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勤學

 简化字:勤学
  注音: ㄑㄧㄣˊ ㄒㄩㄝˊ
  拼音: qín xué
 相似词:好學

努力求學。《隋書.卷七六.文學傳.王頍傳》:「勤學累載,遂遍通五經。」


  侵尋

 简化字:侵寻
  注音: ㄑㄧㄣ ㄒㄩㄣˊ
  拼音: qīn xún

漸進。《史記.卷一二.孝武本紀》:「是歲,天子始巡郡縣,侵尋於泰山矣。」宋.蘇軾〈代張方平諫用兵書〉:「遂使侵尋及於諸國,歲歲調發。」也作「侵淫」。


  情緒

 简化字:情绪
  注音: ㄑㄧㄥˊ ㄒㄩˋ
  拼音: qíng xù
 相似词:感情

1.纏綿的情意。南朝梁.江淹〈泣賦〉:「直視百里,處處秋煙;闃寂以思,情緒留連。」唐.韓偓〈青春〉詩:「光陰負我難相遇,情緒牽人不自由。」

2.心情。唐.韓偓〈春閨詩〉二首之一:「醒來情緒惡,簾外正黃昏。」宋.丘崇〈洞仙歌.豐肌膩體〉詞:「鎮獨立黃昏怯輕寒,這情緒,年年共花憔悴。」

3.由外在刺激或內在身心狀態,所引發的喜、怒、哀、懼等個體主觀感受與生理反應。


  請訓

 简化字:请训
  注音: ㄑㄧㄥˇ ㄒㄩㄣˋ
  拼音: qǐng xùn
 相反词:回訓

清朝時,欽差或三品以上的官員,出京上任前向皇帝叩辭,稱為「請訓」。


  瓊軒

 简化字:琼轩
  注音: ㄑㄩㄥˊ ㄒㄩㄢ
  拼音: qióng xuān

1.廊臺的美稱。唐.朱慶餘〈宮詞〉:「寂寂花時閉院門,美人相並立瓊軒。」

2.神仙的居所。唐.盧照鄰〈益州至真觀主黎君碑〉:「非天位膺金策,名載瓊軒。」


  丘墟

  注音: ㄑㄧㄡ ㄒㄩ
  拼音: qiū xū

1.荒蕪的地方。《管子.八觀》:「眾散而不收,則國為丘墟。」《文選.班彪.北征賦》:「舊室滅以丘墟兮,曾不得乎少留。」

2.形容破敗荒涼的樣子。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明.沈鯨《雙珠記》第三八齣:「兵荒極矣,城郭丘墟,靡有孑遺。」

3.墳墓。宋.陸游〈歎老〉詩:「朋儕什九墮丘墟,自笑身如脫網魚。」


  虯鬚

 简化字:虬须
  注音: ㄑㄧㄡˊ ㄒㄩ
  拼音: qiú xū

蜷曲的鬍鬚。唐.李頎〈送陳章甫〉詩:「陳侯立身何坦蕩,虯鬚虎眉仍大顙。」也作「虯須」。


  求學

 简化字:求学
  注音: ㄑㄧㄡˊ ㄒㄩㄝˊ
  拼音: qiú xué
 相似词:修業、肄業

研求學問。《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六.秋胡變文》:「況汝少小失阿耶,孤單養汝,成立汝身。今捨吾求學,更須審思。」


  秋汛

  注音: ㄑㄧㄡ ㄒㄩㄣˋ
  拼音: qiū xùn

立秋至霜降之間發生的河水暴漲。


  屈戌

  注音: ㄑㄩ ˙ㄒㄩ
  拼音: qū xu

用來開闔門窗的環紐。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七.屈戌》:「今人家窗戶設鉸具,或鐵或銅,名曰『環紐』,即古金鋪之遺意,北方謂之『屈戌』,其稱甚古。」《水滸傳》第二十一回:「出得房門去,門上卻有屈戌,便把房門拽上,將屈戌搭了。」


  取選

 简化字:取选
  注音: ㄑㄩˇ ㄒㄩㄢˇ
  拼音: qǔ xuǎn

應試、應考。《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沈文述是一個士人;自家今日也說一個士人,因來行在臨安府取選。」


