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顛脣簸嘴

 简化字:颠唇簸嘴
  注音: ㄉㄧㄢ ㄔㄨㄣˊ ㄅㄛˇ ㄗㄨㄟˇ
  拼音: diān chún bǒ zuǐ

批評議論。《石點頭.卷一〇.王孺人離合團魚夢》:「有曉得的,在背後脣簸嘴說道:『趙瞎子做盡人,那得無此現世報。』」


  顛倒錯亂

 简化字:颠倒错乱
  注音: ㄉㄧㄢ ㄉㄠˇ ㄘㄨㄛˋ ㄌㄨㄢˋ
  拼音: diān dǎo cuò luàn
 相似词:顛三倒四

順序混亂倒置,毫無章法。《孟子.離婁》上「安其危而利其菑」句下宋.朱熹.注:「不仁之人,私欲固蔽,失其本心,故其倒錯亂至於如此。」


  顛倒而行

 简化字:颠倒而行
  注音: ㄉㄧㄢ ㄉㄠˇ ㄦˊ ㄒㄧㄥˊ
  拼音: diān dǎo ér xíng
 相反词:順序而進

不按次序、常理行事。如:「一個決策單位,如果凡事倒而行,必定激起眾怒。」


  顛倒黑白

 简化字:颠倒黑白
  注音: ㄉㄧㄢ ㄉㄠˇ ㄏㄟ ㄅㄞˊ
  拼音: diān dǎo hēi bái
 相似词:指鹿為馬
 相反词:循名責實

比喻歪曲事實,混淆是非。如:「切勿輕信那些倒黑白與事實不符的言論!」也作「倒是非」、「是非倒」。


  顛倒乾坤

 简化字:颠倒乾坤
  注音: ㄉㄧㄢ ㄉㄠˇ ㄑㄧㄢˊ ㄎㄨㄣ
  拼音: diān dǎo qián kūn

比喻本領十分高強。也作「乾倒坤」。


  顛倒是非

 简化字:颠倒是非
  注音: ㄉㄧㄢ ㄉㄠˇ ㄕˋ ㄈㄟ
  拼音: diān dǎo shì fēi

歪曲事實,混淆黑白。唐.韓愈〈施先生墓銘〉:「箋注紛羅,倒是非,聞先生講論,如客得歸。」《東周列國志》第八六回:「汝在寡人左右,寡人以耳目寄汝,乃私受賄賂,倒是非,以欺寡人。」也作「倒黑白」、「是非倒」。


  顛倒衣裳

 简化字:颠倒衣裳
  注音: ㄉㄧㄢ ㄉㄠˇ ㄧ ㄔㄤˊ
  拼音: diān dǎo yī cháng

1.衣裳上下倒穿。形容匆忙失序的樣子。《詩經.齊風.東方未明》:「東方未明,倒衣裳。」《董西廂》卷一:「夜則廢寢,晝則忘餐,倒衣裳,不知所措。」

2.比喻寵幸姬妾,貴賤倒。《後漢書.卷一〇.皇后紀上.序》:「爰逮戰國,風憲逾薄,適情任欲,倒衣裳,以至破國亡身,不可勝數。」


  顛倒陰陽

 简化字:颠倒阴阳
  注音: ㄉㄧㄢ ㄉㄠˇ ㄧㄣ ㄧㄤˊ
  拼音: diān dǎo yīn yáng

比喻倒是非,混淆黑白。《鏡花緣》第二回:「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豈肯倒陰陽,強人所難。」


  顛顛倒倒

 简化字:颠颠倒倒
  注音: ㄉㄧㄢ ㄉㄧㄢ ㄉㄠˇ ㄉㄠˇ
  拼音: diān diān dǎo dǎo

1.形容事情不順。《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話說天下的事,惟有天意最深,天機最巧,人居世間,總被他倒倒,就是那空幻不實,境界偶然。」《隋唐演義》第四二回:「人的事體,倒倒,離離合合,總難逆料,然惟平素在情義兩字上,信得真,用得力,隨處皆可感化人。」

2.形容人言行沒有條理,不可相信。《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此老奴倒倒,是個愚懵之人,其夢何足憑准!」


