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欲速則不達

 简化字:欲速则不达
  注音: ㄩˋ ㄙㄨˋ ㄗㄜˊ ㄅㄨˋ ㄉㄚˊ
  拼音: yù sù zé bù dá
 相似词:揠苗助長

語出《論語.子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比喻操之過急,反而不能達到目的。《漢書.卷七五.李尋傳》:「治國故不可以戚戚,欲速則不達。」


  月經規則術

 简化字:月经规则术
  注音: ㄩㄝˋ ㄐㄧㄥ ㄍㄨㄟ ㄗㄜˊ ㄕㄨˋ
  拼音: yuè jīng guī zé shù

婦女的月經過期兩週以內,不論有無懷孕,為要使月經來潮,醫師使用特製的容量一百西西空針筒,前端接上一個塑膠吸頭,伸入子宮腔內,吸取子宮內的胚胎和子宮內膜等,以促使月經恢復正常的手術。這種手術類似人工流產手術,也可以說是變相的墮胎手術,不過跟人工流產不同的地方,是實施人工流產術之對象須有身孕,同時須作局部或全身麻醉,月經規則術則沒有這麼麻煩。


  自然增加率

  注音: ㄗˋ ㄖㄢˊ ㄗㄥ ㄐㄧㄚ ㄌㄩˋ
  拼音: zì rán zēng jiā lǜ

一地在特定時期人口出生率與死亡率的差值。


  不能增減一分

 简化字:不能增减一分
  注音: ㄅㄨˋ ㄋㄥˊ ㄗㄥ ㄐㄧㄢˇ ㄧ ㄈㄣ
  拼音: bù néng zēng jiǎn yī fēn

恰到好處、無過與不及。語本《文選.宋玉.登徒子好色賦》:「臣里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東家之子,增一分則太長,減一分則太短。」


  第三者責任險

 简化字:第三者责任险
  注音: ㄉㄧˋ ㄙㄢ ㄓㄜˇ ㄗㄜˊ ㄖㄣˋ ㄒㄧㄢˇ
  拼音: dì sān zhě zé rèn xiǎn

責任險指依特別法(如運輸法、海商法等)或民法規定,被保人因意外事故,使他人遭受身體傷害或財務損失,構成侵權行為,而必須負擔的法定賠償責任。至於第三者責任險中的第三者,指保險公司與被保人以外的第三人。譬如臺航直升機撞死的路人即是。因此保險在投保責任險後,即可將因意外事件而須負的法律賠償責任,轉由保險公司承擔。


  良禽擇木而棲

 简化字:良禽择木而栖
  注音: ㄌㄧㄤˊ ㄑㄧㄣˊ ㄗㄜˊ ㄇㄨˋ ㄦˊ ㄑㄧ
  拼音: liáng qín zé mù ér qī

(諺語)比喻賢才擇主而事。參見「良禽擇木」條。《三國演義》第三回:「布曰:『恨不逢其主耳。』肅笑曰:『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不早,悔之晚矣。」


  領先反應法則

 简化字:领先反应法则
  注音: ㄌㄧㄥˇ ㄒㄧㄢ ㄈㄢˇ ㄧㄥˋ ㄈㄚˇ ㄗㄜˊ
  拼音: lǐng xiān fǎn yìng fǎ zé

由美國政治學者佛里德奇(Carl Friedrich)所提出,認為民意常隱微不顯,故決策者應掌握民意趨向,預先制定妥善的政策,以防微杜漸,並可爭取民眾支持,引導社會走向。


  水至清則無魚

 简化字:水至清则无鱼
  注音: ㄕㄨㄟˇ ㄓˋ ㄑㄧㄥ ㄗㄜˊ ㄨˊ ㄩˊ
  拼音: shuǐ zhì qīng zé wú yú

水太清則魚無法生存。比喻對人或事不能過於苛察,求全責備。《文選.東方朔.答客難》:「水至清則無魚,至察則無徒,……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之義也。」


  罪刑法定原則

 简化字:罪刑法定原则
  注音: ㄗㄨㄟˋ ㄒㄧㄥˊ ㄈㄚˇ ㄉㄧㄥˋ ㄩㄢˊ ㄗㄜˊ
  拼音: zuì xíng fǎ dìng yuán zé

當代民主法治國之重要基本原則,指犯罪之成立及應得的刑罰均應有法律明文規定。其內涵有四:一、禁止適用習慣法;二、禁止類推適用;三、禁止溯及既往;四、禁止絕對不定期刑。主要目的在保障人民的權利。


