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简化字:见
  部首:見
 总笔画:7
  注音: ㄐㄧㄢˋ
  拼音: jiàn




1.看到、看見。如:「相見恨晚」、「眼見為憑」、「顯而易見」。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宋.辛棄疾〈賀新郎.甚矣吾衰矣〉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2.拜會、訪問。如:「謁見」、「拜見」。《左傳.莊公十年》:「公將戰,曹劌請見。」

3.會晤、接待。如:「接見」、「他現在不方便見客。」。《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秦王坐章臺,見相如。」

4.遇到。如:「見光死」、「見水即溶」、「見風就裂」。《左傳.桓公元年》:「宋華父督見孔父之妻于路。」




1.看法、見解。如:「淺見」、「偏見」、「遠見」、「成見」。《晉書.卷四二.王渾傳》:「私慕魯女存國之志,敢陳愚見。」

2.姓。如宋代有見華。

3.二一四部首之一。




1.表示逐漸的趨向、趨勢。如:「日見好轉」、「日見興旺」。

2.用在動詞前,表示主體對所涉及的對象如何。如:「請勿見笑」、「請多見諒」、「有何見教」。《文選.李密.陳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被。用在動詞前,表示被動。《孟子.盡心下》:「盆成括仕於齊。孟子曰:『死矣盆成括。』盆成括見殺。門人問曰:『夫子何以知其將見殺?』」《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简化字:见
  部首:見
 总笔画:7
  注音:(2) ㄒㄧㄢˋ
  拼音:(2) xiàn




1.顯露、顯出。同「現」。如:「情見乎辭」。《戰國策.燕策三》:「圖窮而匕首見。」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2.舉荐、介紹。《左傳.昭公二十年》:「齊豹見宋魯於公孟。」《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進以謙名公之胄,欲與為婚,見其二子,使擇焉。」




1.現在。同「現」。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供狀人劉玉娘,見年三十五歲。」

2.現有的。同「現」。《戰國策.韓策一》:「見卒不過二十萬而已矣。」《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士卒食芋菽,軍無見糧。」




古代棺木上的裝飾。《儀禮.既夕禮》:「藏器於旁加見。」漢.鄭玄.注:「見,棺飾也。」


  拜見

 简化字:拜见
  注音: ㄅㄞˋ ㄐㄧㄢˋ
  拼音: bài jiàn
 相似词:參見

謁見、參見。《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上》:「天始以寶鼎神策授皇帝,朔而又朔,終而復始,皇帝敬拜見焉。」《紅樓夢》第六八回:「我親自過來拜見,還求妹妹體諒我的苦心。」


  保見

 简化字:保见
  注音: ㄅㄠˇ ㄐㄧㄢˋ
  拼音: bǎo jiàn

擔保訂約人如約履行義務的保證人。《全唐詩.卷八〇七.拾得詩》:「為他作保見,替他說道理。」《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六.㠠山遠公話》:「緣貧道宿世曾為保見(兒),有其債負未還,欲得今世無冤,合來此處計會。」


  卑見

 简化字:卑见
  注音: ㄅㄟ ㄐㄧㄢˋ
  拼音: bēi jiàn
 相反词:高見

卑微的見解,用來謙稱自己的意見。如:「這是屬下的卑見,請長官參考。」


  鄙見

 简化字:鄙见
  注音: ㄅㄧˇ ㄐㄧㄢˋ
  拼音: bǐ jiàn
 相似词:管見、拙見

謙稱自己的意見。如:「以上是小弟的鄙見,請各位多多指正。」《文明小史》第一一回:「諸君既以鄙見為然,就請收拾收拾,明日我就送你們動身,何如?」也稱為「鄙意」。


  陛見

 简化字:陛见
  注音: ㄅㄧˋ ㄐㄧㄢˋ
  拼音: bì jiàn

臣下謁見天子。《北史.卷四六.列傳.張普惠》:「普惠又表乞朝直之日,時聽奉見。自此之後,月一陛見。」《紅樓夢》第一六回:「特旨立刻宣賈政入朝,在臨敬殿陛見。」


  稟見

 简化字:禀见
  注音: ㄅㄧㄥˇ ㄐㄧㄢˋ
  拼音: bǐng jiàn

下屬謁見長官。《二刻拍案驚奇》卷四:「舊治下雲南貢生張寅稟見。」《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卑職自從接了印,就到外國總督處稟見,未蒙賞見,只得罷了。」


