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zhǐ
  十步之內,必有芳草

 简化字: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注音: ㄕˊ ㄅㄨˋ ㄓ ㄋㄟˋ , ㄅㄧˋ ㄧㄡˇ ㄈㄤ ㄘㄠˇ
  拼音: shí bù zhī nèi , bì yǒu fāng cǎo

語本漢.劉向《說苑.卷一六.談叢》:「十步之澤,必有香草。」比喻到處都有人才。《隋書.卷三.煬帝紀上》:「方今宇宙平一,文軌攸同,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四海之中,豈無奇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四回:「不料這蓽門圭竇中,有這等明理女子!真是十步之內,必有芳草。」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

 简化字: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注音: ㄕˊ ㄇㄨˋ ㄙㄨㄛˇ ㄕˋ , ㄕˊ ㄕㄡˇ ㄙㄨㄛˇ ㄓˇ
  拼音: shí mù suǒ shì , shí shǒu suǒ zhǐ

語出《禮記.大學》:「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比喻一個人的言行,均受到眾人的監視注意,不可不慎。宋.陸九淵〈與嚴泰伯〉三首之一:「古人謂戒謹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庸敢有戲論乎?」《歧路燈》第二一回:「這譚紹聞也覺得今日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心中老大的不安。」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注音: ㄕˊ ㄕˋ ㄓ ㄧˋ , ㄅㄧˋ ㄧㄡˇ ㄓㄨㄥ ㄒㄧㄣˋ
  拼音: shí shì zhī yì , bì yǒu zhōng xìn

儘管只有十來家的小地方,裡面也必有講忠信的人。語出《論語.公冶長》:「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比喻到處有賢人。《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若限年然後取士,是呂尚、周晉不顯於前世也。」《三國演義》第三五回:「豈不聞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謂無人?」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简化字: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注音: ㄕˋ ㄓ ㄅㄨˋ ㄐㄧㄢˋ , ㄊㄧㄥ ㄓ ㄅㄨˋ ㄨㄣˊ
  拼音: shì zhī bù jiàn , tīng zhī bù wén

形容不注意、不關心。《莊子.知北遊》:「終日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搏之而不得也。」也作「聽而無聞,視而無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简化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注音: ㄕ ㄓ ㄉㄨㄥ ㄩˊ , ㄕㄡ ㄓ ㄙㄤ ㄩˊ
  拼音: shī zhī dōng yú , shōu zhī sāng yú

東隅,日出處,指早晨。桑榆,日落所照處,指晚上。全句比喻雖然先在某一方面有損失,但終在另一方面有成就。《後漢書.卷一七.馮異傳》:「始雖垂翅回谿,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冷眼觀》第二〇回:「誰知那個旗婆,猶自賊心未死,竟想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简化字: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注音: ㄕ ㄓ ㄏㄠˊ ㄌㄧˊ , ㄔㄚ ㄧˇ ㄑㄧㄢ ㄌㄧˇ
  拼音: shī zhī háo lí , chā yǐ qiān lǐ

差距雖然極細微,但導致的錯誤卻極大。《陳書.卷一九.虞荔傳》:「夫安危之兆、禍福之機,匪獨天時,亦由人事。失之毫釐,差以千里。是以明智之士,據重位而不傾,執大節而不失,豈惑於浮辭哉?」也作「失之毫釐,謬之千里」、「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简化字: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注音: ㄕ ㄓ ㄏㄠˊ ㄌㄧˊ , ㄔㄚ ㄓ ㄑㄧㄢ ㄌㄧˇ
  拼音: shī zhī háo lí , chā zhī qiān lǐ

毫、釐,皆為極小的長度單位。全句指差距雖然極細微,但導致的差誤、錯誤卻極大。《大戴禮記.保傅》:「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唐.馮用之〈機論〉:「語不相時,則殆辱,薛冶諫其君也;默不相時,則受謗,子家從其賊也。所以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也作「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食之無味,棄之不甘

 简化字:食之无味,弃之不甘
  注音: ㄕˊ ㄓ ㄨˊ ㄨㄟˋ , ㄑㄧˋ ㄓ ㄅㄨˋ ㄍㄢ
  拼音: shí zhī wú wèi , qì zhī bù gān

