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gǎn
  

  部首:手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ㄍㄤ
  拼音: gāng




舉。同「扛」。玉篇.手部:「掆,舉。」


  

  部首:牛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ㄍㄤ
  拼音: gāng




公牛。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五〇.獸部.牛》:「《釋名》:牛之牡者曰牯、曰特、曰犅。」


  

 简化字:纲
  部首:糸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4
  注音: ㄍㄤ
  拼音: gāng




1.維繫網的粗繩。《說文解字.糸部》:「綱,網紘也。」《書經.盤庚上》:「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唐.杜甫〈又觀打魚〉詩:「蒼江魚子清晨集,設網提綱取魚急。」

2.文章、言論或事物的主要部分。如:「大綱」、「總綱」、「提綱挈領」。《詩經.大雅.卷阿》:「豈弟君子,四方為綱。」《紅樓夢》第五六回:「自家雖是興利節用為綱,然亦不可太過。」

3.秩序、法紀。如:「綱紀」、「綱常」。《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秦之綱絕而維弛,山東大擾,異姓并起,英俊烏集。」《晉書.卷二九.五行志下》:「近習用事,漸亂國綱。」

4.舊時成批運送貨物的組織。如:「鹽綱」、「茶綱」、「生辰綱」。《新唐書.卷五三.食貨志三》:「(何)晏為歇艎支江船二千艘,每船受千斛,十船為綱,每綱三百人,篙工五十。」

5.生物學上分類系統所用的階級之一,分階於門之下,由一群親緣關係相近之「目」所組成。如:「哺乳綱」、「界、門、綱、目、科、屬、種。」


  

  部首:网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注音: ㄍㄤ
  拼音: gāng

參見「罡風」、「天罡」等條。


  

  部首:土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ㄍㄤ
  拼音: gāng




1.山脊、山嶺。同「岡」。《廣韻.平聲.唐韻》:「崗,又作堽,並俗。」《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那樹林深處見一個小小地莊舍,僻靜田地裡,前臨剪徑道,背靠殺人堽。」

2.參見「堽頭」條。


  

  部首:水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ㄍㄤˇ
  拼音: gǎng




1.河流或海灣深曲處,可以停泊船隻的口岸。如:「海港」、「商港」、「軍港」。

2.大陸地區香港的簡稱。如:「港九」、「港澳」。


  

 简化字:杠
  部首:木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ㄍㄤˋ
  拼音: gàng




1.較粗的棍子。如:「木槓」、「鐵槓」。

2.一種體操器材。如:「單槓」、「雙槓」、「高低槓」。

3.作為標記或刪除的線條。如:「槓子」、「老師批改作文十分用心,凡是有錯誤的地方,都會畫紅槓。」




1.把刀等有刃器具,在皮、布、石磨擦,使刃鋒利。如:「槓刀」。

2.劃線條以示標記或刪除。如:「他把文意不通的句子槓掉了。」

3.吵嘴,自以為是而好與人爭辯。如:「他今天和我槓上了。」《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如今久別相逢,難為情見面就抬槓,只得趁勢打住話頭,另談別事。」


  

 简化字:干
  部首:木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ㄍㄢˋ
  拼音: gàn




1.築牆時支撐在牆兩側的柱子。《說文解字.木部》:「榦,築牆耑木也。」《資治通鑑.卷二一三.唐紀二十九.玄宗開元十五年》:「板榦裁立,吐蕃猝至,城中相顧失色,莫有鬥志。」

2.事物的主體部分。《淮南子.主術》:「枝不得大於榦,末不得強於本。」


  

 简化字:赣
  部首:貝
部外笔画:17
 总笔画:24
  注音: ㄍㄢˋ
  拼音: gàn




1.大陸地區江西省的簡稱。

2.贛江:河川名。位於大陸地區江西省境內,有二源:西源為章水,源出江西省崇義縣聶都山;東源為貢水,源出福建省長汀縣。二水在贛縣北會合,乃稱贛江,北流注入鄱陽湖。

3.贛縣:縣名。位於大陸地區江西省南部。貢水、章水在此匯流,為贛南水陸交通中心,商業繁榮。


  

