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令婿

  注音: ㄌㄧㄥˋ ㄒㄩˋ
  拼音: lìng xù
 相似词:令坦、貴婿

稱謂。敬稱別人的女婿。《儒林外史》第二回:「只這申老爹的郎,就是夏老爹的婿。」


  令尹

  注音: ㄌㄧㄥˋ ㄧㄣˇ
  拼音: lìng yǐn

1.職官名。春秋時,楚國的執政官,相當於宰相。《論語.公冶長》:「尹子文,三仕為尹,無喜色。」唐.張說〈唐西臺舍人贈泗州刺史徐府君碑〉:「去尹而不慍,失司寇而遂行。」

2.泛稱縣、府等地方行政長官。


  令譽

 简化字:令誉
  注音: ㄌㄧㄥˋ ㄩˋ
  拼音: lìng yù

美好的聲譽。《舊五代史.卷九七.晉書.列傳.范延光》:「延光昔為唐臣,綽有譽。」


  令媛

  注音: ㄌㄧㄥˋ ㄩㄢˋ
  拼音: lìng yuàn

敬稱他人的女兒。也作「愛」、「嬡」。


  令月

  注音: ㄌㄧㄥˋ ㄩㄝˋ
  拼音: lìng yuè

1.吉月。《儀禮.士冠禮》:「月吉日,昭告爾字。」《孔子家語.卷八.冠頌》:「月吉日,王始加元服。」

2.陰曆二月。漢.張衡〈歸田賦〉:「於是仲春月,時和氣清。」


  令岳

  注音: ㄌㄧㄥˋ ㄩㄝˋ
  拼音: lìng yuè

敬稱別人岳父。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四二齣:「又況你二親不保,實有愧顏,何敢受岳之賜。」也作「嶽」。


  令正

  注音: ㄌㄧㄥˋ ㄓㄥˋ
  拼音: lìng zhèng
 相似词:令閫

1.職官名。掌管外交辭的官。《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子大叔為正,以為請。」

2.古代稱嫡妻為「正室」,故尊稱他人的妻子為「正」。《西遊記》第五九回:「今聞公主是牛大哥正,安得不以嫂嫂稱之!」


  令旨

  注音: ㄌㄧㄥˋ ㄓˇ
  拼音: lìng zhǐ

1.聖旨,帝王的命。《梁書.卷四五.王僧辯傳》:「鮑郎,卿有罪,旨使我鏁卿,勿以故意見待。」《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九:「國王傳下旨,訪得著作郎能統率多士。」

2.皇太后的命。《金史.卷九.章宗本紀一》:「癸卯,以皇太后命為旨。」


  令終

 简化字:令终
  注音: ㄌㄧㄥˋ ㄓㄨㄥ
  拼音: lìng zhōng

1.善終。《詩經.大雅.既醉》:「昭明有融,高朗終,終有俶,公尸嘉告。」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哀弔》:「君子終定謚,事極理哀,故賓之慰主,以至到為言也。」

2.事情完美的終結。《文選.嵇康.琴賦》:「既豐贍以多姿,又善始而終,嗟姣妙以弘麗,何變態之無窮。」


  令子

  注音: ㄌㄧㄥˋ ㄗˇ
  拼音: lìng zǐ

賢子。多用於稱美他人的兒子。《舊唐書.卷一五八.列傳.鄭餘慶》:「憲宗謂餘慶曰:『卿之子,朕之直臣,可更相賀。』」《幼學瓊林.卷二.祖孫父子類》:「稱人有子曰:『麟趾呈祥。』」


  令尊

  注音: ㄌㄧㄥˋ ㄗㄨㄣ
  拼音: lìng zūn

稱謂。尊稱別人的父親。《三國演義》第三回:「肅與賢弟少得相見,尊卻常會來。」《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堂待小生如骨肉,小生怎敢胡行,有汙娘子清心。」


  盧令

 简化字:卢令
  注音: ㄌㄨˊ ㄌㄧㄥˋ
  拼音: lú lìng

《詩經.齊風》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盧,刺荒也。」或亦指為美獵者之詩。首章二句為:「盧,其人美且仁。」


