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岩石
  

  部首:山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ㄧㄢˊ
  拼音: yán




1.同「巖」。如:「岩石」、「岩洞」。

2.構成地殼的石質,多為礦物的集合體。如:「火成岩」、「沉積岩」、「花岡岩」。


  

 简化字:岩
  部首:山
部外笔画:20
 总笔画:23
  注音: ㄧㄢˊ
  拼音: yán




1.高峻的山崖。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王安豐雙目爛爛如巖下電。」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詩:「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

2.洞穴、山洞。《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宋.歐陽修〈醉翁亭記〉:「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




1.高峻。《孟子.盡心上》:「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

2.險要。《左傳.隱公元年》:「制,巖邑也。」


  

 简化字:岩
  部首:口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ㄋㄧㄝˋ
  拼音: niè




多話。通「讘」。《說文解字.品部》:「喦,多言也。」清.段玉裁.注:「此與言部讘音義皆同。」《玉篇.品部》:「喦,曳喦,爭言也。」


  

 简化字:岩
  部首:口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2) ㄐㄧˊ
  拼音:(2) jí




地名。春秋時代約在宋、鄭兩國之間。


  

  部首:石
 总笔画:5
  注音: ㄕˊ
  拼音: shí




1.由礦物集結而成的堅硬塊狀物,是構成地殼的物質。如:「岩石」、「礦石」、「花岡石」。

2.碑、碣。《呂氏春秋.慎行論.求人》:「故功績銘乎金石,著於盤盂。」《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乃遂上泰山,立石。」

3.藥石。《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季孫之愛我,疾疢也;孟孫之惡我,藥石也,美疢不如惡石。」唐.孔穎達.正義:「治病藥分用石。《本草》云:『鍾乳、礬、磁石之類多矣。』」

4.姓。如宋代有石延年。

5.二一四部首之一。

6.中國古代樂器「八音」分類法之一,通常以製作材質來分,此處泛指石類樂器,如磬之屬一類的敲擊樂器。《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


  

  部首:石
 总笔画:5
  注音:(2) ㄉㄢˋ
  拼音:(2) dàn




量詞:(1)計算容量的單位。公制一石等於十斗。也稱為「公石」。(2)古代計算重量的單位。漢.鼂錯〈論貴粟疏〉:「數石之重,中人弗勝,不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飢寒至,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戰國策.齊策》:「大王據千乘之地,而建千石鐘,萬石?。」


  岩石

  注音: ㄧㄢˊ ㄕˊ
  拼音: yán shí

礦物的集合體,可分為火成岩、沉積岩、變質岩三種。構成地球上岩石圈的主要物質。


  巖石

 简化字:岩石
  注音: ㄧㄢˊ ㄕˊ
  拼音: yán shí

1.高大的石塊。《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高祖即自疑,亡匿,隱於芒、碭山澤巖石之閒。」南朝梁.江淹〈詣建平王上書〉:「其上則隱於簾肆之閒,臥於巖石之下。」

2.比喻重臣。宋.曾鞏〈與北京韓侍中啟一〉:「自避遠於煩機,久淹回於外服,宜從巖石之望,趣正袞衣之歸。」宋.蘇舜欽〈聞京尹范希文等謫官〉詩:「大議搖巖石,危言犯采旒。」

3.構成地殼的礦物。分為火成岩、水成岩、變質岩三大類。


  岩石圈

  注音: ㄧㄢˊ ㄕˊ ㄑㄩㄢ
  拼音: yán shí quān

地球內部分層構造中,凡軟流層之上屬更外部的層圈,稱為岩石圈,包括地殼和上部地函的最上部,也稱為「岩界」。


  岩石學

 简化字:岩石学
  注音: ㄧㄢˊ ㄕˊ ㄒㄩㄝˊ
  拼音: yán shí xué

研究構成地殼的各種岩石的性質、來源、成分、構造,及其相互關係的科學。


  基性岩石

  注音: ㄐㄧ ㄒㄧㄥˋ ㄧㄢˊ ㄕˊ
  拼音: jī xìng yán shí

二氧化矽含量百分之四十五至百分之五十二的火成岩,因含較高比例的鐵鎂礦物,顏色深,例如玄武岩、輝長岩。


  岩石循環

 简化字:岩石循环
  注音: ㄧㄢˊ ㄕˊ ㄒㄩㄣˊ ㄏㄨㄢˊ
  拼音: yán shí xún huán

在地質循環的過程中,沉積岩、火成岩及變質岩彼此變換過程的循環,稱為「岩石循環」。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2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