  部首:木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ㄍㄢ
  拼音: gān




植物名。芸香科柑桔屬,一群「柑果」供食用之柑桔屬果樹之混稱,包括「蜜柑」、「椪柑」、「橘」等。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莖高約四至五公尺。葉互生,橢圓或長橢圓形,鋸齒緣狀。果扁球形,果皮粗糙,成熟後呈金黃色,味甘美。樹皮、葉子、花、果皮、種子等都可入藥。此類植物的果實也稱為「柑」。如:「椪柑」、「金柑」。


  

 简化字:尴
  部首:尢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7
  注音: ㄍㄢ
  拼音: gān

參見「尷尬」條。


  

  部首:心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ㄍㄢˇ
  拼音: gǎn




1.震撼。《說文解字.心部》:「感,動人心也。」如:「感動」。《易經.咸卦.彖曰》:「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2.接觸、引起。如:「感染」。《紅樓夢》第四二回:「太夫人並無別症,不過偶感一點風涼。」

3.覺得。如:「頗感意外」、「深感不安」。

4.互相影響、應和。《易經.咸卦.彖曰》:「天地感而萬物化生。」

5.傷嘆。如:「感嘆」。《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唐.杜甫〈春望〉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6.對別人所給的好處表示謝意。如:「感恩」、「感激」、「銘感五內」。《文選.張華.答何劭詩二首之二》:「是用感嘉貺,寫心出中誠。」宋.歐陽修〈代贈田文初〉詩:「感君一顧重千金,贈君白璧為妾心。」




1.受到外來刺激所引起的情緒反應。如:「快感」、「好感」、「百感交集」。晉.陸機〈愍思賦.序〉:「故作此賦,以紓慘惻之感。」

2.某種自我認知的看法或想法。如:「幽默感」、「責任感」、「自卑感」、「成就感」。


  

 简化字:干
  部首:干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ㄍㄢˋ
  拼音: gàn




1.築牆時支撐在牆兩端的木材。同「榦」。《說文解字.木部》:「榦,築牆耑木也。」清.段玉裁.注:「榦,俗作幹。」漢.揚雄《法言.五百》:「經營,然後之幹楨之克立也。」

2.事物的主體部分。如:「軀幹」、「樹幹」、「骨幹」。

3.事情。如:「有何貴幹?」《水滸傳》第一四回:「都頭有甚公幹到這里?」

4.才能。《三國志.卷六二.吳書.胡綜傳》:「沖平和有文幹,天紀中為中書令。」

5.姓。如宋代有幹沖。




主要的。如:「幹道」、「幹線」、「幹部」。



從事、營求。如:「他是幹那一行的?」《三國演義》第九二回:「他兩個是吾子姪輩,尚且爭先幹功。」


  

  部首:手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 ㄍㄤ
  拼音: gāng




用兩手舉起重物。《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褰帷斷裳,危冠空履之吏;彯搖武猛,扛鼎揭旗之士。」唐.韓愈〈病中贈張十八〉詩:「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


  

  部首:木
部外笔画:3
 总笔画:7
  注音: ㄍㄤ
  拼音: gāng




1.旗竿。《集韻.平聲.江韻》:「杠,旌旗干。」《儀禮.士喪禮》:「竹杠長三尺,置于宇西階上。」唐.韓愈〈病中贈張十八〉詩:「牛羊滿田野,解旆束空杠。」

2.小橋。《文選.左思.魏都賦》:「石杠飛梁,出控漳渠。」李善注引郭璞曰:「石杠謂石橋。」


  

 简化字:冈
  部首:山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ㄍㄤ
  拼音: gāng




山脊、山嶺。如:「山岡」。《書經.胤征》:「火炎崑岡,玉石俱焚。」《楚辭.王逸.九思.守志》:「陟玉巒兮逍遙,覽高岡兮嶢嶢。」


  

