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连绵
  

 简化字:连
  部首:辵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ㄌㄧㄢˊ
  拼音: lián




接合、接續。如:「接二連三」、「藕斷絲連」。《莊子.讓王》:「民相連而從之,遂成國於岐山之下。」《文選.蘇武.詩四首之一》:「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



把、將。如:「你連那份報紙一起拿來。」、「再不安分點,連你一塊兒處罰!」



1.甚至、就是。《老殘遊記》第二回:「連一根針跌在地下都聽得見響!」

2.和、及。《兒女英雄傳》第五回:「一失手,連盅子帶酒掉在地下。」




1.軍隊的編制單位。三排為一連。

2.姓。如民國有連橫。


  

 简化字:绵
  部首:糸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5
 异体字:異體字

「綿」的異體字。


  綿

 简化字:绵
  部首:糸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4
  注音: ㄇㄧㄢˊ
  拼音: mián




1.連續不斷。如:「綿延」、「連綿」。

2.細密的。如:「綿密」。




1.精細的絲絮。如:「絲綿」。《晉書.卷二四.職官志》:「秋絹二百匹,綿二百斤。」唐.韓愈〈河南令張君墓誌銘〉:「度支符州,折民戶租,歲徵綿六千屯。」

2.棉花、棉絮,同「棉」。明.歸有光〈先妣事略〉:「孺人之吳家橋,則治木綿,入則,則緝纑,燈火熒熒,每至夜分。」

3.形狀、質地像綿的物體。如:「海綿」。宋.陸游〈醉中懷眉山舊游〉詩:「想見東郊攜手日,海棠如雪柳飛綿。」

4.《詩經.大雅》的篇名。共九章。根據〈詩序〉:「〈綿〉,文王之興,本由大王也。」乃嘉美太王及文王之詩。首章二句為:「綿綿瓜瓞,民之初生。」

5.姓。如晉朝有綿思。




微薄、微弱。同「棉」。如:「綿薄之力」。《漢書.卷六四上.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嚴助》:「且越人綿力薄材,不能陸戰。」《新唐書.卷一五四.列傳.李晟》:「淮南兵綿弱,鄆人素易之。」


  連綿

 简化字:连绵
  注音: ㄌㄧㄢˊ ㄇㄧㄢˊ
  拼音: lián mián
 相似词:連綴、接連

連接延續。如:「這曲調反覆連綿,音律美妙,令人有繞梁韻永之感。」唐.李白〈白毫子歌〉:「小山連綿向江開,碧峰巉巖綠水迴。」《三國演義》第一〇六回:「時值秋雨連綿,一月不止,平地水深三尺,運糧船自潦河口直至襄平城下。」


  連綿字

 简化字:连绵字
  注音: ㄌㄧㄢˊ ㄇㄧㄢˊ ㄗˋ
  拼音: lián mián zì

由雙聲或疊韻字聯綴成,而其義不能分割的詞。參見「聯綿字」條。


  連綿不斷

 简化字:连绵不断
  注音: ㄌㄧㄢˊ ㄇㄧㄢˊ ㄅㄨˋ ㄉㄨㄢˋ
  拼音: lián mián bù duàn
 相反词:間斷不繼

連續而不間斷。如:「受鋒面的影響,今年三月的春雨,連綿不斷。」


  連綿不絕

 简化字:连绵不绝
  注音: ㄌㄧㄢˊ ㄇㄧㄢˊ ㄅㄨˋ ㄐㄩㄝˊ
  拼音: lián mián bù jué

連續不斷。如:「從此處望去,連綿不絕的山峰,迷濛繚繞的雲霧,形成十分美麗的景緻。」


  連綿起伏

 简化字:连绵起伏
  注音: ㄌㄧㄢˊ ㄇㄧㄢˊ ㄑㄧˇ ㄈㄨˊ
  拼音: lián mián qǐ fú

有高有低,連續不斷。如:「這兒有連綿起伏的山陵,遼闊壯麗。」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8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