》:「吾若善逆彼,以懷者。」

3.後生、後進、後輩。《論語.子罕》:「子曰:『後生可畏,焉知者之不如今也。』」《文選.曹丕.與吳質書》:「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後生可畏,者難誣。」


  來著

 简化字:来着
  注音: ㄌㄞˊ ˙ㄓㄜ
  拼音: lái zhe

助動詞,用在句末,表示特定行為與事件的完成。如:「他說什麼著?我沒聽懂。」《紅樓夢》第四七回:「那一遭兒你這麼小心著!又不知是作耳報神的,也不知是作探子的。」


  來茲

 简化字:来兹
  注音: ㄌㄞˊ ㄗ
  拼音: lái zī

。《呂氏春秋.士容論.上農》:「今茲美禾,茲美麥。」《文選.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為樂當及時,何能待茲?」


  老來

 简化字:老来
  注音: ㄌㄠˇ ㄌㄞˊ
  拼音: lǎo lái

年老之後。唐.杜甫〈哭韋大夫之晉〉詩:「童孺交遊盡,喧卑俗事牽。老多涕淚,情在強詩篇。」唐.白居易〈四十五〉詩:「老尤委命,安處即為鄉。」


  勞來

 简化字:劳来
  注音: ㄌㄠˋ ㄌㄞˊ
  拼音: lào lái

慰勞、招延。《漢書.卷八.宣帝紀》:「今膠東相成,勞不怠。」唐.顏師古.注:「勞者,言慰勉而招延之也。」《楚辭.屈原.卜居》:「將送往勞,斯無窮乎?」也作「勞徠」。


  歷來

 简化字:历来
  注音: ㄌㄧˋ ㄌㄞˊ
  拼音: lì lái

、一直,表示從以前到現在。如:「經過幾個月的密集訓練,這次比賽中的表現,是他歷最好的成績。」


  亂來

 简化字:乱来
  注音: ㄌㄨㄢˋ ㄌㄞˊ
  拼音: luàn lái
 相似词:糊弄、瞎攪

胡亂作為。如:「這是個重要的會議,你可別亂!」


  馬來

 简化字:马来
  注音: ㄇㄚˇ ㄌㄞˊ
  拼音: mǎ lái

1.半島名。參見「馬半島」條。

2.群島名。參見「馬群島」條。


  年來

 简化字:年来
  注音: ㄋㄧㄢˊ ㄌㄞˊ
  拼音: nián lái

1.近年以。唐.盧綸〈春日登樓有懷〉詩:「年笑伴皆歸去,今日晴明獨上樓。」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員外〉詩:「跡去夢一覺,年事百般。」

2.一年以。如:「年,公司的業務有相當的進展,董事長宣布加薪。」


  拈來

 简化字:拈来
  注音: ㄋㄧㄢˊ ㄌㄞˊ
  拼音: nián lái

用手指拿東西。《儒林外史》第六回:「那掌舵駕長害饞癆,左手扶著舵,右手拈,一片片的送在嘴裡了。」


  起來

 简化字:起来
  注音: ㄑㄧˇ ㄌㄞˊ
  拼音: qǐ lái
 相反词:躺下

1.坐起或站起。《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黛玉被寶玉纏不過,只得起道:『你的意思,不叫我安生,我就離了你。』說著,往外就走。」

2.起床。《文明小史》第一五回:「此時姚家父子,亦都睡醒起漱洗。」

3.置於動詞詞尾,表示開始發生或興起。《紅樓夢》第八回:「鳳姐又在一旁幫說『過日他還拜老祖宗』等語,說的賈母喜悅起。」《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如今可先運些書籍去賣,將連器具圖畫等件一總運去,就在那裡開張起。」


  前來

 简化字:前来
  注音: ㄑㄧㄢˊ ㄌㄞˊ
  拼音: qián lái

1.前次,先前。《董西廂》卷五:「你好不分曉,是前科段,今番又再使。」元.楊梓《豫讓吞炭》第四折:「你前刺我,我饒了你;今日又刺我,卻饒不得你也。」

2.臨。《文明小史》第一四回:「連忙奔入上房,稟知老太太,說是姚先生有信前。」


  去來

 简化字:去来
  注音: ㄑㄩˋ ㄌㄞˊ
  拼音: qù lái

,語尾助詞,無義。去指去的意思。宋.劉過〈沁園春.斗酒彘肩〉詞:「天竺去!圖畫裡崢嶸樓閣開。」《西遊記》第二十九回:「哥啊,知道是甚緣故,我們且去。」


  日來

 简化字:日来
  注音: ㄖˋ ㄌㄞˊ
  拼音: rì lái

1.近日以。如:「日無所事事。」《三國演義》第九回:「老夫日因染微恙,閉門不出,故久未得與將軍一見。」

2.日漸增多。《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善治則災害日去,福祿日。」

3.每天。《太平廣記.卷三一.許老翁》:「唯草市藥肆云:『常有二人,日賣藥,稱王老所使。』」宋.張耒〈阿几〉詩:「小兒名阿几,眉目頗疏明。日書案傍,學我讀書聲。」


  如來

 简化字:如来
  注音: ㄖㄨˊ ㄌㄞˊ
  拼音: rú lái

佛的另外一種稱號。意謂像過去諸佛那樣的,那樣的去。後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也稱為「大仙」。


  入來

 简化字:入来
  注音: ㄖㄨˋ ㄌㄞˊ
  拼音: rù lái
 相反词:出去

。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三:「至後漢明帝時,西域道人入洛陽。」《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見兩著皂衫的,一似虞候府幹打扮,入鋪裡坐地。」