比喻東西沒什麼用途,丟棄又覺得可惜。參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條。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简化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注音: ㄕˊ ㄓ ㄨˊ ㄨㄟˋ , ㄑㄧˋ ㄓ ㄎㄜˇ ㄒㄧˊ
  拼音: shí zhī wú wèi , qì zhī kě xí

吃起來毫無滋味,丟棄又覺得可惜。語本《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比喻東西沒什麼用處,又捨不得丟掉。也作「食之無味,棄之不甘」。


  受人之託,忠人之事

 简化字: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注音: ㄕㄡˋ ㄖㄣˊ ㄓ ㄊㄨㄛ , ㄓㄨㄥ ㄖㄣˊ ㄓ ㄕˋ
  拼音: shòu rén zhī tuō , zhōng rén zhī shì

(諺語)一旦接受他人的請託,就該盡全力把事情做好。《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嬌鸞百年長恨》:「孫九受人之託,忠人之事,伺候到次早,纔覷個方便,寄得此詩於明霞。」


  水來土壓,兵至將迎

 简化字:水来土压,兵至将迎
  注音: ㄕㄨㄟˇ ㄌㄞˊ ㄊㄨˇ ㄧㄚ , ㄅㄧㄥ ㄓˋ ㄐㄧㄤˋ ㄧㄥˊ
  拼音: shuǐ lái tǔ yā , bīng zhì jiàng yíng

(諺語)比喻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自有辦法應付。《英烈傳》第三回:「水來土壓,兵至將迎。殿下勿憂,臣當領眾迎敵。」也作「軍來將敵,水來土堰」。


  水來土掩,兵至將迎

 简化字:水来土掩,兵至将迎
  注音: ㄕㄨㄟˇ ㄌㄞˊ ㄊㄨˇ ㄧㄢˇ , ㄅㄧㄥ ㄓˋ ㄐㄧㄤˋ ㄧㄥˊ
  拼音: shuǐ lái tǔ yǎn , bīng zhì jiàng yíng

(諺語)比喻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自有辦法應付。《東周列國志》第五回:「水來土掩,兵至將迎,又何疑焉?」也作「軍來將敵,水來土堰」。


  水來土掩,將至兵迎

 简化字:水来土掩,将至兵迎
  注音: ㄕㄨㄟˇ ㄌㄞˊ ㄊㄨˇ ㄧㄢˇ , ㄐㄧㄤˋ ㄓˋ ㄅㄧㄥ ㄧㄥˊ
  拼音: shuǐ lái tǔ yǎn , jiàng zhì bīng yíng

(諺語)比喻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自有辦法應付。《三國演義》第七三回:「豈不聞『水來土掩,將至兵迎』?我軍以逸待勞,自可取勝。」也作「軍來將敵,水來土堰」。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简化字: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注音: ㄕㄨㄣˋ ㄓ ㄓㄜˇ ㄔㄤ , ㄋㄧˋ ㄓ ㄓㄜˇ ㄨㄤˊ
  拼音: shùn zhī zhě chāng , nì zhī zhě wáng

順從則可昌盛,違逆則遭滅亡。《晉書.卷九五.藝術傳.戴洋傳》:「歲星移入房,太白在心。心房,宋分。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石季龍若興兵東南,此其死會也。」


  順之者成,逆之者敗

 简化字:顺之者成,逆之者败
  注音: ㄕㄨㄣˋ ㄓ ㄓㄜˇ ㄔㄥˊ , ㄋㄧˋ ㄓ ㄓㄜˇ ㄅㄞˋ
  拼音: shùn zhī zhě chéng , nì zhī zhě bài

順從者得獲成功,違逆者必定失敗。宋.朱熹〈答陳同甫書〉:「然區區鄙見,常竊以為亙古亙今只是一體,順之者成,逆之者敗,固非古之聖賢所能獨然。」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简化字:他山之石,可以攻错
  注音: ㄊㄚ ㄕㄢ ㄓ ㄕˊ , ㄎㄜˇ ㄧˇ ㄍㄨㄥ ㄘㄨㄛˋ
  拼音: tā shān zhī shí , kě yǐ gōng cuò

