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huān
  凍瘡

 简化字:冻疮
  注音: ㄉㄨㄥˋ ㄔㄨㄤ
  拼音: dòng chuāng

病名。指因未達冰點所引起之局部皮膚血管異常收縮,產生之組織紅腫,所形成的瘡。


  東皇

 简化字:东皇
  注音: ㄉㄨㄥ ㄏㄨㄤˊ
  拼音: dōng huáng

春神。唐.杜甫〈幽人〉詩:「風帆倚翠蓋,暮把東皇衣。」


  動轉

 简化字:动转
  注音: ㄉㄨㄥˋ ㄓㄨㄢˇ
  拼音: dòng zhuǎn

行動、活動。《梁書.卷三二.陳慶之傳》:「權柄一去,動轉聽人,魏之宗社,於斯而滅。」元.楊訥《西游記》第一六齣:「去心緊似離弦箭,到前去如何動轉?魔女國孽冤深,火焰山禍難遣。」


  冬裝

 简化字:冬装
  注音: ㄉㄨㄥ ㄓㄨㄤ
  拼音: dōng zhuāng

冬季穿的服裝。如:「服裝展覽會上透露出今年冬裝的流行訊息。」


  痘瘡

 简化字:痘疮
  注音: ㄉㄡˋ ㄔㄨㄤ
  拼音: dòu chuāng

一種傳染性極強且危險的疾病,天花的古稱。參見「天花」條。


  渡船

  注音: ㄉㄨˋ ㄔㄨㄢˊ
  拼音: dù chuán

載人、貨物、車輛等過河的船。唐.岑參〈送劉郎將歸河東〉詩:「山雨醒別酒,關雲迎渡船。」《三國演義》第一三回:「承、奉見賊追急,請天子棄車駕,步行到黃河岸邊,李樂等尋得一隻小舟作渡船。」


  獨創

 简化字:独创
  注音: ㄉㄨˊ ㄔㄨㄤˋ
  拼音: dú chuàng
 相似词:首創
 相反词:因襲、仿製、模仿

獨特的創造、發明。如:「他這套獨創的舞步,令人激賞。」


  杜撰

  注音: ㄉㄨˋ ㄓㄨㄢˋ
  拼音: dù zhuàn
 相似词:捏造
 相反词:實錄

宋代杜默為詩,多不合律,所以稱事不合格者為「杜撰」。見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二〇.杜撰》。後稱無事實根據,憑空捏造、虛構為「杜撰」。《醒世姻緣傳》第五八回:「胡說,什麼打翁罵婆?這是你杜撰的!何不說打爹罵娘!」《紅樓夢》第七八回:「那寶玉雖不算是個讀書人,然虧他天性聰敏,且素喜好些雜書,他自謂古人中也有杜撰的,也有誤失處,拘較不得許多。」


  端莊

 简化字:端庄
  注音: ㄉㄨㄢ ㄓㄨㄤ
  拼音: duān zhuāng
 相似词:莊重
 相反词:放蕩、輕浮、佻達

端正莊重。宋.歐陽修〈絳守居園池〉詩:「柏槐端莊偉丈夫,蒼顏鬱鬱老不枯。」


  兌換

 简化字:兑换
  注音: ㄉㄨㄟˋ ㄏㄨㄢˋ
  拼音: duì huàn

以某種貨幣換成等值的他種貨幣。《初刻拍案驚奇》卷一:「隨同眾人一齊上去,到了店家交貨明白,彼此兌換,約有半日光景。」《文明小史》第三五回:「慕政開出箱子裡的洋錢來,每人拿些,同上街去兌換。」


  對還

 简化字:对还
  注音: ㄉㄨㄟˋ ㄏㄨㄢˊ
  拼音: duì huán

加倍償還。元.關漢卿《竇娥冤.楔子》:「曾借了他二十兩銀子,到今本利該對還他四十兩。」


  對換

 简化字:对换
  注音: ㄉㄨㄟˋ ㄏㄨㄢˋ
  拼音: duì huàn
 相似词:對調

互相交換。如:「對換信物」、「對換位子」。


  兌轉

 简化字:兑转
  注音: ㄉㄨㄟˋ ㄓㄨㄢˇ
  拼音: duì zhuǎn

兌換、交換。《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當下徐信遂與劉俊八拜為交,置酒相待。至晚,將妻子兌轉,各還其舊。」《醒世恆言.卷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蕭家甚窮,女婿又醜。潘家又富,女婿又標致。何不把瓊英瓊眞暗地兌轉,誰人知道。」


