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鞭箠

 简化字:鞭棰
  注音: ㄅㄧㄢ ㄔㄨㄟˊ
  拼音: biān chuí

用鞭子抽打。《國語.吳語》:「越國固貢獻之邑也,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軍士使寇令焉。」漢.劉向《說苑.卷一六.談叢》:「木馬不能行,亦不費食,騏驥日馳千里,鞭箠不去其背。」也作「鞭打」。


  邊陲

 简化字:边陲
  注音: ㄅㄧㄢ ㄔㄨㄟˊ
  拼音: biān chuí
 相似词:邊界、邊疆、邊境

邊疆地帶。《左傳.成公十三年》:「入我河縣,焚我箕郜,芟夷我農功,虔劉我邊陲。」《史記.卷二五.律書》:「秦二世宿軍無用之地,連兵於邊陲,力非弱也。」也作「邊垂」、「邊陲區」。


  鞭春

  注音: ㄅㄧㄢ ㄔㄨㄣ
  拼音: biān chūn

中國習俗於立春前一日,各地州縣官府鞭打春牛迎春,以祈求豐收。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立春》:「立春前一日,開封府進春牛入禁中鞭春。」也稱為「鞭牛」、「打春」。


  編次

 简化字:编次
  注音: ㄅㄧㄢ ㄘˋ
  拼音: biān cì

1.依次第編列。《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

2.編輯整理。《紅樓夢》第二三回:「命探春鈔錄妥協,自己編次,敘其優劣,又命在大觀園勒石,為千古風流雅事。」

3.指編輯體例。宋.蘇軾〈評《文選》四首〉之一:「舟中讀《文選》,恨其編次無法,去取失當。」


  貶詞

 简化字:贬词
  注音: ㄅㄧㄢˇ ㄘˊ
  拼音: biǎn cí
 相反词:褒詞

表示貶損意義的語詞。如虎頭蛇尾、偷雞摸狗等。也稱為「貶義詞」。


  扁銼

 简化字:扁锉
  注音: ㄅㄧㄢˇ ㄘㄨㄛˋ
  拼音: biǎn cuò

一種銼刀。形狀呈長方形的扁平銼刀。也稱為「板銼」。


  鞭韃

 简化字:鞭鞑
  注音: ㄅㄧㄢ ㄉㄚˊ
  拼音: biān dá
 相似词:鞭打、鞭笞、鞭策、抨擊

用鞭子抽打。如:「頑皮的小弟常遭父親鞭韃。」也作「鞭打」。


  鞭打

  注音: ㄅㄧㄢ ㄉㄚˇ
  拼音: biān dǎ
 相似词:鞭韃、鞭撻

用鞭子抽打。《北史.卷五.魏孝武帝本紀》:「日晏還宮,至後門,馬驚不前,鞭打入。」《三國演義》第二回:「攀下柳條,去督郵兩腿上著力鞭打。」也作「鞭韃」、「鞭撻」、「鞭撾」、「鞭笞」、「鞭楚」、「鞭捶」、「鞭箠」。


  便待

  注音: ㄅㄧㄢˋ ㄉㄞˋ
  拼音: biàn dài

就要。如:「再待一個時辰,便待離去。」


  便袋

  注音: ㄅㄧㄢˋ ㄉㄞˋ
  拼音: biàn dài

可隨身攜帶著用來盛放文件的袋子。《水滸傳》第一七回:「這夥賊,我都提住便袋裡了!」也稱為「招文袋」。


  扁擔

 简化字:扁担
  注音: ㄅㄧㄢˇ ˙ㄉㄢ
  拼音: biǎn dan

竹製或木製的扁長形,用來挑物的器具。《儒林外史》第四七回:「他家租了一個破亭子,兩條扁擔,四個鄉裡人歪抬著,也沒有執事。」也作「扁挑」、「匾擔」。


  匾擔

 简化字:匾担
  注音: ㄅㄧㄢˇ ˙ㄉㄢ
  拼音: biǎn dan

挑東西用的扁平木棍。元.無名氏《硃砂擔》第二折:「(正末做匾擔打邦老科)(邦老做回頭科云)你怎的?(正末云)連這匾擔,也送與你罷。」《水滸傳》第四七回:「身邊藏了暗器,有些緩急,匾擔也用得著。」也作「扁擔」、「扁挑」。


  編導

 简化字:编导
  注音: ㄅㄧㄢ ㄉㄠˇ
  拼音: biān dǎo

1.編劇導演。如:「這戲由他一人負責編導。」

2.執行編劇導演的人。如:「這齣戲的成功,完全是編導的功勞。」


  便道

  注音: ㄅㄧㄢˋ ㄉㄠˋ
  拼音: biàn dào

1.馬路兩旁供行人走的道路。

2.便捷的路。如:「這是通往泰山的便道。」

3.順路。《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郅都傳》:「孝景帝乃使使持節拜都為鴈門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從事。」