  對著和尚罵賊禿

 简化字:对着和尚骂贼秃
  注音: ㄉㄨㄟˋ ˙ㄓㄜ ㄏㄜˊ ˙ㄕㄤ ㄇㄚˋ ㄗㄟˊ ㄊㄨ
  拼音: duì zhe hé shang mà zéi tū

(諺語)賊禿,和尚的貶稱。全句指當著和尚的面來罵別的和尚為賊禿,即指桑罵槐,用第三者來罵對方。如:「你這簡直是『對著和尚罵賊禿』,我欠你人情,你也不必罵他『忘恩負義』來提醒我。」


  既來之,則安之

 简化字:既来之,则安之
  注音: ㄐㄧˋ ㄌㄞˊ ㄓ , ㄗㄜˊ ㄢ ㄓ
  拼音: jì lái zhī , zé ān zhī

本指安撫遠方來的人,使其安居樂業。語出《論語.季氏》:「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後指既然已經來了,就且安下心來。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末云)『既來之,則安之。』請書房內說話。」


  見了和尚罵賊禿

 简化字:见了和尚骂贼秃
  注音: ㄐㄧㄢˋ ˙ㄌㄜ ㄏㄜˊ ㄕㄤˋ ㄇㄚˋ ㄗㄟˊ ㄊㄨ
  拼音: jiàn le hé shàng mà zéi tū

(諺語)和尚也是禿頭,所以雖明著批評禿頭,實際上是暗地裡批評和尚。如:「你少在那兒見了和尚罵賊禿,誰不曉得你的用意!」


  老而不死是為賊

 简化字:老而不死是为贼
  注音: ㄌㄠˇ ㄦˊ ㄅㄨˋ ㄙˇ ㄕˋ ㄨㄟˊ ㄗㄟˊ
  拼音: lǎo ér bù sǐ shì wéi zéi

語出《論語.憲問》:「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責罵老而無德行者的話。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三折:「常言道:『老而不死是為賊。』正是你這樣人!」


  窮則變,變則通

 简化字:穷则变,变则通
  注音: ㄑㄩㄥˊ ㄗㄜˊ ㄅㄧㄢˋ , ㄅㄧㄢˋ ㄗㄜˊ ㄊㄨㄥ
  拼音: qióng zé biàn , biàn zé tōng

語出《易經.繫辭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指當事物發展到極點、窮盡的時候,就必須求變化,變化之後便能夠通達,適合需要。《老殘遊記二編》第五回:「只是一個變字。《易經》說:『窮則變,變則通。』天下沒有個不變會通的人。」


  人口自然增加率

  注音: ㄖㄣˊ ㄎㄡˇ ㄗˋ ㄖㄢˊ ㄗㄥ ㄐㄧㄚ ㄌㄩˋ
  拼音: rén kǒu zì rán zēng jiā lǜ

某一區域人口出生率與死亡率的差數。當出生率大於死亡率時,人口便呈現自然增加;反之,則呈現自然減少。


  壽險責任準備金

 简化字:寿险责任准备金
  注音: ㄕㄡˋ ㄒㄧㄢˇ ㄗㄜˊ ㄖㄣˋ ㄓㄨㄣˇ ㄅㄟˋ ㄐㄧㄣ
  拼音: shòu xiǎn zé rèn zhǔn bèi jīn

人壽保險業在營業年度屆滿時,依保險種類,將保戶所繳的保費提存起來,作為將來各種給付的基金,稱為「壽險責任準備金」。準備金的提存比率,由財政部訂定,一般而言,保險期限愈短,準備金提存的比率愈高。同時,另以保險法明文規定責任準備金的運用範圍,以確保其安全性。


  小不忍則亂大謀

 简化字:小不忍则乱大谋
  注音: ㄒㄧㄠˇ ㄅㄨˋ ㄖㄣˇ ㄗㄜˊ ㄌㄨㄢˋ ㄉㄚˋ ㄇㄡˊ
  拼音: xiǎo bù rěn zé luàn dà móu

小細節上不能忍耐,就容易壞了全盤大計。《論語.衛靈公》:「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三國演義》第一一七回:「『小不忍則亂大謀』,父親若與他不睦,必誤國家大事。望切容忍之。」


