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回事

  注音: ㄏㄨㄟˊ ㄕˋ
  拼音: huí shì

舊日私人住宅的門房設僕役,來客先告知姓名等,由其傳達入內,稱為「回」。《紅樓夢》第七一回:「須臾,一小廝捧了戲單至階下,先遞與回的媳婦。」


  會事

 简化字:会事
  注音: ㄏㄨㄟˋ ㄕˋ
  拼音: huì shì

1.商討情。《左傳.襄公三十年》:「於子蟜之卒也,將葬,公孫揮與裨灶晨會焉。」

2.明白理。宋.毛滂〈踏莎行.碧樹陰圓〉詞:「行雲會不飛來,長空一片瑠璃淺。」《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您若會之時,束手歸降。」也作「曉」。


  婚事

  注音: ㄏㄨㄣ ㄕˋ
  拼音: hūn shì
 相似词:親事

結婚的一切宜。如:「他們為了準備婚忙得不可開交。」


  混事

  注音: ㄏㄨㄣˋ ㄕˋ
  拼音: hùn shì

只是為了維持生活而從某種職業。如:「他出外工作不過是混罷了,根本毫無理想可言!」《小五義》第六八回:「聽他們:『咱們越吊碼,頭一天到瓢把子這來。』說的就是他們兩個人,頭一天到他們賊頭家混。」


  禍事

 简化字:祸事
  注音: ㄏㄨㄛˋ ㄕˋ
  拼音: huò shì

嚴重麻煩或危害性很大的情。《三國演義》第一一回:「正商議間,忽流星馬飛報禍。」《儒林外史》第一七回:「潘保正迎著道:『不好了!禍到了!』」


  幾事

 简化字:几事
  注音: ㄐㄧ ㄕˋ
  拼音: jī shì

機密的。《易經.繫辭上》:「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不密則害成。」《後漢書.卷二九.鮑永傳》:「君長幾不密,禍倚人門。」


  機事

 简化字:机事
  注音: ㄐㄧ ㄕˋ
  拼音: jī shì

1.機巧、巧詐的情。《莊子.天地》:「有機械者,必有機;有機者,必有機心。」

2.國家機要大。《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甄豐、甄邯主擊斷,平晏領機。」《文選.陸機.辯亡論上》:「孟宗、丁固之徒為公卿,樓玄、賀邵之屬掌機。」

3.機密的。《抱朴子.外篇.仁明》:「夫料盛衰於未兆,探機於無形。」


  即事

  注音: ㄐㄧˊ ㄕˋ
  拼音: jí shì

1.任職、做。《史記.卷二八.封禪書》:「洽矣而日有不暇給,是以即用希。」唐.韓愈〈南海神廟碑〉:「五鼓既作,牽牛正中,公乃盛服執笏,以入即。文武賓屬,俯首聽位。」

2.眼前的物。晉.陶淵明〈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詩二首之二:「雖未量歲功,即多所欣。」後文人因景有感而作詩詞,常以即作為題目。如司空曙有〈江村即〉詩、杜甫有〈草堂即〉詩等。


  急事

  注音: ㄐㄧˊ ㄕˋ
  拼音: jí shì

緊急而須立即處理的情。如:「看他低著頭匆匆從身邊走過,似乎有急在身。」《儒林外史》第五回:「像這都是歷年積聚的,恐怕我有急好挐出來用的」


  紀事

 简化字:纪事
  注音: ㄐㄧˋ ㄕˋ
  拼音: jì shì

記載情。如:「紀本末體」。唐.韓愈〈進學解〉:「紀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貪多務得,細大不捐。」


  記事

 简化字:记事
  注音: ㄐㄧˋ ㄕˋ
  拼音: jì shì

情記載下來。《禮記.文王世子》:「是故聖人之記也,慮之以大。」《漢書.卷三〇.藝文志》:「左史記言,右史記。」


  濟事

 简化字:济事
  注音: ㄐㄧˋ ㄕˋ
  拼音: jì shì

有益於。指能成。《左傳.成公六年》:「聖人與眾同欲,是以濟。」《儒林外史》第三二回:「幾十兩銀子不濟。我竟給你一百兩銀子,你拿過去教班子。」


  家事

  注音: ㄐㄧㄚ ㄕˋ
  拼音: jiā shì

1.家庭務。包括日常務或隱密私。如:「你有幫忙做家的習慣嗎?」《管子.形勢解》:「教護家,父母之則也。」《紅樓夢》第七六回:「因近日家惱著,無暇遊玩。」

2.傢什、家具。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三.防火》:「及有救火家,謂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鋸、梯子、火叉、大索、鐵貓兒之類。」