 简化字:岗
  部首:山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ㄍㄤ
  拼音: gāng

同「岡」。


  

 简化字:钢
  部首: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6
  注音: ㄍㄤ
  拼音: gāng




鐵和碳的合金。比生鐵堅韌,比熟鐵質硬。依含碳量可分為柔鋼、建築用鋼及硬鋼等,是工業上極重要的材料。


  

  部首:虫
部外笔画:3
 总笔画:9
  注音:(2) ㄍㄢ
  拼音:(2) gān




侵犯。《漢書.卷七二.鮑宣傳》:「白虹虷日,連陰不雨。」


  

 简化字:干
  部首:乙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1
  注音:(2) ㄍㄢ
  拼音:(2) gān




1.沒有水分或缺乏水分的。與「溼」相對。如:「乾柴」、「乾毛巾」。

2.枯竭。如:「外強中乾」。

3.聲音清脆響亮。唐.岑參〈虢州西亭陪端公宴集〉詩:「開瓶酒色嫩,踏地葉聲乾。」

4.結拜認來的親屬關係。如:「乾媽」、「乾爹」。




經脫水加工製成的乾燥食品。如:「餅乾」、「牛肉乾」、「鹹菜乾」。



1.變乾燥。如:「油漆未乾」。

2.竭盡、乾涸。如:「乾杯」。《山海經.北山經》:「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是水冬乾而夏流。」

3.怠慢、置之不理。《兒女英雄傳》第三〇回:「從今日起,且乾著他,不理他,他兩個自然該有些著慌。」




1.沒有剩餘。如:「他把人家的積蓄都榨乾了。」

2.徒然、白白的。如:「乾等」、「乾瞪眼」。《紅樓夢》第一二回:「熱鍋上螞蟻一般,只是乾轉。」

3.表面的、形式的。如:「乾笑」。《水滸傳》第二五回:「當下那婦人乾號了半夜。」


  

  部首:亠
部外笔画:2
 总笔画:4
  注音:(2) ㄍㄤ
  拼音:(2) gāng




脖子、咽喉。《說文解字.亢部》:「亢,人頸也。」《漢書.卷三二.張耳陳餘傳》:「乃仰絕亢而死。」唐.顏師古.注:「亢者,總謂頸耳。」


  

 简化字:缰
  部首:革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22
  注音:(2) ㄍㄤ
  拼音:(2) gāng

(一)之又音。


  

 简化字:冈
  部首:山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2) ㄍㄤˇ
  拼音:(2) gǎng

(一)之又音。


  

 简化字:岗
  部首:山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2) ㄍㄤˇ
  拼音:(2) gǎng




1.(一)之又音。

2.高起如小山的土坡。如:「黃土崗」。

3.守衛、值勤時的處所。如:「崗哨」、「站崗」。

4.比喻職責、本分。如:「每個人都應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


  

  部首:木
部外笔画:3
 总笔画:7
  注音:(2) ㄍㄤˋ
  拼音:(2) gàng

同「槓」。


  

 简化字:钢
  部首: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6
  注音:(2) ㄍㄤˋ
  拼音:(2) gàng




把刀在皮、布、磨刀石等上磨或重新打造,使刀變利。如:「你把刀子拿去鋼一鋼。」


  

 简化字:戆
  部首:心
部外笔画:24
 总笔画:28
  注音:(2) ㄍㄤˋ
  拼音:(2) gàng

(一)之又音。


  暗槓

 简化字:暗杠
  注音: ㄢˋ ㄍㄤˋ
  拼音: àn gàng

麻將上稱四張同色牌為「一槓」。手上牌中有槓,稱為「暗槓」。


  八綱

 简化字:八纲
  注音: ㄅㄚ ㄍㄤ
  拼音: bā gāng

中醫上指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八項診法。疾病的症狀雖然錯綜複雜,但都可依此八項綱領進行分析、歸納,以探求疾病的性質、病變的部位或病勢的輕重等,作為臨床診斷和治療的依據。


