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ǎi
  白戰

 简化字:白战
  注音: ㄅㄞˊ ㄓㄢˋ
  拼音: bái zhàn

空手相搏。宋.蘇軾〈聚星堂雪〉詩:「當時號令君聽取,白戰不許持寸鐵。」清.徐珂《清稗類鈔.盜賊類.王二李善以盜除盜》:「王閃過,迎之以刀。僧一躍,立數丈外,笑曰:『君豈不能白戰乎?』王亦笑而擲刀直立。」


  擺站

 简化字:摆站
  注音: ㄅㄞˇ ㄓㄢˋ
  拼音: bǎi zhàn

在驛站中充當驛卒或苦差。是古代處置徒刑犯人的一種刑罰。《六部成語註解.刑部》:「擺站:徒犯罪在驛站充當苦差曰擺站。」《西遊記》第二七回:「師父,你便償命,該個死罪;把老豬為從,問個充軍;沙僧喝令,問個擺站。」


  敗仗

 简化字:败仗
  注音: ㄅㄞˋ ㄓㄤˋ
  拼音: bài zhàng
 相似词:敗陣
 相反词:勝仗

失利的戰局。如:「即使暫居下風,只要能努力扭轉局面,就絕不會吃敗仗。」


  百丈

  注音: ㄅㄞˇ ㄓㄤˋ
  拼音: bǎi zhàng

1.形容極為深長廣遠。《文選.枚乘.七發》:「上有千仞之峰,下臨百丈之谿。」《文選.沈約.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遊好詩》:「千仞寫喬樹,百丈見遊鱗。」

2.拖船的縴子。用一寸多寬的毛竹片,以生漆絞著麻絲接成,約一百多丈,故稱為「百丈」。《醒世恆言.卷二五.獨孤生歸途鬧夢》:「風略小些,便要扯著百丈。你道怎麼叫做百丈?原來就是縴子。」

3.唐朝百丈懷海禪師。福州長樂人。從西山慧照法師出家,後到江西向馬祖道一禪師參學,並在道一處得到證悟。道一圓寂後,初住石門,後住大雄山。大雄山岩巒高峻,有百丈山之稱,所以世人稱他為「百丈懷海」。懷海除繼承道一的禪法外,並將禪法運用於勞動中,實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規制,折衷大小乘戒律,首創禪院的清規。


  敗兆

 简化字:败兆
  注音: ㄅㄞˋ ㄓㄠˋ
  拼音: bài zhào
 相反词:勝兆

失敗的預兆。如:「看他進場時的輕浮樣子,已現敗兆。」


  敗陣

 简化字:败阵
  注音: ㄅㄞˋ ㄓㄣˋ
  拼音: bài zhèn
 相似词:敗仗
 相反词:勝仗

戰敗。《三國演義》第二回:「軍中大亂,敗陣而歸。」


  擺針

 简化字:摆针
  注音: ㄅㄞˇ ㄓㄣ
  拼音: bǎi zhēn

擺動的針。如天平中柱用來指示的針。


  擺陣

 简化字:摆阵
  注音: ㄅㄞˇ ㄓㄣˋ
  拼音: bǎi zhèn

排列陣式。如:「國慶閱兵前,部隊天天在操場擺陣演練。」


  擺制

 简化字:摆制
  注音: ㄅㄞˇ ㄓˋ
  拼音: bǎi zhì

捉弄、虐待。《醒世姻緣傳》第五七回:「他得了晁無晏的全分家私,一個六七歲的孩子,他還要擺制殺他哩!」


  百雉

  注音: ㄅㄞˇ ㄓˋ
  拼音: bǎi zhì

古時用以計量城牆大小的單位。《左傳.隱公元年》:「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晉.杜預.注:「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侯伯之城,方五里,徑三百雉。故其大都不得過百雉。」


  白直

  注音: ㄅㄞˊ ㄓˊ
  拼音: bái zhí

1.爽性、坦率。如:「這世間性情白直、心寬念純的人已不多屬罕見。」宋.朱熹〈答呂子約書〉:「不若放下,只白直看子思説底。」《朱子語類.卷二二.論語.學而篇下》:「良善之人,自然易直而無險詐,猶俗言白直也。」

2.南北朝時在官府當值而非領固定薪水的人員,常為諸王鎮帥的隨從,諸王出行時則夾車護衛。《宋書.卷一八.禮志五》:「諸鎮常行,車前後不得過六隊,白直夾轂,不在限。」後泛指官府額外的人員。宋.蘇軾〈與蕭朝奉〉:「特為於郡中諸公,醵借白直數十人,送至方口。」