3.家產。唐.蔣防《霍小玉傳》:「我小娘子,即霍王女也。家破散,失身於人。」

4.指教授學生處理家庭務的學科。包括烹飪、縫紉、插花等。如:「家科」。


  監事

 简化字:监事
  注音: ㄐㄧㄢ ㄕˋ
  拼音: jiān shì

在團體中負責監督工作的人。如:「他在工會擔任監的職務。」


  賤事

 简化字:贱事
  注音: ㄐㄧㄢˋ ㄕˋ
  拼音: jiàn shì

1.、卑微的。《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今陛下棄萬乘之至貴,樂家人之賤。」

2.謙稱自己的私。《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會東從上來,又迫賤,相見日淺,卒卒無須臾之閒。」


  將事

 简化字:将事
  注音: ㄐㄧㄤ ㄕˋ
  拼音: jiāng shì

奉命行或進行某種務。《左傳.成公十三年》:「晉侯使郤錡來乞師,將不敬。」《吳子.治兵》:「每變皆習,乃授其兵,是謂將。」


  僵事

  注音: ㄐㄧㄤ ㄕˋ
  拼音: jiāng shì

第三者以言語挑撥,引發雙方衝突。如:「你別僵了,他倆打起來,於你有什麼好處?」


  接事

  注音: ㄐㄧㄝ ㄕˋ
  拼音: jiē shì
 相似词:履新、上任

1.接受職務,就任。如:「自從接以來,他的表現相當不錯。」

2.接待奉侍。《太平廣記.卷四二.賀知章》:「因與往來,漸加禮敬,言論漸密,遂云善黃白之術。賀素信重,願接之。」


  解事

  注音: ㄐㄧㄝˇ ㄕˋ
  拼音: jiě shì

、懂。《南史.卷七七.恩倖傳.茹法亮傳》:「法亮便僻解,善於承奉,稍見委信。」唐.杜甫〈彭衙行〉:「小兒強解,故索苦李餐。」


  經事

 简化字:经事
  注音: ㄐㄧㄥ ㄕˋ
  拼音: jīng shì

1.平常的。《史記.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經而不知其宜,遭變而不知其權。」

2.佛教或道教為人祈神誦經的法。《金瓶梅》第三九回:「老爹分付,隨問有甚人家經,不敢應承。」


  敬事

  注音: ㄐㄧㄥˋ ㄕˋ
  拼音: jìng shì

1.小心處。《論語.學而》:「敬而信,節用而愛人。」

2.恭敬侍候。《書經.立政》:「敬上帝,立民長伯。」


  更事

  注音: ㄐㄧㄥ ㄕˋ
  拼音: jīng shì

1.多所閱歷,經驗豐富。《隋書.卷四六.列傳.李雄》:「吾兒既少,更未多。」宋.陸游〈春雨絕句〉六首之六:「更老翁頑到底,每言宜睡好燒香。」

2.。《史記.卷五.秦本紀》:「饑穰更耳,不可不與。」


  舊事

 简化字:旧事
  注音: ㄐㄧㄡˋ ㄕˋ
  拼音: jiù shì
 相似词:往事

過往的。漢.蔡邕〈上封陳政要七〉:「誠當思省,述修舊。」《紅樓夢》第六八回:「原說接過來大家安分守己的,我也不提舊了。」


  就事

  注音: ㄐㄧㄡˋ ㄕˋ
  拼音: jiù shì

就職、任。唐.韓愈〈進撰平淮西碑文表〉:「至於臣者,自知最為淺陋,顧貪恩待,趨以就。」宋.郭若虛《圖畫見聞誌.卷五.故拾遺》:「又經數月,再召之,昉乃就。」


  舉事

 简化字:举事
  注音: ㄐㄩˇ ㄕˋ
  拼音: jǔ shì

1.。《管子.禁藏》:「舉而不時,力雖盡,其功不成。」《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酈山大畢,今釋阿房宮弗就,則是章先帝舉過也。」

