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ē
  方人

  注音: ㄈㄤ ㄖㄣˊ
  拼音: fāng rén

批評人物的優劣長短。《論語.憲問》:「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房舍

  注音: ㄈㄤˊ ㄕㄜˋ
  拼音: fáng shè

房屋。《儒林外史》第一回:「問其所以,都是黃河沿上的州縣,被河水決了,田廬房舍,盡行漂沒。」《紅樓夢》第四回:「偏生這拐子又租了我的房舍居住。」


  放射

  注音: ㄈㄤˋ ㄕㄜˋ
  拼音: fàng shè

由一點向四外射出。如:「他的眼睛放射出銳利的光芒,讓人不敢正視。」


  放赦

  注音: ㄈㄤˋ ㄕㄜˋ
  拼音: fàng shè

赦免。唐.李白〈流夜郎贈辛判官〉詩:「我愁遠謫夜郎去,何日金雞放赦回。」《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眾家鋪設齊備,動起法器,免不得宣揭大概,啟請,攝召,放赦,招魂,鬧了一回。」


  防身

  注音: ㄈㄤˊ ㄕㄣ
  拼音: fáng shēn

保護身體,使不受傷害或侵襲。如:「學習武術不但可以增強體魄,而且可以防身。」


  放生

  注音: ㄈㄤˋ ㄕㄥ
  拼音: fàng shēng
 相反词:殺生

1.釋放已捉獲的動物,為信佛者的一種善舉。《列子.說符》:「正旦放生,示有恩也。」

2.饒人一命。《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七:「欲放之去,恐被殺者不肯,欲開一路放生可乎?」


  放聲

 简化字:放声
  注音: ㄈㄤˋ ㄕㄥ
  拼音: fàng shēng

放開嗓門。《三國演義》第一五回:「因思父孫堅如此英雄,我今淪落至此,不覺放聲大哭。」《紅樓夢》第二五回:「賈母王夫人見了嚇的抖衣而顫,且兒一聲,肉一聲,放聲慟哭起來。」


  方勝

 简化字:方胜
  注音: ㄈㄤ ㄕㄥˋ
  拼音: fāng shèng

把方形信箋的兩斜角摺成菱形花樣。古代民間寄情書,常常這樣做,象徵同心。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不移時,把花牋錦字,疊做個同心方勝兒。」《警世通言.卷二三.樂小舍𢬵生覓偶》:「樂知將此詩題於桃花箋上,摺為方勝,藏於懷袖。」


  房帖

  注音: ㄈㄤˊ ㄊㄧㄝˇ
  拼音: fáng tiě

房子招租的廣告,貼在出租房的門上或街巷的布告牌上。


  防衛

 简化字:防卫
  注音: ㄈㄤˊ ㄨㄟˋ
  拼音: fáng wèi
 相似词:防範、防禦、提防、衛戍
 相反词:攻擊、進攻

防禦和保衛。《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晉王乃進軍就永濟縣屯駐。張彥選銀槍效節都軍士五百人自防衛,來謁。」


  房闈

 简化字:房闱
  注音: ㄈㄤˊ ㄨㄟˊ
  拼音: fáng wéi

宮中的小門。《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傳.序》:「不出房闈之閒,不得不委用刑人,寄之國命。」


