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简化字:题
  部首:頁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8
  注音: ㄊㄧˊ
  拼音: tí




1.額頭。《說文解字.頁部》:「,額也。」《韓非子.解老》:「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在其。』」

2.詩文、演講或一件事情所標立的一項名目。如:「標」、「詩」、「文」。

3.考試時要求解答的問。如:「選擇」、「試」、「問答」。

4.量詞。計算目的單位。如:「十問答」、「兩申論」。




1.簽署、寫在上面。如:「名」、「詩」、「字」。

2.述說。同「提」。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一折:「諸葛亮鋤田鉋地,劉先生織席編履,那等的人他做甚麼?」


  白題

 简化字:白题
  注音: ㄅㄞˊ ㄊㄧˊ
  拼音: bái tí

1.匈奴種族的一支。《史記.卷九五.灌嬰傳》:「復從擊韓信胡騎晉陽下,所將卒斬胡白將一人。」

2.胡人所戴的笠帽。唐.杜甫〈秦州雜詩〉二〇首之三:「馬驕朱汗落,胡舞白斜。」也稱為「白蹄」。


  保題

 简化字:保题
  注音: ㄅㄠˇ ㄊㄧˊ
  拼音: bǎo tí

保舉推薦。《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學道三年任滿,保了他的優行。這一進京,倒是個功名的捷徑。」


  本題

 简化字:本题
  注音: ㄅㄣˇ ㄊㄧˊ
  拼音: běn tí

談話的要點或文章的主旨。《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好了,你們的話也說夠了,一句不到本。」《孽海花》第六回:「達撫臺不免慰問了一番出棚巡行的辛苦,又講了些京朝的時事,漸漸講到本上來了。」


  標題

 简化字:标题
  注音: ㄅㄧㄠ ㄊㄧˊ
  拼音: biāo tí
 相似词:題目

標明文章或作品內容的簡短語句。《南齊書.卷二.高帝本紀下》:「若標猶存,姓字可識,可即運載,致還本鄉。」元.周密《齊東野語.卷六.紹興御府書畫式》:「裝褾裁制,各有尺度,印識標,具有成式。」


  表題

 简化字:表题
  注音: ㄅㄧㄠˇ ㄊㄧˊ
  拼音: biǎo tí

古代科舉中表、誥體試文的目。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二六.太子監國》:「余今欲學作表,卿可一如詩立例,具詩與表閒日封進,以廣琢磨。」《儒林外史》第四二回:「二爺道:『今年該是個甚麼表?』大爺道:『我猜沒有別的,去年老人家在貴州征服了一洞苗子,一定是這個表。』」


  不題

 简化字:不题
  注音: ㄅㄨˋ ㄊㄧˊ
  拼音: bù tí

不用說。《三國演義》第一三回:「玄德自去埋怨張飛不。」《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一行人找到了華甫母舅的公館裡來,暫時住下不。」


  承題

 简化字:承题
  注音: ㄔㄥˊ ㄊㄧˊ
  拼音: chéng tí

八股文的第二股,承接破,對目進一步解說,稱為「承」。


  出題

 简化字:出题
  注音: ㄔㄨ ㄊㄧˊ
  拼音: chū tí

擬訂測驗目。《新唐書.卷四四.選舉志上》:「文宗從內出以試進士,謂侍臣曰:『吾患文格浮薄,昨自出,所試差勝。』」《儒林外史》第三回:「童生詩詞歌賦都會,求大老爺出面試。」