  銓敘

 简化字:铨叙
  注音: ㄑㄩㄢˊ ㄒㄩˋ
  拼音: quán xù

1.考核官員的資歷、功績等,以定其官職的等第和升貶。《晉書.卷八六.張軌傳》:「征西大將軍亮上疏,言陳寓等冒險遠至,宜蒙銓敘,詔除寓西平相。」

2.批評議論而排次第。南朝宋.裴松之〈上三國志注表〉:「壽書銓敘可觀,事多審正。」


  圈選

 简化字:圈选
  注音: ㄑㄩㄢ ㄒㄩㄢˇ
  拼音: quān xuǎn

在候選人名單上用筆打圈或蓋圓圈章選出自己屬意的人。


  銓選

 简化字:铨选
  注音: ㄑㄩㄢˊ ㄒㄩㄢˇ
  拼音: quán xuǎn

考核才能、資歷,授以適當官職。元.揭傒斯〈送李都事赴湖廣省幕〉詩:「君復贊宣政,赤手握銓選。」


  勸學

 简化字:劝学
  注音: ㄑㄩㄢˋ ㄒㄩㄝˊ
  拼音: quàn xué

1.勸勉鼓勵人勤於學習。《左傳.閔公二年》:「敬教勸學,授方任能。」唐.孔穎達.正義:「勸學,勸民學問也。」《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列傳.序》:「今陛下昭至德,開大明,配天地,本人倫,勸學修禮,崇化厲賢,以風四方,太平之原也。」

2.職官名。於宮廷、王府中專職主講經史諸書。《漢書.卷一〇〇.敘傳上》:「伯少受詩於師丹。大將軍王鳳薦伯宜勸學,召見宴昵殿。」

3.《荀子》篇名。東周戰國荀子著。全文論述求學的重要性,勉人為學精進不輟,應以達到聖人之境界為終。


  逡巡

  注音: ㄑㄩㄣ ㄒㄩㄣˊ
  拼音: qūn xún

1.向後退。《莊子.秋水》:「東海之鱉,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縶矣。於是逡巡而卻。」漢.賈誼〈過秦論〉:「秦人開關而延敵,九國之師,逡巡遁逃而不敢進。」也作「逡循」。

2.徘徊不前。唐.杜甫〈麗人行〉:「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聊齋志異.卷一.勞山道士》:「俛首驟入,勿逡巡!」

3.頃刻之間。唐.韓湘〈言志〉詩:「解造逡巡酒,能開頃刻花。」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雖然是不關親,可憐見命在逡巡。」


  染渲

  注音: ㄖㄢˇ ㄒㄩㄢˋ
  拼音: rǎn xuàn

一種繪畫技巧。用墨或淡彩渲染作畫。


  熱學

 简化字:热学
  注音: ㄖㄜˋ ㄒㄩㄝˊ
  拼音: rè xué

物理學中的一科。為研究熱與物體性質的關係,各種過程中的熱量、溫度測量法,及熱機操作的基本物理原理等。


  人選

 简化字:人选
  注音: ㄖㄣˊ ㄒㄩㄢˇ
  拼音: rén xuǎn

為某一特定目的挑選出來的人。如:「他辯才無礙,經驗豐富,為我方談判代表的最佳人選。」


  容許

 简化字:容许
  注音: ㄖㄨㄥˊ ㄒㄩˇ
  拼音: róng xǔ
 相似词:答應、同意
 相反词:禁止、謝絕

1.允許。唐.王建〈初到昭應呈同僚〉詩:「同官若容許,長借老僧房。」

2.或許。如:「這種事情在外國容許常有,在中國卻很少見。」


  容敘

 简化字:容叙
  注音: ㄖㄨㄥˊ ㄒㄩˋ
  拼音: róng xù

以後再敘。《西遊記》第一六回:「如今保唐僧,不得身閑,容敘!容敘!」


  如許

 简化字:如许
  注音: ㄖㄨˊ ㄒㄩˇ
  拼音: rú xǔ
 相似词:這樣

1.若干、有些。如:「如許錢」。

2.如此、這樣。《南史.卷七二.文學傳.卞彬傳》:「徒有八尺圍,腹無一寸腸,面皮如許厚,受打未詎央。」宋.范成大〈盤龍驛〉詩:「行路如許難,誰能不華髮。」


  入緒

 简化字:入绪
  注音: ㄖㄨˋ ㄒㄩˋ
  拼音: rù xù

有了頭緒,進入狀況。如:「在他的領導下,這項工程已漸漸入緒。」


  入選

 简化字:入选
  注音: ㄖㄨˋ ㄒㄩㄢˇ
  拼音: rù xuǎn
 相似词:當選、中選
 相反词:落選

被選上。南朝齊.孔稚珪〈為王敬則讓司空表〉:「王基才勇,與聲華入選。」《紅樓夢》第一回:「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歎,日夜悲號慚愧。」


  儒學

 简化字:儒学
  注音: ㄖㄨˊ ㄒㄩㄝˊ
  拼音: rú xué

1.儒家的思想教義。如:「中國向來以儒學為宗。」

2.稱舊時府廳州縣的教官為「儒學」。《儒林外史》第一八回:「你既是生員,如何黑夜酗酒!帶著送在儒學去!」


  入學

 简化字:入学
  注音: ㄖㄨˋ ㄒㄩㄝˊ
  拼音: rù xué
 相反词:退學

開始進入某個學校學習,成為該校的學生。如:「入學考試」。《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王生雖是業儒,尚不曾入學,只在家中誦習,也有時出外結友論文。」《紅樓夢》第四回:「珠雖大亡,幸存一子,取名賈蘭,今方五歲,已入學攻書。」


