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序言
  

  部首:广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ㄒㄩˋ
  拼音: xù




1.廳堂的東西牆。《說文解字.广部》:「序,東西牆也。」《儀禮.士冠禮》:「主人玄端爵韠,立于阼階下,直東序西面。」

2.古代的學校名稱。如:「鄉序」。《孟子.梁惠王上》:「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3.排列的次第。如:「順序」、「次序」。《儀禮.鄉飲酒禮》:「眾賓序升,即席。」《隋書.卷十三.音樂志上.序》:「樂失其序,則親疏亂。」

4.文體名:(1)通常放在正文前,概說、評述作品內容。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序以建言,首引情本。」(2)通常臨別贈言的文章稱為「序」,創始於唐。如韓愈有〈送孟東野序〉、〈送李愿歸盤谷序〉等。唐.韓愈〈送水陸運使韓侍御歸所治序〉:「聞其歸,皆相勉為詩以推大之,而屬余為序。」

5.季節。《文選.江淹.雜體詩.謝僕射》:「淒淒節序高,寥寥心悟永。」《紅樓夢》第八十七回:「(永)回憶海棠結社,序屬清秋。」




開頭的。如:「序曲」、「序幕」。


  

  部首:言
 总笔画:7
  注音: ㄧㄢˊ
  拼音: yán




1.說、講。如:「難言之隱」、「大言不慚」、「苦不堪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2.談論。《論語.學而》:「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宋.蘇軾〈日喻〉:「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見而名之。」

3.陳述。唐.白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4.詢問。《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叔孫氏之司馬鬷戾言於其眾曰:『若之何?』莫對。」

5.告訴、告知。《史記.卷九七.陸賈傳》:「酈生瞋目案劍叱使者曰:『走!復入言沛公,吾高陽酒徒也,非儒人也。』」




1.話語、所說的話。如:「有言在先」、「忠言逆耳」、「人言可畏」。《論語.公冶長》:「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2.字。如:「七言詩」、「共三十萬言」。《論語.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3.一句話稱為「一言」。如:「一言興邦」、「一言以蔽之」、「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4.學說、言論。如:「一家之言」。《孟子.滕文公下》:「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韓非子.孤憤》:「又將以法術之言,矯人主阿辟之心,是與人主相反也。」

5.姓。如春秋時有言偃。

6.二一四部首之一。




語助詞,無義:(1)置於句首。《詩經.衛風.氓》:「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左傳.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2)置於句中。《易經.繫辭上》:「德言盛,禮言恭。」《詩經.邶風.泉水》:「駕言出遊,以寫我憂。」


  

  部首:言
 总笔画:7
  注音:(2) ㄧㄣˊ
  拼音:(2) yín

參見「言言」(二)條。


  序言

  注音: ㄒㄩˋ ㄧㄢˊ
  拼音: xù yán
 相似词:弁言

作者自己陳述作品主旨、寫作過程,或他人對著作的介紹評述。也作「序文」、「敘言」、「敘文」。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4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