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匹夫

  注音: ㄆㄧˇ ㄈㄨ
  拼音: pǐ fū

1.平民、百姓。《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荀子.大略》:「古之賢人,賤為布衣,貧為匹夫。」

2.一個人。《孟子.梁惠王下》:「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

3.賤稱對方。多用於責罵之詞。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兀的是誰家一個匹夫,暢好是膽大心麤。」《三國演義》第五回:「孫堅披爛銀鎧,裹赤幘,橫古錠刀,騎花鬃馬,指關上而罵曰;『助惡匹夫,何不早降!』」


  匹婦

 简化字:匹妇
  注音: ㄆㄧˇ ㄈㄨˋ
  拼音: pǐ fù

尋常百姓。漢.班彪〈王命論〉:「夫以匹婦之明,猶能推事理之致,探禍福之機。」晉.潘岳〈西征賦〉:「疇匹婦其已泰,胡厥夫之繆官。」


  批覆

  注音: ㄆㄧ ㄈㄨˋ
  拼音: pī fù

上級對下級的報告加以批示、答覆。如:「報告長官,我們都等著您的批覆呢!」


  批改

  注音: ㄆㄧ ㄍㄞˇ
  拼音: pī gǎi
 相似词:刪改

修改文章、公文或作業等,並加評語。如:「老師很忙,白天要上課,晚上還得批改學生的作業。」


  皮革

  注音: ㄆㄧˊ ㄍㄜˊ
  拼音: pí gé

獸皮經去毛、去脂等處理而製成的熟皮。《周禮.秋官.穴氏》:「以時獻其珍異皮革。」《國語.楚語下》:「龜珠角齒,皮革羽毛,所以備賦用,以戒不虞者也。」


  皮格

  注音: ㄆㄧˊ ㄍㄜˊ
  拼音: pí gé

皮和骨。元.秦𥳑夫《東堂老》第一折:「直教你無計能逃,有路難超,搜剔盡皮格也那翎毛。」也作「皮故」。


  否隔

  注音: ㄆㄧˇ ㄍㄜˊ
  拼音: pǐ gé

窒塞阻隔。《後漢書.卷八一.獨行列傳.諒輔》:「天地否隔,萬物焦枯,百姓喁喁,無所訴告。」漢.傅毅〈舞賦〉:「啟泰真之否隔兮,超遺物而度俗。」


  批購

 简化字:批购
  注音: ㄆㄧ ㄍㄡˋ
  拼音: pī gòu

大批購買。如:「這些水果是我今天早上到果菜市場批購回來的,保證新鮮。」


  屁股

  注音: ㄆㄧˋ ˙ㄍㄨ
  拼音: pì gu

1.臀部。《儒林外史》第四二回:「那六老爺從廚房裡走出來,兩個婊子上前叫聲『六老爺!』歪著頭,扭著屁股,一隻手扯著衣服衿,在六老爺跟前行個禮。」也稱為「臀部」。

2.是指動物軀幹末端肛門周圍的部位。在猿類和人類則亦稱為臀部,是指盆骨後方由臀大肌和臀中肌覆蓋脂肪組織所組成的渾圓部位,在人類的功能為坐著時承受坐力。

3.泛指物體末端的通俗說法。如:「香菸屁股」。


  辟穀

 简化字:辟谷
  注音: ㄆㄧˋ ㄍㄨˇ
  拼音: pì gǔ

一種道術。指不吃五穀以求成仙。漢.王充《論衡.道虛》:「世或以辟穀不食,為道術之人。」明.陳繼儒《李公子傳》:「鄴侯既老,謝事辟穀,公子宜襲侯封,不願侯,願詞賦科。」


  皮故

  注音: ㄆㄧˊ ㄍㄨˋ
  拼音: pí gù

皮和骨。元.無名氏《度柳翠》第一折:「惹一番信手拈來斧痕,你則聽枝上流鶯和淚聞,直等的你那皮故成薪。」也作「皮格」。


  鼙鼓

  注音: ㄆㄧˊ ㄍㄨˇ
  拼音: pí gǔ

古代軍中使用的戰鼓。宋.王清惠〈滿江紅.太液芙蓉〉詞:「忽一聲,鼙鼓揭天來,繁華歇。」後借以指戰事。唐.白居易〈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披掛