  方位

  注音: ㄈㄤ ㄨㄟˋ
  拼音: fāng wèi

各方向的位置。如東、南、西、北四方向為基本方位。


  方聞

 简化字:方闻
  注音: ㄈㄤ ㄨㄣˊ
  拼音: fāng wén

有道而博聞。《漢書.卷六.武帝紀》:「故詳延天下方聞之士,咸薦諸朝。」


  訪聞

 简化字:访闻
  注音: ㄈㄤˇ ㄨㄣˊ
  拼音: fǎng wén

探聽。《儒林外史》第八回:「因此,各上司訪聞,都道是江西第一個能員。」


  訪問

 简化字:访问
  注音: ㄈㄤˇ ㄨㄣˋ
  拼音: fǎng wèn
 相似词:探問、查詢、拜訪、拜候、拜謁、拜望、探訪、探望、看望、接見

1.詢問。《左傳.昭公元年》:「朝以聽政,晝以訪問。」《清史稿.卷三六八.壁昌列傳》:「訪問疾苦,聯絡漢、回,人心益定。」

2.拜訪。如:「總統此次出國訪問,行程密集緊湊。」《西遊記》第一〇回:「到長安城內,訪問一番。」


  放翁

  注音: ㄈㄤˋ ㄨㄥ
  拼音: fàng wēng

宋代著名詩人陸游的號。參見「陸游」條。


  放血

  注音: ㄈㄤˋ ㄒㄧㄝˇ
  拼音: fàng xiě

治療疾病時,將血液抽出身體的療法。紅血球增多症即以此法治療,可使患者血液變得濃稠且黏,防止血球增加得太迅速。


  放學

 简化字:放学
  注音: ㄈㄤˋ ㄒㄩㄝˊ
  拼音: fàng xué

學生下課回家。如:「老師再三叮囑,放學後,要記得寫作業。」


  訪謁

 简化字:访谒
  注音: ㄈㄤˇ ㄧㄝˋ
  拼音: fǎng yè
 相似词:拜候、訪問

拜訪。如:「為了得到大家的支持,必須先做些訪謁的工作。」


  放野

  注音: ㄈㄤˋ ㄧㄝˇ
  拼音: fàng yě

撒野,放恣不受約束。如:「你好大的膽子!竟敢在老爺跟前放野。」


  放夜

  注音: ㄈㄤˋ ㄧㄝˋ
  拼音: fàng yè

唐時長安實行宵禁。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城中不禁夜行,以便觀燈賞月,稱為「放夜」。宋.周邦彥〈解語花.風銷焰蠟〉詞:「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


  方岳

  注音: ㄈㄤ ㄩㄝˋ
  拼音: fāng yuè

1.四方之岳。晉.王嘉《拾遺記》卷八:「達乃進其妹,權使寫九州江湖方岳之勢。」

2.人名。(西元1199~1262)字巨山,號秋崖,宋祁門人。紹定進士,南宋後期,詩名極大,可與劉克莊相伯仲。著有秋崖先生小稿。


  方嶽

 简化字:方岳
  注音: ㄈㄤ ㄩㄝˋ
  拼音: fāng yuè

四嶽。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


  芳澤

 简化字:芳泽
  注音: ㄈㄤ ㄗㄜˊ
  拼音: fāng zé
 相似词:香澤、薌澤

1.比喻美德。語本《楚辭.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2.婦女用以潤髮的香油。後泛指婦女的香氣。《列子.周穆王》:「施芳澤,正蛾眉。」《聊齋志異.卷二.阿寶》:「得近芳澤,於願已足。」


  放著

 简化字:放着
  注音: ㄈㄤˋ ˙ㄓㄜ
  拼音: fàng zhe

明明存在的、現成有的。宋.朱敦儒〈驀山溪.元來塵世〉詞:「元來塵世。放著希奇事。行到路窮時,果別有、真山真水。」《水滸傳》第四一回:「放著我們有許多軍馬,便造反怕怎地!」


