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部首:手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ㄔㄡ
  拼音: chōu




1.引出。《廣韻.平聲.尤韻》:「,引也。或作紬,紬引其端緒也。」如:「絲」、「紗」。

2.將放在中間的東西取出。《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戌怒戈逐王子圍,弗及。」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詩:「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3.從全部中取出一部分。如:「稅」、「空」、「籤」、「從一疊信中出一封來。」

4.除去。《儀禮.喪服》:「緦者十五升,其半。」

5.萌發、長出。如:「稻子穗」、「出嫩芽」。唐.韓愈〈苦寒〉詩:「草木不復,百味失苦甜。」

6.吸。如:「菸」、「水」、「倒了一口氣。」

7.收、縮。如:「筋」、「搐」。宋.蘇軾〈李頎秀才善畫山以兩軸見寄仍有詩次韻答之〉:「詩句對君難出手,雲泉勸我早身。」

8.鞭、打。如:「拿鞭子你一頓。」


  辦抽

 简化字:办抽
  注音: ㄅㄢˋ ㄔㄡ
  拼音: bàn chōu

從某一件事務的專款中,取其中一部分經費,以權充其他事務支應的費用。《六部成語註解.戶部》:「辦,提取也。提取此款中之數分,以充辦別項之用也。」


  抽剝

 简化字:抽剥
  注音: ㄔㄡ ㄅㄛ
  拼音: chōu bō
 相似词:剝削

剝削、壓榨。如:「貪官汙吏,專會剝民脂民膏。」


  抽查

  注音: ㄔㄡ ㄔㄚˊ
  拼音: chōu chá

從全部中出一部分來檢查。《清會典事例.卷八.宗人府.進班》:「該王大臣仍隨時隨處查,務須規模嚴肅。」


  抽搐

  注音: ㄔㄡ ㄔㄨˋ
  拼音: chōu chù

肌肉牽動痙攣,多見於四肢和顏面。小孩發燒時常有搐現象。


  抽搭

  注音: ㄔㄡ ˙ㄉㄚ
  拼音: chōu da

哭泣後一吸一頓的聲音。如:「小朋友第一天上幼稚園,眼看著全是不認識的人,害怕得搭起來。」


  抽地

  注音: ㄔㄡ ㄉㄧˋ
  拼音: chōu dì

大陸地區指地主將原先租給佃農的土地收回。


  抽點

 简化字:抽点
  注音: ㄔㄡ ㄉㄧㄢˇ
  拼音: chōu diǎn

1.從眾物中取一部分檢查核對。如:「這批新貨,你要不要點一下,看看品質如何?」

2.取部分人員點名的一種方式。如:「老師隨堂點,竟有十個人沒來。」


  抽調

 简化字:抽调
  注音: ㄔㄡ ㄉㄧㄠˋ
  拼音: chōu diào

從中調出一部分人員或物資等。如:「公司將調一部分人員到災區救災。」《清史稿.卷一三二.兵志三》:「任道鎔於山東省撫標及兗、曹鎮標內調步兵千二百人,分為三營,加餉訓練。」


  抽丁

  注音: ㄔㄡ ㄉㄧㄥ
  拼音: chōu dīng

古時徵發壯丁服役。如:「朝廷下令丁。」《清史稿.卷三六二.列傳.楊頀》:「農工商賈各有其業,若預選送營,曠日失業,與丁何殊?」


  抽動

 简化字:抽动
  注音: ㄔㄡ ㄉㄨㄥˋ
  拼音: chōu dòng

肌肉一縮一伸的顫動。《老殘遊記二編》第八回:「你看,還沒有死透呢,手足還有動,是還知道痛呢!」


  抽斗

  注音: ㄔㄡ ㄉㄡˇ
  拼音: chōu dǒu

桌子或櫃子上所裝置、可以拉出或推入的盛東西的匣子。也作「替」、「屜」。


  抽分

  注音: ㄔㄡ ㄈㄣ
  拼音: chōu fēn

1.取商稅。猶今釐金。其制始於元、明,設分廠掌管其事。

2.取分潤。如:「他辦事靠不住,總是分肥己。」《醒世姻緣傳》第五〇回:「這銀子不是叫我又添出來,不過還是援例的銀內分的。」


  抽瘋

 简化字:抽疯
  注音: ㄔㄡ ㄈㄥ
  拼音: chōu fēng

1.急驚、慢驚、羊角等風症的發作。其現象多為口眼歪斜或手足痙攣。也作「風」。

2.斥人舉動縱恣無節為「瘋」。


  抽豐

 简化字:抽丰
  注音: ㄔㄡ ˙ㄈㄥ
  拼音: chōu feng
 相似词:打秋風

豐,指豐收。豐本指歉收的人向豐收的人乞助。引申指向財物多的人求取,以補助自己的不足。《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鄰里之間,見說高愚溪在福建巡按豐回來,盡來觀看。看見行李沉重,貨物堆積,傳開了一片。」《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哥這番去,若是多豐得幾十兩銀子,回來把父親母親葬了。」