  罷崗

 简化字:罢岗
  注音: ㄅㄚˋ ㄍㄤˇ
  拼音: bà gǎng

警察因反對某項命令,或有某種要求未得到圓滿結果,一致停止服勤,稱為「罷崗」。


  白干

  注音: ㄅㄞˊ ㄍㄢ
  拼音: bái gān

1.平白的。《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二八出》:「(淨)白干騙了我三文。」《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走去他手中奪將劍來,白干地把那廝殺了,將身逃歸邢州路去。」

2.酒精含量高的蒸餾酒。性烈味香,以高粱、米、麥等釀製而成。通常指高粱酒而言。也稱為「白酒」。


  白乾

 简化字:白干
  注音: ㄅㄞˊ ㄍㄢ
  拼音: bái gān

酒精含量高的蒸餾酒。性烈味香,以高粱、米、麥等釀製而成。通常指高粱酒而言。也稱為「白酒」。


  百感

  注音: ㄅㄞˇ ㄍㄢˇ
  拼音: bǎi gǎn

各種感想。比喻感受很多。《文選.江淹.別賦》:「行子腸斷,百感悽惻。」


  爆竿

  注音: ㄅㄠˋ ㄍㄢ
  拼音: bào gān

內裹火藥做成的紙捲,點燃引線就會炸裂,發出大的響聲。唐.來鵠〈早春〉詩:「新曆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也稱為「爆仗」、「爆竹」。


  悲感

  注音: ㄅㄟ ㄍㄢˇ
  拼音: bēi gǎn

心情悲傷。《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上.李夫人孝武傳》:「不得就視,上愈益相思悲感。」《紅樓夢》第三四回:「襲人見王夫人這般悲感,自己也不覺傷了心,陪著落淚。」


  焙乾

 简化字:焙干
  注音: ㄅㄟˋ ㄍㄢ
  拼音: bèi gān

以傳熱較慢的載體慢速加熱的烘乾方式,可分天然晒乾和文火烤乾。如:「在醫學裡,利用容器以小火使藥材去除潮氣而不失去藥效的一種烘乾方法,就稱為焙乾。」


  比干

  注音: ㄅㄧˇ ㄍㄢ
  拼音: bǐ gān

人名。商王紂的叔父,與微子、箕子稱殷之三仁。因諫紂不聽而被殺。見《史記.卷三.殷本紀》。


  筆桿

 简化字:笔杆
  注音: ㄅㄧˇ ㄍㄢˇ
  拼音: bǐ gǎn

1.筆的柄桿。如:「他在思考時,習慣一手耍弄筆桿。」

2.借指文人的筆。如:「他是靠搖筆桿兒過活的。」


  標杆

 简化字:标杆
  注音: ㄅㄧㄠ ㄍㄢ
  拼音: biāo gān

1.用作標記的杆子。如:「我們就以此為標杆,作為彼此田地的分界線。」也作「標竿」

2.目標,努力的方向。如:「她以考上高考為標杆,不斷鞭策自己,努力讀書!」也作「標竿」。


  標竿

 简化字:标竿
  注音: ㄅㄧㄠ ㄍㄢ
  拼音: biāo gān

1.懸掛獎品、錦標的長竿。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駕幸臨水殿觀爭標錫宴》:「對水殿排成行列,則有小舟一軍校執一竿,上掛以錦綵、銀碗之類,謂之『標竿』。」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八日祠山聖誕》:「其龍舟俱呈參州府,令立標竿於湖中,挂其錦綵、銀碗、官楮,犒龍舟,快捷者賞之。」

2.用作標記的竹竿。元.無名氏《謝金吾.楔子》:「奉聖人的命,就著王樞密立起標竿,拆到楊家清風無佞樓止。」《福惠全書.卷三一.庶政部.漕船催儹》:「水大時,宜于淤淺處插立標竿,使漕船憑為眼目,以便由深通行走。」也作「標杆」。

3.目標,努力的方向。如:「她以奧運金牌為標竿,咬住牙,接受教練嚴厲的訓練。」也作「標杆」。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716 页数: 2/43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