攻,磨治。錯,磨刀石。全句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參見「它山之石,可以為錯」條。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我們應該多聽聽別人的意見。」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注音: ㄊㄧㄢ ㄓ ㄉㄧˋ ㄓ , ㄋㄧˇ ㄓ ㄨㄛˇ ㄓ
  拼音: tiān zhī dì zhī , nǐ zhī wǒ zhī

除了老天與當事人外,其他人一概不知。語本《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傳》:「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後人用以比喻事情極機密。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二折:「我叮囑他這樁事,則除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頭痛治頭,足痛治足

 简化字:头痛治头,足痛治足
  注音: ㄊㄡˊ ㄊㄨㄥˋ ㄓˋ ㄊㄡˊ , ㄗㄨˊ ㄊㄨㄥˋ ㄓˋ ㄗㄨˊ
  拼音: tóu tòng zhì tóu , zú tòng zhì zú

比喻只顧眼前,對問題不作通盤考量,不從根本上解決。如:「做事要有整體的規劃,不要頭痛治頭,足痛治足的。」也作「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简化字: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注音: ㄊㄨㄛ ㄕㄢ ㄓ ㄕˊ , ㄎㄜˇ ㄧˇ ㄨㄟˊ ㄘㄨㄛˋ
  拼音: tuō shān zhī shí , kě yǐ wéi cuò

別座山上的石頭,可以取來製作治玉的磨石。語出《詩經.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為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指別國的賢才可以用來治理本國。後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如:「它山之石,可以為錯。韓國能把漢江整治成功,他們的經驗,正可以讓我們在整治淡水河上作參考。」也作「他山攻錯」、「他山之攻」、「他山之石」、「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简化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注音: ㄨㄢˋ ㄕˋ ㄐㄩˋ ㄅㄟˋ , ㄓˇ ㄑㄧㄢˋ ㄉㄨㄥ ㄈㄥ
  拼音: wàn shì jù bèi , zhǐ qiàn dōng fēng

(諺語)原指三國時周瑜用計火攻曹操,一切均已準備妥當,只缺能把火吹向曹營的東風。《三國演義》第四九回:「孔明索紙筆,屏退左右,密書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後比喻辦一件事,一切都準備好了,就缺最後的關鍵條件。《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六六回:「昔日赤壁鏖兵之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今日二位元帥又欠了西風。」


  沃枝葉,不如培根本

 简化字:沃枝叶,不如培根本
  注音: ㄨㄛˋ ㄓ ㄧㄝˋ , ㄅㄨˋ ㄖㄨˊ ㄆㄟˊ ㄍㄣ ㄅㄣˇ
  拼音: wò zhī yè , bù rú péi gēn běn

(諺語)澆灌樹木的枝葉,不如從根培養。比喻做事須從基礎根本處做起。如:「為學尚厚實,不重花巧,畢竟沃枝葉,不如培根本。」


  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简化字: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注音: ㄨˊ ㄍㄣ ㄓ ㄇㄨˋ , ㄨˊ ㄩㄢˊ ㄓ ㄕㄨㄟˇ
  拼音: wú gēn zhī mù , wú yuán zhī shuǐ

比喻沒有根源基礎的事物。宋.陸九淵〈與曾宅之書〉:「今終日營營,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有採摘汲引之勞,而盈涸榮枯無常。」也作「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简化字: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注音: ㄨˊ ㄩㄢˊ ㄓ ㄕㄨㄟˇ , ㄨˊ ㄅㄣˇ ㄓ ㄇㄨˋ
  拼音: wú yuán zhī shuǐ , wú běn zhī mù

比喻沒有根本基礎的事物。也作「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注音: ㄒㄧㄥ ㄒㄧㄥ ㄓ ㄏㄨㄛˇ , ㄎㄜˇ ㄧˇ ㄌㄧㄠˋ ㄩㄢˊ
  拼音: xīng xīng zhī huǒ , kě yǐ liào yuán