  抽付

  注音: ㄔㄡ ㄈㄨˋ
  拼音: chōu fù

交付、發還。宋.劉克莊〈解連環.旁人嘲我〉詞:「今歲謝君恩,放還山去。政事堂中,把手版、分明付。」


  抽換

 简化字:抽换
  注音: ㄔㄡ ㄏㄨㄢˋ
  拼音: chōu huàn

替換、更換。《清會典事例.卷一九四.戶部.漕運.隨漕席木板竹》:「每年隨漕辦解十分本色松板,帶運到通,派儲京通各倉,以為鋪墊廒座之用,定為十六年換一次。」《福惠全書.卷一一.刑名部.詞訟》:「換之弊可免矣。」


  抽檢

 简化字:抽检
  注音: ㄔㄡ ㄐㄧㄢˇ
  拼音: chōu jiǎn

從全體中取一部分檢查。如:「這個月分公司會派人來檢產品。」清.徐珂《清稗類鈔.鑑賞類.玉筠圃藏書於讀易樓》:「其插架不著標題,造次檢,未嘗輒誤,非專治一經治一藝者可比。」


  抽獎

 简化字:抽奖
  注音: ㄔㄡ ㄐㄧㄤˇ
  拼音: chōu jiǎng

1.拔擢獎賞。唐.呂溫〈代鄭南海謝上表〉:「豈意曾未踰年,忽蒙獎,廟授鈇鉞,廷賜旌旗。」

2.出得獎人,贈以獎品。如:「公開獎」、「獎大贈送」。


  抽腳

 简化字:抽脚
  注音: ㄔㄡ ㄐㄧㄠˇ
  拼音: chōu jiǎo

身、脫身。宋.李曾伯〈念奴嬌.云胡不喜〉詞:「云胡不喜,得腳籃中,安身局外。」也作「頭」。


  抽筋

  注音: ㄔㄡ ㄐㄧㄣ
  拼音: chōu jīn

1.筋肉痙攣作痛。如:「腿受了風寒會筋。」

2.處理肉食,剔除筋絡。如:「肉類的烹飪,若不先加筋處理,比較不容易咀嚼。」

3.泛指酷刑。如:「剝皮筋」。《西遊記》第七五回:「行者道:『他說拿大大王剝皮,二大王剮骨,三大王筋。』」《老殘遊記二編》第二回:「可知那州縣老爺們比娼妓還要下賤?遇見馴良百姓,他治死了還要筋剝皮,銼骨揚灰。」


  抽考

  注音: ㄔㄡ ㄎㄠˇ
  拼音: chōu kǎo

1.取全體中的一部分人加以試驗。

2.在不固定的時間,考試一部分所習的科目。如:「老師隨堂考數學十題。」


  抽空

  注音: ㄔㄡ ㄎㄨㄥˋ
  拼音: chōu kòng

出空閒時間。《紅樓夢》第一〇三回:「我們姑娘好意待香菱,叫他在一塊兒住,他倒空兒藥死我們姑娘。」《官場現形記》第七回:「空拿著手本,夾著條陳,上頭去回。」也作「暇」、「閒」。


  抽釐

 简化字:抽厘
  注音: ㄔㄡ ㄌㄧˊ
  拼音: chōu lí

取釐金。《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二四一.戶部.釐稅》:「湖北省軍興以來,餉需支絀,請頒發部帖,勸商捐換,並咨取江蘇釐章程,設局試辦。」


  抽泣

  注音: ㄔㄡ ㄑㄧˋ
  拼音: chōu qì
 相似词:哭泣、啜泣

一吸一頓地哭泣。如:「小明剛到外地求學時,常躲在棉被裡泣,不久,就漸漸習慣了。」


  抽籤

 简化字:抽签
  注音: ㄔㄡ ㄑㄧㄢ
  拼音: chōu qiān

1.在神廟中取竹籤以卜吉凶。《通俗常言疏證.鬼神.籤》引《幸蜀記》:「王衍禱張惡子廟,籤得逆天者殃四字。」

2.遇事難以解決或分配時,做暗號在幾個紙團上,每人取一個來決定。如:「經過籤,這項任務決定派他執行。」也稱為「拈鬮」。

3.一種賭博遊戲。


  抽球

  注音: ㄔㄡ ㄑㄧㄡˊ
  拼音: chōu qiú

網球、桌球等球類運動的動作之一。揮臂擊球時,使球拍保持斜度,所擊出的球是向前旋轉的攻擊球。


  抽取

  注音: ㄔㄡ ㄑㄩˇ
  拼音: chōu qǔ

從中拿取、吸取。如:「取地下水會造成地層下陷。」《清史稿.卷四二〇.列傳.韓超》:「自軍興,協餉不至,地方官吏爭取釐金以為補助。」


  抽紗

 简化字:抽纱
  注音: ㄔㄡ ㄕㄚ
  拼音: chōu shā

一種刺繡法。在已設計好的圖案布面上,將花紋部分的經、緯線去,然後加以連綴,形成透空的裝飾花紋,稱為「紗」。多用於窗簾、椅靠、手帕、服飾等方面。


  抽身

  注音: ㄔㄡ ㄕㄣ
  拼音: chōu shēn

脫身離去,不參與其事。《西遊記》第二八回:「諕得打了一個倒退,遍體酥麻,兩腿酸軟,即忙的身便走。」《紅樓夢》第六一回:「說畢,身進了臥房,將此事照前言回了鳳姐兒一遍。」


