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避邪

  注音: ㄅㄧˋ ㄒㄧㄝˊ
  拼音: bì xié

避開妖邪。如:「多數的中國人認為玉可以避邪。」


  璧謝

 简化字:璧谢
  注音: ㄅㄧˋ ㄒㄧㄝˋ
  拼音: bì xiè

退還贈禮,並謝厚意。《兒女英雄傳》第一三回:「打聽著甚麼貴,送甚麼來,老爺一概都璧謝不收。」也作「璧還」、「反璧」。


  碧血

  注音: ㄅㄧˋ ㄒㄧㄝˇ
  拼音: bì xiě

碧色的血。語本《莊子.外物》:「萇宏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後比喻為正義所流的血。元.鄭元佑〈汝陽張御史死節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猶須化碧血。」


  閉心

 简化字:闭心
  注音: ㄅㄧˋ ㄒㄧㄣ
  拼音: bì xīn

將事情藏於心底,不輕易洩漏。《楚辭.屈原.九章.橘頌》:「閉心自慎,不終失過兮。」


  比心

  注音: ㄅㄧˇ ㄒㄧㄣ
  拼音: bǐ xīn

比同此心。晉.張華〈女史箴〉:「比心螽斯,則繁爾類。」晉.張協〈雜詩〉十首之九:「重基可擬志,迴淵可比心。」


  筆心

 简化字:笔心
  注音: ㄅㄧˇ ㄒㄧㄣ
  拼音: bǐ xīn

1.毛筆筆頭的中心鋒毛所在。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六.藝絶》:「南朝有姥,善作筆。蕭子雲常書用。筆心用胎髮。」宋.陳思《書苑菁華.卷二.書法下.永字八法》:「勒不得臥其筆,中高兩頭下,以筆心壓之。」

2.裝於鉛筆、原子筆等內部,可供書寫的固體石墨蕊或液態油墨。也作「筆芯」。


  比興

 简化字:比兴
  注音: ㄅㄧˇ ㄒㄧㄥˋ
  拼音: bǐ xìng

比,譬喻,以彼物比此物,有象徵的效果。興,寄托,為觸景生情,因事寄興,有暗示的效果。比、興為《詩經》六義中的兩類,古代儒者認為這兩種手法便於描寫和反映現實,並適合於表現社會政治內容。


  筆性

 简化字:笔性
  注音: ㄅㄧˇ ㄒㄧㄥˋ
  拼音: bǐ xìng

作者在字畫、文章中所自然流露的風格。《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的字寫的最好,卻又不肯學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創出來的格調,由著筆性寫了去。」清.徐珂《清稗類鈔.藝術類.李梅盦善書》:「年二十六,習今隸,博綜六朝。既乏師承,但憑意擬,筆性沉膇,心與手午。」


  詖行

 简化字:诐行
  注音: ㄅㄧˋ ㄒㄧㄥˋ
  拼音: bì xìng

偏頗不正當的行為。《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


  嬖倖

 简化字:嬖幸
  注音: ㄅㄧˋ ㄒㄧㄥˋ
  拼音: bì xìng

出身低賤且受寵愛的人。《後漢書.卷六五.皇甫規傳》:「又因緣嬖倖,受賂賣爵,輕使賓客,交錯其閒。」《明史.卷一八八.徐文溥傳》:「舍豹房而居大內,遠一而近儒臣。」也作「嬖幸」。


  弊倖

 简化字:弊幸
  注音: ㄅㄧˋ ㄒㄧㄥˋ
  拼音: bì xìng

陰謀、詭詐的事。《水滸傳》第八一回:「故把詔書讀破句讀,要除宋江,暗藏弊倖。」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三折:「他使弊倖、使氣性,見無錢踏著陌兒行,推我在這陷人坑。」


  必修

  注音: ㄅㄧˋ ㄒㄧㄡ
  拼音: bì xiū
 相反词:選修

一定要修習。


  畢宿

 简化字:毕宿
  注音: ㄅㄧˋ ㄒㄧㄡˋ
  拼音: bì xiù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有八星,形狀像捕兔的網,故稱為「畢宿」。


  壁宿

  注音: ㄅㄧˋ ㄒㄧㄡˋ
  拼音: bì xiù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是北方玄武七宿的末宿,由兩顆星組成。