  顛東顛東

 简化字:颠东颠东
  注音: ㄉㄧㄢ ㄉㄨㄥ ㄉㄧㄢ ㄉㄨㄥ
  拼音: diān dōng diān dōng

形容顫巍巍的樣子。《鄰女語》第四回:「忽見對過鄰舍土房內踱進一個年老婆子,紮緊褲腿,撐著長頭,東的走進店來。」


  顛而倒之

 简化字:颠而倒之
  注音: ㄉㄧㄢ ㄦˊ ㄉㄠˇ ㄓ
  拼音: diān ér dǎo zhī

形容潦倒困窮。《通俗常言疏證.人事.而倒之》引《金印記劇》:「阿呀阿呀!人窮得而倒之。」


  顛番面皮

 简化字:颠番面皮
  注音: ㄉㄧㄢ ㄈㄢ ㄇㄧㄢˋ ㄆㄧˊ
  拼音: diān fān miàn pí

翻臉不認人。明.康海《中山狼》第四折:「纔豎得起脊梁,便番面皮轉眼無情。」


  顛寒作熱

 简化字:颠寒作热
  注音: ㄉㄧㄢ ㄏㄢˊ ㄗㄨㄛˋ ㄖㄜˋ
  拼音: diān hán zuò rè

一會兒冷,一會兒熱。形容喜怒無常,吵吵鬧鬧。《金瓶梅》第一一回:「話說潘金蓮在家恃寵生驕,寒作熱,鎮日夜不得個寧靜。」《水滸後傳》第四回:「那趙玉娥正在妙齡,那李管營怎能遂其所欲?因此一味寒作熱,撒嬌撒痴。」


  顛來倒去

 简化字:颠来倒去
  注音: ㄉㄧㄢ ㄌㄞˊ ㄉㄠˇ ㄑㄩˋ
  拼音: diān lái dǎo qù

翻過來倒過去,來回重覆。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將簡帖兒拈,把妝盒兒按,開拆封皮孜孜看,來倒去不害心煩。」《紅樓夢》第六三回:「寶玉卻只管拿著這籤,口內來倒去念『任是無情也動人』。」


  顛連困苦

 简化字:颠连困苦
  注音: ㄉㄧㄢ ㄌㄧㄢˊ ㄎㄨㄣˋ ㄎㄨˇ
  拼音: diān lián kùn kǔ

沛流離,生活困苦。如:「在抗日戰爭時,老百姓四處逃難,連困苦。」《野叟曝言》第四〇回:「到半夜醒轉,想起素臣隻身遠竄,舉目無親,野店荒郊,風霜雨雪,一種連困苦之狀,重復悲傷起來。」


  顛鸞倒鳳

 简化字:颠鸾倒凤
  注音: ㄉㄧㄢ ㄌㄨㄢˊ ㄉㄠˇ ㄈㄥˋ
  拼音: diān luán dǎo fèng

比喻男女性愛的繾綣。《金瓶梅》第一三回:「鸞倒鳳無窮樂,從此雙雙永不離。」《初刻拍案驚奇》卷一〇:「少年夫婦,極盡鸞倒鳳之歡,倒怒悵父親多事。」也作「倒鳳鸞」。


  顛沛流離

 简化字:颠沛流离
  注音: ㄉㄧㄢ ㄆㄟˋ ㄌㄧㄡˊ ㄌㄧˊ
  拼音: diān pèi liú lí
 相似词:流離失所
 相反词:安居樂業、安家立業

遭受挫折,生活困迫不安。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等孩兒長大時年,交付他收執依然,遮莫殺沛流離,休迷失水木根源。」《兒女英雄傳》第一三回:「至於沒出土兒,就遭了這場沛流離,驚風駭浪,更自可憐。」也作「流離沛」。


  顛撲不破

 简化字:颠扑不破
  注音: ㄉㄧㄢ ㄆㄨ ㄅㄨˋ ㄆㄛˋ
  拼音: diān pū bù pò
 相似词:牢不可破
 相反词:漏洞百出、不堪一擊

無論怎麼敲打,也不會損壞。比喻理論真確,不能改易。《朱子語類.卷五.性情心意等名義》:「伊川『性即理也』,橫渠『心統性情』二句,撲不破!」《文明小史》第三〇回:「伯集自然順了他的口風幫上幾句,又著實恭維黃詹事的話是天經地義,撲不破的。」也作「簸不破」、「撲不碎」。