  對轉

 简化字:对转
  注音: ㄉㄨㄟˋ ㄓㄨㄢˇ
  拼音: duì zhuǎn

聲韻學上指語音中陰聲韻與陽聲韻發生互通的現象。參見「陰陽對轉」條。


  對狀

 简化字:对状
  注音: ㄉㄨㄟˋ ㄓㄨㄤˋ
  拼音: duì zhuàng

1.對答事狀,陳述案情。《史記.卷一〇一.袁盎傳》:「人有告袁盎者,袁盎恐,夜見竇嬰,為言吳所以反者,願至上前口對狀。」《明史.卷一九九.李鉞列傳》:「鉞累疏力爭,帝皆不納,至責以抗旨,令對狀。鉞引罪乃罷。」

2.訴訟者的供詞。用以對核與訴狀中所陳各詞有無出入者,稱為「對狀」。


  躉船

 简化字:趸船
  注音: ㄉㄨㄣˇ ㄔㄨㄢˊ
  拼音: dǔn chuán

作為埠頭兼貨棧的大船或浮在水上的平臺。通常固定停泊於岸旁,無動力裝置,供別的船停靠、裝卸、囤積貨物或旅客上下,來往停駐。


  敦煌

  注音: ㄉㄨㄣ ㄏㄨㄤˊ
  拼音: dūn huáng

地名。為甘肅省四大綠洲之一。中國古代的絲綢經此西運,是絲路上的重要據點。也稱為「燉煌」。


  燉煌

 简化字:炖煌
  注音: ㄉㄨㄣ ㄏㄨㄤˊ
  拼音: dūn huáng

地名。為甘肅省四大綠洲之一。我國古代的絲綢經此西運,是絲路上的重要據點。也稱為「敦煌」。


  掇轉

 简化字:掇转
  注音: ㄉㄨㄛˊ ㄓㄨㄢˇ
  拼音: duó zhuǎn

吳語。指撥回、調轉。《初刻拍案驚奇》卷三:「掇轉馬頭向北一道煙跑,但見一路黃塵滾滾,霎時不見了。」


  訛傳

 简化字:讹传
  注音: ㄜˊ ㄔㄨㄢˊ
  拼音: é chuán
 相似词:謠傳

誤傳、謠傳。《三國演義》第八四回:「聞猇亭兵敗,訛傳先主死於軍中,遂驅車至江邊。」《文明小史》第二八回:「外國人最講道理的,決不至於洗城。這話是訛傳的,不要去理他。」


  訛舛

 简化字:讹舛
  注音: ㄜˊ ㄔㄨㄢˇ
  拼音: é chuǎn

錯誤。《舊唐書.卷五.高宗本紀下》:「以明堂制度歷代不同,漢、魏以還,彌更訛舛。」


  惡瘡

 简化字:恶疮
  注音: ㄜˋ ㄔㄨㄤ
  拼音: è chuāng

中醫上指無定名的瘡,往往使皮膚潰爛,浸淫不止。


  娥皇

  注音: ㄜˊ ㄏㄨㄤˊ
  拼音: é huáng

相傳為堯之女,與女英同嫁於舜。及舜為天子,娥皇為后,女英為妃。後舜崩於蒼梧之野,二女沒於江湘之間。


  鵝黃

 简化字:鹅黄
  注音: ㄜˊ ㄏㄨㄤˊ
  拼音: é huáng

一種嬌嫩的黃色。《水滸傳》第三二回:「頭戴毡笠子,身穿鵝黃紵絲衲襖。」《紅樓夢》第二九回:「前兒虧你還有那們大臉,打發人和我要鵝黃緞子去。」


  額黃

 简化字:额黄
  注音: ㄜˊ ㄏㄨㄤˊ
  拼音: é huáng

古代婦女的面部妝飾。南北朝時,佛教盛行,一些婦女由塗金的佛像上得到靈感,而形成了額部飾黃的風氣。初始是以畫筆沾黃色染料塗抹於額上,而後亦有以黃色花瓣飾物黏貼於額上,稱為「花黃」。唐.李商隱〈蝶〉詩三首之三:「壽陽公主嫁時妝,八字宮眉捧額黃。」明.凌濛初《紅拂記》第二齣:「不將額黃點,不把口脂調,扮出個村莊腔調。」