  不見

 简化字:不见
  注音: ㄅㄨˋ ㄐㄧㄢˋ
  拼音: bù jiàn

1.沒看見。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紅樓夢》第六三回:「寶玉先飲了半杯,瞅人不見,遞與芳官,端起來便一揚脖。」

2.消失。如:「彩虹不見了!」

3.不願見面。如:「像他那種不守信用的人,我不見!」


  參見

 简化字:参见
  注音: ㄘㄢ ㄐㄧㄢˋ
  拼音: cān jiàn
 相似词:拜見

1.依禮進謁、拜見。《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倘得門下做個盟主,可擇日便離此間,沿途殺掠回去,不旬日間便到故鄉,參見父母。」《三國演義》第一回:「三人參見畢,各通姓名。」也作「參謁」。

2.參閱、參看。如:「參見上文注釋。」


  常見

 简化字:常见
  注音: ㄔㄤˊ ㄐㄧㄢˋ
  拼音: cháng jiàn
 相反词:少有、少見、冷僻、稀奇、罕見

常常看見。如:「這是近年來常見的廣告手法。」唐.劉長卿〈感懷〉詩:「水近偏逢寒氣早,山深常見日光遲。」《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常見大人家強梁僮僕,每每借著勢力,動不動欺打小民。」


  朝見

 简化字:朝见
  注音: ㄔㄠˊ ㄐㄧㄢˋ
  拼音: cháo jiàn

臣子上朝覲見君主。《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高恐二世怒,誅及其身,乃謝病不朝見。」《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莊尚志著於十一日便殿朝見,特賜禁中乘馬。」也作「朝覲」。


  陳見

 简化字:陈见
  注音: ㄔㄣˊ ㄐㄧㄢˋ
  拼音: chén jiàn

陳舊的見解。如:「看人要不帶陳見。」


  成見

 简化字:成见
  注音: ㄔㄥˊ ㄐㄧㄢˋ
  拼音: chéng jiàn
 相似词:定見

1.心中已固定不易變更的看法。《老殘遊記》第一八回:「或者竟照老哥的斷法,也未可知,此刻不敢先有成見。」

2.偏見。如:「他的成見很深。」


  瞅見

 简化字:瞅见
  注音: ㄔㄡˇ ㄐㄧㄢˋ
  拼音: chǒu jiàn

北方方言。看見。


  傳見

 简化字:传见
  注音: ㄔㄨㄢˊ ㄐㄧㄢˋ
  拼音: chuán jiàn

召喚入見。《福惠全書.卷二.蒞任部.堂規式》:「凡上司差承,候堂事畢,把門人先行稟明,以便傳見。」


  創見

 简化字:创见
  注音: ㄔㄨㄤˋ ㄐㄧㄢˋ
  拼音: chuàng jiàn

1.前所未有的事。《品花寶鑑》第五回:「這些房屋與那些鋪設古玩等物,都是生平創見,倒細細的遊玩了一會。」

2.獨創的見解。如:「論文最怕沒有創見。」


  綽見

 简化字:绰见
  注音: ㄔㄨㄛˋ ㄐㄧㄢˋ
  拼音: chuò jiàn

望見、看見。元.鄭廷玉《後庭花》第三折:「便是官宦賢達,綽見了包龍圖影兒也怕。」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三折:「綽見了容顏敢是他,莫不我淚眼昏花。」也作「逴見」。