  顛撲不碎

 简化字:颠扑不碎
  注音: ㄉㄧㄢ ㄆㄨ ㄅㄨˋ ㄙㄨㄟˋ
  拼音: diān pū bù suì

比喻理論真確,不能改易。也作「簸不破」、「撲不破」。


  顛乾倒坤

 简化字:颠乾倒坤
  注音: ㄉㄧㄢ ㄑㄧㄢˊ ㄉㄠˇ ㄎㄨㄣ
  拼音: diān qián dǎo kūn

比喻本領十分高強。《孽海花》第一二回:「我平生有個癖見,以為天地間,最可寶貴的是兩種人物,都是有龍跳虎踞的精神,乾倒坤的手段。」也作「倒乾坤」。


  顛三倒四

 简化字:颠三倒四
  注音: ㄉㄧㄢ ㄙㄢ ㄉㄠˇ ㄙˋ
  拼音: diān sān dǎo sì
 相似词:顛倒錯亂
 相反词:有條有理、井然有序

形容混亂沒有條理或神志不清、翻來覆去。《蕩寇志》第一二回:「那劉母口裡不住的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佛國有緣,佛法相因,常樂我靜,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灰塵,三倒四價念那高王經。」也作「倒四三」、「倒三四」。


  顛頭聳腦

 简化字:颠头耸脑
  注音: ㄉㄧㄢ ㄊㄡˊ ㄙㄨㄥˇ ㄋㄠˇ
  拼音: diān tóu sǒng nǎo

形容因高興而雀躍的樣子。《初刻拍案驚奇》卷四:「飯店中客人,個個頭聳腦,看他說他,胡猜亂語,只有程元玉端坐不瞧。」


  顛越不恭

 简化字:颠越不恭
  注音: ㄉㄧㄢ ㄩㄝˋ ㄅㄨˋ ㄍㄨㄥ
  拼音: diān yuè bù gōng

廢失禮法,不服從命令。《書經.盤庚中》:「乃有不吉不迪,越不恭。」《史記.卷六六.伍子胥傳》:「且盤庚之誥曰:『有越不恭,劓殄滅之,俾無遣育,無使易種于茲邑。』此商之所以興。」


  顛張醉素

 简化字:颠张醉素
  注音: ㄉㄧㄢ ㄓㄤ ㄗㄨㄟˋ ㄙㄨˋ
  拼音: diān zhāng zuì sù

唐代張旭與釋懷素所書之狂草,字勢連綿繚繞,行筆疾速而奔肆,如龍蛇競走,結體亦狂怪野逸富變化。張旭以肥勁見長,釋懷素以瘦硬稱妙,時號「張醉素」。


  顛之倒之

 简化字:颠之倒之
  注音: ㄉㄧㄢ ㄓ ㄉㄠˇ ㄓ
  拼音: diān zhī dǎo zhī

胡亂擺布。《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俗語有兩句道得好:『命若窮,掘得黃金化作銅,命若富,拾著白紙變成布。』總來只聽掌命司之倒之。」


  東跑西顛

 简化字:东跑西颠
  注音: ㄉㄨㄥ ㄆㄠˇ ㄒㄧ ㄉㄧㄢ
  拼音: dōng pǎo xī diān

為某一目的而到處奔走忙碌。也作「東奔西跑」、「東奔西走」。


  瘋瘋顛顛

 简化字:疯疯颠颠
  注音: ㄈㄥ ˙ㄈㄥ ㄉㄧㄢ ㄉㄧㄢ
  拼音: fēng feng diān diān

瘋狂的樣子。《紅樓夢》第三回:「瘋瘋,說了這些不經之談,也沒人理他。」也作「瘋瘋癲癲」。


  扶顛持危

 简化字:扶颠持危
  注音: ㄈㄨˊ ㄉㄧㄢ ㄔˊ ㄨㄟˊ
  拼音: fú diān chí wéi

挽回危的局面,匡救國家。宋.秦觀〈賀孫中丞啟〉:「恭惟中丞侍郎,受天間氣,為世直儒,力足以扶持危,器足以致遠任重。」


  扶危持顛

 简化字:扶危持颠
  注音: ㄈㄨˊ ㄨㄟˊ ㄔˊ ㄉㄧㄢ
  拼音: fú wéi chí diān

挽救危亡覆的局勢。唐.杜光庭《虯髯客傳》:「末年愈甚,無復知所負荷,有扶危持之心。」《舊唐書.卷一三四.列傳.馬燧》:「長城壓境,巨艦濟川,同德同心,扶危持。」


  甘蔗顛子

 简化字:甘蔗颠子
  注音: ㄍㄢ ㄓㄜˋ ㄉㄧㄢ ˙ㄗ
  拼音: gān zhè diān zi

甘蔗的尾端。一般都不甜、少汁。如:「甘蔗子是甘蔗最不好吃的部分。」


  狗顛屁股

 简化字:狗颠屁股
  注音: ㄍㄡˇ ㄉㄧㄢ ㄆㄧˋ ˙ㄍㄨ
  拼音: gǒu diān pì gu

狗會搖尾巴討好人。借以譏諷人逢迎巴結的醜態。《程乙本紅樓夢》第六一回:「春燕說葷的不好,另叫你炒個麵筋兒,少擱油纔好,你忙著就說自己發昏,趕著洗手炒了,狗屁股兒是的,親自捧了去。」