  娥妝

 简化字:娥妆
  注音: ㄜˊ ㄓㄨㄤ
  拼音: é zhuāng

美麗的妝扮。宋.晏幾道〈蝶戀花.碧草池塘春又晚〉詞:「小葉風嬌,尚學娥妝淺。」


  蛾妝

 简化字:蛾妆
  注音: ㄜˊ ㄓㄨㄤ
  拼音: é zhuāng

美麗的妝扮。宋.晏幾道〈浪淘沙.高閣對橫塘〉詞:「一笑解愁腸,人會蛾妝。」


  耳環

 简化字:耳环
  注音: ㄦˇ ㄏㄨㄢˊ
  拼音: ěr huán
 相似词:耳飾

1.耳朵上的飾物。《老殘遊記》第二回:「梳了一個抓髻,戴了一副銀耳環。」也稱為「耳墜子」。

2.古代的飲酒器。橢圓形,兩側各有一半月型的耳。多為漆器,盛行於漢、晉。


  二皇

  注音: ㄦˋ ㄏㄨㄤˊ
  拼音: èr huáng

伏羲氏與神農氏。《淮南子.原道》:「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於中央。」漢.高誘.注:「二皇,伏羲、神農也。」


  二黃

 简化字:二黄
  注音: ㄦˋ ㄏㄨㄤˊ
  拼音: èr huáng

一種戲曲的聲腔。相傳起於安徽,傳至江西宜黃演變而成。一說源自安徽四平腔,傳至湖北發展成二黃腔。以胡琴伴奏,曲調流暢平和,節奏穩定,有婉轉端凝的特色。與西皮腔合稱為「皮黃」,為平劇、粵劇等戲曲的用樂系統。也作「二簧」。


  二簧

  注音: ㄦˋ ㄏㄨㄤˊ
  拼音: èr huáng

一種戲曲聲腔。參見「二黃」條。


  二專

 简化字:二专
  注音: ㄦˋ ㄓㄨㄢ
  拼音: èr zhuān

修業年限為二年的專科學校。其學生大多為高職畢業生。為「二年制專科學校」的縮稱。


  二傳

 简化字:二传
  注音: ㄦˋ ㄓㄨㄢˋ
  拼音: èr zhuàn

《公羊傳》、《穀梁傳》。《後漢書.卷三六.賈逵傳》:「帝善逵說,使發出左氏傳大義長於二傳者。」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簡二傳而去異端,蓋丘明之志也。」


  二篆

  注音: ㄦˋ ㄓㄨㄢˋ
  拼音: èr zhuàn

大篆、小篆。《晉書.三六.衛瓘傳》:「秦時李斯號為二篆,諸山及銅人銘皆斯書也。」唐.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陳倉石鼓又已訛,大小二篆生八分。」


  發喘

 简化字:发喘
  注音: ㄈㄚ ㄔㄨㄢˇ
  拼音: fā chuǎn

呼吸急迫。如:「他一上樓梯就發喘。」


  法船

  注音: ㄈㄚˇ ㄔㄨㄢˊ
  拼音: fǎ chuán

1.陰曆七月十五日,信奉佛教的人用紙製成的船,焚燒以濟度鬼魂。

2.佛法可以救眾生沉溺,故以船喻之。《宋書.卷九十七.夷蠻傳.天竺迦毗黎國傳》:「帝修淨戒,軌道不及,無上法船,濟諸沉溺。」也稱為「法舟」。


  發還

 简化字:发还
  注音: ㄈㄚ ㄏㄨㄢˊ
  拼音: fā huán
 相似词:發回
 相反词:沒收

歸還、交還如:「發還作業」。


  罰鍰

 简化字:罚锾
  注音: ㄈㄚˊ ㄏㄨㄢˊ
  拼音: fá huán

罰款。為行政機關處分的行政罰。


  法環

 简化字:法环
  注音: ㄈㄚˇ ㄏㄨㄢˊ
  拼音: fǎ huán

道士手中所搖的鈴。《警世通言.卷二十七.假神仙大鬧華光廟》:「走不多步,恰好一個法師,手中拿著法環搖將過來,朝著打個問訊。」


  發慌

 简化字:发慌
  注音: ㄈㄚ ㄏㄨㄤ
  拼音: fā huāng
 相似词:發窘

心裡不安、著急或驚慌。如:「他一放假就玩瘋了,每次都要等到開學前才發慌,開始趕作業。」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5226 页数: 19/131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