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简化字:来
  部首:力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异体字:異體字

「敕」的異體字。


  

 简化字:来
  部首:人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注音: ㄌㄞˊ
  拼音: lái




1.空間從別處移動至此處。與「去」、「往」相對而言。如:「回來」、「車來了」。《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時間從某定點直至現在。如:「自古以來,紅顏多薄命。」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秋來發故枝?」唐.孟浩然〈春曉〉詩:「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3.事情臨頭、發生。如:「這下問題來了!」、「事情一來,忙昏頭了!」

4.做某種動作,可廣泛取代被省略的動詞。如:「亂來」、「來根菸!」、「這簡單,讓我來。」




1.未來的、下一次的。如:「來年」、「來日」、「來生」。《警世通言.卷六.俞仲舉題詩遇上皇》:「今科不中來科中。」

2.用於數詞或量詞之間,表約略的意思。如:「三十來歲」、「二十來斤」。




1.接於動詞、形容詞之後,表「……時」、「……後」。唐.杜甫〈送李校書二十六韻〉:「小來習性懶,晚節慵轉劇。」唐.白居易〈琵琶行〉:「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明月江水寒。」

2.接於動詞之前,表示動作意願。如:「我來唱首歌。」、「你來看店。」

3.接於動詞之後,表示做了某些動作。如:「我探望你來了。」、「我上課來了。」

4.與「得」、「不」連用,表能力可或不可。如:「這事我做得來。」、「英語我說不來。」

5.用於數詞之後,表列舉。如:「一來念他初犯,二來念他年輕,此次暫且饒了他。」

6.當口語中的襯字,無義。如:「正月裡來,桃花開。」、「不愁吃來,不愁穿。」




姓。如周代有來章,唐代有來俊臣。


  

 简化字:来
  部首:力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注音: ㄌㄞˋ
  拼音: lài

同「徠」(二)。


  

 简化字:来
  部首:人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注音:(2) ㄌㄞˋ
  拼音:(2) lài

同「徠」(二)。


  把來

 简化字:把来
  注音: ㄅㄚˇ ㄌㄞˊ
  拼音: bǎ lái

拿來。《朱子語類.卷九.論知行》:「須是自把來橫看豎看,儘入深,儘有在。」《清平山堂話本.簡帖和尚》:「官人教我把來與小娘子,又不交與你。」


  白來

 简化字:白来
  注音: ㄅㄞˊ ㄌㄞˊ
  拼音: bái lái

空跑一趟,未能達成前來的目的。如:「他因為證件不齊,不能辦理報到手續,實在是白來一趟。」也作「白跑」、「空跑」。


  本來

 简化字:本来
  注音: ㄅㄣˇ ㄌㄞˊ
  拼音: běn lái
 相似词:向來

1.原來、原先。《儒林外史》第三回:「我這舍舅,本來原不是生意人。」《文明小史》第三一回:「可巧對面客店裡有一位河南顧舉人,本來約著同伴出京的,忽然走來,伯集把方才要帳的情形合他說了。」

2.表示理所當然。如:「做事本來就應該小心謹慎,避免節外生枝。」


  比來

 简化字:比来
  注音: ㄅㄧˋ ㄌㄞˊ
  拼音: bì lái

1.近來。唐.韓愈〈與華州李尚書〉:「比來不審尊體動止何似?戶離闕庭,伏計倍增戀慕。」

2.歷來。《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四.醜女緣起》:「比來醜陋前生種,今日端嚴遇釋迦。」《金瓶梅》第一六回:「比來相交朋友做甚麼?哥若有使令俺處,兄弟情誼,火裡火去,水裡水去。」


  別來

 简化字:别来
  注音: ㄅㄧㄝˊ ㄌㄞˊ
  拼音: bié lái

1.自從分別以來。唐.李白〈久別離〉詩:「別來幾春未還家,玉窗五見櫻桃花。」南唐.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詞:「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

2.不要來。如:「別來!別來!我正忙著!」《紅樓夢》第二一回:「橫豎有人伏侍你,再別來支使我,我仍舊還伏侍老太太去。」


  舶來

 简化字:舶来
  注音: ㄅㄛˊ ㄌㄞˊ
  拼音: bó lái
 相反词:國產

從外國進口。如:「舶來品」、「舶來貨」。


  不來

 简化字:不来
  注音: ㄅㄨˋ ㄌㄞˊ
  拼音: bù lái

不前來。《文選.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於是處子怳若有望而不來,忽若有來而不見。」《文選.枚乘.七發》:「或紛紜其流折兮,忽繆往而不來。」


