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徵啟

 简化字:征启
  注音: ㄓㄥ ㄑㄧˇ
  拼音: zhēng qǐ

向他人求詩文,以為祝賀或紀念的啟事。以求壽詩、壽序最為常見,多由壽星的子孫或親友具名。


  徵求

 简化字:征求
  注音: ㄓㄥ ㄑㄧㄡˊ
  拼音: zhēng qiú
 相似词:搜羅

尋求收集。如:「關於這件事情,我想求大家的意見。」


  徵士

 简化字:征士
  注音: ㄓㄥ ㄕˋ
  拼音: zhēng shì

古人稱讚學行並高,而不出仕的隱士。南朝宋.顏延之〈陶士誄〉:「有晉士潯陽陶淵明,南岳之幽居者也。」


  徵收

 简化字:征收
  注音: ㄓㄥ ㄕㄡ
  拼音: zhēng shōu

1.政府對人民或機關團體收取稅捐或收購私有財產。如:「收土地」、「收牌照稅」。《北齊書.卷二二.列傳.李元忠》:「人皆菜色,元忠表求賑貸,俟秋收。」清.昭槤《嘯亭雜錄.卷七.陸中丞》:「臨終前一月,猶奏湖南社倉穀業已敷用,其息穀請免收。」也作「征收」。

2.求捐募。如:「紅十字會正公開收賑災物資,以救濟南部地區的災民。」


  徵稅

 简化字:征税
  注音: ㄓㄥ ㄕㄨㄟˋ
  拼音: zhēng shuì
 相反词:納稅

收稅捐、收取稅賦。如:「政府依法向人民稅。」


  徵文

 简化字:征文
  注音: ㄓㄥ ㄨㄣˊ
  拼音: zhēng wén

1.公開求文章。如:「文啟事」、「文活動」。

2.取證於典籍史料的記載。《宋書.卷一六.禮志三》:「禮記殘缺之書,本無備體,折簡敗字,多所闕略。正應推例求意,不可動必文。」清.連橫〈臺灣通史序〉:「郭公夏五,疑信相參,則文難。」


  徵象

 简化字:征象
  注音: ㄓㄥ ㄒㄧㄤˋ
  拼音: zhēng xiàng

1.跡象、候。如:「國民奮發有為,充滿朝氣,這就是國力強大的象。」

2.驗證。南朝宋.鮑照〈河清頌.序〉:「臣聞善談天者,必象於人。」唐.羅隱〈解武丁夢〉:「乃用假夢象,以活商命。」


  徵信

 简化字:征信
  注音: ㄓㄥ ㄒㄧㄣˋ
  拼音: zhēng xìn

驗證真偽。唐.柳宗元〈咎賦〉:「再信乎策書兮,謂炯然而不惑。」清.方苞〈臺拱岡墓碣〉:「豫為銘幽之文,其言視不肖子苞為可信於後世。」


  徵選

 简化字:征选
  注音: ㄓㄥ ㄒㄩㄢˇ
  拼音: zhēng xuǎn

公開求挑選。如:「某機關將公開選三名工讀生來擔任詢問臺服務的工作。」


  徵詢

 简化字:征询
  注音: ㄓㄥ ㄒㄩㄣˊ
  拼音: zhēng xún

求詢問。如:「這件事必先詢他的意見,然後再作決定。」


  徵引

 简化字:征引
  注音: ㄓㄥ ㄧㄣˇ
  拼音: zhēng yǐn

1.召任用。《魏書.卷九.肅宗紀》:「門才術藝、應於時求者,自別引,不在斯例。」《南史.卷七一.儒林列傳.顧越》:「朝廷以臣微涉藝學,遠垂引。」

2.引證文獻。如:「引詳博」。唐.柳宗元〈與崔連州論石鐘乳書〉:「再獲書辭,辱引地理證驗。」


  徵用

 简化字:征用
  注音: ㄓㄥ ㄩㄥˋ
  拼音: zhēng yòng

1.召任用。《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列傳.序》:「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孝文時頗用。」《三國志.卷一三.魏書.鍾繇華歆王朗傳.華歆》:「若有秀異,可特用。」