  錯見

 简化字:错见
  注音: ㄘㄨㄛˋ ㄐㄧㄢˋ
  拼音: cuò jiàn

發生誤會。《三國演義》第八回:「布曰:『司徒少罪。布一時錯見,來日自當負荊。』」


  代見

 简化字:代见
  注音: ㄉㄞˋ ㄐㄧㄢˋ
  拼音: dài jiàn

1.代表接見。如:「因部長要務纏身,故由祕書長代見訪問團。」

2.喜歡。《紅樓夢》第二一回:「難道圖你受用,一回叫他知道了,又不代見我。」


  待見

 简化字:待见
  注音: ㄉㄞˋ ㄐㄧㄢˋ
  拼音: dài jiàn

喜愛。《紅樓夢》第二一回:「難道圖你受用,一回叫他知道了,又不待見我。」


  黨見

 简化字:党见
  注音: ㄉㄤˇ ㄐㄧㄢˋ
  拼音: dǎng jiàn

黨派門戶之見。


  的見

 简化字:的见
  注音: ㄉㄧˊ ㄐㄧㄢˋ
  拼音: dí jiàn

真知灼見,正確的見解。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寧皇進藥》:「寧皇每命尚醫止進一藥,戒以不用,分作三、四帖。蓋醫家初無的見,以眾藥嘗試人之疾,寧皇知其然。」


  定見

 简化字:定见
  注音: ㄉㄧㄥˋ ㄐㄧㄢˋ
  拼音: dìng jiàn
 相似词:成見

確定不變的見解或主張。如:「一個沒有定見的人,常容易受到外在因素影響而見異思遷,改變原來的想法。」《宋史.卷四〇六.列傳.崔與之》:「謂之獨斷者,必是非利害,胸中卓然有定見,而後獨斷以行之。」《紅樓夢》第一三回:「莫若依我定見,趁今日富貴,將祖塋附近多置田莊房舍地畝。」


  洞見

 简化字:洞见
  注音: ㄉㄨㄥˋ ㄐㄧㄢˋ
  拼音: dòng jiàn

能透澈的了解。指能透視不易察曉的事物,故見解高明。《朱子語類.卷一〇二.羅仲素》:「羅先生探索本源,洞見道體。」也作「洞視」。


  獨見

 简化字:独见
  注音: ㄉㄨˊ ㄐㄧㄢˋ
  拼音: dú jiàn

1.獨特的見解。《呂氏春秋.季夏紀.制樂》:「故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聖人所獨見,眾人焉知其極。」《淮南子.兵略》:「獨見者,見人所不見也。」

2.單獨接見。唐.白居易〈與承宗詔〉:「今所以開獨見之路,降非常之恩。」


  短見

 简化字:短见
  注音: ㄉㄨㄢˇ ㄐㄧㄢˋ
  拼音: duǎn jiàn
 相反词:遠矚

1.見識淺薄。《呂氏春秋.仲冬紀.長見》:「智所以相過,以其長見與短見也。」《水滸傳》第一五回:「小生短見,假如你們怨恨打魚不得,也去那里撞籌,卻不是好。」

2.自殺。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三折:「你怎麼使這般短見,你要我如何整理?」

3.詭計。元.鄭光祖《智勇定齊》第三折:「你使這短見,也不為強。你如今放出俺去,與你相持,若兩陣之間拏住我,便是算你強。」元.無名氏《馬陵道.楔子》:「不使這等短見,怎生賺的師父出來?」


  奉見

 简化字:奉见
  注音: ㄈㄥˋ ㄐㄧㄢˋ
  拼音: fèng jiàn

敬見、接見。《西遊記》第一六回:「適間小的們說,東土唐朝來的老爺,我纔出來奉見。」


  膚見

 简化字:肤见
  注音: ㄈㄨ ㄐㄧㄢˋ
  拼音: fū jiàn
 相似词:淺見、穴見

淺薄的見解。《南齊書.卷三九.列傳.陸澄》:「澄謏聞膚見,貽撓後昆,上掩皇明,下籠朝議。請以見事免澄所居官。」《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淺見曰膚見,俗言曰俚言。」


