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F
  罰俸

 简化字:罚俸
  注音: ㄈㄚˊ ㄈㄥˋ
  拼音: fá fèng

舊時官吏因過失而受到停發或減發薪俸的懲罰。《舊唐書.卷一六二.列傳.李翛》:「以翛前後進奉,不之責,但罰俸而已。」《施公案》第七〇回:「且看皇親,暫免不究,著你罰俸一年。」


  法服

  注音: ㄈㄚˇ ㄈㄨˊ
  拼音: fǎ fú

1.法制所定的服飾。《孝經.卿大夫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文選.班固.東都賦》:「盛三雍之上儀,脩袞龍之法服。」

2.架裟,僧侶的法衣。菩薩本業經:「被上法服,當願眾生,服聖表示,敏於道行。」也稱為「法衣」。


  發福

 简化字:发福
  注音: ㄈㄚ ㄈㄨˊ
  拼音: fā fú

稱人發胖的客套話。《紅樓夢》第二九回:「又向賈母笑道:『哥兒越發發福了。』」


  發付

 简化字:发付
  注音: ㄈㄚ ㄈㄨˋ
  拼音: fā fù

1.打發、處置。《清平山堂話本.合同文字記》:「倘若還鄉來時,那裡發付我孩兒,好煩惱人哉。」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依著姨姨說,我且在客店中安下,看你怎麼發付我。」

2.發洩。元.關漢卿《玉鏡臺》第三折:「則見他無發付氳氳惡氣,急節裡不能勾步步相隨。」


  發覆

 简化字:发覆
  注音: ㄈㄚ ㄈㄨˋ
  拼音: fā fù

去其遮蔽,揭露真相。《莊子.田子方》:「微夫子之發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發紺

 简化字:发绀
  注音: ㄈㄚ ㄍㄢˋ
  拼音: fā gàn

因身體缺少氧氣,血液在含氧量較少時變得較為暗紅,暗紅色的血液在流經表淺血管時會造成皮膚或黏膜發青發紫,這種情況最常發現於肢端及嘴脣。


  發摃

 简化字:发扛
  注音: ㄈㄚ ㄍㄤˋ
  拼音: fā gàng

發交搬運。明.凌濛初《紅拂記》第三齣:「多排下,俏一似待查盤的庫藏,將發摃的官衙。」


  發糕

 简化字:发糕
  注音: ㄈㄚ ㄍㄠ
  拼音: fā gāo

一種食品。用在來米粉、麵粉等發酵蒸製而成。也可加上糖、紅棗等。民間常於春節祭祖時用之,以示大發好運。


  發稿

 简化字:发稿
  注音: ㄈㄚ ㄍㄠˇ
  拼音: fā gǎo

1.發送出稿件。如:「編輯部將稿子整理好以後,發稿給印刷部門。」

2.通訊社發送出新聞訊息。如:「中央社每天有二次發稿時間。」


  發給

 简化字:发给
  注音: ㄈㄚ ㄍㄟˇ
  拼音: fā gěi

發出給與。《紅樓夢》第六四回:「或是爺內庫裡暫且發給,或者挪借何項,吩咐了,奴才好辦去。」


  法宮

 简化字:法宫
  注音: ㄈㄚˇ ㄍㄨㄥ
  拼音: fǎ gōng

正殿。《漢書.卷四十九.鼂錯傳》:「臣聞五帝神聖,其臣莫能及,故自親事,處于法宮之中,明堂之上。」唐.李商隱〈韓碑〉詩:「誓將上雪列聖恥,坐法宮中朝四夷。」


  法鼓

  注音: ㄈㄚˇ ㄍㄨˇ
  拼音: fǎ gǔ

1.一種法器。在寺院中,法堂設有二鼓,在東北角的稱為「法鼓」,在西北角的稱為「茶鼓」。

2.比喻佛法。佛法如戰鼓,可以誡眾進善。《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六十二:「梵行為茵蓐,三昧為采女,法鼓震妙因。」