  賊沒種,只怕哄

 简化字:贼没种,只怕哄
  注音: ㄗㄟˊ ㄇㄟˊ ㄓㄨㄥˇ , ㄓˇ ㄆㄚˋ ㄏㄨㄥ
  拼音: zéi méi zhǒng , zhǐ pà hōng

(諺語)比喻壞人不是天生,只是受人哄騙、引誘而變壞。《西湖二集》卷一:「賊沒種,只怕哄,我兩個兒子好端端的,被破落戶錢鏐引壞了他。」


  法律不溯既往原則

 简化字:法律不溯既往原则
  注音: ㄈㄚˇ ㄌㄩˋ ㄅㄨˋ ㄙㄨˋ ㄐㄧˋ ㄨㄤˇ ㄩㄢˊ ㄗㄜˊ
  拼音: fǎ lǜ bù sù jì wǎng yuán zé

指法律不應溯及適用於該法律變更或生效前業已終結之事實或法律關係;此係基於現代法治國之法律安定性及信賴保護原則之要求。


  趕著增福神著棍打

 简化字:赶着增福神着棍打
  注音: ㄍㄢˇ ˙ㄓㄜ ㄗㄥ ㄈㄨˊ ㄕㄣˊ ㄓㄠˊ ㄍㄨㄣˋ ㄉㄚˇ
  拼音: gǎn zhe zēng fú shén zháo gùn dǎ

增福神,即財神。全句指拿棍子趕打財神。比喻將財運推出門外。《金瓶梅》第八六回:「我趕著增福神著棍打,你老人家照顧我,怎不打發?」


  名不正,則言不順

 简化字:名不正,则言不顺
  注音: ㄇㄧㄥˊ ㄅㄨˋ ㄓㄥˋ , ㄗㄜˊ ㄧㄢˊ ㄅㄨˋ ㄕㄨㄣˋ
  拼音: míng bù zhèng , zé yán bù shùn

語出《論語.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名義不正當則道理講不通。《儒林外史》第五回:「趙氏定要披麻戴孝,兩位舅爺斷然不肯道:『名不正,則言不順。』」


  汽車第三責任保險

 简化字:汽车第三责任保险
  注音: ㄑㄧˋ ㄔㄜ ㄉㄧˋ ㄙㄢ ㄗㄜˊ ㄖㄣˋ ㄅㄠˇ ㄒㄧㄢˇ
  拼音: qì chē dì sān zé rèn bǎo xiǎn

一種汽車責任保險。被保險人因使用被保險汽車發生意外事故,致第三人死亡、體傷、殘廢或財物損害時,不問原因,受害第三人均可自保險公司獲得一項最基本的賠償。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简化字: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注音: ㄅㄨˋ ㄇㄧㄥˊ ㄗㄜˊ ㄧˇ , ㄧ ㄇㄧㄥˊ ㄐㄧㄥ ㄖㄣˊ
  拼音: bù míng zé yǐ , yī míng jīng rén

鳥三年不飛不鳴,但一飛即可沖天,一鳴即能驚人。語本《韓非子.喻老》:「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比喻人平時沒有特殊表現、默默無聞,一旦施展才華,即能做出非凡的成果。《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淳于髡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成則為王,敗則為虜

 简化字:成则为王,败则为虏
  注音: ㄔㄥˊ ㄗㄜˊ ㄨㄟˊ ㄨㄤˊ , ㄅㄞˋ ㄗㄜˊ ㄨㄟˊ ㄌㄨˇ
  拼音: chéng zé wéi wáng , bài zé wéi lǔ

相互爭鬥後,只論結果,不論過程,也不計是非對錯,成功的即代表正統,失敗的便淪為俘虜、寇賊。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五折:「我成則為王,敗則為虜。事已至此,惟求早死而已。」也作「成則公侯,敗則賊」、「成則為王,敗者為寇」、「成則為王,敗則為寇」、「成則為王,敗則為賊」。