 简化字:披挂
  注音: ㄆㄧ ㄍㄨㄚˋ
  拼音: pī guà

1.古人出戰時所穿戴的盔甲。《三國演義》第七回:「孫策也全副披掛,挺鎗立馬於父側。」《西遊記》第三回:「你這裡若有披掛,索性送我一件,一總奉謝。」

2.穿戴上盔甲。《薛仁貴征遼事略》:「薛延陀披掛了,躍馬橫鎗搦眾官百姓。」《水滸傳》第五七回:「呼延灼全身披掛,騎了踢雪烏騅馬,仗著雙鞭,殺逩梁山泊來。」


  皮冠

  注音: ㄆㄧˊ ㄍㄨㄢ
  拼音: pí guān

1.古代狩獵所戴的帽子。加於禮冠之上,用來抵禦風塵雨雪。《左傳.襄公十四年》:「不釋皮冠而與之言。」

2.狩獵的人。明.馬中錫〈中山狼傳〉:「君請問諸皮冠,行道之人,何罪哉?」


  皮果

  注音: ㄆㄧˊ ㄍㄨㄛˇ
  拼音: pí guǒ

乾果中的一種裂果,為單子房所成,由內縫線裂開。例如梧桐的果實即是。也稱為「蓇葖果」。


  裨海

  注音: ㄆㄧˊ ㄏㄞˇ
  拼音: pí hǎi

小海。《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列傳.孟軻》:「於是有裨海環之。」唐.司馬貞.索隱:「裨海,小海也。」


  脾寒

  注音: ㄆㄧˊ ㄏㄢˊ
  拼音: pí hán

中醫上指脾陽不振而引起脾胃虛寒的病症。主要症狀有腹痛、嘔吐、泄瀉、四肢冷等。


  癖好

  注音: ㄆㄧˇ ㄏㄠˋ
  拼音: pǐ hào

對某種事物特別有興趣及喜好。如:「他的癖好,和一般人不同。」


  脾和

  注音: ㄆㄧˊ ㄏㄜˊ
  拼音: pí hé

脾氣投合,情意融洽。元.馬致遠〈夜行船.酒病花愁套〉:「劣冤家省可里隨斜,見氣順的心疼,脾和的眼熱。」《清平山堂話本.柳耆卿詩酒翫江樓記》:「師師媚容豔質,香香與我情多,冬冬與我煞脾和,獨自窩盤三個。」


  被褐

  注音: ㄆㄧ ㄏㄜˊ
  拼音: pī hé

穿粗布衣服,指貧賤的人。《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五》:「被褐出閶闔,高步追許由。」《文選.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一一》:「被褐懷珠玉,顏閔相與期。」


  披紅

 简化字:披红
  注音: ㄆㄧ ㄏㄨㄥˊ
  拼音: pī hóng

用紅綢等披在人的身上,以表示尊榮、光彩或喜慶的意思。如:「這件事你辦得好,該給你披紅以示獎勵!」《三國演義》第五四回:「隨行五百軍士,俱披紅挂綵,入南徐買辦物件。」


  貔虎

  注音: ㄆㄧˊ ㄏㄨˇ
  拼音: pí hǔ

貔與虎都是猛獸。比喻勇猛的將士。唐.杜甫〈觀兵〉詩:「北庭送壯士,貔虎數尤多。」唐.盧群〈淮西席上醉歌〉:「衛霍真誠奉主,貔虎十萬一身。」


  劈劃

 简化字:劈划
  注音: ㄆㄧ ㄏㄨㄚˋ
  拼音: pī huà

策劃、安排。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我也曾劈劃著黃公略法,醞釀著呂望韜書。」也作「擺劃」。


