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方枘圆凿
  

  部首:方
 总笔画:4
  注音: ㄈㄤ
  拼音: fāng




1.四個角都是九十度的四邊形。如:「正方形」、「長方形」。

2.區域。如:「地方」、「遠方」。

3.古代稱地為「方」。《淮南子.本經》:「戴圓履方,抱表懷繩。」漢.高誘.注:「圓,天也;方,地也。」

4.位置、地位的一邊或一面。如:「東方」、「四面八方」、「對方」、「我方」、「雙方」。

5.法子、辦法。如:「方法」、「千方百計」、「教導有方」。

6.治病的藥單、配藥的單子。如:「藥方」、「偏方」、「祕方」、「處方」。《鏡花緣》第二九回:「此跌打損傷第一奇方。」

7.數學上的乘方。如:「平方」、「立方」。

8.量詞。計算方形物品的單位。相當於「塊」、「個」。如:「匾額一方」、「一方手帕」、「三方圖章」。

9.姓。如明代有方孝孺。

10. 二一四部首之一。




1.方形的。如:「方桌」、「方陣」。

2.某一地的。如:「方音」、「方言」、「方志」。

3.正直。如:「品行方正」。《老子》第五八章:「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悼王道之不昭,故舉賢良方正之士。」




1.才、始。如:「書到用時方恨少」、「如夢方醒」。《紅樓夢》第四回:「今年方四十上下,只有薛蟠一子。」

2.正、適。如:「來日方長」、「方興未艾」。《論語.季氏》:「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

3.將。《後漢書.卷一七.馮異傳》:「璽書勞異曰:『方論功賞,以答大勛。』」《資治通鑑.卷六五.漢紀五十七.獻帝建安十三年》:「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當、在。《莊子.人間世》:「方今之時,僅免刑焉。」《漢書.卷六六.楊敞傳》:「惲家方隆盛時,乘朱輪者十人。」


  

  部首:木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 ㄖㄨㄟˋ
  拼音: ruì




一端削成方形的短木頭。《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傳》:「持方枘欲內圜鑿,其能入乎?」唐.司馬貞.索隱:「方枘是筍也,圜鑿是孔也。謂工人斲木,以方筍而內圜孔,不可入也。」也稱為「榫頭」。


  

 简化字:圆
  部首:囗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ㄩㄢˊ
  拼音: yuán




1.不露稜角的、環形的。相對於「方」。如:「圓球」、「圓桌」。

2.完整、周全、豐滿。《呂氏春秋.士容論.審時》:「疏穖而穗大,其粟圓而薄糠。」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自商暨周,雅頌圓備。」

3.婉轉、滑潤。唐.元稹〈善歌如貫珠賦〉:「吟斷章而離離若間,引妙囀而一一皆圓。」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一〇齣:「生生燕語明如翦,嚦嚦鶯歌溜的圓。」




1.從中心到周圍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的形體稱為「圓」。《墨子.法儀》:「百工為方以矩,為圓以規。」

2.貨幣的名稱。如:「金圓」、「銀圓」、「日圓」。

3.量詞。計算錢幣的單位。一圓等於十角。如:「拾圓」、「伍圓」。




完成、使完整。如:「圓謊」、「自圓其說」。《紅樓夢》第六八回:「暫且住著,等滿了服再圓房。」


  

 简化字:凿
  部首:金
部外笔画:20
 总笔画:28
  注音: ㄗㄨㄛˋ
  拼音: zuò




1.穿孔或挖削用的工具。漢.王充《論衡.效力》:「鑿所以入木者,槌叩之也。」也稱為「鑿子」。

2.器物上可鑲嵌東西的下凹部分。參見「枘鑿」條。




1.挖掘,將器物打洞穿通。如:「鑿壁借光」。《管子.輕重戊》:「疏三江,鑿五湖。」唐.李白〈丁督護歌〉:「萬人鑿盤石,無由達江滸。」

2.牽強附會而求合於義理。如:「穿鑿附會」。




確實。如:「罪證確鑿」、「確鑿不移」。


  

 简化字:凿
  部首:金
部外笔画:20
 总笔画:28
  注音:(2) ㄗㄠˊ
  拼音:(2) záo

(一)之語音。


  方枘圜鑿

 简化字:方枘圆凿
  注音: ㄈㄤ ㄖㄨㄟˋ ㄩㄢˊ ㄗㄨㄛˋ
  拼音: fāng ruì yuán zuò

比喻格格不入,互不相容。參見「圜鑿方枘」條。《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傳》:「持方枘欲內圜鑿,其能入乎?」唐.司馬貞.索隱:「謂戰國之時,仲尼、孟軻以仁義干世主,猶方枘圜鑿然。」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6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