  大杖則走,小杖則受

 简化字:大杖则走,小杖则受
  注音: ㄉㄚˋ ㄓㄤˋ ㄗㄜˊ ㄗㄡˇ , ㄒㄧㄠˇ ㄓㄤˋ ㄗㄜˊ ㄕㄡˋ
  拼音: dà zhàng zé zǒu , xiǎo zhàng zé shòu

舊時子女受父母懲罰時的態度,此為孝順的表現。參見「小杖則受,大杖則走」條。《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傳》:「昔虞舜事父,大杖則走,小杖則受。」


  得寸則寸,得尺則尺

 简化字:得寸则寸,得尺则尺
  注音: ㄉㄜˊ ㄘㄨㄣˋ ㄗㄜˊ ㄘㄨㄣˋ , ㄉㄜˊ ㄔˇ ㄗㄜˊ ㄔˇ
  拼音: dé cùn zé cùn , dé chǐ zé chǐ

所得不論多少,都是實實在在,為其所有。參見「得尺得寸」條。


  法令滋章,盜賊多有

 简化字: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注音: ㄈㄚˇ ㄌㄧㄥˋ ㄗ ㄓㄤ , ㄉㄠˋ ㄗㄟˊ ㄉㄨㄛ ㄧㄡˇ
  拼音: fǎ lìng zī zhāng , dào zéi duō yǒu

法令愈繁苛,人民為盜賊的愈多。指為政者應政清刑省,無為而民自化。《老子》第五七章:「法令滋章,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简化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注音: ㄍㄨㄛˊ ㄐㄧㄚ ㄒㄧㄥ ㄨㄤˊ , ㄆㄧˇ ㄈㄨ ㄧㄡˇ ㄗㄜˊ
  拼音: guó jiā xīng wáng , pǐ fū yǒu zé

國家的興盛衰亡,每一個平民百姓都必須擔負責任。


  麾之即去,招則須來

 简化字: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注音: ㄏㄨㄟ ㄓ ㄐㄧˊ ㄑㄩˋ , ㄓㄠ ㄗㄜˊ ㄒㄩ ㄌㄞˊ
  拼音: huī zhī jí qù , zhāo zé xū lái

麾,揮動。全句指斥退我,我就離去;招喚我,我還要來。宋.辛棄疾〈沁園春.杯汝來前〉詞:「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則須來。」


  兼聽則明,偏聽則蔽

 简化字:兼听则明,偏听则蔽
  注音: ㄐㄧㄢ ㄊㄧㄥ ㄗㄜˊ ㄇㄧㄥˊ , ㄆㄧㄢ ㄊㄧㄥ ㄗㄜˊ ㄅㄧˋ
  拼音: jiān tīng zé míng , piān tīng zé bì

(諺語)多方聽取意見才能辨明是非得失,若只聽一方的意見,則容易矇蔽不明。《三國演義》第八三回:「古云:『兼聽則明,偏聽則蔽。』望陛下察之。」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简化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注音: ㄐㄧㄢ ㄊㄧㄥ ㄗㄜˊ ㄇㄧㄥˊ , ㄆㄧㄢ ㄒㄧㄣˋ ㄗㄜˊ ㄢˋ
  拼音: jiān tīng zé míng , piān xìn zé àn

(諺語)多方聽取意見才能辨明是非得失,若只聽一方的意見,則容易愚昧不明。漢.王符《潛夫論.明闇》:「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資治通鑑.卷一九二.唐紀八.太宗貞觀二年》:「上問魏徵曰:『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拿賊要贓,拿姦要雙

 简化字:拿贼要赃,拿奸要双
  注音: ㄋㄚˊ ㄗㄟˊ ㄧㄠˋ ㄗㄤ , ㄋㄚˊ ㄐㄧㄢ ㄧㄠˋ ㄕㄨㄤ
  拼音: ná zéi yào zāng , ná jiān yào shuāng

捉賊要捉贓,捉姦要成雙。形容定人罪名必須有實證。元.李致遠《還牢末》第一折:「你曉得拿賊要贓,拿姦要雙,如今那匾金環子在誰收著?」


  年年防儉,夜夜防賊

 简化字:年年防俭,夜夜防贼
  注音: ㄋㄧㄢˊ ㄋㄧㄢˊ ㄈㄤˊ ㄐㄧㄢˇ , ㄧㄝˋ ㄧㄝˋ ㄈㄤˊ ㄗㄟˊ
  拼音: nián nián fáng jiǎn , yè yè fáng zéi

