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词典挺进
  

 简化字:词
  部首:言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2
  注音: ㄘˊ
  拼音: cí




1.語句中具有完整概念,能獨立自由運用的基本單位。

2.代表一個完整觀念的文字或語言。如:「言詞」、「措詞」。

3.有組織的或片段的語言文字。如:「歌詞」、「演講詞」。

4.文體名。興於唐,盛於宋,由古之樂府演變而來,其後又遞變而為曲。句法多長短不一,且須遵守一定的格律限制。也稱為「長短句」、「詩餘」。如:「唐詩宋詞」。

5.辯訟的話。同「辭」。如:「挑詞架訟」。《儒林外史》第二四回:「正值向知縣出門,就喊了冤。知縣叫補詞來。」


  

  部首:八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注音: ㄉㄧㄢˇ
  拼音: diǎn




1.五帝時的書,指重要的文獻、簡冊。《左傳.昭公十二年》:「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2.國家的常法。《周禮.天官.大宰》:「大宰之職,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

3.可作為依據或模範的書。如:「字典」、「引經據典」。

4.可遵守的法度、準則。《文選.劉琨.勸進表》:「中興之兆,圖讖垂典,自京畿隕喪,九服崩離,天下囂然,無所歸懷。」

5.典禮、儀式。如:「慶典」、「大典」、「盛典」。

6.前代的故事、制度、文物。如:「用典」、「數典忘祖」。

7.姓。如三國時魏國有典韋。




1.掌管、治理。如:「典試」、「典獄」。《三國志.卷六二.吳書.是儀傳》:「到見親任,專典機密。」

2.以物品質押貸款。如:「典當」。唐.杜甫〈曲江〉詩二首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




文雅、雅緻。如:「典雅」。南朝梁.蕭統〈答玄圃園講誦啟令〉:「辭典文豔。」


  

  部首:手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ㄊㄧㄥˇ
  拼音: tǐng




1.拔出。《說文解字.手部》:「挺,拔也。」《戰國策.魏策四》:「挺劍而起。」《三國演義》第一回:「張飛挺丈八蛇矛直出。」

2.撐直。如:「挺胸」、「挺著脖子」。

3.勉強支撐。如:「挺不住」、「他病了!還是硬挺著不肯休息。」




1.直的。如:「西裝筆挺」。

2.獨特、傑出。如:「英俊挺拔」。漢.班固〈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竊見鉅鹿太守會稽謝夷吾,出自東州,厥土塗泥,而英資挺特,奇偉秀出。」南朝齊.孔稚珪〈祭外兄張長史文〉:「惟君之德,高明秀挺。」




很、甚。如:「他人緣挺好。」、「她待人挺和氣。」、「她看起來挺高興的樣子。」《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挺長挺深的一個大口子,鮮血直流的呢?」



量詞。計算機槍數量的單位。如:「十挺機關槍」。


  

 简化字:进
  部首:辵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ㄐㄧㄣˋ
  拼音: jìn




1.向上或向前移動。相對於「退」。如:「前進」、「進攻」。

2.由外入內。如:「進門」、「閒人免進」、「非請勿進」。《三國演義》第九五回:「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

3.出仕、做官。《孟子.公孫丑上》:「治則進,亂則退,伯夷也。」《荀子.大略》:「君子進則能益上之譽而損下之憂。」

4.推荐。如:「引進」。《周禮.夏官.大司馬》:「進賢興功,以作邦國。」

5.呈獻、奉上。如:「進貢」。《禮記.曲禮上》:「侍飲於長者,酒進則起。」《三國演義》第一九回:「但到處,聞劉豫州,皆爭進飲食。」

6.積極、努力。如:「進取」。

7.收入、買入。如:「進帳」、「進貨」、「日進斗金」。




1.舊式房舍的院落層次。如:「兩進院子」。《儒林外史》第一四回:「右邊一路,一間一間的房子,都有兩進。」

2.姓。如漢代有進險。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4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