4.便說。如:「朋友重情誼,只要是合於禮法的事,便道是赴湯蹈火,亦不推辭。」


  貶低

 简化字:贬低
  注音: ㄅㄧㄢˇ ㄉㄧ
  拼音: biǎn dī
 相反词:吹捧、抬高

降低對人或事物的評價。如:「不要貶低自己的身分。」《兒女英雄傳》第一〇回:「又因她自己是個女孩兒,看看世間的女孩子,自然都是一般的尊貴,未免就把世間這些男子貶低了一層。」


  遍地

  注音: ㄅㄧㄢˋ ㄉㄧˋ
  拼音: biàn dì
 相似词:滿地、到處

到處、處處。如:「戶外音樂會結束後,觀眾留下了遍地的垃圾,真是沒有公德心!」《三國演義》第一二回:「韋擁護曹操,殺條血路,到城門邊,火燄甚盛,城上推下柴草,遍地都是火。」《紅樓夢》第五回:「二人因攜手出去遊玩,忽至一個所在,但見荊榛遍地,狼虎同群,迎面一道黑溪阻路,並無橋梁可通。」


  邊地

 简化字:边地
  注音: ㄅㄧㄢ ㄉㄧˋ
  拼音: biān dì

邊遠或靠近邊界的地方。北周.王褒〈燕歌行〉:「遙聞陌頭採桑曲,猶勝邊地胡笳聲。」也作「邊土」、「邊區」。


  便殿

  注音: ㄅㄧㄢˋ ㄉㄧㄢˋ
  拼音: biàn diàn

正殿以外的其他宮殿,常為皇帝宴息之處。宋.蘇軾〈諫賈浙燈狀〉:「右臣嚮蒙,召對便殿。」也作「別殿」、「別宮」。


  變調

 简化字:变调
  注音: ㄅㄧㄢˋ ㄉㄧㄠˋ
  拼音: biàn diào

聲調的變化。在國語主要分為類變和字變二種。類變指某一調類在一定語音條件下所發生的調值變化。譬如兩個上聲相逢,則前者讀成陽平,如「選舉」、「粉筆」、「小鳥」等。字變指一、七、八、不四字在陽平、陰平和上聲前讀成去聲,而在去聲前,則讀為陽平。


  弁絰

 简化字:弁绖
  注音: ㄅㄧㄢˋ ㄉㄧㄝˊ
  拼音: biàn dié

弔喪時所戴的麻布素冠。《周禮.春官.司服》:「凡弔事,弁絰服。」漢.鄭玄.注:「弁絰者如爵弁而素加環絰。」


  便碟

  注音: ㄅㄧㄢˋ ㄉㄧㄝˊ
  拼音: biàn dié

現成的菜色。《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倪老爹道:『長兄,我們自己人,吃個便碟罷。』」


  編訂

 简化字:编订
  注音: ㄅㄧㄢ ㄉㄧㄥˋ
  拼音: biān dìng

編纂修訂。如:「他參加國語辭典的編訂工作。」


  變動

 简化字:变动
  注音: ㄅㄧㄢˋ ㄉㄨㄥˋ
  拼音: biàn dòng
 相似词:變革、變化、變遷、改變、改動、更動
 相反词:固定

1.移動、改變。《易經.繫辭下》:「變動不居,周流六虛。」《周禮.春官宗伯.保章氏》:「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變動,以觀天下之遷,辨其吉凶。」

2.不尋常的舉動或事故。《荀子.議兵》:「上得天時,下得地利,觀敵之變動,後之發,先之至,此用兵之要術也。」三國魏.衛覬〈與荀彧書〉:「郡縣貧弱,不能與爭,兵家遂強,一旦變動,必有後憂。」


  萹豆

  注音: ㄅㄧㄢˇ ㄉㄡˋ
  拼音: biǎn dòu

扁豆的別名。參見「扁豆」條。


  稨豆

  注音: ㄅㄧㄢˇ ㄉㄡˋ
  拼音: biǎn dòu

扁豆的別名。參見「扁豆」條。


  辯鬥

 简化字:辩斗
  注音: ㄅㄧㄢˋ ㄉㄡˋ
  拼音: biàn dòu

爭辯。《列子.湯問》:「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後漢書.卷一一.劉玄劉盆子列傳.劉盆子》:「大司農楊音按劍罵曰:『諸卿皆老傭也!今日設君臣之禮,反更殽亂,兒戲尚不如此,皆可格殺!』更相辯鬥。」


  籩豆

 简化字:笾豆
  注音: ㄅㄧㄢ ㄉㄡˋ
  拼音: biān dòu

1.籩和豆。古代祭祀和宴會時盛裝果脯的兩種禮器。竹製為籩,木製為豆。《禮記.禮器》:「三牲魚腊,四海九州之美味也。籩豆之薦,四時之和氣也。」宋.蘇轍〈齊州閔子祠堂記〉:「籩豆有列,儐相有位,百年之廢,一日而舉。」