  筆岫

 简化字:笔岫
  注音: ㄅㄧˇ ㄒㄧㄡˋ
  拼音: bǐ xiù

形容山巒高峻聳立,如毛筆般的挺直。《幼學瓊林.卷一.新選地輿類》:「彩雲籠筆岫,絢出文章。」


  碧虛

 简化字:碧虚
  注音: ㄅㄧˋ ㄒㄩ
  拼音: bì xū

1.青天、碧空。南朝梁.吳均〈詠雲詩〉二首之一:「飄飄上碧虛,藹藹隱青林。」唐.杜甫〈秋野詩〉五首之一:「秋野日疏蕪,寒江動碧虛。」

2.綠水。唐.李賀〈釣魚〉詩:「斜竹垂清沼,長獄鏐碧虛。」


  必須

 简化字:必须
  注音: ㄅㄧˋ ㄒㄩ
  拼音: bì xū
 相似词:必需、必要、務必
 相反词:不必、不用、無須

1.一定、必定。三國魏.嵇康〈養生論〉:「若夫立德,必須貴乎?則幽厲之為天子,不如仲尼之為陪臣也。」《三國演義》第五四回:「他若不還時,必須連累足下。倘主公見罪,奈何?」

2.強調命令語氣。如:「即使颳風下雨,你也必須來。」


  必需

  注音: ㄅㄧˋ ㄒㄩ
  拼音: bì xū
 相似词:必須、必要
 相反词:不必

必定需要。如:「這是民生所必需。」


  筆削

 简化字:笔削
  注音: ㄅㄧˇ ㄒㄩㄝˋ
  拼音: bǐ xuè

筆,記載。削,刪除。古代用竹簡記載文字,有所更改就用書刀刮削,所以稱為「筆削」。語本《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後用作請人修改詩文的敬稱。《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蓄筆削之刑,懷輕重之意。」唐.韓愈〈讀荀〉:「孔子刪詩書,筆削春秋,合於道者著之,離於道者黜去之。」


  壁牙

  注音: ㄅㄧˋ ㄧㄚˊ
  拼音: bì yá

壁鉤。宋.睦庵《祖庭事苑.卷八.雜志.挂錫》:「西域比丘,行必持錫,有二十五威儀,凡至室中,不得著地,必挂於壁牙上。」《警世通言.卷八.崔待詔生死冤家》:「郡王好生焦躁,左手去壁牙上取下『小青』,右手一掣,掣刀在手。」


  閉眼

 简化字:闭眼
  注音: ㄅㄧˋ ㄧㄢˇ
  拼音: bì yǎn

1.閉上眼睛。

2.引申為死亡的意思。如:「沒等生病的父親閉眼,幾個兄弟就已開始爭遺產。」


  辟言

  注音: ㄅㄧˋ ㄧㄢˊ
  拼音: bì yán

1.邪辟的語言。《荀子.正名》:「凡邪說辟言之離正道而擅作者,無不類於三惑者矣。」《韓非子.飭令》:「廷雖有辟言,不得以相干也。」

2.迴避惡言。《論語.憲問》:「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鄙厭

 简化字:鄙厌
  注音: ㄅㄧˇ ㄧㄢˋ
  拼音: bǐ yàn
 相反词:屬意

鄙棄厭惡。如:「他惡劣的行徑,令人鄙厭。」


  鄙諺

 简化字:鄙谚
  注音: ㄅㄧˇ ㄧㄢˋ
  拼音: bǐ yàn
 相似词:俗諺、俗語

俗語、諺語。《史記.卷六九.蘇秦傳》:「臣聞鄙諺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後。』」《韓非子.五蠹》:「鄙諺曰:『長袖善舞,多錢善賈。』此言多資之易為工也。」也稱為「鄙語」。


  鼻煙

 简化字:鼻烟
  注音: ㄅㄧˊ ㄧㄢ
  拼音: bí yān

用鼻子吸入的粉狀煙末。有各種不同的顏色和氣味,可裝在鼻煙壺裡隨身攜帶。鼻煙是由外國傳入中國的,明朝永樂年間三保太監下南洋時帶回,或說是明朝萬曆年間義大利人利瑪竇來華,開始傳入。《紅樓夢》第五二回:「王太醫又來診視,另加減湯劑。雖然稍減了燒,仍是頭疼。寶玉便命麝月取鼻煙來給他嗅些,痛打幾個噴嚏就痛快了。」


  鼻炎

  注音: ㄅㄧˊ ㄧㄢˊ
  拼音: bí yán

鼻腔黏膜炎症的通稱。多由感冒所引起,常見病原為鏈球菌及葡萄球菌。主要症狀為鼻黏膜水腫、分泌物增加、鼻塞等。


  鄙言

  注音: ㄅㄧˇ ㄧㄢˊ
  拼音: bǐ yán
 相似词:粗言

1.淺俗、粗鄙的言詞。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太真終日無鄙言。」《三國演義》第九三回:「吾以為漢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論,豈期出此鄙言!」