  白質

 简化字:白质
  注音: ㄅㄞˊ ㄓˊ
  拼音: bái zhí

1.組成腦與脊髓的傳導部分。色白,成分大部分為神經纖維,可傳遞神經衝動的訊息。

2.白色質地。《儀禮.鄉射禮》:「天子熊侯白質;諸侯麋侯赤質。」《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白質黑章,其儀可嘉。」


  白芷

  注音: ㄅㄞˊ ㄓˇ
  拼音: bái zhǐ

植物名。繖形科當歸屬,多年生草本。莖高二、三尺,密生茸毛,綠紫色。葉為二至三回的三出複葉,夏日頂生白色五瓣花,呈複繖形花序。果實細小,為長橢圓形。其根圓柱狀,徑三至五公分,供藥用。古以其葉為香料。也稱為「香白芷」、「澤芬」。


  白紙

 简化字:白纸
  注音: ㄅㄞˊ ㄓˇ
  拼音: bái zhǐ

白色的紙。《宋書.卷九五.索虜傳》:「於是王公以下上書太子皆稱臣,首尾與表同,唯用白紙為異。」唐.白居易〈開元九詩書卷〉詩:「紅牋白紙兩三束,半是君詩半是書。」


  擺鐘

 简化字:摆钟
  注音: ㄅㄞˇ ㄓㄨㄥ
  拼音: bǎi zhōng

一種利用鐘擺擺動的等時性原理所製成的鐘。


  白粥

  注音: ㄅㄞˊ ㄓㄡ
  拼音: bái zhōu

白米所煮的稀飯。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汰侈》:「豆至難煮,唯豫作熟末,客至,作白粥以投之。」《太平廣記.卷二九三.張誠之》引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我即是地之神,明年正月半,宜作白粥,泛膏於上以祭我,當令君蠶桑百倍。」


  白晝

 简化字:白昼
  注音: ㄅㄞˊ ㄓㄡˋ
  拼音: bái zhòu
 相反词:星夜、夜晚、黑夜

日出後,日落前的時間。唐.吳融〈廢宅〉詩:「幾樹好花閒白晝,滿庭荒草易黃昏。」也稱為「白天」。


  白朮

  注音: ㄅㄞˊ ㄓㄨˊ
  拼音: bái zhú

植物名。菊科蒼朮屬,多年生草本。莖高二三尺,葉常三至五羽狀全裂,頂裂片較大,長卵形至橢圓形,側裂片卵狀披針形。秋日開花,頭狀花序頂生,徑三至四公分,具多數紫紅色小花。根塊狀,肉黃白色。味微甘,有異香,供藥用。


  白煮

  注音: ㄅㄞˊ ㄓㄨˇ
  拼音: bái zhǔ

食物只用水煮熟,不加任何作料。如:「白煮蛋」。


  白住

  注音: ㄅㄞˊ ㄓㄨˋ
  拼音: bái zhù

住房子不付錢。如:「他白住房子白做活,只賺三餐吃。」


  白紵

 简化字:白纻
  注音: ㄅㄞˊ ㄓㄨˋ
  拼音: bái zhù

1.細緻而潔白的夏布。唐.張藉〈白紵歌〉:「皎皎白紵白且鮮,將作春衣稱少年。」

2.白紵歌的簡稱。參見「白紵歌」條。


  白著

 简化字:白着
  注音: ㄅㄞˊ ㄓㄨˋ
  拼音: bái zhù

1.顯明。《漢書.卷七九.馮奉世傳》:「奉世圖難忘死,信命殊俗,威功白著,為世使表。」

2.酒酣。宋.宋敏求《春明退朝錄.卷下》:「世人謂酒酣為『白著』。」


  白撞

  注音: ㄅㄞˊ ㄓㄨㄤˋ
  拼音: bái zhuàng
 相反词:瞎撞

有意的安排、行事。


  白濁

 简化字:白浊
  注音: ㄅㄞˊ ㄓㄨㄛˊ
  拼音: bái zhuó

醫學上指尿液中出現白色混濁物甚至血液。為腎炎或膀胱炎的症狀,急性的會有發熱、小便困難等現象,慢性的則症狀較輕,但不易痊癒。


  白子

  注音: ㄅㄞˊ ㄗˇ
  拼音: bái zǐ

1.白色的圍棋子。《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陳木南又偪著他下,只得叫聘娘拏一個白子,混丟在盤上,接著下了去。」