  出來

 简化字:出来
  注音: ㄔㄨ ㄌㄞˊ
  拼音: chū lái
 相反词:進去

1.自內而出。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紅樓夢》第六五回:「隆兒等慌的忙放下酒杯,出來喝馬。」

2.顯露、出現。《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比及大郎疑心了,便覺滿生飲酒之間,沒心沒想,言語參差,好些破綻出來。」

3.出面、出頭。《文明小史》第五六回:「秦鳳梧人雖荒唐,究竟是書香出身,有些親戚故舊,出來替他打圓場。」

4.行為的實現、完成。如:「這件事我做不出來。」、「兩天的事,他一天就做出來了。」

5.出任。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一折:「並不想有軒車有駟馬,我則願無根椽無片瓦,出來的一品職千鍾祿。」


  從來

 简化字:从来
  注音: ㄘㄨㄥˊ ㄌㄞˊ
  拼音: cóng lái
 相似词:歷來、向來、素來、一向

從以前到現在。《大宋宣和遺事.元集》:「洛陽從來無杜鵑,今忽來至,必有所主。」《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鄒師父是從來不給人贏的,今日一般也輸了。」


  帶來

 简化字:带来
  注音: ㄉㄞˋ ㄌㄞˊ
  拼音: dài lái

引來、攜來。如:「颱風的外圍環流帶來充沛的雨量。」《水滸傳》第一九回:「不想這些帶來的官兵,人人亦不知顛倒。天色又看看晚了。」《三俠五義》第三二回:「又叫小人帶來十兩銀子,惟恐路盤川不足,是要富餘些個好。」


  當來

 简化字:当来
  注音: ㄉㄤ ㄌㄞˊ
  拼音: dāng lái

將來。《董西廂》卷二:「若當來限盡之後,一性既往,四大狼籍。」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一折:「此人非小可,此人當來必然崢嶸有日。」


  都來

 简化字:都来
  注音: ㄉㄨ ㄌㄞˊ
  拼音: dū lái

1.總共。宋.歐陽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來幾〉詞:「一年春事都來幾,早過了,三之二。」《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五代都來十二君,世宗英特更仁明。」

2.算來。宋.范仲淹〈御街行.紛紛墜葉飄香砌〉詞:「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宋.葉清臣〈賀聖朝.滿斟綠醑留君住〉詞:「花開花謝,都來幾許,且高歌休訴。」

3.不過。宋.蘇軾〈減字木蘭花.琵琶絕藝〉詞:「琵琶絕藝,年紀都來十一二。撥弄么絃,未解將心指下傳。」


  爾來

 简化字:尔来
  注音: ㄦˇ ㄌㄞˊ
  拼音: ěr lái

自那時以來。《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閒,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唐.李白〈蜀道難〉:「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邇來

 简化字:迩来
  注音: ㄦˇ ㄌㄞˊ
  拼音: ěr lái
 相似词:近來

近來。《紅樓夢》第一二回:「他二十來歲人,尚未取親,邇來想著鳳姐,未免有那『指頭兒告了消乏』等事。」


  返來

 简化字:返来
  注音: ㄈㄢˇ ㄌㄞˊ
  拼音: fǎn lái
 相似词:歸來、回來

回來。如:「等我們自外返來,屋內竟是像遭了小偷般的凌亂不堪。」


  趕來

 简化字:赶来
  注音: ㄍㄢˇ ㄌㄞˊ
  拼音: gǎn lái

急忙前來。如:「我明晨就要出國,所以今晚特地趕來向您辭行。」


  古來

 简化字:古来
  注音: ㄍㄨˇ ㄌㄞˊ
  拼音: gǔ lái

自古以來。《文選.鮑昭.白頭吟》:「古來共如此,非君獨撫膺。」


  歸來

 简化字:归来
  注音: ㄍㄨㄟ ㄌㄞˊ
  拼音: guī lái

1.回來。《楚辭.宋玉.招魂》:「魂兮歸來!去君之恆幹,何為四方些?」

2.回去。《戰國策.齊策四》:「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過來

 简化字:过来
  注音: ㄍㄨㄛˋ ˙ㄌㄞ
  拼音: guò lai

1.由他處到此處。《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正沒擺佈處,只見一個老兒,搖著一隻船過來。」《紅樓夢》第四二回:「過來,我替你把頭髮攏一攏。」