2.謙稱自己說的話。《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凡人為貴,當使可賤,如卿等欲不可復賤,居高堅自持,勉思鄙言。」


  必要

  注音: ㄅㄧˋ ㄧㄠˋ
  拼音: bì yào

絕對需要的,不可缺少的。如:「全民保險是提昇生活品質的必要措施。」


  碧瑤

 简化字:碧瑶
  注音: ㄅㄧˋ ㄧㄠˊ
  拼音: bì yáo

城市名。位於菲律賓呂宋島西北部,馬尼拉市北方,氣候溫和,為避暑勝地,有雲中花園之稱。


  鄙野

  注音: ㄅㄧˇ ㄧㄝˇ
  拼音: bǐ yě

1.郊外偏遠的地方。《戰國策.齊策四》:「今夫士之高者,乃稱匹夫,徒步而處農畝,下則鄙野、監門、閭里,士之賤也亦甚矣!」

2.鄙陋粗俗。《宋書.卷六二.列傳.王微》:「吾常謂之見知,然復自怪鄙野,不參風流,未有一介熟悉於事,何用獨識之也。」《儒林外史》第八回:「南昌人情,鄙野有餘,巧詐不足。」


  畢業

 简化字:毕业
  注音: ㄅㄧˋ ㄧㄝˋ
  拼音: bì yè
 相似词:結業、卒業
 相反词:肄業

1.在學校或訓練班修完全部的課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五回:「(關良)等在那醫學堂畢業出來,不知那裡混了兩年,跑到這裡來,要開個藥房。」也作「卒業」。

2.籃球規則中,五次犯滿,戲稱為「畢業」。如:「球賽還沒結束,對方的三個主將已有兩個畢業了。」


  蔽野

  注音: ㄅㄧˋ ㄧㄝˇ
  拼音: bì yě

充塞、遮蔽原野。《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旗幟蔽野,埃塵連天。」


  俾乂

  注音: ㄅㄧˋ ㄧˋ
  拼音: bì yì

使治理。漢.孔融〈薦禰衡表〉:「洪水橫流,帝思俾乂。」晉.陸機〈答賈長淵詩〉:「乃眷三哲,俾乂斯民。」


  裨益

  注音: ㄅㄧˋ ㄧˋ
  拼音: bì yì
 相似词:補益
 相反词:損害

補益、幫助。如:「多聽聽別人的經驗,將對自己的工作大有裨益。」


  鷩衣

  注音: ㄅㄧˋ ㄧ
  拼音: bì yī

古時帝王祭祀祖先及饗射時穿戴的冕服。


  比翼

  注音: ㄅㄧˇ ㄧˋ
  拼音: bǐ yì

並翅飛翔,翅膀挨著翅膀飛翔。《楚辭.屈原.卜居》:「寧與黃鵠比翼乎?」王逸.章句:「比翼,猶比肩也。」《文選.陸機.擬古詩十二首.擬西北有高樓》:「思駕歸鴻詞,比翼雙飛翰。」


  筆意

 简化字:笔意
  注音: ㄅㄧˇ ㄧˋ
  拼音: bǐ yì

指詩文或書畫所表現的意態、情致、旨趣、風格等。《新唐書.卷九七.列傳.魏徵》:「叔瑜,豫州刺史,善草隸,以筆意傳其子華及甥薛稷。」宋.范成大〈喜收知舊書復畏答書〉詩二首之一:「筆意不如當日健,鬢邊應也雪千莖。」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六.晉唐小楷真蹟》:「細視良久,則筆意透出絹外,神彩奕然。」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〇.灤陽續錄二》:「或曰:『此青雷自作,託之古人。』然青雷詩格婉秀,如秦少游小石調,與二詩筆意不近。」


  鄙夷

  注音: ㄅㄧˇ ㄧˊ
  拼音: bǐ yí
 相似词:鄙薄、鄙視、看不起、輕視

輕視、瞧不起。唐.韓愈〈柳州羅池廟碑〉:「柳侯為州,不鄙夷其民,動以禮法。」也作「鄙視」。


  鄙易

  注音: ㄅㄧˇ ㄧˋ
  拼音: bǐ yì

輕視、看不起。《書經.大誥》:「民不康,曰:『予復反鄙我周邦。』」漢.孔安國.傳:「反鄙易我周家。」


  鄙意

  注音: ㄅㄧˇ ㄧˋ
  拼音: bǐ yì
 相似词:愚見

謙稱自己的意見。宋.朱熹〈答程可久〉:「乾坤六爻圖位,鄙意亦有未曉處,更乞誨示。」《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當初創造時,實費了一千二三百金之數,今也論不得了。再煩列位去通小生的鄙意則個。」也稱為「鄙見」。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6185 页数: 19/155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