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shěn
  不知葫蘆裡賣甚麼藥

 简化字:不知葫芦里卖甚么药
  注音: ㄅㄨˋ ㄓ ㄏㄨˊ ㄌㄨˊ ㄌㄧˇ ㄇㄞˋ ㄕㄣˊ ˙ㄇㄜ ㄧㄠˋ
  拼音: bù zhī hú lú lǐ mài shén me yào

比喻不了解內情,不知道對方要做甚麼。《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四:「又想那縣君如設帳的方士,不知葫蘆裡賣甚麼藥出來。」


  大專女生軍事訓練班

 简化字:大专女生军事训练班
  注音: ㄉㄚˋ ㄓㄨㄢ ㄋㄩˇ ㄕㄥ ㄐㄩㄣ ㄕˋ ㄒㄩㄣˋ ㄌㄧㄢˋ ㄅㄢ
  拼音: dà zhuān nǚ shēng jūn shì xùn liàn bān

教育部專為女性大專學生所成立的軍事教育訓練班,訓練內容與男性學員無異,目前已停辦。


  當局稱迷,傍觀必審

 简化字:当局称迷,傍观必审
  注音: ㄉㄤ ㄐㄩˊ ㄔㄥ ㄇㄧˊ , ㄆㄤˊ ㄍㄨㄢ ㄅㄧˋ ㄕㄣˇ
  拼音: dāng jú chēng mí , páng guān bì shěn

身為當事人往往分辨不清事實的真相,而旁觀者卻可看得很清楚。《新唐書.卷二〇〇.儒學傳下.元行沖傳》:「當局稱迷,傍觀必審,何所為疑而不申列?」也作「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飯來張口,茶來伸手

 简化字:饭来张口,茶来伸手
  注音: ㄈㄢˋ ㄌㄞˊ ㄓㄤ ㄎㄡˇ , ㄔㄚˊ ㄌㄞˊ ㄕㄣ ㄕㄡˇ
  拼音: fàn lái zhāng kǒu , chá lái shēn shǒu

(諺語)形容人只知生活的享受,卻不知享受的條件來自勞動的辛苦。如:「像這種只知飯來張口,茶來伸手的人,那會知道出去賺錢謀生的困難?」


  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简化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注音: ㄈㄢˋ ㄌㄞˊ ㄓㄤ ㄎㄡˇ , ㄧ ㄌㄞˊ ㄕㄣ ㄕㄡˇ
  拼音: fàn lái zhāng kǒu , yī lái shēn shǒu

(諺語)形容人只知吃飯穿衣而不勞動。引喻閒適、懶散的生活。如:「他整日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


  芳蘭生門,不得不鋤

 简化字:芳兰生门,不得不锄
  注音: ㄈㄤ ㄌㄢˊ ㄕㄥ ㄇㄣˊ , ㄅㄨˋ ㄉㄜˊ ㄅㄨˋ ㄔㄨˊ
  拼音: fāng lán shēng mén , bù dé bù chú

(諺語)香草生長在門戶當中,妨礙進出,也只得鋤去。比喻一個人即使有才能,若是行為越規,於人有礙,也不會被饒赦。《三國志.卷四二.蜀書.周羣傳》:「諸葛亮表請其罪,先主答曰:『芳蘭生門,不得不鋤。』」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简化字: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注音: ㄈㄤˊ ㄇㄧㄣˊ ㄓ ㄎㄡˇ , ㄕㄣˋ ㄩˊ ㄈㄤˊ ㄔㄨㄢ
  拼音: fáng mín zhī kǒu , shèn yú fáng chuān

防堵百姓的口,比防堵河流所造成的後果更嚴重。《國語.周語上》:「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也作「防民之口,甚於防水」、「防人之口,甚於防川」。


  防人之口,甚於防川

 简化字:防人之口,甚于防川
  注音: ㄈㄤˊ ㄖㄣˊ ㄓ ㄎㄡˇ , ㄕㄣˋ ㄩˊ ㄈㄤˊ ㄔㄨㄢ
  拼音: fáng rén zhī kǒu , shèn yú fáng chuān

防堵百姓的口,比防堵河流所造成的後果更嚴重。《晉書.卷七八.孔愉傳》:「古人為政,防人之口,甚於防川。」也作「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福生有基,禍生有胎

 简化字:福生有基,祸生有胎
  注音: ㄈㄨˊ ㄕㄥ ㄧㄡˇ ㄐㄧ , ㄏㄨㄛˋ ㄕㄥ ㄧㄡˇ ㄊㄞ
  拼音: fú shēng yǒu jī , huò shēng yǒu tāi