2.政府因公借用或租用私有財產。如:「市政府用這層樓做為展覽館。」


  徵庸

 简化字:征庸
  注音: ㄓㄥ ㄩㄥ
  拼音: zhēng yōng

召任用。《書經.舜典》:「舜生三十庸,三十在位。」


  徵友

 简化字:征友
  注音: ㄓㄥ ㄧㄡˇ
  拼音: zhēng yǒu

求朋友。如:「不要輕信友廣告,以免上當。」


  徵招

 简化字:征招
  注音: ㄓㄥ ㄓㄠ
  拼音: zhēng zhāo

聘招募。如:「招士兵」。


  徵召

 简化字:征召
  注音: ㄓㄥ ㄓㄠˋ
  拼音: zhēng zhào

求召集。《漢書.卷九.元帝紀》:「今不良之吏,覆案小罪,召證案,興不急之事,以妨百姓。」《警世通言.卷六.俞仲舉題詩遇上皇》:「聽得楊得意舉薦司馬相如,蒙朝廷召去了。」


  徵兆

 简化字:征兆
  注音: ㄓㄥ ㄓㄠˋ
  拼音: zhēng zhào
 相似词:前兆、先兆、徵候、預兆

事情發生前所顯現的跡象。《漢書.卷七五.李尋傳》:「舉錯誖逆,咎敗將至,兆為之先見。」《黃帝內經素問.卷一九.天元紀大論》:「水火者,陰陽之兆也。」也作「候」。


  徵逐

 简化字:征逐
  注音: ㄓㄥ ㄓㄨˊ
  拼音: zhēng zhú

追隨、追求。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悅,酒食遊戲相逐。」宋.何薳《春渚紀聞.卷五.李朱畫得坡仙賞識》:「但日來賞鑒之家,未免逐時好,未有深知其二人者。」


  徵狀

 简化字:征状
  注音: ㄓㄥ ㄓㄨㄤˋ
  拼音: zhēng zhuàng

情況、現象。如:「災禍的發生,事前總有一些狀。」


  帶徵銀

 简化字:带征银
  注音: ㄉㄞˋ ㄓㄥ ㄧㄣˊ
  拼音: dài zhēng yín

舊時政府帶得的稅款。《六部成語註解.戶部》:「帶銀:一年中交不足額之款,分年帶以補足之。」


  副性徵

 简化字:副性征
  注音: ㄈㄨˋ ㄒㄧㄥˋ ㄓㄥ
  拼音: fù xìng zhēng

人和動物發育到一定階段表現出來的與性別有關的外表特。如男子開始長鬍鬚、喉結突出、聲調低、女子乳房發育、聲調高等。


  柳詒徵

 简化字:柳诒征
  注音: ㄌㄧㄡˇ ㄧˊ ㄓㄥ
  拼音: liǔ yí zhēng

人名。(西元1879~1961)字翼謀,江蘇鎮江人。三江師範學堂畢業。歷任清華、中央、復旦等大學教授,曾於國史館纂修,並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對史學研究極有成就。著有《中國文化史》、《中國通史》、《中國歷史要義》、〈中國禮俗史發凡〉等。


  文徵明

 简化字:文征明
  注音: ㄨㄣˊ ㄓㄥ ㄇㄧㄥˊ
  拼音: wén zhēng míng

人名。(西元1470~1560)初名璧,以字行,別字仲,號衡山,明長洲(今江蘇省吳縣)人。詩、文、書、畫皆清遠有致,與徐禎卿等四人稱吳中四才子。正德末授翰林院待詔。世稱文待詔,私諡貞獻先生,著有《甫田集》。


  象徵性

 简化字:象征性
  注音: ㄒㄧㄤˋ ㄓㄥ ㄒㄧㄥˋ
  拼音: xiàng zhēng xìng

以有形事物來表現抽象觀念的性質。如:「過年期間,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各種具有象性的食品以求吉利。」


  應徵信

 简化字:应征信
  注音: ㄧㄥˋ ㄓㄥ ㄒㄧㄣˋ
  拼音: yìng zhēng xìn

以應工作為主旨的書信。如:「我在將畢業時,就寄出了數十封的應信。」


  徵信錄

 简化字:征信录
  注音: ㄓㄥ ㄒㄧㄣˋ ㄌㄨˋ
  拼音: zhēng xìn lù

經理公益款項的收支報告書。《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五回:「究竟收了款,就登在報上,年年還有信錄,未必可以作弊。」