小火點可以引起燎原大火。語本《書經.盤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比喻小事能釀成大禍,或微小的力量,可以發展成強大的勢力。如:「雖然大眾並不了解目前的作法,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我們努力宣揚,前途一定是光明的。」也作「星火燎原」。


  言而無文,行之不遠

 简化字: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注音: ㄧㄢˊ ㄦˊ ㄨˊ ㄨㄣˊ , ㄒㄧㄥˊ ㄓ ㄅㄨˋ ㄩㄢˇ
  拼音: yán ér wú wén , xíng zhī bù yuǎn

說話沒有文采條理,就流傳不遠。《樂府詩集.卷一五.燕射歌辭三.北周.庾信.角調曲二首之一》:「言而無文,行之不遠。義而無立,勤則無成。」也作「言之不文,行之不遠」、「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言之不文,行之不遠

 简化字: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注音: ㄧㄢˊ ㄓ ㄅㄨˋ ㄨㄣˊ , ㄒㄧㄥˊ ㄓ ㄅㄨˋ ㄩㄢˇ
  拼音: yán zhī bù wén , xíng zhī bù yuǎn

說話沒有文采條理,就流傳不久遠。宋.陸游〈嚴州到任謝王丞相啟〉:「黼黻聖猷,謂言之不文則行之不遠。甄陶士類,每捨其所短而取其所長。」也作「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言而無文,行之不遠」。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简化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注音: ㄧㄢˊ ㄓ ㄨˊ ㄨㄣˊ , ㄒㄧㄥˊ ㄦˊ ㄅㄨˋ ㄩㄢˇ
  拼音: yán zhī wú wén , xíng ér bù yuǎn

說話沒有文采條理,就流傳不遠。《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也作「言之不文,行之不遠」、「言而無文,行之不遠」。


  言之諄諄,聽之藐藐

 简化字: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注音: ㄧㄢˊ ㄓ ㄓㄨㄣ ㄓㄨㄣ , ㄊㄧㄥ ㄓ ㄇㄧㄠˇ ㄇㄧㄠˇ
  拼音: yán zhī zhūn zhūn , tīng zhī miǎo miǎo

形容白費脣舌,徒勞無功。參見「誨爾諄諄,聽我藐藐」條。明.無名氏《三化邯鄲》第二折:「言之諄諄,聽之藐藐,良藥苦口,信有之矣。」


  揚湯止沸,不如去薪

 简化字:扬汤止沸,不如去薪
  注音: ㄧㄤˊ ㄊㄤ ㄓˇ ㄈㄟˋ , ㄅㄨˋ ㄖㄨˊ ㄑㄩˋ ㄒㄧㄣ
  拼音: yáng tāng zhǐ fèi , bù rú qù xīn

比喻必須從根本和癥結所在去解決問題。《三國演義》第三回:「臣聞揚湯止沸,不如去薪;潰癰雖痛,勝於養毒。」


  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简化字: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注音: ㄧ ㄖㄣˊ ㄧㄡˇ ㄑㄧㄥˋ , ㄓㄠˋ ㄇㄧㄣˊ ㄌㄞˋ ㄓ
  拼音: yī rén yǒu qìng , zhào mín lài zhī

帝王的善績福祚,是百姓所仰賴的。《書經.呂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其寧惟永。」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简化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注音: ㄧ ㄖㄣˊ ㄓ ㄒㄧㄚˋ , ㄨㄢˋ ㄖㄣˊ ㄓ ㄕㄤˋ
  拼音: yī rén zhī xià , wàn rén zhī shàng

地位僅次於帝王。泛指地位崇高。《金瓶梅》第三〇回:「俺老爺當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不論三臺八位,不論公子王孫,誰敢在老爺府前這等稱呼?」《文明小史》第五七回:「他老人家是一位現任制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注音: ㄧˇ ㄗˇ ㄓ ㄇㄠˊ , ㄍㄨㄥ ㄗˇ ㄓ ㄉㄨㄣˋ
  拼音: yǐ zǐ zhī máo , gōng zǐ zhī dùn

比喻以對方的觀點、理論來反駁對方。語本《韓非子.難一》:「楚人有鬻楯與矛者,譽之曰:『吾楯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有錢買馬,沒錢置鞍