(諺語)福禍的產生都有它的原因。《漢書.卷五一.枚乘傳》:「福生有基,禍生有胎,納其基,絕其胎,禍何自來?」


  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

 简化字: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
  注音: ㄍㄨㄥ ㄓˊ ㄖㄣˊ ㄩㄢˊ ㄘㄞˊ ㄔㄢˇ ㄕㄣ ㄅㄠˋ ㄈㄚˇ
  拼音: gōng zhí rén yuán cái chǎn shēn bào fǎ

一項規定包括總統、副總統、五院正副院長、政務官、有給職的總統府資政、戰略顧問、國軍顧問、縣市級以上民代、選舉產生的鄉鎮市級政府首長,以及職務性質特殊的公職人員,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等,都應於任職時申報財產的法律。總統、副總統、五院正副院長、政務官、立委、省市議員、縣市長,並應將個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一定金額以上的不動產及上市(櫃)股票,信託予政府承認的信託業代為管理處分。另外因職務關係對其財產具有利害關係的公職人員,亦比照此規定,必須強制信託。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简化字: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注音: ㄏㄨㄚˊ ㄕㄥˋ ㄉㄨㄣˋ ㄍㄜ ㄌㄨㄣˊ ㄅㄧˇ ㄧㄚˋ ㄊㄜˋ ㄑㄩ
  拼音: huá shèng dùn gē lún bǐ yà tè qū

城市名。位於波多馬克河東北岸,維琴尼亞州與馬里蘭州的州界上。為美國首都,由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所選定。用以紀念美國國父華盛頓及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故稱為「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城內政府機構、紀念建築林立,每到春天,櫻花處處。白色的國會大廈和白宮是著名建築。簡稱為「華府」、「華盛頓」。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简化字: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注音: ㄏㄨㄚˊ ㄧㄢˊ ㄧ ㄕㄥˋ ㄐㄧㄠˋ ㄧˋ ㄈㄣ ㄑㄧˊ ㄓㄤ
  拼音: huá yán yī shèng jiào yì fēn qí zhāng

書名。唐朝法藏著,四卷。是華嚴宗判教的理論著作。本書將釋迦說法,分為五時,判其後的流派為十宗,而以華嚴宗為最圓滿。也稱為「華嚴一乘教分記」、「華嚴五教章」。


  既作生人,便有生理

  注音: ㄐㄧˋ ㄗㄨㄛˋ ㄕㄥ ㄖㄣˊ , ㄅㄧㄢˋ ㄧㄡˇ ㄕㄥ ㄌㄧˇ
  拼音: jì zuò shēng rén , biàn yǒu shēng lǐ

(諺語)既然要生活,就得從事可以維生的工作。清.張伯行《養正類編.卷一三.呂得勝小兒語.四言》:「既作生人,便有生理,個個安閒,誰養活你?」


  君子交絕,不出惡聲

 简化字: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注音: ㄐㄩㄣ ㄗˇ ㄐㄧㄠ ㄐㄩㄝˊ , ㄅㄨˋ ㄔㄨ ㄜˋ ㄕㄥ
  拼音: jūn zǐ jiāo jué , bù chū è shēng

(諺語)君子即使絕交,也不說一句惡言。《戰國策.燕策二》:「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之去也,不絜其名。」


  拿皮肉往外人身上貼

 简化字:拿皮肉往外人身上贴
  注音: ㄋㄚˊ ㄆㄧˊ ㄖㄡˋ ㄨㄤˇ ㄨㄞˋ ㄖㄣˊ ㄕㄣ ㄕㄤˋ ㄊㄧㄝ
  拼音: ná pí ròu wǎng wài rén shēn shàng tiē

把自己的利益平白送給別人。《紅樓夢》第一六回:「拿著皮肉倒往那不相干的外人身上貼。可是現放著奶哥哥,那一個不比人強。」


  鳥不生蛋,狗不拉屎

 简化字:鸟不生蛋,狗不拉屎
  注音: ㄋㄧㄠˇ ㄅㄨˋ ㄕㄥ ㄉㄢˋ , ㄍㄡˇ ㄅㄨˋ ㄌㄚ ㄕˇ
  拼音: niǎo bù shēng dàn , gǒu bù lā shǐ