2.。《後漢書.卷二三.竇融傳》:「融聞智者不危眾以舉,仁者不違義以要功。」《三國演義》第一六回:「繡乃移屯其軍,分為四軍,刻期舉。」


  軍事

 简化字:军事
  注音: ㄐㄩㄣ ㄕˋ
  拼音: jūn shì

軍隊的務。如:「軍顧問」。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也稱為「軍務」。


  竣事

  注音: ㄐㄩㄣˋ ㄕˋ
  拼音: jùn shì
 相似词:完畢

畢、完工。如:「這件工程提早竣。」


  可事

  注音: ㄎㄜˇ ㄕˋ
  拼音: kě shì

等閒小。宋.陳允平〈江城子.東風吹恨上眉彎〉詞:「瘦卻舞腰渾可,銀蹀躞,半闌珊。」


  苦事

  注音: ㄎㄨˇ ㄕˋ
  拼音: kǔ shì
 相反词:樂事

艱苦粗雜的務。《淮南子.齊俗》:「是以士無遺行,農無廢功,工無苦,商無折貨。」


  快事

  注音: ㄎㄨㄞˋ ㄕˋ
  拼音: kuài shì
 相反词:慘事、慘劇

讓人稱心如意的情。《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卻喜邂逅中得見先生,真是快!」


  攬事

 简化字:揽事
  注音: ㄌㄢˇ ㄕˋ
  拼音: lǎn shì

愛管閒、招惹是非。《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傷弓之鳥,不敢攬,且低著頭只顧走。」《醒世恆言.卷三四.一文錢小隙造奇冤》:「原來孫大娘最痛兒子,極是護短,又兼性暴,能言快語,是個攬的女都頭。」


  浪事

  注音: ㄌㄤˋ ㄕˋ
  拼音: làng shì

狂妄、缺德的。《紅樓夢》第三六回:「你這會兒又弄個雀來,也幹這個浪。」


  樂事

 简化字:乐事
  注音: ㄌㄜˋ ㄕˋ
  拼音: lè shì
 相反词:苦事

令人愉快的。《文選.謝靈運.擬鄴中集詩.序》:「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四者難并。」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


  理事

  注音: ㄌㄧˇ ㄕˋ
  拼音: lǐ shì

1.,處理務。《書經.武成》:「建官惟賢,位惟能」漢.孔安國.傳:「居位理,必任能。」《紅樓夢》第六六回:「那時鳳姐已大愈,出來理行走了。」

2.職官名:(1)清置理官,掌理旗務;又置理,掌旗民獄訟之。(2)清置,為駐外之官,後改稱為「領」。

3.代表公司、團體執行務、行使權力的人。如:「常務理」、「名譽理」。

4.本體和現象。〈華嚴金師子章〉:「金與師子,相容成立,一多無礙;於中理各各不同,或一或多,各住各位,名一多相容不同門。」


  立事

  注音: ㄌㄧˋ ㄕˋ
  拼音: lì shì

創立業。《文選.潘岳.閑居賦.序》:「則必立功立,效當年之用。」


  了事

  注音: ㄌㄧㄠˇ ㄕˋ
  拼音: liǎo shì

1.明白理。《南史.卷二九.蔡廓傳》:「卿殊不了!」

2.辦妥情。《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你明日用心去水月寺內,哄那玉通和尚雲雨之,如了,就將所用之物前來照證。」

3.能力強。《水滸傳》第一六回:「今年帳前,眼見得又沒個了的人送去,在此躊躇未決。」

4.平息、了結。如:「花錢了」。《官場現形記》第四四回:「十三個半月工錢,只付三個月,你同我了,我卻不同你干休。」


  料事

  注音: ㄌㄧㄠˋ ㄕˋ
  拼音: liào shì

1.預測情的發展。《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虞卿料揣情,為趙畫策,何其工也。」

2.處理情。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政》:「庾公正料,丞相云:『暑可小簡之。』」


  領事

 简化字:领事
  注音: ㄌㄧㄥˇ ㄕˋ
  拼音: lǐng shì

政府派駐外國保護僑民的外交官。負責處理商務、航運、行政及公證等務。


  錄事

 简化字:录事
  注音: ㄌㄨˋ ㄕˋ
  拼音: lù shì

1.職官名。舊時各官署繕寫文件的官員。

2.唐代科舉考試,同年及第者聚會,便請一人為錄,主持宴席間的應酬務。最初由狀元擔任,後多改以妓女充任。


  慮事

 简化字:虑事
  注音: ㄌㄩˋ ㄕˋ
  拼音: lǜ shì

考慮、謀劃情。《周禮.夏官.大司馬》:「大役,與慮,屬其植,受其要,以待攷而當誅。」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906 页数: 3/23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