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按语
  

  部首:手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ㄢˋ
  拼音: àn




1.用手向下壓。《說文解字.手部》「按」字.清.段玉裁.注:「以手抑之使下也。」如:「按電鈴」。《水滸傳》第三一回:「武松左腳早起,翻筋斗踢一腳,按住也割了頭。」

2.抑止、擱置。如:「按兵不動」。《詩經.大雅.皇矣》:「爰整其旅,以按徂旅。」

3.依照。如:「按照」、「按圖索驥」。唐.高適〈東征賦〉:「按山川之險阻,救天地於屯蒙。」

4.撫、扶。《史記.卷六九.蘇秦傳》:「於是韓王勃然作色,攘臂瞋目,按劍仰天太息。」

5.巡行。《史記.卷一一一.衛將軍傳》:「遂西定河南地,按榆谿舊塞。」唐.李白〈永王東巡歌〉一一首之七:「王出三山按五湖,樓船跨海次陪都。」

6.考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考實按形,不能謾於一人。」宋.蘇軾〈論始皇漢宣李斯〉:「秦始皇時,趙高有罪,蒙毅按之,當死。」

7.彈奏。《警世通言.卷一〇.錢舍人題詩燕子樓》:「忽有一妓,抱胡琴立於筵前,轉袖調絃,獨奏一曲,纖手斜拈,輕敲慢按。」




1.文章中編者經研究考查後,所作的說明或判斷。如:「按語」。也作「案」。

2.姓。如元代有按攤。


  

 简化字:语
  部首:言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4
  注音: ㄩˇ
  拼音: yǔ




1.說話、談論、議論。如:「不言不語」、「默默不語」。《論語.述而》:「子不語:怪、力、亂、神。」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去後看莊、老,更與王語,便足相抗衡。」

2.蟲鳥野獸鳴叫。唐.韋莊〈應天長.綠槐陰裡黃鶯語〉詞:「綠槐陰裡黃鶯語,深院無人春晝午。」宋.范成大〈蛩〉詩:「壁下秋蟲語,一蛩鳴獨雄。」




1.用口頭表達的話。如:「語言」、「語無倫次」。唐.岑參〈逢入京使〉詩:「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2.詩詞文章中的字句。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詩:「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宋史.卷二六三.李穆傳》:「十歲為詩,往往有警語。」

3.特指古語、諺語、俗語等。《穀梁傳.僖公二年》:「語曰:『脣亡則齒寒。』」《商君書.更法》:「語曰:『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

4.傳達思想或訊息的動作或信號。如:「手語」、「旗語」。南朝梁.劉孝威〈鄀縣遇見人織率爾寄婦〉詩:「窗疏眉語度,紗輕眼笑來。」

5.蟲鳥等的鳴叫聲。如:「蟬語」。《後漢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傳.西南夷傳》:「及其化行,則緩耳雕腳之倫,獸居鳥語之類,莫不舉種盡落。」


  

 简化字:语
  部首:言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4
  注音:(2) ㄩˋ
  拼音:(2) yù




告訴。《論語.陽貨》:「居,吾語女。」《晉書.卷六六.陶侃傳》:「常語人曰:『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


  按語

 简化字:按语
  注音: ㄢˋ ㄩˇ
  拼音: àn yǔ

作者對作品的相關內容所做的說明、評論或考證等。《清史稿.卷一六.仁宗本紀》:「館臣呈進敕修明鑑,於萬曆、天啟載入先朝開創之事,又加按語頌揚,於體例均為未合。」也作「案語」。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4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