3.道壇所擊的大鼓。用以震起法眾,袪除妖氛。


  伐鼓

  注音: ㄈㄚ ㄍㄨˇ
  拼音: fā gǔ
 相似词:擊鼓

擊鼓,指出兵征討。《詩經.小雅.采芑》:「顯允方叔,伐鼓淵淵,振旅闐闐。」漢.班固〈兩都賦〉:「駢部曲,列校隊,勒三軍,誓將師。然後舉烽伐鼓,申令三驅。」


  法官

  注音: ㄈㄚˇ ㄍㄨㄢ
  拼音: fǎ guān

1.依法擔任審判工作,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的官員。舊時也稱為「推事」。《商君書.定分》:「吏遇民不循法,則問法官。」《新唐書.卷四六.百官志一》:「推鞫得情,處斷平允,為法官之最。」

2.舊時稱有職位的道士。《醒世恆言.卷一三.勘皮靴單證二郎神》:「夫人休要吃驚。太尉已去請法官到來作用,便見他是人是鬼。」《紅樓夢》第二九回:「早有張法官執香披衣,帶領眾道士在路旁迎接。」


  法冠

  注音: ㄈㄚˇ ㄍㄨㄢ
  拼音: fǎ guān

1.古代司法官所戴的冠帽。《隋書.卷一一.禮儀志六》:「治書侍御史、侍御史,朝服,腰劍,法冠。」

2.道教法師的冠帽。《三洞奉道科戒》卷六:「保舉師為著法裙,次監度師為著雲袖,次度師為著法帔,然後便為戴法冠。」


  發光

 简化字:发光
  注音: ㄈㄚ ㄍㄨㄤ
  拼音: fā guāng

1.放射光輝。唐.李賀〈日出行〉:「白日下崑崙,發光如舒絲。」

2.分送完了,什麼也沒剩下。如:「免費供人使用的試用品,一下就發光了。」


  發匱

 简化字:发匮
  注音: ㄈㄚ ㄍㄨㄟˋ
  拼音: fā guì

打開櫃子。《莊子.胠篋》:「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


  罰跪

 简化字:罚跪
  注音: ㄈㄚˊ ㄍㄨㄟˋ
  拼音: fá guì

一種懲罰。腰部挺直,兩膝著地。《文明小史》第一七回:「罵了不算,又要叫兒子罰跪,只要找板子打兒子。」


  法規

 简化字:法规
  注音: ㄈㄚˇ ㄍㄨㄟ
  拼音: fǎ guī
 相似词:法例、法則

法律、條例、法令、規章、規則等的統稱。


  法國

 简化字:法国
  注音: ㄈㄚˇ ㄍㄨㄛˊ
  拼音: fǎ guó

國名。位於歐洲西部的共和國。參見「法蘭西共和國」條。舊音ㄈㄚˋ ㄍㄨㄛˊ fà guó。


  法海

  注音: ㄈㄚˇ ㄏㄞˇ
  拼音: fǎ hǎi

比喻佛法廣大難測。南朝梁.簡文帝〈莊嚴旻法師成實論義疏序〉:「況乎慧門深邃,入之者固希;法海波瀾,汎之者未易。」唐.王勃〈梓州元武縣福會寺碑〉:「詞源迅委,振法海之波瀾;義宇宏深,接禪宮之閫奧。」


  發函

 简化字:发函
  注音: ㄈㄚ ㄏㄢˊ
  拼音: fā hán

發寄書信。南朝梁.王僧孺〈答江琰書〉:「發函伸紙,朗若披雲。」也作「發信」。


  發汗

 简化字:发汗
  注音: ㄈㄚ ㄏㄢˋ
  拼音: fā hàn

出汗。清.徐珂《清稗類鈔.藝術類.兪曲園談醫》:「有病者延醫診治,醫言宜用麻黃少許以發汗,持方至藥肆,而肆中適缺麻黃,以偽品予之,服之,無效。」


  法號

 简化字:法号
  注音: ㄈㄚˇ ㄏㄠˋ
  拼音: fǎ hào

佛教、道教的信徒受戒時,由師所授的名號。也稱為「法名」、「戒名」。


  發黑

 简化字:发黑
  注音: ㄈㄚ ㄏㄟ
  拼音: fā hēi

呈現出黑色、黯淡無光。如:「印堂發黑」、「兩眼發黑」。


  發狠

 简化字:发狠
  注音: ㄈㄚ ㄏㄣˇ
  拼音: fā hěn

1.痛下決心。《紅樓夢》第四八回:「天天又說我不知世事,這個也不知,那個也不學;如今我發狠把那些沒要緊的都斷了。」

2.橫了心,發個狠勁。《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卻說文若虛見眾人不去,偏要發個狠,扳藤附葛,直走到島上絕頂。」