形容人煙罕至的地方,有貶損的意味。如:「在這窮鄉僻壤,要什麼沒什麼,真是個鳥不生蛋,狗不拉屎的地方。」


  旁觀者審,當局者迷

 简化字:旁观者审,当局者迷
  注音: ㄆㄤˊ ㄍㄨㄢ ㄓㄜˇ ㄕㄣˇ , ㄉㄤ ㄐㄩˊ ㄓㄜˇ ㄇㄧˊ
  拼音: páng guān zhě shěn , dāng jú zhě mí

局外人對事情的觀察,往往比當事人還要清楚。也作「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注音: ㄆㄥˊ ㄕㄥ ㄇㄚˊ ㄓㄨㄥ , ㄅㄨˋ ㄈㄨˊ ㄦˊ ㄓˊ
  拼音: péng shēng má zhōng , bù fú ér zhí

蓬草生長在麻中自然會直。比喻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简化字: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注音: ㄑㄧˊ ㄕㄣ ㄅㄨˋ ㄓㄥˋ , ㄙㄨㄟ ㄌㄧㄥˋ ㄅㄨˋ ㄘㄨㄥˊ
  拼音: qí shēn bù zhèng , suī lìng bù cóng

語出《論語.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上位者若不修身正己,則在下者不服從其命令。《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記.齊王芳紀》:「所習正則其身正,其身正則不令而行;所習不正則其身不正,其身不正則雖令不從。」也作「其身不正,雖令不行」。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注音: ㄑㄧㄡˊ ㄕㄥ ㄅㄨˋ ㄉㄜˊ , ㄑㄧㄡˊ ㄙˇ ㄅㄨˋ ㄋㄥˊ
  拼音: qiú shēng bù dé , qiú sǐ bù néng

想活活不成,想死也死不了。形容人被困在進退兩難的境地。《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此時慕政弄得沒法,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人非聖賢,誰能無過

 简化字:人非圣贤,谁能无过
  注音: ㄖㄣˊ ㄈㄟ ㄕㄥˋ ㄒㄧㄢˊ , ㄕㄟˊ ㄋㄥˊ ㄨˊ ㄍㄨㄛˋ
  拼音: rén fēi shèng xián , shéi néng wú guò

(諺語)指人難免會有缺失和過錯。如:「這點小錯,你就原諒他罷。所謂『人非聖賢,誰能無過。』只要他知錯能改,又有何妨。」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简化字: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注音: ㄖㄣˊ ㄍㄨㄛˋ ㄌㄧㄡˊ ㄇㄧㄥˊ , ㄧㄢˋ ㄍㄨㄛˋ ㄌㄧㄡˊ ㄕㄥ
  拼音: rén guò liú míng , yàn guò liú shēng

(諺語)人生在世應該做些好事,留下好名聲。《兒女英雄傳》第三二回:「我也鬧了一輩子,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算是這麼件事,老弟,你瞧著行得行不得?」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注音: ㄖㄣˊ ㄕㄥ ㄧ ㄕˋ , ㄘㄠˇ ㄕㄥ ㄧ ㄑㄧㄡ
  拼音: rén shēng yī shì , cǎo shēng yī qiū

(諺語)感嘆人生短暫,不可虛度光陰。《水滸傳》第一五回:「阮小七又道:『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我們只管打魚營生,學得他們過一日也好。』」《平妖傳》第一〇回:「人生一世,草生一秋;不學些本事,做些功業,揚名於萬代之下,似此一坏黃土,誰別賢愚?」


  人無剛骨,安身不牢

 简化字: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注音: ㄖㄣˊ ㄨˊ ㄍㄤ ㄍㄨˇ , ㄢ ㄕㄣ ㄅㄨˋ ㄌㄠˊ
  拼音: rén wú gāng gǔ , ān shēn bù láo

(諺語)人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就常會遭遇挫折困難。《水滸傳》第二四回:「怎地這般顛倒說!常言道:『人無剛骨,安身不牢。』奴家平生快性,看不得這般『三答不回頭,四答和身轉』的人。」《金瓶梅》第八回:「西門慶便道:『乾娘說的是。』正是:『人無剛骨,安身不牢。』」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注音: ㄖㄣˊ ㄗㄞˋ ㄐㄧㄤ ㄏㄨˊ , ㄕㄣ ㄅㄨˋ ㄧㄡˊ ㄐㄧˇ
  拼音: rén zài jiāng hú , shēn bù yóu jǐ

江湖,原指江河湖海,後指鄉野草莽,今日則指人生社會。全句意謂處身於人世社會中,有許多事情是無可奈何而個人不能作主的。如:「你以為我喜歡做這事兒?我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如聞其聲,如見其容