  徵信社

 简化字:征信社
  注音: ㄓㄥ ㄒㄧㄣˋ ㄕㄜˋ
  拼音: zhēng xìn shè

調查工商信用的營利團體。業務廣泛,除接受委託調查交易對象的財務狀況外,並兼營查訪外遇、查訪地址、收帳、尋人、錄音等業務。


  暴斂橫徵

 简化字:暴敛横征
  注音: ㄅㄠˋ ㄌㄧㄢˋ ㄏㄥˊ ㄓㄥ
  拼音: bào liàn héng zhēng

強行斂取財物,收賦稅。


  保留徵收

 简化字:保留征收
  注音: ㄅㄠˇ ㄌㄧㄡˊ ㄓㄥ ㄕㄡ
  拼音: bǎo liú zhēng shōu

國家對於將來興辦公共事業或公共目的需用的私有土地,在未需用前預為公布其範圍,保留將來收的權利,並禁止其妨礙收及計畫使用,稱為「保留收」。


  變徵之聲

 简化字:变征之声
  注音: ㄅㄧㄢˋ ㄓˇ ㄓ ㄕㄥ
  拼音: biàn zhǐ zhī shēng

高而悲壯的聲音。《戰國策.燕策三》:「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之聲。」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三折:「俺擊筑,荊卿和歌,誠為變之聲!」


  變徵之音

 简化字:变征之音
  注音: ㄅㄧㄢˋ ㄓˇ ㄓ ㄧㄣ
  拼音: biàn zhǐ zhī yīn

高而悲壯的聲音。《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彈了一會,忽作變之音,淒清宛轉。」清.宣鼎《夜雨秋燈錄三集.卷四.虎阜名姝與榕城生逸事》:「彈未半,忽為變之音,淒淒切切,如泣如訴。」


  帶罪徵收

 简化字:带罪征收
  注音: ㄉㄞˋ ㄗㄨㄟˋ ㄓㄥ ㄕㄡ
  拼音: dài zuì zhēng shōu

古時州縣收不力,上官仍使其帶罪收錢糧。《六部成語註解.戶部》:「帶罪收:州縣經不力,上官書其罪於冊,仍責令帶罪收錢糧。」


  第二性徵

 简化字:第二性征
  注音: ㄉㄧˋ ㄦˋ ㄒㄧㄥˋ ㄓㄥ
  拼音: dì èr xìng zhēng

雌雄動物受性腺分泌激素的影響,身體及性格方面的特殊表,以突顯性別。如女性的皮膚細膩、發音尖銳、愛美;男性的長鬚、發音低沉,都為兩性的第二性


  第一性徵

 简化字:第一性征
  注音: ㄉㄧˋ ㄧ ㄒㄧㄥˋ ㄓㄥ
  拼音: dì yī xìng zhēng

用以鑑別雌雄兩性的基本特,雌體兩卵巢,雄體有精巢。


  公用徵收

 简化字:公用征收
  注音: ㄍㄨㄥ ㄩㄥˋ ㄓㄥ ㄕㄡ
  拼音: gōng yòng zhēng shōu

指國家為公用目的,以公權力取得人民財產的所有權或其他物權,並對之補償。


  酒食徵逐

 简化字:酒食征逐
  注音: ㄐㄧㄡˇ ㄕˊ ㄓㄥ ㄓㄨˊ
  拼音: jiǔ shí zhēng zhú

汲汲於吃喝享樂的追求。《官場現形記》第二〇回:「至於衣服奢華,酒食逐,尤宜切戒。」


  旁徵博引

 简化字:旁征博引
  注音: ㄆㄤˊ ㄓㄥ ㄅㄛˊ ㄧㄣˇ
  拼音: páng zhēng bó yǐn

多方引證,以資信。如:「經過這番旁博引,他的論點更能被大家接受。」


  杞宋無徵

 简化字:杞宋无征
  注音: ㄑㄧˇ ㄙㄨㄥˋ ㄨˊ ㄓㄥ
  拼音: qǐ sòng wú zhēng

比喻事情證據不足。語本《論語.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之矣。」


  區段徵收

 简化字:区段征收
  注音: ㄑㄩ ㄉㄨㄢˋ ㄓㄥ ㄕㄡ
  拼音: qū duàn zhēng shōu

國家對特定區域內私有土地實行全部收,經整理規劃後,再行支配使用,以促進土地利用。


  三徵七辟

 简化字:三征七辟
  注音: ㄙㄢ ㄓㄥ ㄑㄧ ㄅㄧˋ
  拼音: sān zhēng qī bì

累次召。《晉書.卷八八.孝友傳.王裒傳》:「於是隱居教授,三七辟皆不就。」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94 页数: 2/3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