2.蜂房內尚未成蜂的蛹。《二刻拍案驚奇》卷三〇:「餵兒的果子,多遺棄在地,看來像是蓮肉,拾起仔細一看,元來是蜂房中白子。」

3.人類或動物體表因缺少黑色素,以致皮膚、毛髮及眼珠等部分,顏色變淡,稱為「白子」。


  白字

  注音: ㄅㄞˊ ㄗˋ
  拼音: bái zì
 相似词:別字

筆畫錯誤,或誤寫音同義異的字。參見「別字」條。


  伯子

  注音: ㄅㄞˇ ˙ㄗ
  拼音: bǎi zi

吳語。指父親的哥哥或丈夫的哥哥。《初刻拍案驚奇》卷四:「伯子不來,把言語調戲我,我正色拒之。」


  擺子

 简化字:摆子
  注音: ㄅㄞˇ ˙ㄗ
  拼音: bǎi zi

瘧疾的別名。參見「瘧疾」條。


  敗子

 简化字:败子
  注音: ㄅㄞˋ ㄗˇ
  拼音: bài zǐ

不務正業,傾家蕩產而不能自立的子弟。《韓非子.顯學》:「夫嚴家無悍虜,而慈母有敗子。」《醒世恆言.卷一七.張孝基陳留認舅》:「看他這模樣兒,也不像落莫的!誰道到是個敗子!」也稱為「敗家子」、「稗子」。


  稗子

  注音: ㄅㄞˋ ˙ㄗ
  拼音: bài zi

1.稗的種子,顆粒甚小,常雜在米中。

2.稗為雜草,會危害稻苗的生長,故稱不肖子為「稗子」。也稱為「敗家子」、「敗子」。


  敗走

 简化字:败走
  注音: ㄅㄞˋ ㄗㄡˇ
  拼音: bài zǒu

戰敗逃走。《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與尚讓在太原接戰,尚讓敗走。」《三國演義》第七回:「與蔡瑁交戰,不到數合,蔡瑁敗走。」


  百足

  注音: ㄅㄞˇ ㄗㄨˊ
  拼音: bǎi zú
 相似词:蜈蚣

動物名:(1)馬陸的別名。參見「馬陸」條。(2)蜈蚣的別名。參見「蜈蚣」條。


  白足

  注音: ㄅㄞˊ ㄗㄨˊ
  拼音: bái zú

南北朝的名僧曇始。足白於面,故稱為「白足和尚」,後人便稱僧人為「白足」。唐.李商隱〈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時蔡京在坐京曾為僧徒故有第五句〉詩:「白足禪僧思敗道,青袍御史擬休官。」宋.蘇軾〈贈江州景德長老〉詩:「白足高僧解達觀,安排春事滿幽欄。」


  白族

  注音: ㄅㄞˊ ㄗㄨˊ
  拼音: bái zú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於大陸地區雲南大理一帶,少數散居於四川、貴州等地。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未定,有人說屬彞語支,有人說應單立白語支。大多通用漢語文。產大理石,故白族的大理石手工藝品製作十分精美。漆器亦頗負盛名。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多信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也稱為「民家」。


  百晬

  注音: ㄅㄞˇ ㄗㄨㄟˋ
  拼音: bǎi zuì

小兒出生滿一百天所舉行的宴會。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育子》:「生子百日,置會,謂之『百晬』。至來歲生日,謂之『周晬』,羅列盤琖於地,盛果木、飯食、官誥、筆研、筭秤等經卷針線應用之物,觀其所先拈者,以為徵兆,謂之『試晬』。此小兒之盛禮也。」


  白做

  注音: ㄅㄞˊ ㄗㄨㄛˋ
  拼音: bái zuò

白費力氣做事。如:「這些事算是白做了,一點成效也沒有。」


  斑白

  注音: ㄅㄢ ㄅㄞˊ
  拼音: bān bái
 相似词:花白

頭髮花白,常指年老的人。《禮記.王制》:「斑白者不提挈。」《三國演義》第五四回:「吾年已半百,鬢髮斑白。」也作「班白」、「頒白」。


  頒白

 简化字:颁白
  注音: ㄅㄢ ㄅㄞˊ
  拼音: bān bái

頭髮花白,常指年老的人。《孟子.梁惠王上》:「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也作「班白」、「斑白」。


  半百

  注音: ㄅㄢˋ ㄅㄞˇ
  拼音: bàn bǎi

五十。多指人的歲數。唐.白居易〈戊申歲暮詠懷〉詩三首之一:「窮冬月末兩三日,半百年過六七時。」《三國演義》第五四回:「吾年已半百,鬢髮斑白。」


  伴材

  注音: ㄅㄢˋ ㄘㄞˊ
  拼音: bàn cái

出殯前夜,家屬中要徹夜有人守在棺材旁邊,稱為「伴材」。《野叟曝言》第三〇回:「夜裡沒人肯進去伴材,大姨作主,叫了兩個挑水的水夫,給他三百文錢,又打了三觔燒酒,吩咐他伴材,纔妥貼了。」也稱為「伴宿」。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4018 页数: 27/351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