 简化字:如闻其声,如见其容
  注音: ㄖㄨˊ ㄨㄣˊ ㄑㄧˊ ㄕㄥ , ㄖㄨˊ ㄐㄧㄢˋ ㄑㄧˊ ㄖㄨㄥˊ
  拼音: rú wén qí shēng , rú jiàn qí róng

像聽到他的聲音,像看見他的人。唐.韓愈〈獨孤申叔哀辭〉:「濯濯其英,煜煜其光,如聞其聲,如見其容。」後比喻對人物的描寫刻畫非常逼真、生動。如:「史記一書對人物描寫特別深刻,真是如聞其聲,如見其容,叫人愛不釋手!」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注音: ㄕㄣˊ ㄦˊ ㄇㄧㄥˊ ㄓ , ㄘㄨㄣˊ ㄏㄨ ㄑㄧˊ ㄖㄣˊ
  拼音: shén ér míng zhī , cún hū qí rén

玄妙高深的道理,只有聖哲才能明白。語出《易經.繫辭上》:「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唐.孔穎達.正義:「若其人聖則能神而明之,若其人愚不能神而明之。」後指人懂得事物的道理,還要善加運用而不拘泥。清.紀盷《閱微草堂筆記.卷三.灤陽消夏錄三》:「國弈不廢舊譜,而不執舊譜。國醫不泥古方,而不離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身在江海,心馳魏闕

 简化字:身在江海,心驰魏阙
  注音: ㄕㄣ ㄗㄞˋ ㄐㄧㄤ ㄏㄞˇ , ㄒㄧㄣ ㄔˊ ㄨㄟˋ ㄑㄩㄝˋ
  拼音: shēn zài jiāng hǎi , xīn chí wèi què

江海,比喻隱居之所。魏闕,比喻朝廷。全句指雖然辭官歸隱,但仍關心朝政。唐.陳子昂〈喜遇冀侍御珪崔司議泰之二使.序〉:「余獨坐一隅,孤憤五蠹,雖身在江海,而心馳魏闕。」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简化字: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注音: ㄕㄥ ㄅㄨˋ ㄉㄞˋ ㄌㄞˊ , ㄙˇ ㄅㄨˋ ㄉㄞˋ ㄑㄩˋ
  拼音: shēng bù dài lái , sǐ bù dài qù

(諺語)指錢財乃身外之物,既非與生俱來,死後也無法帶走。勸人在世不要太汲營於追求利益。如:「反正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又何必跟他錙銖必較呢?」


  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简化字: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注音: ㄕㄥ ㄍㄨㄥ ㄕㄨㄛ ㄈㄚˇ , ㄨㄢˊ ㄕˊ ㄉㄧㄢˇ ㄊㄡˊ
  拼音: shēng gōng shuō fǎ , wán shí diǎn tóu

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相傳曾在蘇州虎丘山聚石為徒,解說佛法,石皆點頭。見《蓮社高賢傳.道生法師》。後以比喻言辭精妙,感人至深。如:「他的著作雖不見華麗辭藻,但行文卻似生公說法,頑石點頭一般,深深感動了許多讀者。」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简化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注音: ㄕㄥ ㄩˊ ㄧㄡ ㄏㄨㄢˋ , ㄙˇ ㄩˊ ㄢ ㄌㄜˋ
  拼音: shēng yú yōu huàn , sǐ yú ān lè

人在憂患中能發憤圖強而得以生存,處於順境易沉湎於安樂而招致滅亡。《孟子.告子下》:「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宋.陸九淵〈與蘇宰書〉:「屯難困頓者,乃所以成君子之美也,故曰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水來伸手,飯來張口

 简化字:水来伸手,饭来张口
  注音: ㄕㄨㄟˇ ㄌㄞˊ ㄕㄣ ㄕㄡˇ , ㄈㄢˋ ㄌㄞˊ ㄓㄤ ㄎㄡˇ
  拼音: shuǐ lái shēn shǒu , fàn lái zhāng kǒu

形容生活點滴完全由人服侍,坐食享受。《紅樓夢》第六一回:「你們深宅大院,水來伸手,飯來張口,只知雞蛋是平常物件,那裡知道外頭買賣的行市呢?」


  順我者生,逆我者死

 简化字: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注音: ㄕㄨㄣˋ ㄨㄛˇ ㄓㄜˇ ㄕㄥ , ㄋㄧˋ ㄨㄛˇ ㄓㄜˇ ㄙˇ
  拼音: shùn wǒ zhě shēng , nì wǒ zhě sǐ