  瑞雪

  注音: ㄖㄨㄟˋ ㄒㄩㄝˇ
  拼音: ruì xuě

冬季應時的雪。因可以殺死害蟲,使作物豐收,故稱為「瑞雪」。唐.韓愈〈御史臺上論天旱人饑狀〉:「今瑞雪頻降,來年必豐。」


  三玄

  注音: ㄙㄢ ㄒㄩㄢˊ
  拼音: sān xuán

1.中國魏晉南北朝時《老子》、《莊子》、《周易》之合稱。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莊、老、周易總謂『三玄』。」

2.中國禪宗臨濟禪師接引學者的方法。謂一句話應包含有三個層面。《人天眼目》卷一:「三玄三要事難分,得意忘言道易親。」


  三學

 简化字:三学
  注音: ㄙㄢ ㄒㄩㄝˊ
  拼音: sān xué

佛教用語。梵語śikṣā-traya的意譯。指修行者應該修學的三方面教法。即戒學、定學、慧學。三學同時也含括佛法的全部內容。唐.道宣〈大恩寺釋玄奘傳論〉:「至如三學盛典,惟詮行旨;八藏微言,宗開詞義。」


  三巡

  注音: ㄙㄢ ㄒㄩㄣˊ
  拼音: sān xún

斟茶、酒等三次。《景德傳燈錄.卷二二.泉州萬安清運禪師》:「僧曰:『忽遇上客來,將何祗待?』師曰:『飯後三巡茶。』」《水滸傳》第九回:「柴進親自舉盃,把了三巡。」


  唼血

  注音: ㄕㄚˋ ㄒㄩㄝˋ
  拼音: shà xuè

1.古時盟誓時,以牲血塗口表示守信。《漢書.卷四〇.王陵傳》:「始與高帝唼血而盟,諸君不在邪?」也稱為「啑血」、「歃血」。

2.殺人血流漫地。多指戰爭時而言。


  歃血

  注音: ㄕㄚˋ ㄒㄩㄝˋ
  拼音: shà xuè

古代盟誓時,用牲血塗在嘴邊,表示守信不悔。《穀梁傳.莊公二十七年》:「衣裳之會十有一,未嘗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淮南子.齊俗》:「故胡人彈骨,越人契臂,中國歃血也,所由各異,其於信一也。」也稱為「啑血」、「唼血」。


  沙噀

  注音: ㄕㄚ ㄒㄩㄣˋ
  拼音: shā xùn

動物名。一種海參。棘皮動物門。體黑褐色,背面有肉質狀的刺突起。也稱為「刺參」。


  篩選

 简化字:筛选
  注音: ㄕㄞ ㄒㄩㄢˇ
  拼音: shāi xuǎn

從眾多對象中淘汰選擇。如:「雖然報名者條件都不錯,但錄取者仍須經過嚴格的篩選。」


  潸泫

  注音: ㄕㄢ ㄒㄩㄢˋ
  拼音: shān xuàn

淚流的樣子。《北史.卷二三.于栗磾傳》:「言及仲文妻子,未嘗不潸泫。」《隋書.卷七〇.楊玄感傳》:「執筆潸泫,言無所具。」


  賞雪

 简化字:赏雪
  注音: ㄕㄤˇ ㄒㄩㄝˇ
  拼音: shǎng xuě

欣賞雪景。《紅樓夢》第三九回:「不如咱們等下頭場雪,請老太太賞雪,豈不好?」


  上學

 简化字:上学
  注音: ㄕㄤˋ ㄒㄩㄝˊ
  拼音: shàng xué
 相反词:放學

1.學習的最高境界。《文子.道德》:「上學以神聽,中學以心聽,下學以耳聽。」

2.到校上課或入學念書。《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到了六七歲,又要送他上學,延一個老成名師,擇日叫他拜了先生。」《紅樓夢》第二回:「近因女學生哀痛過傷,本自怯弱多病的,觸犯舊症,遂連日不曾上學。」


  上旬

  注音: ㄕㄤˋ ㄒㄩㄣˊ
  拼音: shàng xún

十日為一旬,每月的前十日,稱為「上旬」。《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以七月上旬齎三十日糧。」《儒林外史》第三回:「這時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還穿著麻布直裰,凍得乞乞縮縮。」


  稍許

 简化字:稍许
  注音: ㄕㄠ ㄒㄩˇ
  拼音: shāo xǔ

些微、一點點。如:「這件事由你負責,若有稍許差錯,唯你是問。」


  少許

 简化字:少许
  注音: ㄕㄠˇ ㄒㄩˇ
  拼音: shǎo xǔ
 相似词:極少

些微、一點點。晉.陶淵明〈飲酒〉詩二〇首之一〇:「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寡酒難吃,須賜我小菜少許。」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4331 页数: 18/109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