  律令

  注音: ㄌㄩˋ ㄌㄧㄥˋ
  拼音: lǜ lìng

1.法律條。《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沛公至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圖書藏之。」

2.十二音律的法。《漢書.卷四二.任敖傳》:「吹律調樂,入之音聲,及以比定律。」


  密令

  注音: ㄇㄧˋ ㄌㄧㄥˋ
  拼音: mì lìng

機密的命。如:「部隊在接獲上級的密之後,立即開往指定地點部署作戰。」


  廟令

 简化字:庙令
  注音: ㄇㄧㄠˋ ㄌㄧㄥˋ
  拼音: miào lìng

掌管嶽廟之。唐.韓愈〈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詩:「廟老人識神意,睢盱偵伺能鞠躬。」


  明令

  注音: ㄇㄧㄥˊ ㄌㄧㄥˋ
  拼音: míng lìng

公開發布或明文宣布的命。《晉書.卷六九.戴若思傳》:「奉誦明,慷慨下風,謂宜以三時之隙漸就修建。」


  命令

  注音: ㄇㄧㄥˋ ㄌㄧㄥˋ
  拼音: mìng lìng
 相似词:號令、下令、敕令、飭令
 相反词:請求、哀求、懇求

1.發出號,使人遵行。《後漢書.卷一〇.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紀》:「帝以后無子,命養之。」《晉書.卷二〇.禮志中》:「二妾之子,父命相慈養,而便有三年之恩,便同所生。」

2.上對下的號。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一九齣:「獨立畫堂聽命,珠簾底下一聲傳。」《明史.卷二〇九.楊允繩列傳》:「近者督撫命不行於有司,非官不尊、權不重也。」


  迫令

  注音: ㄆㄛˋ ㄌㄧㄥˋ
  拼音: pò lìng
 相似词:勒令

迫使、用強迫的方式使人服從。如:「為維持秩序,在勸導無效下,只得迫就範」。


  秋令

  注音: ㄑㄧㄡ ㄌㄧㄥˋ
  拼音: qiū lìng

1.秋天的時序。

2.秋天的氣候。


  劭令

  注音: ㄕㄠˋ ㄌㄧㄥˋ
  拼音: shào lìng

德行的高善。《晉書.卷九.簡文帝紀》:「丞相、錄尚書、會稽王體自中宗,明德劭,英秀玄虛,神棲事外。」


  申令

  注音: ㄕㄣ ㄌㄧㄥˋ
  拼音: shēn lìng

1.、號。《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約束不明,申不熟,將之罪也。」

2.下命。《南史.卷六七.樊毅傳》:「擊鼓申,眾乃定焉。」


  省令

  注音: ㄕㄥˇ ㄌㄧㄥˋ
  拼音: shěng lìng

1.省政府所發布的命

2.日本中央各部都稱為省,故各部大臣所發的號也稱為「省」。


  施令

  注音: ㄕ ㄌㄧㄥˋ
  拼音: shī lìng

施行政,發布命。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詔策》:「皇王施,寅嚴宗誥。」唐.韓愈〈元和聖德〉詩:「施酬功,急疾如火。」


  時令

 简化字:时令
  注音: ㄕˊ ㄌㄧㄥˋ
  拼音: shí lìng

1.按時節所頒布的政。《禮記.月》:「天子乃與公卿大夫共飭國典,論時,以待來歲之宜。」

2.歲時節。如:「時已至中秋,暑氣漸散,早晚會有些許涼意。」唐.王維〈奉和聖製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詩:「為乘陽氣行時,不是宸遊玩物華。」


  使令

  注音: ㄕˇ ㄌㄧㄥˋ
  拼音: shǐ lìng
 相似词:役使、差遣

1.使喚、差遣。《孟子.梁惠王上》:「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於前與?」《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臧岐一向在貴州做長隨,貴州的山僻小路他都認得,其人頗可以供使。」

2.僕人、隨從。《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上.孝昭上官皇后傳》:「雖宮人使皆為窮褲,多其帶,後官莫有進者。」《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一日得了刺史之職,就有許多人來鑽刺投靠他,做使的。」