2.連接在動詞後,表示回到原來的狀態。如:「經過急救,車禍傷患終於醒過來了。」

3.連接在動詞後,表示能力、時間、數量等充分。如:「如果家事忙不過來,可以請個外傭幫忙。」


  後來

 简化字:后来
  注音: ㄏㄡˋ ㄌㄞˊ
  拼音: hòu lái
 相反词:早先、當初、起先、起初

1.後至、後到。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支道林還東,時賢並送於征虜亭,蔡子叔前至,坐近林公,謝萬石後來,坐小遠。」

2.以後。《紅樓夢》第六四回:「二姐又是水性的人,在先已和姐夫不妥,又常怨恨當時錯許張華,致使後來終身失所。」

3.後進之人。《後漢書.卷六四.盧植傳》:「宜置博士,為立學官,以助後來,以廣聖意。」


  胡來

 简化字:胡来
  注音: ㄏㄨˊ ㄌㄞˊ
  拼音: hú lái

亂來,任意胡為。如:「小心行事,不可胡來。」《董西廂》卷一:「秦樓謝館鴛鴦幄,風流稍是有聲價,教惺惺浪兒每都伏咱。不曾胡來,俏倬是生涯。」


  回來

 简化字:回来
  注音: ㄏㄨㄟˊ ˙ㄌㄞ
  拼音: huí lai
 相似词:返來、歸來、回頭
 相反词:回去

1.回到原處。《儒林外史》第一回:「不在家了。從清早晨牽牛出去飲水,尚未回來。」

2.稍待、等一會兒。《負曝閑談》第一〇回:「三哥,回來咱們吃了飯,到天橋去出一個轡頭看。」


  家來

 简化字:家来
  注音: ㄐㄧㄚ ㄌㄞˊ
  拼音: jiā lái

家中人稱外出者返家。《西遊記》第二八回:「造化!造化!做甚麼和尚,且家來,帶攜我們耍子幾年罷!」


  見來

 简化字:见来
  注音: ㄐㄧㄢˋ ㄌㄞˊ
  拼音: jiàn lái

真實。宋.蘇軾〈贈黃山人〉詩:「面頰照人元自赤,眉毛覆眼見來烏。」


  將來

 简化字:将来
  注音: ㄐㄧㄤ ㄌㄞˊ
  拼音: jiāng lái
 相似词:他日、來日、異日、未來
 相反词:已往、過去、從前、現在、目前

1.未來。《書經.君奭.序》:「約文申義,敷暢厥旨,庶幾有補於將來。」《紅樓夢》第五回:「故引彼再至此處,令其再歷飲饌聲色之幻,或冀將來一悟,亦未可知也。」

2.將至、將要到。《左傳.昭公三年》:「我欲得齊,而遠其寵,寵將來乎?」

3.拿來、取來。《水滸傳》第四回:「那莊家連忙取半隻熟狗肉,搗些蒜泥,將來放在智深面前。」《儒林外史》第四四回:「蕭柏泉叫他寫個晚生帖子,將來進館,再換門生帖。」


  今來

 简化字:今来
  注音: ㄐㄧㄣ ㄌㄞˊ
  拼音: jīn lái

1.當今、如今。三國魏.曹植〈情〉詩:「始出嚴霜結,今來白露晞。」明.高明《琵琶記.五娘吃糠》:「今來聽得他公婆知道,卻又痛心都害了病。」

2.從今以後。《文選.潘岳.西征賦》:「古往今來,邈矣悠哉。」《水滸傳》第八二回:「今來,汝等眾人但得府庫之物,納於庫中公用。」


  近來

 简化字:近来
  注音: ㄐㄧㄣˋ ㄌㄞˊ
  拼音: jìn lái
 相似词:最近、邇來
 相反词:很久

離現在不遠的時日。唐.賀知章〈回鄉偶書〉詩二首之二:「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銷磨。」《紅樓夢》第五七回:「姑娘常常吩咐我們,不叫和你說笑。你近來瞧他遠著你還恐遠不及呢!」