  伏見

 简化字:伏见
  注音: ㄈㄨˊ ㄐㄧㄢˋ
  拼音: fú jiàn

古代在下者對己見的謙詞。《文選.曹植.求自試表》:「伏見所以行軍用兵之勢,可謂神妙矣。」《文選.張悛.為吳令謝詢求為諸孫置守冢人表》:「伏見吳平之初,明詔追錄先賢,欲封其墓。」


  高見

 简化字:高见
  注音: ㄍㄠ ㄐㄧㄢˋ
  拼音: gāo jiàn
 相似词:卓識
 相反词:愚見、卑見、淺見、謬論

1.高明遠大的見解。《薛仁貴征遼事略》:「帝要平遼論,想足下必有高見。」《文明小史》第三二回:「馮主事聽了,歡喜非常,佩服乃兄高見。」

2.尊稱別人的意見。如:「有何高見,請大家提出來。」


  觀見

 简化字:观见
  注音: ㄍㄨㄢ ㄐㄧㄢˋ
  拼音: guān jiàn

看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王曰:『吾欲觀見之。』客曰:『臣請之舍取之。』因逃。」


  管見

 简化字:管见
  注音: ㄍㄨㄢˇ ㄐㄧㄢˋ
  拼音: guǎn jiàn
 相似词:鄙見、拙見
 相反词:卓見、明見

自謙見識狹小。《晉書.卷五四.陸雲傳》:「苟有管見,敢不盡規?」


  罕見

 简化字:罕见
  注音: ㄏㄢˇ ㄐㄧㄢˋ
  拼音: hǎn jiàn
 相似词:少見
 相反词:常見、習見

稀見,難得遇見。《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喫驚道:『好大龜殼!你拖來何幹?』文若虛道:『也是罕見的,帶了他去。』」也作「罕覯」。


  忽見

 简化字:忽见
  注音: ㄏㄨ ㄐㄧㄢˋ
  拼音: hū jiàn

忽然看見。唐.王昌齡〈閨怨〉詩:「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紅樓夢》第六八回:「今忽見鳳姐帶了進來,引動多人來看問。」


  互見

 简化字:互见
  注音: ㄏㄨˋ ㄐㄧㄢˋ
  拼音: hù jiàn

相互參見。如:「互見條目」、「互見資料」。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濁漳水注》:「漳水出鹿谷山,與發鳩連麓而在南。《淮南子》謂之發苞山,故異名互見也。」


  會見

 简化字:会见
  注音: ㄏㄨㄟˋ ㄐㄧㄢˋ
  拼音: huì jiàn
 相似词:接見、會晤

1.進見。《後漢書.卷四一.第五倫傳》:「從王朝京師,隨官屬得會見,帝問以政事,倫因此酬對政道,帝大悅。」

2.與人見面。《儒林外史》第四一回:「今幸會見表叔,失敬了。」也作「會面」。

3.即將見到。元.沈禧〈一枝花.瑤臺上品仙套〉:「會見懸魚袋,行看佩虎符。」


  機見

 简化字:机见
  注音: ㄐㄧ ㄐㄧㄢˋ
  拼音: jī jiàn

見識、謀略。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二折:「此詩中意有世教,有機見,有志氣,有彼此,得詩家之興也。」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二折:「用心腸,使機見,這權術要巧使。」


  見愛

 简化字:见爱
  注音: ㄐㄧㄢˋ ㄞˋ
  拼音: jiàn ài

愛護。《三國演義》第三回:「董公如此見愛,某將何以報之?」


  見報

 简化字:见报
  注音: ㄐㄧㄢˋ ㄅㄠˋ
  拼音: jiàn bào

在報紙上刊登出來。如:「這則消息明天即可見報。」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547 页数: 1/14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