 简化字:有钱买马,没钱置鞍
  注音: ㄧㄡˇ ㄑㄧㄢˊ ㄇㄞˇ ㄇㄚˇ , ㄇㄟˊ ㄑㄧㄢˊ ㄓˋ ㄢ
  拼音: yǒu qián mǎi mǎ , méi qián zhì ān

比喻人用錢不當,肯花大錢,卻吝惜小費用。《醒世姻緣傳》第七一回:「你看這『有錢買馬,沒錢置鞍』的事麼!有本兒開鋪子,倒沒有廚櫃了。」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简化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注音: ㄧㄡˇ ㄗㄜˊ ㄍㄞˇ ㄓ , ㄨˊ ㄗㄜˊ ㄐㄧㄚ ㄇㄧㄢˇ
  拼音: yǒu zé gǎi zhī , wú zé jiā miǎn

有缺失就加以改正,沒有就勉勵自己小心不要犯錯。《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句下宋.朱熹.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简化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注音: ㄩˋ ㄐㄧㄚ ㄓ ㄗㄨㄟˋ , ㄏㄜˊ ㄏㄨㄢˋ ㄨˊ ㄘˊ
  拼音: yù jiā zhī zuì , hé huàn wú cí

春秋時晉獻公亡,大夫里克欲迎公子重耳,乃殺公子奚齊與卓,逼輔國大夫荀息自縊。夷吾即位,欲殺里克,乃遣使者告之曰:「微子則不及此。雖然,子弒二君與一大夫,為子君者,不亦難乎?」里克對曰:「不有廢也,君何以興?欲加之罪,其無辭乎?」乃伏劍自縊而死。典出《左傳.僖公十年》。後用以指存心誣陷他人,總是可以找到藉口。


  欲人不知,莫若勿為

 简化字:欲人不知,莫若勿为
  注音: ㄩˋ ㄖㄣˊ ㄅㄨˋ ㄓ , ㄇㄛˋ ㄖㄨㄛˋ ㄨˋ ㄨㄟˊ
  拼音: yù rén bù zhī , mò ruò wù wéi

(諺語)想要別人不知,不如自己不做。多指做壞事而言。《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欲人不知,莫若勿為!雖承娘子美情,萬一後邊有些風吹草動,被人發覺,不要說道無顏面見令尊,傳將出去,小生如何做得人成?」也作「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简化字: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注音: ㄩㄣˋ ㄩㄥˋ ㄓ ㄇㄧㄠˋ , ㄘㄨㄣˊ ㄏㄨ ㄧ ㄒㄧㄣ
  拼音: yùn yòng zhī miào , cún hū yī xīn

運用的巧妙,全在善於思考。《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傳》:「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也作「運用之妙,在於一心」。


  運用之妙,在於一心

 简化字:运用之妙,在于一心
  注音: ㄩㄣˋ ㄩㄥˋ ㄓ ㄇㄧㄠˋ , ㄗㄞˋ ㄩˊ ㄧ ㄒㄧㄣ
  拼音: yùn yòng zhī miào , zài yú yī xīn

運用的巧妙,全在善於思考。《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且不要管他。『運用之妙,在於一心。』苗子們今日過年,正好出其不意,攻其無備。」也作「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简化字: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注音: ㄗㄠˇ ㄓ ㄐㄧㄣ ㄖˋ , ㄏㄜˊ ㄅㄧˋ ㄉㄤ ㄔㄨ
  拼音: zǎo zhī jīn rì , hé bì dāng chū

因看到今日的不良結果,而感慨從前的作為失當。如:「當初勸你不要投資,你偏要。如今後悔有什麼用?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也作「早知今日,悔不當初」。


  早知今日,悔不當初

 简化字: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注音: ㄗㄠˇ ㄓ ㄐㄧㄣ ㄖˋ , ㄏㄨㄟˇ ㄅㄨˋ ㄉㄤ ㄔㄨ
  拼音: zǎo zhī jīn rì , huǐ bù dāng chū

面對眼前的惡果,追悔從前的錯失,卻已經來不及了。《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四二出》:「張解元早知今日,悔不當初。」也作「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6597 页数: 163/165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