  榱題

 简化字:榱题
  注音: ㄘㄨㄟ ㄊㄧˊ
  拼音: cuī tí

屋椽的兩端之處。《孟子.盡心下》:「堂高數仞,榱數尺。」宋.葉適〈祭潘叔度文〉:「側躬容膝於榱廣屋之下,垢衣惡食於文繡膏粱之地。」


  點題

 简化字:点题
  注音: ㄉㄧㄢˇ ㄊㄧˊ
  拼音: diǎn tí

用簡單扼要的話把談話或文章的重點提示出來。如:「這一篇文章,經他稍作點後,讀起來更加清楚。」


  雕題

 简化字:雕题
  注音: ㄉㄧㄠ ㄊㄧˊ
  拼音: diāo tí

一種古代蠻人的習俗。先在額上雕刻花紋,再塗以丹青。《管子.小匡》:「雕,黑齒,荊夷之國。」


  對題

 简化字:对题
  注音: ㄉㄨㄟˋ ㄊㄧˊ
  拼音: duì tí

內容和目相符合。《老殘遊記》第一七回:「對便是好文章,你敢說不切當嗎?」


  分題

 简化字:分题
  注音: ㄈㄣ ㄊㄧˊ
  拼音: fēn tí

舊時詩人聚會分派目而賦詩。宋.嚴羽《滄浪詩話.詩體》:「有擬古,有連句,有集句有分。」


  封題

 简化字:封题
  注音: ㄈㄥ ㄊㄧˊ
  拼音: fēng tí

1.封信名。唐.白居易〈與元微之書〉:「信手把筆,隨意亂書,封之時,不覺欲曙。」

2.科舉時將所出的目,封緘於函套中,以求保密。明.李東陽《麓堂詩話》:「元季國初,東南人士重詩社,每一有力者為主,聘詩人為考官,隔歲封于諸郡之能詩者。」


  副題

 简化字:副题
  注音: ㄈㄨˋ ㄊㄧˊ
  拼音: fù tí

1.加在文章或新聞標旁邊,或下面用作補充說明的標,稱為「副」。也稱為「副標」。

2.考試命時,於正外,另命一副目,做為備用。


  話題

 简化字:话题
  注音: ㄏㄨㄚˋ ㄊㄧˊ
  拼音: huà tí

談話的重心。如:「這部電影製造了諸多話,成功地達到宣傳目的。」《新鐫全像通俗演義隋煬帝艷史.卷一.第二回》:「煬帝正要交結眾官,便和顏悅色,一個個俱加禮厚待,先問些治家治國的道理,後講些憂國憂民的話。」


  獎題

 简化字:奖题
  注音: ㄐㄧㄤˇ ㄊㄧˊ
  拼音: jiǎng tí

獎勵、拔擢。唐.駱賓王〈上兗州刺史啟〉:「汲引忘疲,獎不倦。」


  講題

 简化字:讲题
  注音: ㄐㄧㄤˇ ㄊㄧˊ
  拼音: jiǎng tí

講演的目。如:「今天的講是環境保護的重要。」


  借題

 简化字:借题
  注音: ㄐㄧㄝˋ ㄊㄧˊ
  拼音: jiè tí

假借某事作為理由。如:「借發揮」。


  考題

 简化字:考题
  注音: ㄎㄠˇ ㄊㄧˊ
  拼音: kǎo tí

用來測驗的目。如:「這次大學學測的考,難易適中,頗獲好評。」


  課題

 简化字:课题
  注音: ㄎㄜˋ ㄊㄧˊ
  拼音: kè tí

1.研究、討論或學習的問。如:「他把這次的困境視為生命課。」

2.急待解決的問。如:「勞資問是政府當前重要的課。」


  扣題

 简化字:扣题
  注音: ㄎㄡˋ ㄊㄧˊ
  拼音: kòu tí

切合旨。如:「作文時要注意扣,抓緊意再發揮。」


  款題

 简化字:款题
  注音: ㄎㄨㄢˇ ㄊㄧˊ
  拼音: kuǎn tí

落款識。就是在書畫作品上寫上作者的姓名、別號、齋館名稱及完成作品的干支年月日,或書寫詩詞識跋的文字。


  離題

 简化字:离题
  注音: ㄌㄧˊ ㄊㄧˊ
  拼音: lí tí

偏離主。如:「作文時,切忌離。」


  例題

 简化字:例题
  注音: ㄌㄧˋ ㄊㄧˊ
  拼音: lì tí

根據原則所舉的問而加以解釋,以做為原則的具體說明。如:「舉例說明,使理論更容易了解。」


  留題

 简化字:留题
  注音: ㄌㄧㄡˊ ㄊㄧˊ
  拼音: liú tí

遊覽風景名勝時,就地詠詩詞文章,以為留念。《紅樓夢》第一七回:「抬頭忽見山上有鏡面白石一塊,正是迎面留處。」清.孔尚任《小忽雷》第二齣:「留處盡名登仕途,那討個碧紗籠句到寒儒。」