  上來

 简化字:上来
  注音: ㄕㄤˋ ˙ㄌㄞ
  拼音: shàng lai
 相反词:下來、下去

1.從低處到高處,或由遠處到近處。如:「我們大夥都在三樓,就只有他沒上。」《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因聽見長安都中有觀音遺跡並貝葉遺文,去歲隨了師父上,現在西門外牟尼菴住著。」。

2.起初、開始。如:「他一上便大力革新,呈現新人新氣象。」

3.用在動詞後面,表示動作由低處向高處或遠處到近處。如:「你慢慢跑上,我在山頂等你。」《紅樓夢》第三回:「黛玉方進入房時,只見兩個人攙著一位鬢髮如銀的老母迎上。」

4.用在動詞後面,表示動作完成,與動詞之間常插入「得、不」。如:「這問題不難,你一定答得上。」「這種感覺很難形容,我說不上。」

5.用在形容詞後面,表示程度的增加。如:「天色漸漸黑上了。」《水滸傳》第四五回:「那婦人三盃酒落肚,便覺有些朦朦朧朧上。」


  捎來

 简化字:捎来
  注音: ㄕㄠ ㄌㄞˊ
  拼音: shāo lái

順便帶。如:「同學回母校,捎了老師關懷的口信。」


  少來

 简化字:少来
  注音: ㄕㄠˇ ㄌㄞˊ
  拼音: shǎo lái

1.。《宋書.卷八五.謝莊傳》:「實因羸疾,常恐奄忽,故少無意於人間,豈當有心於崇達邪!」《南史.卷三四.沈懷文傳》:「吾少如此,豈可一朝而變,非欲異物,性之所不能耳。」

2.對使用的數量或分量加以限制。如:「菜裡可以放些辣椒,可是要少。」

3.。如:「他們家裡不懂情理,咱們以後少吧!」

4.不要胡。如:「你少了!這話能信嗎?」


  生來

 简化字:生来
  注音: ㄕㄥ ㄌㄞˊ
  拼音: shēng lái

1.有生以。唐.李賀〈啁少年〉詩:「自說生未為客,一身美妾過三百。」宋.陸游〈漁翁〉詩:「恨渠生不讀書,江山如此一句無。」

2.先天所賦予、與生俱。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千鈞力氣生有,單被子胥出盡醜,直自當年舉鼎,至今閃了右邊手。」《水滸傳》第六一回:「甘羅發早子牙遲,彭祖顏回壽不齊。范丹貧窮石崇富,八字生各有時。」

3.吳語:(1)當然。《海上花列傳》第四回:「生哚床浪哉啘,阿耍擺到地浪去?」(2)本。《海上花列傳》第一八回:「耐是生一逕蠻稱心,我陸裡有故個福氣?」


  適來

 简化字:适来
  注音: ㄕˋ ㄌㄞˊ
  拼音: shì lái

剛才、方才。《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適叫出看郡王轎子的人,是令愛麼?」《醒世恆言.卷三五.徐老僕義憤成家》:「清官也斷不得家務事,適許多親鄰,都不開口。」


  說來

 简化字:说来
  注音: ㄕㄨㄛ ㄌㄞˊ
  拼音: shuō lái

談起。如:「說都是好朋友,何必為了一點小事傷感情。」


  素來

 简化字:素来
  注音: ㄙㄨˋ ㄌㄞˊ
  拼音: sù lái

、一向。唐.李中〈秋夜吟寄左偃〉詩:「與君詩興素狂,況入清秋夜景長。」


  算來

 简化字:算来
  注音: ㄙㄨㄢˋ ㄌㄞˊ
  拼音: suàn lái

1.計算起。如:「屈指算,我們認識已有十個年頭了。」《老殘遊記》第一回:「前後六枝桅桿,掛著六扇舊帆,又有兩枝新桅,掛著一扇簇新的帆,一扇半新不舊的帆,算這船便有八枝桅了。」

2.推測起。如:「今天參加盛會的人,前前後後約莫算,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儻來

 简化字:傥来
  注音: ㄊㄤˇ ㄌㄞˊ
  拼音: tǎng lái

偶然得到或意外而的。《晉書.卷七五.王湛傳》:「天下,儻之運,卿何所嫌。」《新唐書.卷八〇.太宗諸子傳.紀王慎傳》:「況榮寵貴盛,儻物也,可恃以凌人乎?」


  特來

 简化字:特来
  注音: ㄊㄜˋ ㄌㄞˊ
  拼音: tè lái

特地過。《三國演義》第七回:「因在平原探知公孫瓚與袁紹相爭,特助戰。」


  外來

 简化字:外来
  注音: ㄨㄞˋ ㄌㄞˊ
  拼音: wài lái
 相反词:本地

從外邊、外地的。如:「外物種」、「外人士」、「外入侵鳥種,對本土生態危害極大。」


  往來

 简化字:往来
  注音: ㄨㄤˇ ㄌㄞˊ
  拼音: wǎng lái
 相似词:來往、往復、往還

1.去與。《楚辭.宋玉.招魂》:「雄虺九首,往鯈忽。」《三國演義》第六八回:「令陳武帶領人馬,往江岸巡哨。」

2.交往、交際。《老子》第八〇章:「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魏書.卷五五.劉芳傳》:「高肇之盛及清河王懌為宰輔,廞皆與其子姪交遊往。」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554 页数: 3/14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