  孤貧顛連

 简化字:孤贫颠连
  注音: ㄍㄨ ㄆㄧㄣˊ ㄉㄧㄢ ㄌㄧㄢˊ
  拼音: gū pín diān lián

孤獨貧困,沛流離。意謂生活孤單困苦,居無定所。如:「就算孤貧連,他也不願寄人籬下。」


  黑白顛倒

 简化字:黑白颠倒
  注音: ㄏㄟ ㄅㄞˊ ㄉㄧㄢ ㄉㄠˇ
  拼音: hēi bái diān dǎo

是非善惡錯亂不明。如:「沒有證據怎可如此黑白倒,誣陷別人呢?」


  流離顛沛

 简化字:流离颠沛
  注音: ㄌㄧㄡˊ ㄌㄧˊ ㄉㄧㄢ ㄆㄟˋ
  拼音: liú lí diān pèi

窮困受挫,生活極不安定。《初刻拍案驚奇》卷九:「好些時不見了他,只說是流離沛,連存亡不可保了。」《浮生六記.卷三.坎坷記愁》:「君之不得親心,流離沛,皆由妾故。」也作「沛流離」。


  沒顛沒倒

 简化字:没颠没倒
  注音: ㄇㄟˊ ㄉㄧㄢ ㄇㄟˊ ㄉㄠˇ
  拼音: méi diān méi dǎo

1.形容人心神不寧。元.趙明道〈鬥鵪鶉.燕燕鶯鶯套.天淨沙〉曲:「厭厭鬼病難消,淒淒心癢難揉,漸漸神魂散卻,好教人沒沒倒。」也作「無無倒」。

2.形容紛雜。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老的小的,村的俏的,沒沒倒,勝似鬧元宵。」


  夢魂顛倒

 简化字:梦魂颠倒
  注音: ㄇㄥˋ ㄏㄨㄣˊ ㄉㄧㄢ ㄉㄠˇ
  拼音: mèng hún diān dǎo

神思恍惚,心意迷亂。《紅樓夢》第一二回:「合上眼還只夢魂倒,滿口亂說胡話。」也作「神魂倒」。


  迷離顛倒

 简化字:迷离颠倒
  注音: ㄇㄧˊ ㄌㄧˊ ㄉㄧㄢ ㄉㄠˇ
  拼音: mí lí diān dǎo

沉迷而不知自拔。《紅樓夢》第六五回:「哄的男子們垂涎落魄,欲近不能,欲遠不捨,迷離倒,他以為樂。」


  跑跑顛顛

 简化字:跑跑颠颠
  注音: ㄆㄠˇ ㄆㄠˇ ㄉㄧㄢ ㄉㄧㄢ
  拼音: pǎo pǎo diān diān

形容奔波忙碌。如:「他整天跑跑的,還不是為了想多賺點錢貼補家用。」


  七顛八倒

 简化字:七颠八倒
  注音: ㄑㄧ ㄉㄧㄢ ㄅㄚ ㄉㄠˇ
  拼音: qī diān bā dǎo
 相似词:東倒西歪、亂七八糟

1.紛亂。《朱子語類.卷五一.孟子.梁惠王下》:「只當商之季,七八倒,上下崩頹。」《紅樓夢》第一一一回:「家下人等見鳳姐不在,也有偷閒歇力的,亂亂吵吵已鬧的七八倒,不成事體了。」

2.形容暈頭轉向,神魂倒。《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難逢夫》:「只為這冤家害的我一絲兩氣,七八倒。」


  神魂顛倒

 简化字:神魂颠倒
  注音: ㄕㄣˊ ㄏㄨㄣˊ ㄉㄧㄢ ㄉㄠˇ
  拼音: shén hún diān dǎo

精神恍惚,心意迷亂。明.王玉峰《焚香記》第二六齣:「煩絮得神魂倒,心恍恍睡魔催。」《老殘遊記》第二回:「創出這個調兒,竟至無論南北高下的人聽了他唱書無不神魂倒。」也作「夢魂倒」。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91 页数: 2/3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