  手令

  注音: ㄕㄡˇ ㄌㄧㄥˋ
  拼音: shǒu lìng

長官親自下達的命。《晉書.卷八七.涼武昭王李玄盛傳》:「手誡其諸子。」《南史.卷三七.沈慶之傳》:「又皇太后使至,賜攸之燭十挺,割之得太后手曰:『國家之事,一以委公。』」


  耍令

  注音: ㄕㄨㄚˇ ㄌㄧㄥˋ
  拼音: shuǎ lìng

小調、小曲。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勝錄.關撲螺鈿交椅》:「唱耍,學像生,弄傀儡。」《水滸傳》第二〇回:「他那閻公平昔是個好唱的人,自小教得他那女兒婆惜也會唱諸般耍。」


  帥令

 简化字:帅令
  注音: ㄕㄨㄞˋ ㄌㄧㄥˋ
  拼音: shuài lìng

元帥的號。如:「帥務必遵行!」


  司令

  注音: ㄙ ㄌㄧㄥˋ
  拼音: sī lìng

1.指揮所屬軍隊,並發號施的高階將領。如憲兵司、衛戍司。也稱為「司官」。

2.職官名。元朝鹽場每場設司一員,職司類似明清時的鹽課司大使。


  討令

 简化字:讨令
  注音: ㄊㄠˇ ㄌㄧㄥˋ
  拼音: tǎo lìng

要求下。如:「為了協助清理災區髒亂的環境,營長向旅長討,暫時管制國軍弟兄休假。」


  特令

  注音: ㄊㄜˋ ㄌㄧㄥˋ
  拼音: tè lìng

一國元首下達的特別命。如:「總統特」。


  聽令

 简化字:听令
  注音: ㄊㄧㄥ ㄌㄧㄥˋ
  拼音: tīng lìng

聽從命。《三國演義》第二回:「若不殺這廝,反要在他部下聽,其實不甘!」


  通令

  注音: ㄊㄨㄥ ㄌㄧㄥˋ
  拼音: tōng lìng
 相似词:通飭

1.傳達命。《周禮.天官.內豎》:「內豎,掌內外之通。」

2.上級機關對下級機關的共同訓。如:「最近行政院通修正票據法施行細則。」


  違令

 简化字:违令
  注音: ㄨㄟˊ ㄌㄧㄥˋ
  拼音: wéi lìng
 相似词:抗命、違命

違反律。《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聽汝則違,殺汝則誅首。」


  下令

  注音: ㄒㄧㄚˋ ㄌㄧㄥˋ
  拼音: xià lìng
 相似词:命令、飭令

下達命。《文選.范曄.宦者傳論》:「帷幄稱制,下不出房闈之閒。」《三國演義》第九回:「董卓即日下還郿塢,百官俱拜送。」


  夏令

  注音: ㄒㄧㄚˋ ㄌㄧㄥˋ
  拼音: xià lìng
 相似词:夏季、夏日

1.從立夏到立秋的時。即夏季、夏日。

2.夏季的氣候。《禮記.月》:「孟春行夏,則雨水不時,草木蚤落,國時有恐。」宋.陸游〈初夏〉詩十首之一:「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新。」


  先令

  注音: ㄒㄧㄢ ㄌㄧㄥˋ
  拼音: xiān lìng

英國的貨幣。英語shilling的音譯。為一鎊的二十分之一,等於十二便士。


  限令

  注音: ㄒㄧㄢˋ ㄌㄧㄥˋ
  拼音: xiàn lìng

加以限制命。如:「政府限違規使用商業大樓的業者即時改善,否則將強制斷水斷電勒停業。」


  憲令

 简化字:宪令
  注音: ㄒㄧㄢˋ ㄌㄧㄥˋ
  拼音: xiàn lìng

國家的法。《韓非子.定法》:「法者,憲著於官府。」《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懷王使屈原造為憲,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


  縣令

 简化字:县令
  注音: ㄒㄧㄢˋ ㄌㄧㄥˋ
  拼音: xiàn lìng
 相似词:縣長、邑宰

職官名。古代負責管理一縣的長官。歷代的名稱略有不同,周代稱為「縣正」,春秋時稱為「縣宰」,秦漢時,縣萬戶以稱為「縣」,不及萬戶者稱為「縣長」,明清置「知縣」,民初稱為「縣知事」,今則稱為「縣長」。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50 页数: 3/7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