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烟消云散
  

  部首:火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异体字:異體字

「煙」的異體字。


  

 简化字:烟
  部首:火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ㄧㄢ
  拼音: yān




1.物質燃燒時所產生的氣狀物。《說文解字.火部》:「煙,火氣也。」如:「炊煙」、「狼煙」。唐.王維〈使至塞上〉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2.山川間像煙一樣的水氣。如:「雲煙」、「煙嵐」。《文選.左思.吳都賦》:「飛爓浮煙,載霞載陰。」

3.煙氣所凝結而成的黑灰,常用以製墨。如:「油煙」、「桐煙」、「鍋煙」。《文選.曹植.樂府詩》:「墨出青松煙,筆出狡兔翰。」

4.特指鴉片。如:「煙土」、「大煙」、「抽大煙」。

5.通「菸」。


  

 简化字:烟
  部首:艸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ㄧㄢ
  拼音: yān




1.植物名。茄科菸草屬,「菸草」之簡稱,參見「菸草」條。

2.菸草的製成品。如:「香菸」、「抽菸」、「雪茄菸」。


  

 简化字:烟
  部首:艸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2) ㄩˊ
  拼音:(2) yú




枯萎。宋.司馬光〈論張堯佐除宣徽史狀〉:「盛夏日方中而灌之,瓜不旋踵而菸敗。」


  

  部首:水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1.除去。如:「消滅」、「消毒」。《孟子.滕文公下》:「鳥獸之害人者消,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宋.陸游〈秋夜懷吳中〉詩:「正是浮家泛宅時,巴酒不能消客恨。」

2.散失。如:「消失」、「煙消雲散」、「香消玉殞」。清.納蘭性德〈翦湘雲.電急流光〉詞:「欲譜頻年離恨,言已盡,恨未消。」

3.減退、衰退。如:「此消彼長」。《易經.泰卦》:「《彖》曰: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4.排遣、打發。如:「消遣」。三國魏.曹植〈感節賦〉:「登高墉以永望,冀消日以忘憂。」明.劉榮嗣〈有感〉詩:「捫舌藏身消永日,隨日曝背倚前簷。」

5.耗損、耗費。如:「消費」、「消耗」。

6.溶解。如:「冰消瓦解」。《禮記.月令》:「雪不降,冰凍消釋。」

7.享受。如:「消受」。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沒福消軒馬駟車,大纛高牙。」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七齣:「世兄有福,消此尤物。」

8.需要。如:「不消說」、「只消一天」。《西遊記》第二回:「那裡消一個時辰,早看見花果山水簾洞。」《醒世姻緣傳》第五〇回:「明早我還有小事,不消在府等我,索性明早晚上些罷。」

9.禁得住、禁得起。宋.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詞:「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羅衣寬褪,能消幾度黃昏?」

10.配得、值得。唐.司空圖〈淮西〉詩:「莫誇十萬兵威盛,消個忠良效順無。」宋.柳永〈蝶戀花.獨倚危樓風細細〉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音訊、訊息。如:「消息」。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折:「兩頭往來,傳消寄信都是我。」


  

  部首:二
部外笔画:2
 总笔画:4
  注音: ㄩㄣˊ
  拼音: yún




1.雲的古字。明.張自烈《正字通.二部》:「云,雲本字。」

2.姓。如漢代有云敞。




1.說。如:「人云亦云」。《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2.有。《荀子.法行》:「事已敗矣,乃重大息,其云益乎!」《文選.陸機.答賈謐》:「公之云感,貽此音翰。」




1.發語詞,無義。《詩經.邶風.簡兮》:「云誰之思,西方美人。」

2.用於句中,無義。《詩經.邶風.雄雉》:「道之云遠,曷云能來。」《左傳.成公十二年》:「日云莫矣,寡君須矣,吾子其入也。」

3.用於句尾,無義。《史記.卷六一.伯夷傳》:「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云。」




如此。《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子之言云,又焉用盟?」


  

 简化字:云
  部首:雨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2
  注音: ㄩㄣˊ
  拼音: yún




1.水蒸氣遇冷,凝成細水滴,懸浮在空中的團狀物體。如:「白雲」、「烏雲蔽日」。

2.雲南省的簡稱。如:「雲貴高原」。

3.姓。如唐代有雲朝霞。




比喻多。如:「萬商雲集」。《文選.賈誼.過秦論》:「天下雲集而響應,嬴糧而景從。」


  

  部首:攴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ㄙㄢˋ
  拼音: sàn




1.分離。如:「分散」、「離散」、「煙消雲散」。

2.分布、撒出。如:「散播」、「散發」、「天女散花」。

3.排遣、抒發。如:「散悶」、「散心」。唐.杜甫〈落日〉詩:「濁醪誰造汝,一酌散千憂。」

4.解雇、解職。如:「遣散」。

5.逃走。《孟子.梁惠王下》:「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


  

  部首:攴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2) ㄙㄢˇ
  拼音:(2) sǎn




1.不自約束的。如:「懶散」。《荀子.修身》:「庸眾駑散,則劫之以師友。」唐.楊倞.注:「散,不拘檢者也。」

2.零碎、不緊湊。如:「散工」、「散沙」。

3.閒逸。如:「閒散」、「散官」。

4.雜亂、沒有規則。如:《韓非子.大體》:「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純樸不散。」




分開、解體。如:「隊伍散了」、「頭髮散了」。



1.藥粉。如:「胃散」、「藥散」、「消暑散」。

2.姓。如周代有散宜生。


  煙消雲散

 简化字:烟消云散
  注音: ㄧㄢ ㄒㄧㄠ ㄩㄣˊ ㄙㄢˋ
  拼音: yān xiāo yún sàn
 相似词:風流雲散、煙消火滅、霧散雲歛、雲消霧散

比喻事物如煙雲消散盡淨。元.張養浩〈天淨沙.昨朝楊柳依依〉曲:「更著十年試看,煙消雲散,一杯誰共歌歡。」也作「煙消霧散」、「雲消霧散」。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0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