  抽稅

 简化字:抽税
  注音: ㄔㄡ ㄕㄨㄟˋ
  拼音: chōu shuì

徵收稅金。《十國春秋.卷一二.南唐.申漸高傳》:「漸高作諧語進曰:『雨畏稅,不敢入京耳。』知誥大笑,明日下教,弛額外稅。」


  抽絲

 简化字:抽丝
  注音: ㄔㄡ ㄙ
  拼音: chōu sī

1.繭取絲。

2.比喻緩慢。《紅樓夢》第五二回:「俗語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絲。』又不是老君的仙丹,那有這樣靈藥!」


  抽穗

  注音: ㄔㄡ ㄙㄨㄟˋ
  拼音: chōu suì

小麥、高粱、玉米等穀類作物,花序由葉鞘中迅速長出之現象。


  抽替

  注音: ㄔㄡ ㄊㄧˋ
  拼音: chōu tì

桌子或櫃子上所裝置,可以拉出或推入的盛東西的匣子。《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十娘取鑰開鎖,內皆替小箱。」也作「斗」、「屜」。


  抽屜

 简化字:抽屉
  注音: ㄔㄡ ˙ㄊㄧ
  拼音: chōu ti

桌子或櫃子上所裝置,可以拉出或推入的盛東西的匣子。《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聘娘慌忙站開,開了屜,拿出一包檀香屑。」《文明小史》第六〇回:「走到書房裡,打開屜,把人家薦給當隨員的名條理了一理。」也作「斗」、「替」。


  抽條

 简化字:抽条
  注音: ㄔㄡ ㄊㄧㄠˊ
  拼音: chōu tiáo

1.出枝條。宋.張先〈定風波.素藕條未放蓮〉詞:「素藕條未放蓮,晚蠶將繭不成眠。」

2.長身材。如:「弟弟才十五歲,還沒條,個子不高。」

3.形容長得瘦長。如:「天剛亮,有個條個子的年輕人前來問路,好像有急事要去找人。」

4.減損物品的品質。如:「為了保持商譽,這家麵包店的食品絕不條。」也作「個兒」。


  抽頭

 简化字:抽头
  注音: ㄔㄡ ㄊㄡˊ
  拼音: chōu tóu

1.向贏錢的賭徒取一部分的利益給提供賭博場所的人。清.徐珂《清稗類鈔.賭博類.賭博之頭》:「召集博徒於家而飲食之,伺其既勝,或二十取一焉,或十五取一焉,謂之頭。」也稱為「拈頭」。

2.從別人身上得到某些好處。《紅樓夢》第九回:「我可也拿住了,還賴甚麼?先讓我個頭兒,咱們一聲兒不言語。」

3.收取回扣。《豆棚閑話》第一〇則:「凡是賣字畫骨董物件的,俱要頭,先來與他說通,方成交易。」《醒世姻緣傳》第二六回:「當初那一百兩的本,又沒有淨銀子與你,帶準折,帶保錢,帶成色,帶家人頭,極好有七十兩上手。」

4.身、脫身。《醒世姻緣傳》第七回:「老先生你放心去做,你只來打聽我,若我慌張的時節,老先生頭不遲。」《紅樓夢》第六九回:「鳳姐雖恨秋桐,且喜借他先可發脫二姐,自己且頭,用借劍殺人之法,坐山觀虎鬥,等秋桐殺了尤二姐,自己再殺秋桐。」也作「腳」。


  抽暇

  注音: ㄔㄡ ㄒㄧㄚˊ
  拼音: chōu xiá
 相似词:抽空、抽閒

出空閒時間。如:「何不暇到郊外走走呢?」也作「空」、「閒」。


  抽閒

 简化字:抽闲
  注音: ㄔㄡ ㄒㄧㄢˊ
  拼音: chōu xián
 相似词:抽空、抽暇

出時間。如:「雖平日工作繁忙,但別忘記閒運動。」也作「空」、「暇」。


  抽象

  注音: ㄔㄡ ㄒㄧㄤˋ
  拼音: chōu xiàng
 相反词:具體

1.哲學上指從個別的、偶然的不同事物中,分析出其共同點的思想活動。相對於具體而言。

2.泛指籠統概括。亦相對於具體而言。如:「你的話說得太象了,能不能具體一點?」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05 页数: 1/3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