  防震

  注音: ㄈㄤˊ ㄓㄣˋ
  拼音: fáng zhèn

1.使建築物、機器、儀表等免於因震動而受損的措施或裝置。如:「現在的高樓都有很好的防震設計,讓住戶住得很安心。」

2.防備地震。如:「各級學校都應該定期舉行防震演習。」


  放賑

 简化字:放赈
  注音: ㄈㄤˋ ㄓㄣˋ
  拼音: fàng zhèn

發放救濟物資給災民。《三俠五義》第一五回:「本閣還要按戶稽查花名。秉公放賑,以抒民困。」


  方針

 简化字:方针
  注音: ㄈㄤ ㄓㄣ
  拼音: fāng zhēn
 相似词:計畫、宗旨

計畫進行的一定趨向。如:「施政方針」、「教育方針」。


  方鍼

 简化字:方针
  注音: ㄈㄤ ㄓㄣ
  拼音: fāng zhēn

羅盤。《老殘遊記》第一回:「不意今日遇見這大的風浪,所以都毛了手腳。二則他們未曾預備方鍼。」


  方陣

 简化字:方阵
  注音: ㄈㄤ ㄓㄣˋ
  拼音: fāng zhèn

1.士兵排列成方形隊形,能向四方發槍。

2.正方形圖形內,畫出橫直相同的小方格,填入不同的自然數,使其橫、直及對角線的和都相同。


  方鎮

 简化字:方镇
  注音: ㄈㄤ ㄓㄣˋ
  拼音: fāng zhèn

擁有兵權而管理一方的長官,如唐時節度使之類。


  方正

  注音: ㄈㄤ ㄓㄥˋ
  拼音: fāng zhèng

1.德行嚴正不偏。漢.賈誼〈弔屈原文〉:「賢聖逆曳兮,方正倒植。」《梁書.卷三.武帝本紀下》:「性方正,雖居小殿暗室,恆理衣冠。」

2.漢代選舉科目名。漢.揚雄〈解嘲〉:「策非甲科,行非孝廉,舉非方正。」

3.四四方方。《北史.卷九四.流求列傳》:「其男子用鳥羽為冠,裝以珠貝,飾以赤毛,形製不同。婦人以羅紋白布為帽,其形方正。」


  飛白

 简化字:飞白
  注音: ㄈㄟ ㄅㄞˊ
  拼音: fēi bái

1.飛白書的簡稱。參見「飛白書」條。

2.白,白字、別字。飛白指將語言中的方言、俗語、吃澀、錯別,故意加以記錄或援用的修辭方法。


  誹謗

 简化字:诽谤
  注音: ㄈㄟˇ ㄅㄤˋ
  拼音: fěi bàng
 相似词:詆毀、毀謗、中傷、造謠、誣蔑
 相反词:歌頌、褒揚

散布不實言論而損壞他人名譽。《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紅樓夢》第九回:「那些不得志的奴僕們,專能造言誹謗主人。」


  飛報

 简化字:飞报
  注音: ㄈㄟ ㄅㄠˋ
  拼音: fēi bào

急速報告。元.尚仲賢《氣英布》第四折:「貧道已曾差能行快走夜不收往軍前打探去了,著他一見輸贏,便來飛報。」《三國演義》第一一回:「正商議間,忽流星馬飛報禍事。」


  飛奔

 简化字:飞奔
  注音: ㄈㄟ ㄅㄣ
  拼音: fēi bēn

形容跑得很快,像飛一樣。《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那響馬賊數十人,齊聲打了一個忽哨,飛奔前來。」《老殘遊記》第一七回:「忽見外面差人飛奔也似的跑來報:『白大人已到,對岸下轎,從冰上走過來了。』」也作「飛跑」。


  飛辯

 简化字:飞辩
  注音: ㄈㄟ ㄅㄧㄢˋ
  拼音: fēi biàn

言辭疾速敏捷。《文選.孔融.薦禰衡表》:「飛辯騁辭,溢氣坌涌。」《晉書.卷九一.儒林傳.范平等傳.贊曰》:「郁郁周文,洋洋漢典。炙輠流譽,解頤飛辯。」


  飛變

 简化字:飞变
  注音: ㄈㄟ ㄅㄧㄢˋ
  拼音: fēi biàn

告發急變的文書。《漢書.卷五九.張湯傳》:「湯有所愛史魯謁居,知湯弗平,使人上飛變告文姦事。」《新唐書.卷二二四.叛臣列傳下.李巨川》:「建惡衛(衞)兵彊,不利己,與巨川謀,即上飛變,告八王欲脅帝幸河中。」


  飛鏢

 简化字:飞镖
  注音: ㄈㄟ ㄅㄧㄠ
  拼音: fēi biāo

1.一種用手投擲以擊中目標的暗器。長短、輕重不一,具有殺傷力。

2.一種娛樂活動。在一定距離設立目標,利用金屬製的針形鏢投射。依距紅心的遠近區分準確度。


  飛飆

 简化字:飞飙
  注音: ㄈㄟ ㄅㄧㄠ
  拼音: fēi biāo

疾風、暴風。《文選.陸機.樂府詩一七首之一五》:「遺芳結飛飆,浮景映清湍。」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56550 页数: 166/1414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