2.借指祭儀。《論語.泰伯》:「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扁豆

  注音: ㄅㄧㄢˇ ㄉㄡˋ
  拼音: biǎn dòu

植物名。豆科扁豆屬,一年生草本。莖蔓生,葉互生,三出複葉,具長柄,小葉闊三角狀卵形。總狀花序直立,花白色或紫色,花冠蝶形。莢果新月形,內含黑色或白色種子。植物供觀賞,莢果可供食用,種子或全株供藥用。也稱為「萹豆」、「稨豆」、「皇帝豆」。


  便毒

  注音: ㄅㄧㄢˋ ㄉㄨˊ
  拼音: biàn dú

中醫指腫脹而未潰爛的腹股溝部淋巴腺炎。《金瓶梅》第六一回:「坐想了半日,說道:『我想起來了。不是便毒魚口,定然是經水不調勻。』」


  變端

 简化字:变端
  注音: ㄅㄧㄢˋ ㄉㄨㄢ
  拼音: biàn duān

事件進行當中突然發生變故、阻礙。如:「事情忽然起了變端。」


  匾短

  注音: ㄅㄧㄢˇ ㄉㄨㄢˇ
  拼音: biǎn duǎn

短少錢財。《元曲選.小尉遲.第二折》:「這些時沒人來,手頭匾短,終日家閒邀邀的悶坐。」


  編隊

 简化字:编队
  注音: ㄅㄧㄢ ㄉㄨㄟˋ
  拼音: biān duì

編成隊伍。如:「童子軍先行編隊,然後實施訓練。」


  扁額

 简化字:扁额
  注音: ㄅㄧㄢˇ ㄜˊ
  拼音: biǎn é

題大字於木板,高掛於門上的橫額。宋.岳珂《桯史.卷一〇.劉蘊古》:「初吳山有伍員祠,瞰闤闠,都人敬事之,有富民捐貲為扁額,金碧甚侈。」也作「匾額」。


  匾額

 简化字:匾额
  注音: ㄅㄧㄢˇ ㄜˊ
  拼音: biǎn é

題大字於木板,高懸於園亭、門戶、大廳或書房上方的橫額。《初刻拍案驚奇》卷七:「抬頭看時,上面有個大匾額,乃是六個大金字。」《紅樓夢》第二六回:「上面小小五間抱廈,一色雕鏤新鮮花樣隔扇,上面懸著一個匾額,四個大字,題道是:『怡紅快綠』。」也作「扁額」。


  貶罰

 简化字:贬罚
  注音: ㄅㄧㄢˇ ㄈㄚˊ
  拼音: biǎn fá

以指出缺點,給予壞評價的方法來處罰別人。《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秉那直筆,做一卷書喚做『春秋』,褒獎他善的,貶罰他惡的。」


  辮髮

 简化字:辫发
  注音: ㄅㄧㄢˋ ㄈㄚˇ
  拼音: biàn fǎ

1.編髮為辮。《晉書.卷九七.四夷列傳.西戎.吐谷渾》:「婦人以金花為首飾,辮髮縈後,綴以珠貝。」

2.古時夷狄的代稱。《宋書.卷七五.列傳.王僧達》:「今四夷猶警,國未忘戰,辮髮凶詭,尤宜裁防。」


  變法

 简化字:变法
  注音: ㄅㄧㄢˋ ㄈㄚˇ
  拼音: biàn fǎ

改變原有的法令規章制度。《商君書.更法》:「今吾欲變法以治,更禮以教百姓。」《史記.卷五.秦本紀》:「衛鞅說孝公變法修刑。」


  編髮

 简化字:编发
  注音: ㄅㄧㄢ ㄈㄚˇ
  拼音: biān fǎ

編結髮辮。如:「他最擅長替人編髮。」


  便飯

 简化字:便饭
  注音: ㄅㄧㄢˋ ㄈㄢˋ
  拼音: biàn fàn

日常所吃的飯食。如:「明天我請幾位老朋友吃便飯。」《儒林外史》第四回:「我這敝教,酒席沒有什麼喫得,只這幾樣小菜,權且用個便飯。」《老殘遊記》第三回:「紹殷道:『昨晚在裡頭吃便飯,宮保談起,幕府人才濟濟,凡有所聞的無不羅致於此了。』」


  便房

  注音: ㄅㄧㄢˋ ㄈㄤˊ
  拼音: biàn fáng

墓地中供祭拜者休息的房間。《漢書.卷六八.霍光傳》:「賜金錢、繒絮,繡被百領,衣五十篋,璧珠璣玉衣,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樅木外臧椁十五具。」唐.顏師古.注:「便房,小曲室也。如氏以為楩木名,非也。」《文選.張載.七哀詩二首之一》:「毀壤過一杯,便房啟幽戶。」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6185 页数: 23/155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