  進來

 简化字:进来
  注音: ㄐㄧㄣˋ ㄌㄞˊ
  拼音: jìn lái
 相反词:出去

由外入內。《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只有主翁與小娘子,日日來看一次,別無人敢進來。」《紅樓夢》第六三回:「我還沒睡呢,媽媽進來歇歇。」


  看來

 简化字:看来
  注音: ㄎㄢˋ ㄌㄞˊ
  拼音: kàn lái

根據事況加以觀察推論。《文明小史》第一七回:「世兄也有毛二十歲的人了,看來不至於亂走,鬧出什麼亂子來。」


  來賓

 简化字:来宾
  注音: ㄌㄞˊ ㄅㄧㄣ
  拼音: lái bīn
 相反词:主人

1.蕃屬或諸侯入朝。《管子.宙合》:「王施而無私,則海內來賓矣。」《孔子家語》卷一:「雖衣冠不同,言語不合,莫不來賓。」

2.來作賓客。《禮記.月令》:「鴻雁來賓,爵入大水。」清.陳夢雷〈西洋貢獅子賦〉:「在昔軒轅,東馭白澤;來賓穆滿,西巡狻猊。」

3.來訪的賓客。如:「來賓致辭」、「來賓止步」。


  來潮

 简化字:来潮
  注音: ㄌㄞˊ ㄔㄠˊ
  拼音: lái cháo

1.漲潮。後多形容如潮水般上漲。如:「心血來潮」。唐.張祜〈題天竺寺〉詩:「海明初上月,江白正潮。」《封神演義》第三四回:「且言乾元山金光洞有太乙真人閒坐碧遊床,正運元神,忽心血來潮。」

2.女子月經來的時候。因潮汐的漲退有固定的周期,而女子的月經亦是,故稱為「來潮」。


  來處

 简化字:来处
  注音: ㄌㄞˊ ㄔㄨˋ
  拼音: lái chù

1.所來的地方。《晉書.列傳第四三》:「而所調借牛馬,來處皆遠,百姓所稸,穀草不充,並多羸瘠,難以涉路。」唐.鄭谷〈石門山泉〉詩:「云邊野客窮來處,石上寒猿見落時。」元.馬致遠《任風子》第二折:「你來處來,去處去,休迷了正道。」

2.來源、出處。如:「我習慣在剪報資料上注明日期、來處,方便日後查閱。」宋.黃庭堅〈答洪駒文書〉之二:「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宋.王楙《野客叢書.未渠央》:「今人詩句多用未渠央事,往往不究來處。」


  來的

 简化字:来的
  注音: ㄌㄞˊ ˙ㄉㄜ
  拼音: lái de

有能力、有本事。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一折:「這廝手腳倒也來的。我與他纏什麼?我自尋那王臘梅姊姊去。」《醒世姻緣傳》第八五回:「是那裡人?肚兒裡可不知來的來不的?」也作「來得」。


  來得

 简化字:来得
  注音: ㄌㄞˊ ˙ㄉㄜ
  拼音: lái de

1.有能力、有本事。《紅樓夢》第三五回:「我如今老了,那裡還巧什麼?當日我像鳳哥兒這麼大年紀,比他還來得呢!」也作「來的」。

2.說得、作得。如:「你這一句話來得厲害!」、「這一招兒來得好!」


  來電

 简化字:来电
  注音: ㄌㄞˊ ㄉㄧㄢˋ
  拼音: lái diàn

1.將電力送入設備中。相對於停電而言。如:「由於發電機組跳機,造成無預警停電,經過一番搶修,方才來電,重見光明。」

2.收到以電話等通訊器材播號通知訊息。如:「剛剛董事長來電,勉勵員工做好顧客服務。」

3.兩人之間相互吸引,互生情愫,多指男女之間。如:「外界都認為他倆來電指數百分百,不過他們自己卻頗不以為然。」也作「觸電」。


  來頓

 简化字:来顿
  注音: ㄌㄞˊ ㄉㄨㄣˋ
  拼音: lái dùn

地名。位於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西南方三十五公里的萊因河畔,海拔低於海平面一一六公分。西元一五七五年奧倫治公爵威廉一世在此創建來頓大學,以博物館著稱於世。十七世紀時為荷蘭文藝復興中心,現在冶金、印刷、建築材料和食品加工業相當發達。也譯作「來登」、「來丁」。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556 页数: 1/14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