(諺語)儉,指收成不好。全句指儲糧以防年成不好,警戒以防遭竊。比喻平時預作準備,防止災禍發生。《醒世姻緣傳》第九〇回:「常言道:『年年防儉,夜夜防賊。』這兩句話雖是尋常俗語,卻是居家要緊的至言。」


  寧分數斗,莫增一口

 简化字:宁分数斗,莫增一口
  注音: ㄋㄧㄥˊ ㄈㄣ ㄕㄨˋ ㄉㄡˇ , ㄇㄛˋ ㄗㄥ ㄧ ㄎㄡˇ
  拼音: níng fēn shù dǒu , mò zēng yī kǒu

(諺語)寧可多分給別人幾斗米糧,也不要增添一個人口吃飯。勸人精簡人口,節省消耗。明.徐霖《繡襦記》第二八齣:「你並無一長可取,又無門路可投,自古道:『寧分數斗,莫增一口。』你今休怪,當場出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

 简化字: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
  注音: ㄑㄧㄤˇ ㄓˋ ㄑㄧˋ ㄔㄜ ㄗㄜˊ ㄖㄣˋ ㄅㄠˇ ㄒㄧㄢˇ ㄈㄚˇ
  拼音: qiǎng zhì qì chē zé rèn bǎo xiǎn fǎ

為保障車禍受害人確定獲得賠償所制定的法律。主要精神在對所有的汽車均須依法投保,因汽車交通事故致被害人受傷或死,加害人不論有無過失,受害人均得請求定額賠償。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简化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注音: ㄊㄧㄢ ㄒㄧㄚˋ ㄒㄧㄥ ㄨㄤˊ , ㄆㄧˇ ㄈㄨ ㄧㄡˇ ㄗㄜˊ
  拼音: tiān xià xīng wáng , pǐ fū yǒu zé

語本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一七.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指國家的盛衰是全國人民的責任。


  小杖則受,大杖則走

 简化字: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注音: ㄒㄧㄠˇ ㄓㄤˋ ㄗㄜˊ ㄕㄡˋ , ㄉㄚˋ ㄓㄤˋ ㄗㄜˊ ㄗㄡˇ
  拼音: xiǎo zhàng zé shòu , dà zhàng zé zǒu

語本《孔子家語.卷四.六本》:「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舊時認為子女受到父母懲罰時,輕打就忍受過去,重打就逃走,以免受傷而陷父母於不義,這是為人子女的孝順態度。《隋唐演義》第九四回:「古人有云:『小杖則受,大杖則走。』此不過謂一家父子之間,教訓督責,當父母盛怒之時,以大杖加來,或受重傷,反使父母懊悔不安,且貽父母以不慈之名,不若暫行逃避,所以說大杖則走。」也作「大杖則走,小杖則受」、「小受大走」。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简化字: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注音: ㄧ ㄗㄜˊ ㄧˇ ㄒㄧˇ , ㄧ ㄗㄜˊ ㄧˇ ㄐㄩˋ
  拼音: yī zé yǐ xǐ , yī zé yǐ jù

一方面因父母的高壽而喜悅,一方面因父母的年老而戒懼害怕。語出《論語.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後也用來形容既使人高興又使人憂懼的事情。《醒世恆言.卷三五.徐老僕義憤成家》:「那顏氏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所喜者,阿寄回來,所懼者,未知生意長短若何?」


  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简化字: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注音: ㄧㄡˇ ㄉㄠˋ ㄗㄜˊ ㄒㄧㄢˋ , ㄨˊ ㄉㄠˋ ㄗㄜˊ ㄧㄣˇ
  拼音: yǒu dào zé xiàn , wú dào zé yǐn

政治清明的時候,就出仕為官;政治昏亂的時候,就歸隱不仕。《論語.泰伯》:「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简化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注音: ㄧㄡˇ ㄗㄜˊ ㄍㄞˇ ㄓ , ㄨˊ ㄗㄜˊ ㄐㄧㄚ ㄇㄧㄢˇ
  拼音: yǒu zé gǎi zhī , wú zé jiā miǎn

有缺失就加以改正,沒有就勉勵自己小心不要犯錯。《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句下宋.朱熹.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846 页数: 21/22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