  皮花

  注音: ㄆㄧˊ ㄏㄨㄚ
  拼音: pí huā

棉花除去種子後,還未再加工的纖維。也作「皮棉」。


  鈹滑

 简化字:铍滑
  注音: ㄆㄧ ㄏㄨㄚˊ
  拼音: pī huá

紛雜混亂。《荀子.成相》:「君教出,行有律,吏謹將之無鈹滑。」


  屁話

 简化字:屁话
  注音: ㄆㄧˋ ㄏㄨㄚˋ
  拼音: pì huà

罵別人的話沒道理、沒意義、荒唐無稽。如:「你說的是什麼屁話!」「這些屁話,沒必要再講!」


  披懷

 简化字:披怀
  注音: ㄆㄧ ㄏㄨㄞˊ
  拼音: pī huái

1.披露心腹,表示赤忱相待。《文選.陸機.辯亡論》:「披懷虛己,以訥謨士之筭。」也作「披心」。

2.開闊胸襟。唐.韋應物〈西郊養疾聞暢校書有新什見贈久佇不至先寄此〉詩:「披懷始高詠,對琴轉幽獨。」


  皮黃

 简化字:皮黄
  注音: ㄆㄧˊ ㄏㄨㄤˊ
  拼音: pí huáng

傳統戲曲的腔調。為西皮、二黃的合稱。清初,皮黃是漢調和徽調的主要腔調,隨著漢調、徽調以及二者合流演變而成的平劇在各地流傳,對湘劇、粵劇、桂劇、滇劇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作「皮簧」。


  皮簧

  注音: ㄆㄧˊ ㄏㄨㄤˊ
  拼音: pí huáng

傳統戲曲的腔調。參見「皮黃」條。


  仳倠

  注音: ㄆㄧˇ ㄏㄨㄟ
  拼音: pǐ huī

面容醜陋。《楚辭.劉向.九歎.思古》:「西施斥於北宮兮,仳倠倚於彌楹。」


  圮毀

 简化字:圮毁
  注音: ㄆㄧˇ ㄏㄨㄟˇ
  拼音: pǐ huǐ

倒塌毀壞。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卷七.歌詠》:「畢至青,訪其故處,壁已圮毀,不可得,為刻于天宮石柱,又刊其故所題之處。」宋.王禹偁〈黃州新建小竹樓記〉:「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毀。」


  批回

  注音: ㄆㄧ ㄏㄨㄟˊ
  拼音: pī huí

上級答覆下級的批示公文。《喻世明言.卷二六.沈小官一鳥害七命》:「把段疋一一交納過了,取了批回。」也作「批迴」。


  批迴

 简化字:批回
  注音: ㄆㄧ ㄏㄨㄟˊ
  拼音: pī huí

上級回覆下級的批示公文。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三折:「哥哥不勞分付,只要到府時,早些打發我批迴。」《喻世明言.卷二六.沈小官一鳥害七命》:「將畫眉給還沈昱,又給了批迴,放還原籍。」也作「批回」。


  皮婚

  注音: ㄆㄧˊ ㄏㄨㄣ
  拼音: pí hūn

結婚滿三週年。也稱為「羊布婚」。


  皮貨

 简化字:皮货
  注音: ㄆㄧˊ ㄏㄨㄛˋ
  拼音: pí huò

毛皮商品的總稱。如皮包、皮箱之類。


  脾火

  注音: ㄆㄧˊ ㄏㄨㄛˇ
  拼音: pí huǒ

病徵名,其狀口脣赤腫。


  批貨

 简化字:批货
  注音: ㄆㄧ ㄏㄨㄛˋ
  拼音: pī huò

商人大量採購添加貨品。如:「臺北市迪化街是著名的南北貨批貨中心。」也作「配貨」。


  披豁

  注音: ㄆㄧ ㄏㄨㄛˋ
  拼音: pī huò

比喻坦誠。唐.杜甫〈奉簡高三十五使君〉詩:「天涯喜相見,披豁對吾真。」


  被禍

 简化字:被祸
  注音: ㄆㄧ ㄏㄨㄛˋ
  拼音: pī huò

遭遇、蒙受禍事。《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是三年前小弟不曾被禍的時候有此事。」也作「披禍」。


  劈擊

 简化字:劈击
  注音: ㄆㄧ ㄐㄧˊ
  拼音: pī jí

一種網球動作:(1)全力一擊。(2)決定性一擊。(3)猛攻。(4)很有力量和速度的球。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3978 页数: 17/100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