順從我的就能生存,違逆我的就會滅亡。《三國演義》第三回:「卓怒叱曰:『順我者生,逆我者死!』遂掣佩劍欲斬丁原。」也作「順我者吉,逆我者衰」、「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順吾者生,逆吾者死

 简化字:顺吾者生,逆吾者死
  注音: ㄕㄨㄣˋ ㄨˊ ㄓㄜˇ ㄕㄥ , ㄋㄧˋ ㄨˊ ㄓㄜˇ ㄙˇ
  拼音: shùn wú zhě shēng , nì wú zhě sǐ

順從我的就能生存,違抗我的就會滅亡。《三國演義》第六〇回:「吾視天下鼠輩猶草芥耳。大軍到處,戰無不勝,攻無不取,順吾者生,逆吾者死。汝知之乎?」


  踏小板凳兒糊險道神

 简化字:踏小板凳儿糊险道神
  注音: ㄊㄚˋ ㄒㄧㄠˇ ㄅㄢˇ ㄉㄥˋㄦ ㄏㄨˊ ㄒㄧㄢˇ ㄉㄠˋ ㄕㄣˊ
  拼音: tà xiǎo bǎn dèngr hú xiǎn dào shén

(歇後語)還差一帽頭子。險道神即周禮之方相氏,為葬禮時走在行列之前的開路神君,形相高大。踏著小板凳兒來糊高大的險道神神象,依舊糊不到頭。後用以比喻不夠、不足。《金瓶梅》第三〇回:「若是八月裡孩兒,還有咱家些影兒。若是六月的,踏小板凳兒糊險道神,還差著一帽頭子哩!」


  險道神撞著壽星老兒

 简化字:险道神撞着寿星老儿
  注音: ㄒㄧㄢˇ ㄉㄠˋ ㄕㄣˊ ㄓㄨㄤˋ ㄓㄠˊ ㄕㄡˋ ㄒㄧㄥ ㄌㄠˇㄦ
  拼音: xiǎn dào shén zhuàng zháo shòu xīng lǎor

(歇後語)你也休說我長,我也休嫌你短。險道神,身長丈餘。壽星老兒,體型矮小。全句比喻彼此半斤八兩,誰也沒有勝過誰。《崇禎本金瓶梅》第四一回:「嫌人家是房裡養的,誰家是房外養的?就是喬家這孩子,也是房裡生的,正是險道神撞著壽星老兒──你也休說我長,我也休嫌你短!」


  要死不能,要生不能

  注音: ㄧㄠˋ ㄙˇ ㄅㄨˋ ㄋㄥˊ , ㄧㄠˋ ㄕㄥ ㄅㄨˋ ㄋㄥˊ
  拼音: yào sǐ bù néng , yào shēng bù néng

想死不得死,想活又活得不好。形容人處於困境,走投無路。《紅樓夢》第六九回:「眾人見賈母不喜,不免又往下踏踐起來,弄得這尤二姐要死不能,要生不得。」


  義不生財,慈不主兵

 简化字:义不生财,慈不主兵
  注音: ㄧˋ ㄅㄨˋ ㄕㄥ ㄘㄞˊ , ㄘˊ ㄅㄨˋ ㄓㄨˇ ㄅㄧㄥ
  拼音: yì bù shēng cái , cí bù zhǔ bīng

重義氣則不與人爭利,講慈悲則不配帶兵。《醒世姻緣傳》第八九回:「義不生財,慈不主兵,必定要如此如此,這般這般,不怕他遠在萬里,可以報我之仇,洩我之恨。」


  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注音: ㄧ ㄈㄛˊ ㄔㄨ ㄕˋ , ㄦˋ ㄈㄛˊ ㄕㄥ ㄊㄧㄢ
  拼音: yī fó chū shì , èr fó shēng tiān

出世為生,生天指死。全句意指死去活來。《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直哭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連崔生也不知陪下了多少眼淚。」也作「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简化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注音: ㄧ ㄌㄞˊ ㄕㄣ ㄕㄡˇ , ㄈㄢˋ ㄌㄞˊ ㄓㄤ ㄎㄡˇ
  拼音: yī lái shēn shǒu , fàn lái zhāng kǒu

形容人不事生產,好逸惡勞。《兒女英雄傳》第三〇回:「安公子是自幼嬌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人。」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4804 页数: 119/121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