3.惱怒動氣。《西遊記》第三六回:「這大聖正在前邊發狠,搗叉子亂說。」《文明小史》第一五回:「賈子猷想來想去,一無他法。忽然發狠道:『兩隻腳生在我腿上,我要走就走,我要住就住。』」


  發恨

 简化字:发恨
  注音: ㄈㄚ ㄏㄣˋ
  拼音: fā hèn

生恨、恨起來。《紅樓夢》第六〇回:「心中又氣又愧,發恨定要弄取成配,方了此願。」


  發橫

 简化字:发横
  注音: ㄈㄚ ㄏㄥˋ
  拼音: fā hèng

蠻橫不講理。


  發洪

 简化字:发洪
  注音: ㄈㄚ ㄏㄨㄥˊ
  拼音: fā hóng

山洪暴發。


  發胡

 简化字:发胡
  注音: ㄈㄚ ㄏㄨˊ
  拼音: fā hú

莽撞。如:「不要發胡!小心行事!」


  發花

 简化字:发花
  注音: ㄈㄚ ㄏㄨㄚ
  拼音: fā huā

1.開花。如:「綠樹枝頭春意鬧,發花知多少?」

2.發昏。如:「真是年紀大了,蹲一下站起來,眼前發花,一陣暈眩。」也作「花發」。


  發話

 简化字:发话
  注音: ㄈㄚ ㄏㄨㄚˋ
  拼音: fā huà

1.開口說話。《水滸傳》第三三回:「花榮上了馬,綽鎗在手,口裡發話道……。」《文明小史》第一二回:「幸虧孔君明生有強性……聽了此言不以為然,便發話道……。」

2.氣沖沖的說話。《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吳氏倍加掃興,忿怒不已,眼不交睫,直到天明。見了達生,不覺發話道……。」


  法化

  注音: ㄈㄚˇ ㄏㄨㄚˋ
  拼音: fǎ huà

佛的教化。《佛國記.卷下》:「凡所遊歷減三十國,沙河以西迄於天竺,眾僧威儀,法化之美,不可詳說。」


  罰鍰

 简化字:罚锾
  注音: ㄈㄚˊ ㄏㄨㄢˊ
  拼音: fá huán

罰款。為行政機關處分的行政罰。


  法環

 简化字:法环
  注音: ㄈㄚˇ ㄏㄨㄢˊ
  拼音: fǎ huán

道士手中所搖的鈴。《警世通言.卷二十七.假神仙大鬧華光廟》:「走不多步,恰好一個法師,手中拿著法環搖將過來,朝著打個問訊。」


  發還

 简化字:发还
  注音: ㄈㄚ ㄏㄨㄢˊ
  拼音: fā huán
 相似词:發回
 相反词:沒收

歸還、交還如:「發還作業」。


  發慌

 简化字:发慌
  注音: ㄈㄚ ㄏㄨㄤ
  拼音: fā huāng
 相似词:發窘

心裡不安、著急或驚慌。如:「他一放假就玩瘋了,每次都要等到開學前才發慌,開始趕作業。」


  發皇

 简化字:发皇
  注音: ㄈㄚ ㄏㄨㄤˊ
  拼音: fā huáng

1.發達興盛。如:「事業發皇」。

2.使開朗、顯豁。漢.枚乘〈七發〉:「分決狐疑,發皇耳目。」

3.激勵振作。如:「發皇志氣」。

4.發揚光大。如:「發皇中華文化,人人有責。」


  發揮

 简化字:发挥
  注音: ㄈㄚ ㄏㄨㄟ
  拼音: fā huī
 相似词:表現、發揚、施展、闡發、闡揚
 相反词:限制

1.將能力、精神等表現出來。如:「發揮革命精神」。《紅樓夢》第一五回:「這點子事,在別人的跟前就忙的不知怎樣;若是奶奶的跟前,再添上些,也不夠奶奶一發揮的。」

2.闡發分析。如:「借題發揮」。《文明小史》第二六回:「原為這事被我們先生發揮了一頓,此時倒要服他老成先見。」


  發回

 简化字:发回
  注音: ㄈㄚ ㄏㄨㄟˊ
  拼音: fā huí
 相似词:發還
 相反词:沒收

交還,交還。如:「發回證件」。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5209 页数: 27/381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