  論題

 简化字:论题
  注音: ㄌㄨㄣˋ ㄊㄧˊ
  拼音: lùn tí

討論的目。邏輯學上指論者所主張,但真實性尚需證明的命。如:「對這個論,大家都沒興趣,以至發言者寥寥無幾。」


  落題

 简化字:落题
  注音: ㄌㄨㄛˋ ㄊㄧˊ
  拼音: luò tí

詩、文內容與目無關。《紅樓夢》第七六回:「湘雲道:『究竟沒說到月上。也要點綴點綴,方不落。』」


  謎題

 简化字:谜题
  注音: ㄇㄧˊ ㄊㄧˊ
  拼音: mí tí

1.謎語的目。如:「今年元宵節的猜燈謎比賽,謎很多也很難。」

2.比喻難以理解的事物。如:「這個案件是一道難解的謎,已經成立專案小組調查。」


  命題

 简化字:命题
  注音: ㄇㄧㄥˋ ㄊㄧˊ
  拼音: mìng tí

1.考試或作文出目,稱為「命」。

2.邏輯學上指表達判斷的語句。通常以直陳語句或假定句表達。


  難題

 简化字:难题
  注音: ㄋㄢˊ ㄊㄧˊ
  拼音: nán tí

不容易解決的問。如:「只要團結一致,天大的難也難不倒我們。」《孽海花》第二六回:「當下就很嚴厲地責成賢王,務勸皇帝同皇后和睦。賢王領了嚴旨,知道是個難。」


  擬題

 简化字:拟题
  注音: ㄋㄧˇ ㄊㄧˊ
  拼音: nǐ tí

擬訂目。《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蕭柏泉道:『先生說的可單是擬?』馬二先生道:『想是在永樂大全上說下來的。』」《紅樓夢》第七〇回:「明日飯後,齊集瀟湘館。因又大家擬。黛玉便說:『大家便要桃花詩一百韻。』」


  偏題

 简化字:偏题
  注音: ㄆㄧㄢ ㄊㄧˊ
  拼音: piān tí

偏僻冷澀的目。如:「考試不能有太多偏,否則無法準確測出考生的程度。」


  品題

 简化字:品题
  注音: ㄆㄧㄣˇ ㄊㄧˊ
  拼音: pǐn tí

1.評論人物,定其高下。唐.李白〈與韓荊州書〉:「今天下以君侯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權衡,一經品,便作佳士。」《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自從杜先生一番品之後,這些縉紳士大夫家筵席間,定要幾個梨園中人,雜坐衣冠隊中,說長道短,這個成何體統!」也作「品」、「評」。

2.部類的目。《後漢書.卷六八.許劭傳》:「初,劭與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論鄉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


  破題

 简化字:破题
  注音: ㄆㄛˋ ㄊㄧˊ
  拼音: pò tí

1.一種作文方法。一開頭就直截了當地揭示旨,以後再分別加以說明。

2.指唐宋人應舉詩賦和經義及明清八股文的起首,用一兩句話說破目的要義。《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教他做『破』、『破承』、『起講』、『比』、『中比』、『成篇』。」《紅樓夢》第八四回:「破倒作了一個,但不知是不是。」


  切題

 简化字:切题
  注音: ㄑㄧㄝˋ ㄊㄧˊ
  拼音: qiè tí

切合旨。如:「這篇文章寫來十分切。」《鏡花緣》第一八回:「適才自稱『忝列膠庠』,談了半日,惟這『忝』字還用的切。」


  試題

 简化字:试题
  注音: ㄕˋ ㄊㄧˊ
  拼音: shì tí

考試的目。如:「請將試抄在試卷上。」


  書題

 简化字:书题
  注音: ㄕㄨ ㄊㄧˊ
  拼音: shū tí

1.書籍或文章的標。如:「讀書報告應先寫書。」

2.字、記述。《南史.卷七七.恩倖傳.紀僧真傳》:「以閑書,令答遠近書疏。」

3.書信。《南史.卷四六.周山圖傳》:「於書甚拙,謹直少言,不嘗說人短長。」


  算題

 简化字:算题
  注音: ㄙㄨㄢˋ ㄊㄧˊ
  拼音: suàn tí

關於算術的練習。如:「數學老師給了數十道算,作為家庭作業。」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47 页数: 1/4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